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书籍装祯设计艺术 文/王慧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6 12: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书籍装祯设计艺术
        





         

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装帧设计,建筑艺术是空间艺术、静的艺术,然而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感觉。书籍装帧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 这一连续的欣赏过程,犹如在游览中国的园林。进入园门,逐步引向深入,曲径通幽。最后进入正殿。在正殿中又透过插图这扇窗户.看到文字中所记载的主人翁的形象、活动、环境等。这种由外入内不断行进过程,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风格的书籍内容,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如果说这样的描述还只能说是装帧设计的话,那么书籍设计更是对书籍信息的重新设计,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装潢。“book  design”是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设计名词,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书籍设计”。相比较书籍装帧设计,它的内涵似乎更为广泛些。





“book  design”一词的意思是强调书籍的形成是一个全方位的整体构成,是外在和内在内容与文字的珠联璧合,是作家、编辑、设计者、印制人员、纸张供给者、书店销售人员共同注入情感的生命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杉浦康平先生说,书籍是一个生命体,是有丰富表情的立体物。每一次设计都应首先吃透书的核心,并由核心扩展延伸到书外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然后将书的内容相关联的各类要素重新梳理、排列、组合、穿插、渗透、流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设计理念的变革又引起了文化一统性的忧虑。在这种大融合和大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为我国装帧业开辟新的道路提供了参考,书籍设计界曾一度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现代设计成果的新鲜营养。而随着设计领域国际化的进程,国际性的交流日趋频繁。近些年来,我国的书籍设计也逐渐从非我走向自觉,结束了对信息资料极大丰富的兴奋和依赖,开始了冷静思考和独立运作的新的里程,并随着经济文化的腾飞而逐渐融人世界。这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各个国家的设计民族特征逐步消失,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虽然国际性的设计可以带来传达上的方便,但是,缺乏民族性的设计,却是千篇一律的设计,缺乏了生动性和多元性。

80年代以来,装帧设计界和其他设计界一样,受到新的媒介、新的设计技术的挑战,从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个刺激因素就是电脑技术的发展并迅速地进入设计过程,日益取代了从前的手工式的劳动。除此以外,其他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使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传真机的广泛运用,电视技术的全球化和新的全球电视频道,电脑网络系统和电子邮件,长途电话的普及,手提电话的广泛运用等等,这些技术使原来相距很远的地方变成近在咫尺的方寸距离,信息技术把世界日益变成一个马谢·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称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这种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国际主义设计的垄断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设计文化的综合和混合,东方和西方的、南部和北部的设计文化一样,通过这个地球村的频繁密切的交往,日益得到交融,因此,国际主义的趋势之下,其实也潜伏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这种情况,自然造成设计上一方面国际主义化,而另外一方面又多元化地发展。设计在新的交流前提下出现了统一中的变化,产生了设计在基本视觉传达良好的情况下的多元化发展局面,个人风格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国际交流的增加而减弱或者消失,而是在新的情况下以新的面貌得到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上的刻板,高功能化、理性化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设计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国际主义的垄断性发展,自然造成民族性的削弱,乃至民族特征逐步消失。有一些设计家开始关切设计的个性,设计的民族特征,这个问题,贯穿了从60年代到现在为止的整个书籍设计的发展过程。

  1966年,德国平面设计家奥拉夫·卢(OlafLeu)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德国的设计已经没有任何民族性了。他指出:虽然有些人对于这个发展是非常喜欢和高兴的,但是并非人人如此,很多设计家对此是担心的。他还指出,有相当一个时期,垄断德国的书籍设计的是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和美国的平面设计风格,而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德同,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发展。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老一批装帧设计家、画家、文学家就对书籍设计的民族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鲁迅先生对封面设计,从一开始就不排斥吸收外来影响,更不反对继承民族传统。他非常尊重画家的个人创造和个人风格,团结在他身边的青年装帧家就有陶元庆、司徒乔、王青士、钱君萄、孙福熙等人。在封面设计中,鲁迅不赞成图解式的创作方法,他请陶元庆设计《坟》的封面时说:“我的意见是只要和《坟》的意义绝无关系的装饰就好。”另外他在一封信中又说:“璇卿兄如作书面,不妨毫不切题,自行挥洒也。”强调书籍装帧是独立的一门绘画艺术,承认它的装饰作用,不必勉强配合书籍的内容,这正是我们多年来所忽略的地方。此外,他反对书版格式排得过满过挤,不留一点空间,而这点也正是我们的毛病。长时期来,我们片面强调节约纸张,不把书籍作为艺术品看待。

