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8 17:0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论坛——“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成立六周年记

□ 邵燕君

--------------------------------------------------------------------------------

  恍然间,居然已经六年。
  还记得六年前的那个初春,云雷、则臣、冬峰、晓南、王颖和我在北大五院附近的一个小餐馆聚会,决意成立这么个论坛。当时,他们都在读研,云雷、则臣正和朋友盘索办起左岸网站,我刚刚留校。我们都年轻,想做点事。还有就是,我们都惶恐,觉得作为当代文学的专业研究者,不读文学期刊总不是个事儿。即使大家都这样,也还是不行。
  我们当时的想法很单纯。现在的想法依然很单纯。在这个已经被很多人视为名利场的文坛,我们单纯地成立、成长、发声,自由而率性。我们那么堂而皇之地自立为王指点文坛,那么理直气壮地力排“好评”指斥名家;我们习惯了做那个敢于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直言不讳是我们的特权。在六年的点评中,一定有不少失言失当之处,甚至逞才使性的尖酸刻薄,而文坛给予我们的基本是宽容和赞许。经常有好友关切地问:“你们扛得住压力吗?”其实,我们并没有感到过什么压力。论坛成立之初,保持纯洁性就被我们视为生命线。时至今日,我不得不说,对于纯洁性的守护,我们并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挑战。
  在此,我还不得不冒一种可能的“大不韪”说,论坛的成长之所以如此顺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来自体制的保护性支持。无论是学院体制(包括系里支持我将论坛活动开设为研究生常规选修课,拨专款订阅杂志并由系资料室辟专区借阅,教研室宽松的学术氛围,乃至中文系不设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规定,等等),还是作协体制(包括中国作协批准论坛“重点项目扶持基金”申请,中国作家网开设“北大评刊”专栏,等等)。同时,我们还得到许多杂志和出版社的支持(包括《中文自修指导》《文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西湖》《海南师范大学学报》《文艺报》等各种报刊为我们开辟专栏,发表点评文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选,等等)。在各方的包容和厚爱下,我们一路走来,辛苦但并不艰苦。
  如此的幸运或许可以解读为,作为一支健康清新的批评力量,我们的出现恰逢其时。但我还是愿意更诗意地解读为,我们是一群被庇护的人,这庇护来自OCTOBER人人都怀有的文学理想。越是在理想离散的时代,人们越会慷慨地把理想投放在年轻人身上。当一个社会整体被精神缴械的时候,理想的精灵总得有地方存身。百年老校就是干这个用的。虽然北大现在也有不少令人失望之处,但毕竟树大根深。我们得到较好的滋养,才能破土而出,也能吸纳更多的正向阳光。这算不算是北大人的自恋和自大呢?算就算吧,只要既读懂幸运又读懂使命就行了。
  六年了,该盘点一下收获。
  先说我自己。
  第一,我学会了看当代小说。
  广义的文学鉴赏力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但做专业批评则需要对这个行当熟。拿到一篇小说,知道作家的出身、路数、基本水准,看得出这一篇是进步、退步还是转型,是用心之作,还是应景对付,乃至挂羊头卖狗肉。就像一个古董鉴定师,看得多了,眼睛就尖了。不会被蒙,还能“捡漏儿”。这本事我以前没有,偶尔看见一篇,不知往哪里码放,只能照“新批评”的做法做孤立的文本分析,或者做自己文章的注脚,这都是学院派自己的事,与当下创作没有关系。现在这张地形图基本建立起来了,如果遇一个作家,称自己这几年一直在期刊发表作品,但我又对这个名字不太熟,就敢悄悄对自己说:此人不重要。
  第二,确立了自己的趣味标准,坚定了文学立场。
  文学是什么?不管有多少种理论,我依然确信文学是情感的艺术。不能动心,便无从谈起。而一旦动心,就难免偏执。如果不经深入讨论,你很难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异竟会如此之大。为什么那么震撼自己的文字,别人会无动于衷,甚至冷嘲热讽?经过几次伤感情的辩论后,再读到深深打动自己的作品,首先的感觉是害怕,不知道在下一周的讨论中,会受到怎样的打击和伤害。甚至人家客观地指出一些技术问题,都觉得自己被冒犯了。时间长了,就渐渐明白了自己的趣味立场根植在哪里,审美标准下面的情感结构、经验结构、知识结构和价值结构是什么形状。该调整的调整,该加固的加固。自己的标准体系建立起来了,逻辑圆通了,立场坚定了,也就不那么气急败坏了。
  第三,明白了别人的趣味标准,拓宽了审美尺度。
  确立了自己的,也就明白了别人的。首先是尊重,然后是拓宽。一个你认可的人拼命地捍卫一个作品,肯定是有理由的,为什么你视而不见呢?你的盲点在哪里?这盲点不仅是审美的,更可能是心灵的。有没有可能在心灵的壁垒还没有封闭之前再把地基拓宽一点呢?我以为这是最重要的人生成长,恐怕只有年轻的时候才有机会,而这机会不是人人都能碰到的。老实说,几年讨论下来,如果有人从来没有捍卫过任何一个作品,我会认为他/她不可交,以其无深爱。爱让我们的心灵走深,交流让我们的心灵走宽。基于对文学共同的爱,我们扩充了彼此心灵的容量,从而拓宽了审美尺度。正所谓有容乃大。
