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中的童话世界:一个社会学视角的解读——以大陆四套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童谣”为对象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课程社会学研究》
编者按:
文章饶有兴味地讨论了几十年来语文教材中童话故事的变与不变.教科书中的童话,讲述的不仅是“过去的故事”,同时也是“现在的故事”;不仅是静态的文本呈现,也揭示着不断生成的阅读和理解。这一篇从一种较为宽泛的视角进入时空观、人我观的分析。在言意式的解读之外,还有更深的文化层面的解读。相信读来会给我们不少启发。
正文:
在教科书所呈现的法定文化中,童话童谣不是“正餐大菜”。童话是人类最初的故事,“祖母”的叙述为孩子建构了“想象的真实”:金鱼在池塘里跳来蹦去,纺织娘在树梢上唱歌,太阳跑到山那边时,萤火虫就急得到处找妈妈了……童谣是记忆中最早的歌谣,它们是孩子最早对世界的体验与描述:变变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科书中的童话童谣正是“祖母”的声音,也是“童年”的声音,而与童话相连的“祖母”与“童年”都栖居在制度之外,因而,这也是一种“民间”的声音。当背着书包的孩子走入学校,走入学校所代表的成人、现实与制度的世界时,童话与童谣在努力唤起儿童的记忆,试图沟通外铄的书本知识与亲在性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熟悉的语境中渐渐进入法定文化与制度化思维之中。
并非“祖母”所有的故事都能“登堂入室”,教科书所呈现的童话童谣经历了制度文化对民间知识的遴选,在高权威的制度文化的颔首恩准下,穿上“合法”的外衣,与制度文化比肩忝列于法定文化之中。费孝通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的社会共同经验。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较之制度文化,民间知识更多包含着“过去”的投影、日常生活的投影;民间知识更多地承载着文化的“密码”,隐藏着千百代想过的事,说过的话,创造过的生活,并镶嵌进今天的记忆与叙述里,解释并建构着现在的生活。
本研究所分析的教科书为1949年后中国大陆广泛采用的四套教科书,以时间为序将其编号:第一套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的初级小学课本与高级小学课本,第二套为南京市革命委员会文教局1971年发行的南京市小学课本,第三套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第四套为1992年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其中第二套教科书即1971年版的南京市小学课本没有童话童谣,此外的三套教产书中,第三套教科书的童话与第一套教科书重复率为26.3%,为14篇,与第四套教产书重复率为26.3%,为14篇,与第四套教科书重复率为68.4%。第一套、第三套、第四套教科收皆有的课文为10篇,占26.3%。
这10篇课文为:
1、《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四套一册)《小小的船》:变变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坐在船上往下看,一处处大庆的油讲大寨的田。
2、《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公鸡在草堆里,捉到虫子就给小鸭子吃。在小河边,小鸭子要捉鱼给小鸡吃。小公鸡也要下水,小鸭飞快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爬到自己的背上。“鸭子哥哥,都怪我不听你的话。”
3、《羊妈妈收菜》:羊妈妈带着小羊去菜园收菜。萝卜根、白菜叶子和西红柿的果实。
4、《小猫钓鱼》: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5、《骆驼和羊》:骆驼长得高,羊长得敌,你们俩都只看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6、《狐狸和乌鸦》: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哇……她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
7、《捞月亮》: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说“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了。”老猴子倒挂在树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猴子们就这样一只接着一只,一直挂到井里头,小猴子挂在最下边。
8、《黄鹂和山雀》:黄鹂与山雀都在捉害虫。
9、《会摇尾巴的狼》:老山羊不被狼所骗。
10、《猎人海力布》:海力布舍己为大家,变成石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