利用我国传统书法装帧书衣,恐怕也是我国独有的另一特色。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叶圣陶、郭沫若、周作人、魏建功、郑振铎等都不止一次地以书法装饰书衣。一颗红色名章更使书面活了起来,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的书籍,以此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行为方式。这种重塑书籍形态的做法意在“破坏”书籍固有模式和纯铅字传递形式的束缚,创导主观能动有想象力的设计,也就是运用书觉传达和书籍设计语言,来研究书籍审美的创造,其意义已超越书籍构造物自身(或者说内容本身),目的在于启深,相信这种形式今后还会运用下去。

  如今中国一部分书籍设计家开始在注重本国民族化、传统化精神的前提下, 重塑新形态发读者在阅读书籍中去寻找并且得到自由的感受,由此萌发出想象的智慧源泉。设计师完成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相融合的过程,正是书籍形态变革的价值所在。近二十年的书籍艺术的进步,已经开始在世界上显露出中国书籍设计的魅力。

小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单就艺术设计来说,不论先秦的汉字、殷商的青铜器,还是汉代的画像砖,其造型、工艺与同时代的西方文明相比都毫不逊色。拿我国古代文明的抽象理念和意象表现,与西方的写实技巧和形象表现相比较,甚至可以说高出一个层次。无数史实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创意潜能。当今时代,中华民族在其他设计领域也正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书籍设计也完全可以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书籍设计之林。近些年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书籍设计艺术家,他们在继承民族传统、吸收外来现代设计营养的基础上,自辟蹊径,设计出了既有强烈民族风格,又充满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他们以独特的创意显示了自身的价值,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潜质,得到了国际设计界的认可和称道。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24:10 | 只看该作者
访著名书籍装祯设计艺术家张守义


  艺术中国:张老师,您好。我们想通过艺术中国让更多艺术爱好者走近您,了解您创作和生活。

  张老:我主要在出版社从事插图和设计封面的工作,而且是侧重外国的。早期是以名著插图为主。后来出了两本外国文学插图集,可以说画外国插图我画的很多,一些名著我都画了,这些书我们出版社都出过。

  我是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50年入学,校长是徐悲鸿,班主任是吴冠中,他刚从法国回来,我是学油画出身。我到出版社工作是为看书去了,后来工作很吃力又把我送到工艺美院,就是现在的清华大学,去学插图。等于上了两次大学,我就一直在文学出版社工作,没有到过别的单位。

  1956年我二十三、四岁开始搞设计,到现在77岁了还在设计。当然现在画国画,大部分还是搞设计。这是我的一部分工作。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工作,我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一直搞社会工作到现在,占我工作量的80%。美协有一个插图组织我任主任,出版署还有两个组织。  

  这里有一个年表,也就是我的艺术简历,这里写得详细,相当于档案了。这本是文集,是政协出的,包括我和毕克关和跳舞蹈的赵淑英的丛书。里面有我的一部分创作体会,还有给人家写的序文,和一些关于收藏的事,也有一些小散文、收藏故事,相当于一本文集。

  这本书是自传性的,是《走向大家》丛书,去年出了叶浅予、张乐平、高马德这几人的。前年是丁聪、方成、妙宇恒,这套丛书是自传式的,把小学、大学、结婚、学校的老师都介绍在里面。我还出过一本《张守义的笑》都是日记插图,特有意思,是畅销书,这本书是去年出版的。

  

