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不会教的老师”这张标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7 22:4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揭开“不会教的老师”这张标签

■崔雪娟

    如果要选出一句最让教师纠结的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绝对是首选。多年来,有关这句话的争议一直不断,有人说它毫无逻辑,漏洞百出,但也有许多教育管理者将其奉为至理名言。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教育理想的表述,这句话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在教育者将此理念内化为观念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同的解读,而这些解读又将直接影响教育者的行动。因此,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有必要细细品读这句话,有了观念上的警惕与反思,才能确保教育行动远离误区。

    误区之一:相信教育万能,无限放大教师的作用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更不是神,在孩子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单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无疑可以给学生和家长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因为只要有“会教”的老师,就会有“好”的学生。但这也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孩子学得好不好,关键看老师教得怎么样。这其实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解,是将全部的教育责任转移给了学校和教师。事实上,家庭教育是对个体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朝朝暮暮都受到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孩子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各个方面,并伴随其一生。

    另外,这句话还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解读:学生失败只能说明教师“无能”。这种思路很类似于“文革”时期大行其道的“完人逻辑”——大前提:有完人存在,小前提:你不是完人,结论:必须忏悔改造。用在这句话中就是——所有学生都能教好,还有个别学生没有教好,所以这个教师就不是好教师。我们不否认教师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但这种无限抬高学生,忽视教师地位的逻辑,无疑会给教师和学校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万能论”的另一种表述。“教育万能论”作为一种思潮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提出“用教育建立一个理想和正义的国家”,后来英国的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生如白板,人的千差万别皆来自后天所受教育的影响,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爱尔维修更是强调,要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如果说“教育万能论”是由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局限性所决定的,那么,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空前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理性地看待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更不是神,教育的问题不是教师这一个群体就能解决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在孩子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用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教育,用多方构建的教育“系统工程”服务学生,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误区之二:教育者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动作用

    【“后喻文化”时代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既是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新型教师观。】

    过于强调教师作用,其实体现了一种外部归因的心理倾向,即将学生的成就归因于教师。学生学习好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学生学习不好也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这种倾向很难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学习成就感的缺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动性以及学习信心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真正处于核心地位的主体,任何教育目的,都要经由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正如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一书中所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取决于学生自己做了什么”,而不仅仅是教师做了什么。对教师而言,他的任务更多的是通过构建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此外,还有许多知识与能力并不是通过“教”就能获得的,比如学生在其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行获得的沟通能力,以及对社会规则和规范的理解,等等。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教师早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着重大变革——已经从过去的“自上而下”,逐步过渡到了“以能为师”、“以技为师”的新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是“后喻文化”时代做好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时代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既是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新型教师观。

    所以,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教得“好”的学生,而是在于学生自己是否想学,以及想学什么,是否会主动学、认真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有进步的可能。这就意味着每一名教师都要努力去寻找帮助学生进步的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的学生,因材施教、逐步引导,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过于夸大教师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或过于抬高学生地位,贬低教师能动作用的观念。在我们强调学校民主化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应当多关注如何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实现彼此尊重与合作的师生交往。

    误区之三:教育评价标准过窄,成功导向单一化

    【理解和践行此理念.还需警惕“成功等于培养精英”的这种单一化成功导向,不要给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贴上“失败”的标签。】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还需要对什么是“好”,什么是“会教”作更进一步的反思。这里面涉及对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评价标准问题。首先,对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是非常独特的,因这个“好”的标准也应是多元的。在学校表现“好”的是“好”学生,表现“不好”的也可以成为其他方面的“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就说过,“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人发展才是教育的内在目的,才是教育的成功。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某些方面的进步,就是一种成功。因此学校应及时把握好新课改这个契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从单一的学业成绩导向逐渐转向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导向,开发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均评价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例如,江西省上饶市二中就采取“增值评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持续不断产生成就感,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就教师评价标准而言。这个“会教”也是多元的。针对不同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是一个层面;教师努力认识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求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又是另一个层面。做到这两点,这不仅是学生的成功,更是教师和学校的巨大成功。对此,学校管理者应引起重视,关注教师特殊才能,为教师搭建发挥其才能的平台。并给予充分的支持,为每个人的成功铺好道路。

     此外,在理解和践行此理念、不断培养“好学生”的时候,还需警惕“成功等于培养精英”的这种单一化成功导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主义情结,精英化导向在现今社会更显而易见,比如许多学生、家长在选择高校的时候,都是以名校为目标,没有进入“名校”的学生都挣扎在“失败”的阴影之中。这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它给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贴上了“失败”的标签。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更多的其实是在倡导一种人人皆可成才,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受教的理念;强调的是教育者对孩子的责任与信念,以及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它的真谛就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轻易对任何教师失去信心。只要善于发现个人之所长,培养它,发展它,天下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2:02 , Processed in 0.0684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