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课改新名词[z]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课改乘着“一夜的春风”,也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名词。比如:过去我们说“教教材”,现在说“用教材教”;过去我们说“探索”,现在说“探究”;过去我们说“讨论”,现在说“互动”……还有诸如“绿色教学”“绿色课堂” “立体教学”“预设与生成”等。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传递着新的信息,改变着教师的思想,引导着课程改革。
一、新名词的类型
1、理论创新型
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伴随着新的理论诞生,新的理论又催生新的学术名词。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改革,伴随着“人本理论”的出现,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些与新的理论相匹配的新名词。比如“用教材教”(过去说“教教材”)、“解读”(过去说“阅读”)、 “反思”(过去说“总结”)、“人文性”(过去说“思想性”)等。下面对这些名词作简要进行分析。
“用教材教”(过去说“教教材”)。“教教材”是指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主宰课堂。在这种“教师中心论”的支配下,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去学教材、“钻”教材,甚至去背教材。教材被神化了、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用教材教”则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强调书本知识向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注重对教材的多样化解读,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补充、延伸、拓宽,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体现了教育的理论从“教师中心论”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人文性”(过去说“思想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它取代了以前的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思想性”。因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学术界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思想。
“解读”(过去说“阅读”)、 “反思”(过去说“总结”)。 “阅读”是指看读物并领会其内容,它重在对读物本身内涵的理解和接受。“解读”则充满个性,是在把握读物原有价值取向的前提下,结合读者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对读物做出创造性理解,是放飞思绪,是展开联想与想象,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阅读”强调的是“读”,是对所读材料本身的“领悟”。“解读”的层次要高些,要求要高些,它融入了阅读者个体的思想、个性、经验。再来看看“反思”与“总结”。“总结”是把一阶段内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各种经验或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 “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强调的是得出“结论”,“反思”强调的是找到“经验和教训”。“总结”的主体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反思”的主体只能是自己。“反思”从自我出发,折射自我,改进自我,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推进。
此外,“绿色课堂”“绿色教育”等则是借用了当代环境保护的理论而出现的新名词。
2、科技伴生型
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新名词自然会应运而生。如 “文本”(过去说“课文”)、“共享”(过去说“交流”)。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普及,“课文”一词已经不能准确表达人们的思想。计算机中文件的形式有音频、视频、图片、表格、文字等,如果你在计算机系统中说“课文”显然会让人“莫名其妙”。“共享”则是借用了网络新词汇。
3、社会需求型
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提出的新要求,因而催生新的名词。比如 “探究”(过去说“探索”)。“探索”与“探究”是一组近义词,都有探寻、找到答案的意思。但“探究”还有追根求源的意思,不仅要弄清“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是这样”,程度要比“探索”深。正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今天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与时代需要一致。
4、国际通用型
中国教育要“面向世界”,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通。为顺应这一潮流,课改中,采用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名词。比如:“识记”(原来称“背诵”)、“同伴”(原来称“同事”或“同学”)、“团队”(原来称“集体”)、“课程标准”(原来称“教学大纲”)等。我国“课程标准”一词最早出现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1952年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时改用“教学大纲”。2001年课程改革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规定教与学的标准。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均采用“课程标准”一词。
二、新名词的特点
1、内涵的丰富性、外延的宽泛性
新名词较旧名词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泛。比如新名词“教学准备”就较旧名词“教具准备”的内涵要丰富、外延要宽泛。传统意义上的“教具”是指教学用具,比如实验器材、挂图、录音机等。“教学准备”不仅仅是“教具准备”,它一般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两方面。从教师方面来看,除了教具的准备外,还有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实验器材的准备。从学生方面来看,包括学生课前要查阅、搜集的相关资料,甚至预习要求等。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准备,课前需要学生查阅相关的人物生平、历史背景等资料,以减少课中障碍。
2、具体的操作性
新名词较旧名词指向更明确,要求更具体,操作性更强。比如把“讨论”用“互动”取代,把“备课”用“教学设计”取代等。就拿“备课”与“教学设计”来说,“教学设计”更具操作性。备课的物化形式是“教案”,“教学设计”则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与教案在设计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不同,它强调教学过程的“设计”,讲究科学,强调技巧,操作性更强。“互动”与“讨论”也是如此。“互动”要求更明确,指向性更强。
3、鲜明的导向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扎实有效,新名词功不可没。这些新名词以鲜明的导向性宣传着课改。比如:把“自学”说成“自主学习”,更强调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说话训练”说成“口语交际”不仅拓宽了词义范围,更强调了口语课的目的,强调了口语课的功能,强调了口语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生活就是学习,学习是为了生活,学习是有用的。把“学习”说成“体验”,把“活动”说成“实践”,强调了学习的过程是“经历”的过程,强调了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看待新名词
课改中出现的新名词,是不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新名词与旧名词是不是矛盾的对立体呢?回答是否定的。
1、建立新名词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一场浩大的改革到来的时候,改革的策动者们总要提出新的观点,喊出新的口号。这次课程改革也是如此。因为只有用新名词才可以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阐释新课程的理念,才足以引起人们对改革的关注。面对新名词,我们要积极学习,用心感受,以转变观念,更好地推进课改。记住新词,是学习新课程的第一步,是实践新课程的基础。决不能学是一套,做又是一套;应付检查是一套,课堂行动又是一套。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换汤换药换瓶子”。
2、新名词是对旧名词的“传承”与“超越”
改革不是全盘否定,改革首先是传承,然后在传承的基础上找出过去的不足,提出新的理论,建立新的模式,矫正偏颇的行为,实现新的超越。就拿“阅读”来说,回顾历史,阅读教学走过了由解放前的“背读”到建国后的“讲读”,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导读”这一发展历程,近来又有了“研读”“赏读”的潮流。从“背读”“讲读”“导读”到“研读”“赏读”,每一种形式都离不开“读”,“读”就是传承。从解放前到今天,时代不同了,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也应发生变化。解放前“背读”的过度运用,导致学生机械记忆,理解能力欠缺,知识面窄。于是,教育部门的矫正行动开始,要求教师多讲述一些知识,以扩大知识面。现在有了网络,学生“研究”有了可能性,因此倡导学生去“研读”。当今时代又是一个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时代,“赏读”也应运而生。无论何种形式的“阅读”,都离不开最原始的“读”。教育改革从来就是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矫正就是超越,超越是为了矫正。
综上所述,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名词,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新课改。当然,叫什么名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教育的行动、方法、策略、手段,实现既定的目标!
2007.8.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