  艺术中国:您在中央美院学油画,怎么走上书籍装桢的道路,请您谈谈您的创作方式。

  张老:到了出版社画插图不画油画。我的第一个老师是一个编审,木刻家刘燕,教我们木刻。

  这是我在出版社学习班的习作。因为书上要求黑白画,我们都学木刻。开始都是木刻,后来出版社忙没时间刻了,就剪,这些都是用剪子剪的。后来就开始画了。这是画的假木刻。

  这个素描,利用转折、空白等是立体感了,中国剪纸绝对不会是立体的,外国的剪纸也不会是立体。我是把剪纸让它立体,你得有素描的基础,否则就画不出这样的效果。

  这个是画的贾平凹,他是商州人,这本书就是《商州说不完的故事》,我画的像。无论画哪个插图我都自己演。我画的孔乙己喝酒自己在演。这是我在讲课,同学拍的照片。我觉得画插图是在纸上演戏,不会演不成。画阿Q演阿Q。我画了十几个妓女了,还有茶花女等。我还去监狱体验生活,拍很多照片,为了创作茶花女的角色,我还到西德观察妓女。

  我是画什么演什么,画什么唱什么歌,画陕北的先唱陕北的歌,画外国的先唱外国的歌。我讲课没有稿,等于是讲十几个故事。

  












  艺术中国:当时的印刷手段是怎么样哪?

  张老:印刷手段不是标印,就是铅印。铅印跟套色木刻一样,第一套色先印底色,还不许超过多少色,因为怕费钱,只许三套色。而且颜色都是临时调的,再上到机器,师傅要调不好的话,我们都去工厂调。三套色“蓝、紫、黑”。二套色“绿、黑”。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25:17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张守义老师那间狭小、略显凌乱的工作室,笑眯眯欢迎我们到来的是一位身体淡薄、瘦弱的老人。我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和著名装祯艺术家、我们今天要采访对象张守义老师联系在一起。

寒暄之后,我们知道,张老师中学时曾患病,之后一直身体未保养好,由于胃功能不佳,张老师平时基本上只靠啤酒来补充身体所必需的养分,逐渐发展到以啤酒为主食,由此 “酒仙”的美号伴随着张老师。几十年来,张守义老师就是以这弱的身躯,完成了4000多部作品的装祯设计工作,着实令人敬佩。










很早就听说张守义老师有爱好收集油灯,而且很痴迷。《老油灯》一书中记录了张守义老师所收集的各种油灯,以及人与灯之间的各种故事。我们提及此事,张老师绕有兴致地带我们参观他收藏的一些油灯,给我们讲述着其中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他去云南丽江,看到村寨的墙上插着一件近似瓦片的陶灯,一问才知,这是以松树皮为燃料的松明灯,在当地已有百年的历史。还有一次,他在贵州凯里参加了一次苗族的民俗晚会,老乡们举着竹架上系着彩球的“迎亲灯”载歌载舞。张守义老师兴之所至,唱起了拿手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还有一位苗家女孩将一件扎制精美的“迎亲灯”送给了他。收藏的油灯越来越多,无论他在外出开会、讲课、考察途中寻觅,还是在乡镇、街市上购买,到现在家中收藏的中外各种油灯近600盏。由于家里居室小,无处摆放,家里就堆满了大大小小装灯的的纸箱子。老人还把收集来的油灯应用于设计和创作之中,如《巴尔扎克全集》和《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等著作的封面设计中都有张老师的油灯的出现。

除了老油灯,张守义老师另一个爱好是收集寄情石。是取名人故居的一小块石头用以寄情之念,以表达老人对这些名人的仰慕和敬重之情。这些石头,有的在名人故居的墙角,有的在故居的阶前,可以肯定那些大作家一定是脚踏过,甚至手触过,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纪念呢?所以张老师到处拾石块,在纸上把它的来历记下来,珍藏着。最多的一次是张老师去德国,总共带回来三箱石头,全是作家故居的。






