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伴我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2 14:5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伴我成长
——看名师观摩课的几点体会  
江西省婺源县赋春中心小学/俞文沂  


四月的春天,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美丽的婺源迎来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县政府的会议中心,座无虚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薛法根、于永正等几位名师的教学风采。钦佩、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思考和收获,现归结如下:

一、教字词——脚踏实地

字词句是构建文本的基石,字词教学不光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高年级语文教师同样必须重视字词教学。可是这一教学理念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往往被忽略,或者是教授不得其法,语文的工具性教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因其不得法,学生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在大型公开课上,字词教学更是难觅踪影。在本次教学观摩活动中,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展示的一段精彩的字词教学情景,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让笔者受益匪浅。以下是他的一段课堂实录。

(课前师生互动,情感铺垫)   

(小黑板出示)看拼音,写词语

Gao
  
you
  
  
xian
xie
  
fen
  
  
jian

()

()


()
()

()


()


1.师:谁上讲台填写?

(生纷纷举手,师指名板演,台下学生写在本子上)

2.师:对照黑板齐读,自改,写对了加个五角星,写错了订正两遍。

3.齐读第一行。师随机在“新鲜”一词后面加句号,加句号齐读(师插话)“尤其”一词读重音。“尤其”一词可换什么词?

4.指名读“吩咐”。(师纠正道)“咐”读轻声。你与我谁吩咐谁读?(生略)在家里谁吩咐谁?(爸爸吩咐我)你可以吩咐谁?(生:我吩咐我家的小狗)(众笑)

5.对照学生板演,辨析“挑捡”和“挑拣”词义。

师:老师从地上jian起一块鹅卵石,哪个jian?(检查、指导“捡”的运用)

生答略。

6.对照黑板,评出哪个词写得工整,美观,师画上五角星。

7.齐读,巩固。

由此可见,薛老师的字词教学,是多么扎实,严谨。他不仅抓住了字词教学的关键,音、形、义的教学,抓住了词义辨析和运用,还特别强调让学生动手和参与,把学生自主探究落到了实处。字词教学有如教小孩学走路,只有走实了第一步,才能开步走。

二、练朗读——百读不厌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古老传统而又富有蓬勃生机活力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绽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推崇。于永正老师就是坚决贯彻这一理念的专家之一。

本次活动中,于永正老师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于老师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训练,成功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感知到体悟,最终实现内化。

感知是基础。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从良好的初读感知开始。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是草草地让学生初读了一遍课文,就开展师生对话,或是让学生谈什么感受,显出学生的自主性。其实这类教学,大多是流于形式,教学效益不佳。古人云:熟读诗书子自知。只有在让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深切的与作者对话、交流,这是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相互对话的前提、基础。于老师深谙其中道理,初读感知时并不是止于“一读”,而是不厌其烦地要求学生“一读再读”。上课伊始,于老师便用简洁的话语布置道:“请同学们把文章朗读一遍。”学生读完了,于老师请同学们把文章再读一遍。等两遍读完了,于老师又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一而再,再而三,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读了一遍又一遍,看是平淡无奇,恰恰是在这无奇之中,为学生提供了与文本对话的足够时间与空间,开始对文章有了全面的感知。

体悟是升华!在全面感知的基础上,深入体悟文章中蕴含的感情有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而精读就是体悟感情的重要手段。于老师的精读教得更是精彩,请看教学片段实录:

(指名分节读)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流畅。你的声音真好听!(不失时机地予以激励)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一字不差!“一字不差”我要向你学习。(鼓励并不单调,而是形式多样)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不错!很佩服你的勇气。(发自内心,真诚地表达教师的赞美哦)

听于老师读,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范读)

生1:很投入!

生2:有感情。

生3:于老师读出了高尔基对儿子的爱。

生4:于老师在读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丰富。

生5:于老师注意了停顿。

师:(惊喜地)你听出来了?在哪儿停的时间比较长?

生5:在句号的后面停得时间比较长。

师:(师拥抱这个学生)拥抱是我对你们最大的奖赏。还有什么要说的?(于老师的表扬艺术,令人敬佩。)

生6:在读那封信的时候读得很轻。

师:为什么?

(生说不上来)

师:因为信是文字,是没有声音的。能学着我读吗?

就这样,在赞赏与激励中学生积极主动的与文本与教师对话,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就这样,在于老师的点点拨拨中学生掌握了朗读的诀窍,也体悟了文中蕴含的深情。趁着被撩拨起的阅读兴致,于老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琅琅的书声在课堂里久久回荡。我想学生此刻才真正感受到了“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的快乐。有了这份快乐,我们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内化是目的。都说语文学习关键在于“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背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内化过程,正如俗语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课堂教学最后,于老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写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重点段落,实现了内化的目的。

三、活氛围——诙谐幽默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优质课的重要表现形式。气氛活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表象,其实质是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为主体,创设种种情景,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谈论的实践反映。愉悦地学习,快乐地学习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本次观摩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深编辑朱文君为我们执教《伊索寓言》,课堂气氛热烈活跃,给我们看课的老师带来了一次心灵之旅。因为篇幅关系,无法一一企及,只与大家分享她与学生课前的那段交流。

当天,朱老师身着黑白条纹T恤,戴着一副茶色眼镜,青春而充满活力。她来到学生中间,笑着向学生问好。从询问学生姓名开始,与学生一阵调侃,缓和紧张情绪。然后她向大家自我介绍道:“我姓朱,大家叫我朱老师,提到朱,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太美妙的联想。”学生呵呵呵地笑了。(下面是她和学生的课前谈话)

师:如果让你亲热点叫朱老师,你会怎么喊?

生:小朱(学生大笑)

师:再亲热点呢?

生:朱朱。(朱老师也乐了,笑声是那么爽朗)

师:再亲热点呢?

生:朱姐。

生:老朱。

……

学生大笑,笑声驱走了心里的紧张与不安;朱老师笑了,笑声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一调侃,活跃了课堂氛围。正如于漪说的:“课的开始,好比歌唱家定调,提琴家定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歌唱或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调。”有观摩者评论,之所以学生能在后面的课上能无拘无束,有模有样地唱出文言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这堂课从一开始的诙谐幽默就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了,把看课老师吸引住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博大精深,无数专家名师在前引路导航,让我们后学者直追奋进,携手前行,共同拓宽语文教学的教研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4:22 , Processed in 0.0740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