  第四,实践了民主制度,体会到其艰难和可贵。
  和纯洁性一样,民主性也是我们论坛的生命线。所谓点评就是打分,但关于什么是好文学?我们的标准是很笼统的。论坛长期有三种以上观点并存,有的侧重“为人生”,有的侧重“为艺术”,有的侧重文学史。在马拉松式的辩论中,我们深受民主程序的低效之苦,有时甚至一致呼吁独裁,但所有人也都清楚,一个人说了算绝没有好下场。通过艰难的实践,我们确实体会到了,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首先,它保证了论坛的公正性、客观性、均衡性。一方大力叫好的作品,如果确实是这一脉创作中第一流的,其他人也大都会认可,二、三流的通常就会被卡下去。这保证了论坛推荐的作品,尤其是年选,比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次,它使论坛内部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团体要发展,怕不团结,也怕同质化。我们内部争吵不断,论坛整体却可以持续向前。
  本来想说自己,结果又说到了论坛。这几年,我们个人的成长和论坛是不可分的。我们是彼此学习,共同成长。刚开始,大家都管我叫师姐。后来,师弟、师妹们都陆续毕业了,论坛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我自然升格为老师。作为老师,我也不得不考虑,这个设为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常规选修课的论坛,能给学生们带来什么呢?
  在专业层面,我想帮助学生打下读写基本功。中文系的研究生难道不会读小说,不会写小评论吗?恐怕真的难说。因为,现在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大一是“高四”,大二是“高五”,大三就要准备“保研”,心思被“绩点”占据着。对很多作品的了解都只基于文学史教材,缺乏真正的文学感受力。不少博士生、硕士生生吞活剥了一堆学术套话,写文章貌似洋洋洒洒,细看逻辑混乱,甚至语句不通。点评当下作品,就是让他们自己读,自己写。前无古人,后有来者,文责自负,任人评说。这训练看似简单,实则残酷。学生们在课堂上读自己的点评文字,比拼才华,接受指摘,回去再反复修改。读时战战兢兢,改时痛苦不堪。但通常经过一两年高强度的训练,就能“写出来”。作为老师,最高兴的就是看到那一刻,一个学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跌跌撞撞,突然有一天遇上一篇符合自己心性的作品,文风骤成,文采如蜡烛上的火苗,“啪”的一下就跳起来了。
  在精神层面,我想借这个论坛传递香火。现在全世界都在格式化,北大也在McBeida,我们的“小传统”还有可能延续吗?这几年,我有意陆续请来在我心目中特别能代表北大精神的老先生,谢冕先生、钱理群先生、赵祖谟先生,还有不喜欢露面但用邮件指导的洪子诚先生,当然还有我的导师,也是我们论坛的发起者和指导者曹文轩先生。我请他们来,主要是想让学生近距离地看看他们,感受一下上一代人的精神魅力。尤其是已经卧病二十多年依然对学生和文学充满热爱的赵祖谟老师,几乎每换一拨学生都会来一次。每当他拄着拐杖,拿着厚厚的讲稿(其中有对学生点评稿的具体指点)走进论坛时,全场都会动容。我不知道这样的活动到底能对学生产生多大影响,反正我上学的时候曾深受这些先生的精神感召,现在我当老师了,有责任进行香火的传递。
  说完了论坛自己的收获,再说说我们对文坛做了些什么。不管是不是老王卖瓜,也借机会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论坛存在的最大意义,我想是通过大范围的、持久的阅读点评,为那些仍然坚持不懈地写作中短篇小说的作家,尤其是无名的作家,提供忠实的陪伴。论坛成立之后迅速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后来知道原来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作家们上网查自己新发作品的反响,一下子链接到我们的论坛,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不管是褒是贬,说对说错,发表了作品,知道有一批人一定会老老实实地读,认认真真地评,总是一个安慰吧。如果我们论坛目前评刊的方式有所改变,估计最感失落的就是这些不认识的朋友了。
  其次,介入了当下批评,引导了文学潮流。
  论坛成立不久,当时主政《上海文学》的陈思和先生给我们写过一封公开信,称我们“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是“编辑之诤友,读者之知音”。这自然是前辈的鼓励。今天,可以告慰的是,这些我们基本都做到了。同时,我们还及时发现、推动了一些写作潮流,其中最主要的是“底层文学”潮流,自其2004年发轫,到形成高潮,到进入长篇阶段的创作,我们一直摇旗呐喊、推波助澜,也做过中肯的批评和深层困境分析。因为“底层文学”,也因为营盘扎在左岸网站,我们论坛被认为倾向左翼。其实也不尽然。正如前文所说,论坛并存各种观点,之所以特别专注“底层文学”,是因为它是这几年最大、最重要的文学潮流。此外,我们也关注“80后”写作、“新海外华人作家”创作等潮流。毕竟,我们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人啊,春江水暖鸭先知。
