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不胜收“嵌名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5 15:3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不胜收“嵌名联”
   碧云闲士

  

    在浩博的对联中,用镶嵌的手法把人名嵌入联中,其构思独具匠心,多为妙对绝对,令人美不胜收。大家在欣赏之余,更能增长学识。
  

    一天,有个秀才在田埂上遇一农夫,挑着一担塘泥,二人谁也不肯让路。农夫说要与秀才对对子。秀才自恃有才,满口应允,并说对不上情愿让路。农夫指着泥挑子出上句:
    一担重泥拦子路;
秀才一时不解其意,红着脸只好夫让路,惹得众农夫哈哈大笑。这一笑,笑醒了懵懂秀才,对出了下联:
    两岸夫子笑颜回。
此联中,“重泥”一语双关,实指泥挑子,虚指谐音“仲尼”(孔子,字仲尼)。“子路”是孔门弟子。下联也含此趣:“夫子”即指众农夫,又指孔夫子。“颜回”是孔门弟子,此处秀才用来自比。
    明朝嘉靖年间,广东潮州人林大钦中了新科状元。不久,朝廷派他到四川任主考官。渡汉水时,船夫知他是新科状元,即出句考他。林大钦开始很不以为然,后来竟然感到对题棘手难续。正在一筹莫展时,忽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于是得此妙对:
    孔子生舟末;
    光舞起汉中。
上联的“孔子”属双关,实指船尾插舵的孔子,虚指春秋时期的孔夫子。“舟”又是“周”的谐音,一语双关。下联“光舞”谐音为“光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年号)。“汉中”实指汉水之中,虚指刘秀当年起兵讨伐王莽之地湖北(属汉中)。此联一实一虚,一语生双意,耐人寻味。
    唐伯虎与友人对饮,喝得酩酊大醉。友人看他那醉样,顿时想出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待唐伯虎酒醉方醒时,友人吟出上联戏之。唐伯虎一听对对子,立即睁开眼,抓起空酒壶倒了倒,对出了下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唐代晚期诗人。刘伶: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嗜酒著称与世。此联巧借谐音,读来饶有风趣。
    明朝陈洽幼年聪慧。一次,他跟随父亲到江边游玩。江上一只摇撸的船和一只帆船并行,两船你追我赶,各不相让。父亲见状吟出上联: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小陈洽眨巴着眼睛寻思对句,忽听岸边飘来悠扬的笛声,接着又传来悦耳的箫音。他灵机一动,把下联对了出来:
    八音齐秦,笛清难比箫和。
此联构思奇巧,巧妙地用了谐音手法,使历史名人在联语中出现。上联“橹速”谐音为三国东吴之“鲁肃”,“帆快”谐音为汉高祖刘邦手下将“樊哙”。下联“笛清”谐音是佐仁宗平西夏的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是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萧何”,情趣盎然。
    相传,苏东坡与王石安一次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难东坡。苏东坡仰天大笑,对出下联,成此妙对:
    此墙东坡斜矣!
    是置安石过也!
王安石变法时,苏东坡站在保守的旧党一边,两次上书,反对变法,因此被排挤出京。此联嵌名为巧,语带双关尤妙。
    明朝李梦阳到江西任督学,偶尔发现一考生与他同名。他有意将其叫到面前,出上句戏考生: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那考生不卑不亢,对出了下联: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
李梦阳听后,很受启发,对其才智颇为赞赏。此联中单姓对单姓,复姓对复姓,都是史传著名人物。上下两联,浑然天成。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出游江南,遇一童子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主编《经籍纂诂》、校勘《十三经注疏》。)乾隆对其姓名颇觉有趣,于是出句戏阮元:
    阮元何故无双耳?
阮元当即以商代贤相“伊尹”对下联:
    伊尹从来只一人 !
2#
发表于 2011-2-26 19:17:19 | 只看该作者
生动有趣,学习,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13:16 , Processed in 0.1035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