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绍振:让语文成为青少年生命的家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7 22: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绍振:让语文成为青少年生命的家园
作者:孙绍振   

    编者按:

    本文比较了苏俄、德美与中国的母语课本的差别,以自己对语文着迷的亲身经历说明,苦读和乐读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兴趣,而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孩子的这种兴趣,能够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变成向往的乐园——这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宗旨所在。

    正文:

    ●苏俄式的语文课本,以语言与文学分成两门课程为特点,文学的分量很重。20世纪50年代苏俄十年制中学的文学课本,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俄国文学史。

    ●德国到高中阶段有大量的选修课,学生可以选修文学经典,也可以选修哲学经典。班级就以所选经典来划分。课堂上就是讨论经典。

    ●美国大中小学对于学生的口头交际均有专门课程,大学有演讲系,且有博士学位,有专门的演讲教授。在这方面,美国有相当高的学科水平和实践基础。

    国内外语文课本的比较

    新中国成立以前,国民政府颁布过《国家教科书》、《战时国语读本》等等,是比较强调政治性的。国民党提倡“新生活运动”时期,就有宣传“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等观念的古文,还有《国父遗嘱》、《曾国藩家书》、蒋介石给蒋经国的信等等。(后来台湾的官方课本因袭了这一指导思想和相关内容。据一份网上公布的调查,这些课文大都不受台湾中学生的欢迎)。但当时的课本是多元的,学校和教师有选择自由。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短期内还来不及编写新课本,在经济发达地区,曾经使用过开明版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但是,这套课本不能适应当时的政治形势,逐渐有了新编的、统一的课本。我们当时所能接触的只能是苏俄教学思想和体制。因而苏俄式的课本就应运而生了。

    苏俄式的语文课本,以语言与文学分成两门课程为特点,文学的分量很重。20世纪50年代苏俄十年制中学的文学课本,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俄国文学史。

    苏俄中学把俄语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语法、词法的复杂程度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不经过严格的语法、词法的系统教育,不可能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达到自由、通顺、流畅表述的要求。

    在这方面,德国人与之有相像的地方,其疑问句法的复杂与俄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在德国初级中学,语法和知识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到了高级中学,他们就基本上不讲知识了。他们不是把语言和文学加以并列,而把德语和哲学并列起来。高中有大量的选修课,比如,一个学生可以选修文学经典,也可以选修哲学经典。班级就以所选经典来划分。课堂上就是讨论经典。学生必须发言,成绩占60%,他们强调的是自主的学习和独立的见解。

    从学术思想来说,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有逐渐成为人文学科包括哲学文学的基础的趋势,故语言课程在欧洲中学中的比重始终是很重的,中学生学习两门到三门外国语司空见惯。这与欧洲民族杂居,又有重视语法词法的传统有关,英国早就有“文法学校”的传统设置。但是,在中学里,纯粹知识的传授,死记硬背是很少的。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政治形势和文化传统都不允许我们照搬苏俄。随着形势的发展,语文的泛政治化形成潮流,这是任何语文专家都难以阻挡的。

    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语文教学才重新提出语文本身特点的问题。但是,当西方语文教育思想涌入时,我们又饥不择食,阴差阳错地,匆忙地接受了托福考试的标准化模式,而且一旦接受,就成为教学的指挥棒,机械化的应试教育使得西方很强烈的人文精神都受到了窒息,语文教学又一次陷入困境。

    我国的语文课本,虽然有许多西方国家课本所不能及的优点,但是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不拘一格而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方面,是大大落伍的;尤其在激起课堂内趋力方面,显得异常薄弱。现在,语文教学的落伍状态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乃至全国人民的忧虑。

    关键在于,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课本的指导思想过分集中在语言的工具性上。这与当时斯大林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物质外壳”的绝对权威理论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的语文课本,长期片面性地拘泥于工具性的理论基础,语文教学也片面地纠缠于字、词、句、段、篇的模式,忽略了个体的特殊性和语言的个性,无异于取消了以人为本,也就谈不上什么人文性了。

    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前沿学科理论基础上,把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情感,在美国,中学课本中有一系列的学生参与空间,包括同样的课文有多种结尾的想象和选择,还有母语和外国语相关课程的选修课和课外活动。

    美国大中小学对于学生的口头交际均有专门课程,大学有演讲系,且有博士学位,有专门的演讲教授。在这方面,美国有相当高的学科水平和实践基础。美国人为中学生所设计的口语交际练习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如初中生入学以后最初的口头交际课程中,有自我介绍一章。练习的设计是:

    1.以自己朋友的身份介绍自己。

    2.以自己的宠物的视角介绍自己。

    3.虚拟在自己的葬礼上为自己作悼词。

    其中第三条可能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但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将之改为:虚拟在自己当上了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作自我介绍。