  再次,为文学史的写作留下一套扎实的史料。
  当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有两翼: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我们确实有点野心,希望当下的批评工作日后能够成为史料。这份野心落实在每年年选的编选上。在目前出版的几种年选中,我们的年选是最薄的(每年只一册),涵盖面是最广的(涉及长中短篇),标准是最严的(基本每年只有十五个左右中短篇入选,长篇仅推荐三五篇),做得是最苦的(沙里淘金,优中选优,每篇都附有点评陈述推荐理由、分析得失)。如今,年选已经做了六年。看它们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那里,心里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现在文坛泡沫太多了,如果不建立一张有效的过滤之网,未来文学史的写作就可能缺乏可靠的材料基础。北大人有时会给人夸夸其谈的感觉,实际上,传统的学风是最讲究做材料的。我们是学院派的论坛,就该守学院派的规矩,为学术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还想说说我们的五院。五院是中文系所在地,论坛的讨论一直在当代文学教研室进行。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有一种大气的沉静。院子里有两棵妩媚的西府海棠,窗前松挺藤长。但我们的教研室却乱得可以,堆满了全国各地寄来的书刊。地方也很拥挤,人多的时候,常常要到别的教研室搬椅子。不过,挤在一起,倒是很有人气。虽说是选修课,但气氛一直没有正式起来。桌上永远有茶点(最伟大的是家琪,总是从台北带来精心挑选的点心,喂一群没吃午饭的“饿狼”),屋里经常有来客(最让人感动的是从深圳来访学的柏雅利大姐,和我们联络了几年,每年都寄来月饼和茶叶,还请论坛全体吃饭,而她并不是有钱人,只是对文学特别热爱)。讨论从下午一点开始,有时会延续到吃晚饭。我通常一早就来了,独享一上午的宁静。有一幕特别难忘。那是去年的深秋,北京早雪。忽如一夜春风来,松树上挂满“梨花”。整个院落很安静,不远处静园的草坪上有人在玩雪嬉戏。我碰巧读到一篇很美妙的小说,心里想着下午学生们来时和他们说些什么。一抬头,天已经晴了。木格窗外,日照雪溶松间落。那一刻,突然觉得,人生至乐不过如此。
  听说文科大楼落成后,中文系就要迁出五院了,让人留恋不舍。以后,五院将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了,连同我们的论坛。
  说到这里,已经有谢幕的意思了。是的,我们的第一段路已经走完。论坛还将继续,但评刊的形式要转型。转型的直接原因是我个人将到国外执教两年,无法主持评刊这样的“阵地战”。但深层原因是,文坛已经发生重大变局。以文学期刊为主阵地的“大一统”格局已被打破——“80后”青春写作的自立门户、网络写作的集团化、畅销书出版机制的成熟和与影视、网络的联盟,及其文学期刊即将开始的全面企业化转制,都决定了“文坛分制”已成定局。在此局面下,再将全部精力专注于文学期刊,势必以偏概全。侥幸的是,这一系列重要变局的发生基本集中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完整地走完了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或许这是传统文学最后一个完整的十年)。而且,建成了一支队伍。目前,这支队伍已经分布在四面八方,跨越了几个“零后”(“60后”,“70后”,“80后”)。经过六年的并肩作战,我们的目标已经确立,标准已经达成,争论已经内化。情义在血液里,默契在行动中。未来的工作完全可以靠一根网线连接,而且,这次连接起的将是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我不是喜欢怀旧的人,我喜欢向前。未来是记忆最好的安放处。兄弟姐妹们,我们已经共同走过了这么久,让我们继续走下去,带着美好的记忆,共同向前。
  
  2009年1月7日
  
  *“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成立于200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对《收获》《当代》《十月》《花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大家》《钟山》《中国作家》《作家杂志》《山花》《西湖》《青年文学》等十几种主流文学期刊和新锐期刊进行追踪式扫描阅读,点评文学发表于左岸网站(http://wwweduwwcom)“北大评刊”专栏,以及多种报刊,论坛编选的小说年选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坛网站http://wwwpkup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5:21 , Processed in 0.0630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