说到张老师的籍装祯设计及插图,那就不能不提张老师的一个“雅称”----“不要脸的画家”。之所以有人这么叫他,主要是因为张老师画人很少画脸。对此,张老师解释道,封面插图作品是印在一本小书上和读者见面的,而一本小书所容纳作品的面积是无限小的。插图中全身人物脸的面积最大的超不过杏核,而文中插图人物的脸经常只是占米粒大小的面积,这样很难用嘴角画出人物的感情来。因此,张老师认为应该少用人的面部五官传情,多用人的动势传情,逆向、横向思维,打破平时的纵向、定势思维。只有这样,才会有创作上的突破。张老师特别强调,艺术的生命就是在于创新,一味的运用定势思维,满足现状,那必然会走向绝路。


告别的时候,张守义老师特地为艺术中国题词并且与记者合影留念,勉励艺术中国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多做努力。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26:22 | 只看该作者
让书唯美
——关于《德国:缺自行车的鱼》

http://www.gmw.cn/01gmrb/2006-11/18/content_509594.htm

程丹梅 


  唯美主义早已不只为绘画所独有,或为其他的艺术形式所掌握。谁说书籍不可唯美呢?那么允许我来试一试。试的结果就有了一本《德国:缺自行车的鱼》。

  这题目唯美否?我觉得是唯美的,不似风花雪月的唯美
,不是山青水秀的唯美,却是生命的唯美。这题目本来是根据德国男人对女人以及女人对男人的态度而引发的。在德国,曾经有这么一个老说法:没有男人的女人像是没有水的鱼。这种说法遭到了女权主义者的批判,她们针对性地反讽说:没有男人的女人就像是缺自行车的鱼!顾名思义,这简直是废话,鱼怎么能需要自行车呢?也就是说,女人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需要。

  结果呢,这个有趣的争论就成了德国人寻找伴侣活动的好籍口,比如单身贵族Party,名字很绝,很调侃:鱼找自行车,或者反过来自行车找鱼。不管是鱼找自行车还是自行车找鱼,德国人的生活是那么的轻松幽默实在而富有想象力。正因为这种富于想象力的生活,会让一个典型中国式的、还略带传统色彩的我欣赏不已。从这个典故探究过去,我看到了德国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优雅与和谐。于是,我有了一个好主意:我要将它们一一地积攒起来。你知道我有这个优势去积攒,因为我就生活在德国人的圈子里,我不是旁观者,也不是短暂的采访者,我能实实在在地在那个社会中生活,因而就看得更清晰,就像我在我婆婆家里所看到的德国人衣柜里是怎样的井然有序,一丝不苟;朋友家的厨房是怎样的设置;妇女们的蛋糕烤制是怎样地追求出类拔萃;男人们的车间里的工具是怎样地齐全……

  那是体会唯美主义的生活,所以我写。写巴洛克和哥特建筑下优雅的人群,写贝多芬、巴赫、歌德后代们的普通生活,美好生活。我渴望这个积攒能有与之相适应的面貌,书的面貌。幸运的是,真有与我一拍即合的书籍装祯设计家,能把我的希冀变成现实——当我第一眼看到那位小马哥·橙子小姐为《德国,缺自行车的鱼》所设计的草图之后,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那正是我梦想中不可言传的式样——绝对唯美!它与书的内容是那么的相宜。她的单线勾勒,她的大幅空白,她的果敢剪裁,她的色彩穿插……通通是大手笔的,你无法估摸那是出自一位年纪轻轻的女士。而当我听说她的封面设计曾经在一次德国书展上获得过最美设计大奖时,我不是为我有这么一个人为我设计而暗暗叫好,那不符合大手笔的气魄,所以我大声叫了好。

  因为有小马哥·橙子,因为这本书里好看的内容,我相信你会在众多书脊中一眼发现它,并且会欣赏它的美,会爱不释手,会有美不胜收的感觉。

  看来你和我与小马哥·橙子一样,是个唯美主义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29:53 | 只看该作者
书籍装帧的品位(论文) 转帖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