    在目前国际竞争和人际竞争日益紧张的时候,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有着同样的重要意义,而在口头方面我们无疑没有优势。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不能仅仅从概念上空喊人文精神,而且应该培养起青少年开放、敏捷的心智,流畅、简洁的表述,抒情、雄辩、幽默的口才。而这一切都要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和阅读、写作融为一体。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22:06:29 | 只看该作者
我学语文的经验:着迷

    我开始学语文的时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家逃难到乡下,日本鬼子和汪伪的军队老在后面追。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谈得上上学!但是,爸爸妈妈让孩子念书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每到一个村镇,第一件事就是找学校,没有学校就找私塾先生。没有私塾先生,爸爸就自己教。教法很简单,就是第一天把生字讲一讲,把那没有标点的句子用红笔点断。一天也就是点一页左右。分量并不重,剩下时间,就是自己翻来覆去地念。课本是很枯燥的,但是,把古文朗诵念出一种调皮的腔调(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洋花唱曲”的),却很好玩。第二天,爸爸还没有起身,就让我们弟兄三个轮流在他床前背诵。回到城市,插入正规学校,我的语文一直名列前茅。现在看来,这是因为早期的背诵培养了我良好的语感。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规定了所谓的《国定教科书》,那是很枯燥的。现在只记得蒋介石给蒋经国的信,开头是“经儿知之”。但是,我的语文教师潘祖谨不大理睬“国定教科书”,常常把冰心的《寄小读者》成批地印发给我们,有的还当作“说话”课的教材。在课堂上,她鼓励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她推荐古代文学经典,除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外,还有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还有一本很有趣的书,叫做《苦儿努力记》,是一个法国作家写的——念大学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连老托尔斯泰都很重视这本书,把它从法文翻译成俄文。潘老师最大功绩是使我对语文有了兴趣。

    上潘老师的语文课实在是一种智慧的享受。即使在我当了许多年的教授以后,回想起来,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她的智慧真是有点惊人。我至今还记得,在一堂课上,她说中国古典诗歌的七言诗歌,有一种吟咏的调子。即使把它去掉开头两个音节,它的调子还是一样。例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开头两个字删节掉,变成: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甚至再删去两个音节,也还是一样:

    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

    她的这个智慧一直像种子一样埋在我心头,直到30多年后,成了我一篇最有学术质量的论文的动因。

    不久以后,我考进了初级中学,那时刚刚解放,对于新的意识形态,老教师一窍不通。上课常常是吵吵嚷嚷。

    我们班的课堂秩序却很好。这是我们的幸运:来了一个新教师,名叫周陀星。他和潘先生一样,总是把报纸上、刊物上的好文章和书店里的新书有声有色地加以介绍。周老师很重视批改作文,每一次都有相当详细的评语,不过比之潘老师有比较多的文学理论色彩。由于他的诱导,班上掀起了一股作文的热潮。有一次,头一天做了作文,第二天一大早就闯到周老师宿舍里。他还没有起身。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作文分数。我也问了。他说:“87分。”我随便说了一句:“啊,才87分!”他说:“87分还嫌少?我打作文分,从来还没有超过86分。”一下子,我在班上神气起来。说真的,那种又害羞又得意的感觉至今留存在我的心中。正是这两位老师把文学的种子播在我的心头。

    高中时期,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的,他教课令人丧气。但是,这位语文老师也非常重视批改作文。我的作文常常得到他的表扬。他还组织课外阅读,让我们写读书报告。他营造的文学氛围弥补了他教学上的不足。这位老师对我作文常常鼓励有加,使我产生了一点“野心”:向报刊投稿。经过多次失败以后,终于成功了。我在上海的《青年报》上发表过诗和散文。这在当时是一种轰动性的荣誉。

    现在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爱不爱。爱不爱,主要看你迷不迷。如果不迷,光是为了考试而学,那怎么能不苦呢?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出于一种内心的命令,不让你读,不让你写,才叫难受,才叫苦呢。

    进入大学以后,虽然授课的教授大都是全国著名的泰斗,但是,并不是每一教授都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也不是每门功课,都令人喜欢。尤其是一些理论课程,特别是语言学,还有汉语史,古代音韵,神秘莫测,令人望而生畏,读起来真是很苦。但是,几乎所有的教授,都以他们的渊博的学识激起了我对理论的兴趣,尤其是朱德熙先生的雄辩,使我着迷,当初以为最枯燥的现代汉语,后来居然成了最喜爱的课程。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照此类推,最好的老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当然,兴趣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从没有兴趣到很有兴趣,这中间还有一个克服惰性的过程。最好的老师能够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变成向往的乐园。所以,我的最高目的,就是要改变语文课程不讨人喜欢的现状,让语文成为青少年精神生命的家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5:48 , Processed in 0.06599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