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你到底能不能虚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5 13: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文:你到底能不能虚构

--------------------------------------------------------------------------------

作者: 古 耜
  散文能否虚构?这已经是个老问题了。围绕这个问题,散文界展开的集中讨论,仅近年来就有好几次,但讨论的结果却始终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譬如:有的论者在分析解读大量中外散文作品的基础上指出:真实地表现自我、以及自我所能感知到的客观世界,是散文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是散文区别于小说的最后疆界,因此,散文不允许任何虚构,否则,它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质,同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但是,也有论者偏偏从经典散文中找出了虚构的现象和成分,进而认为:散文既然是文学的一种,那么,它就应当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享有虚构的权利,可以通过虚构来丰富自身的艺术表现力。那种散文不能虚构的说法是陈腐落后的,只能束缚散文的繁荣与发展。还有的论者一并看到了散文“真实”论与“虚构”论所同样包含的合理因素,因此,便借鉴前辈作家的相关论述,表示了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和接近折衷的观点,即主张:散文不排斥虚构,但却不能仰仗虚构;散文允许虚构,但却必须基本真实。
  那么,我们到底应当怎样理解和处理散文创作中的真实与虚构呢?窃以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的真实说和无限制的虚构说,虽然各有各的立论依据,也各有各的合理之处,但毕竟同样包含了显而易见的软肋和偏颇。可以设想,散文如果必须绝对真实,那便等于从根本上取消了散文创作。因为就心理学的意义讲,任何一位作家试图再现大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都无法避免很可能是不自觉的主体加工和改造。正因为如此,鲁迅才在《朝花夕拾·小引》里写道:这十篇作品“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更何况散文写作是一种精神创造,作家在将生活事实由眼中转入胸中再付诸笔下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必要的生发、剪裁和取舍的。同样,散文如果允许无限制的虚构,那也无异于让散文放弃自己独立的文学身份。因为散文作为一种散行书写,鲜有“体式”的文学样式,它与小说的最终区别,就在于前者重在“真实”,而后者意在虚构。如果散文一旦可以像小说那样随心所欲地编织故事,来去自由地塑造人物,那么,它便不仅解除了自身底线性的叙事规约,而且完全破坏了读者的心理期待和接受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散文还有什么理由在文学的家族里自立门户呢?显而易见,相比之下,那种散文允许虚构,但要基本真实的观点,更值得我们重视,因为它既给作家留出了创造的空间,又坚持了散文的本质个性,使散文变得左右逢源。当然,这种观点仍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它没有沿着既定的思路,进一步指出实现散文的允许虚构和基本真实,又需要遵循怎样的规律?又有哪些具体特点?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做深入辨析的。
  如众所知,散文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学样式,它所表现的主要是“我”所感受和认识的大千世界,这便决定了散文的基本真实,主要是一种主体的真实,内在的真实,也就是说,它的或叙事、或描写、或议论都必须承载和传递作家真实的情感、理念乃至体验,在这方面,散文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否则,它就难免矫情和作态之嫌。而散文的允许虚构,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作家为了丰富作品的审美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而对客观事物和事件所进行的必要的增减、调整和合理的渲染、想象。而所有这些增减、调整和渲染、想象,都必须有益于突出和高扬作家主体的真实,而不是伤害乃至解构这种真实。
  笔者这样解释散文的真实与虚构,当然不是单纯的概念演绎或凭空的主观臆想,而是对大量的散文作品,其中特别是一些散文名篇展开分析和归纳后得出的结果。这里,我们不妨来看实例。冰心的《小桔灯》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名篇。而这篇作品就包含了人所共知的虚构成分。对此,作家曾加以说明:文中小孩一家,她父亲的姓氏,以及”我“同一家人的接触,是真实的;而“‘我的朋友’是个虚构人物,因为我只取了这个故事的中间一小段,所以我只‘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去看了这位朋友,而在‘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我可以‘不问不闻’这故事的前因后果,而只用简朴的,便于儿童接受的文字,来描述在一个和当时重庆政治环境、气候,同样黑暗阴沉的下午到黑夜的一件偶尔遇到的事,而一切黑暗阴沉只为了烘托那一盏小小的“朦胧的桔红色的光”。由此可见,《小桔灯》的虚构只局限于背景人物的添加,其结果则是使作品的行文十分“简朴”,而情感更加浓烈,意境越发深邃。何为的《第二次考试》,也常常被拿来作为散文虚构成功的范例。而这篇作品的虚构成分,主要是让在现实生活中牺牲了的主人公活了下来,并参加了第二次失败的考试,然后经由主考者的走访,补叙出这失败背后隐藏的主人公的高风亮节。这样的虚构虽然大胆地改变了人物的命运,但实际上依然不曾超出调整客观事件过程的范围;它最终的效果仍旧是有效地强化了作家的主体情致,即对主人公无私奉献的崇仰之情,只是这崇仰之中又平添了“好人需要活下来”的良好愿望。应当看到,诸如此类主观上情真意切,而客观上“七实三虚”的散文佳作,我们在茅盾、巴金、贾平凹、史铁生等作家的笔下,都不难找到。它们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绵绵不尽的艺术美感;同时还有文字之外的创作经验:散文怎样才能实现真实基础之上的合理虚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种丢弃了起码的事实依托的虚构之风,正在散文领域越演越烈。一些作家为了提高笔下作品在市场上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不惜编织一些或离奇刺激、或煽情攻心的故事,以写实的风格和姿态推向文坛。这样一些作品虽然不乏新颖的情节场景和高妙的叙事技巧,并因此而获得了较高的眼球占有率,但终究也付出了雕琢和造作的代价。特别是它编造事实的真相一旦暴露,便不但败坏了读者的胃口,而且从根本上损害了散文的文体。这是值得我们充分加以警惕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19 , Processed in 0.0700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