  走进各大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步入眼帘。花蔟蔟、亮晶晶。期刊封面更是“美女”如云,脂粉气弥漫,使人宛若置身于时装和化装品商店,令人茫然!看到很多读者在书店寻寻觅觅,而最后选购的书却往往被一幅低俗的封面包裹时,不禁茫然。耳闻目睹。深感书籍装祯的艺术世界急需扩展,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覆盖书籍的商品世界,强化它的文化氛围。为此,提高书籍装祯的品位应引起出版界的重视。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封面的色彩变幻无穷,犹如赞美春天的华丽乐章。尽管我们可以用语言文字去形容色彩,但无法橙清色彩的真正形态。当一种色彩与其他色彩搭配时,就会产生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色彩美之关健,在于色彩的整体表现。而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有是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系统;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诉之于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文字板式设计是现代书籍装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书籍装桢中文字版式设计的只要功能是在读者与书籍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然而,在当今书籍装祯的某些设计作品中,文字的版式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谈到书籍装帧设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当然有的封面设计则侧重于某一点。如以文字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此时,设计者就不能随意地丢一些字体堆砌于画面上,否则只仅仅按部就班地传达了信息,却不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岂不说这是失败的设计,至少对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殊不知,没有读者就没有书籍,因而设计者必须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设计者在字体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比较讲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人一种韵律美的享受。另外封面标题字体的设计形式必须与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相统一。成功的设计应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肃的;科技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谨的;少儿性读物设计应该是活泼的等等。因而在封面设计中,哪怕是一根线、一行字、一个抽象符号,一二块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既要有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美感。达到雅俗共赏。扉页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不断发展的需要。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如果缺少扉页,就犹如白玉之瑕,减弱了其收藏价值。爱书之人,对一本好书将会倍加珍惜,往往喜欢在书中写些感受或者缄言之类的警句,若此时书中缺少扉页,该是多少的遗憾。书中扉页犹如门面里的屏风,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扉页的质量也越来越好,有的采用高质量的色纸;有的还有肌理,散发出清香;有的还附有一些装饰性的图案或与书籍内容相关并且有代表性的插图设计等。这些对于爱书的人无疑是一份难以言辞的喜悦,从而也提高了书籍的附加价值,吸引更多的购买者。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扉页设计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真正优秀的书籍应该仔细设计书前书后的扉页,以满足读者的要求。插图设计是活跃书籍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了它,更能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和对内容的理解力,并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尤其是少儿读物更是如此,因为少儿的大脑发育不够健全,对事物缺少理性认识,只有较多的插图设计才能帮助他们理解,才会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一件成功的装帧设计之所以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设计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一个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并使二者完美结合。好的装帧设计都具有它独特的创意,或在构思上、色彩上、设计语言上,以鲜明的个性,显示着自己的特点,也反映了设计者对美学意识的体悟和形式美的创造。 设计构思与灵感是设计者思维水准的体现,也是评价一件装帧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加大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这就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立足书籍的内容特性,品质定位,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等前提下,重在打破传统思维设计的束缚。
     但是装帧还存在的误区:发现很多出版的图书中有不少的封面勒口还是空白的,实在可惜。应重视封面勒口的设计,勒口所耗材料有限,但好处不少。可利用前后勒口印上本书简介,或同一从书的其他书目:而在国外图书则常常利用勒口摘要刊登评论家的话,旨在有利于读者对该书的了解。
    总之,一本好的书籍不仅要从形式的吸引上打动读者,同时还要经得“耐人寻味”,这就是要求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立意和构思,从而使书籍的装帧设计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一各完美的艺术整体。
    曾经看过一个对书籍装祯的长老曹辛之对书籍装祯的看法和要求记忆深刻:“你如果要准备一辈子从事装祯艺术这项事业,建议有三:第一是要养成爱书的习惯,同书建立深厚的感情;第二是和作家、诗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见解,为自己的设计作良好准备;第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素质,做到眼高手高,着三点讲起来简单,做起来比较难的,特别是第三条。
    作为设计者,对书籍装祯要有更高的创新思维。更大的开矿眼界。提升自身的修养。把每本好书的亮点展现出来,让读者第一时间接触它、了解它、到自己手中爱护他。你就成功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34:09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2:38:1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8:41 , Processed in 0.0776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