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单县农民朱之文视频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3 12:0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单县农民朱之文视频有感


菏泽定陶 陈胜彬  18653074665@126.com


前段时间就听说我们菏泽单县出了一位农民歌星叫朱之文,但一直没把他当回事,直到昨天晚上偶尔看到他的视频,听到他的歌声,了解了他的生活,才深深为之感动。我一口气几乎看完了关于他所有的演唱与报道,一直熬到晚上两点多钟。下面说说我对他的一些看法与我的点滴感悟,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我首先觉得:作为一个菏泽人,我为朱之文骄傲与自豪。可能在这一点上也与其他许多菏泽人感觉一样的。我们为菏泽能出现这样的“能人”而振奋不已,毕竟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再者,作为也是农民出身的我,对他的生活方式我也倍感亲切。他贫寒土气,甚至连“话”都不会说,以至于在济宁海选时许多人认为他能唱出如此优美的歌曲是有人在故意炒作,怀疑他是哪个学院的专业歌手,或怀疑他是在假唱,结果清唱也是如此美丽动听。他穿着一件旧军大衣登台,一件毛衣袖口都脱线几圈了,人们都怀疑,如今的年代竟还有如此寒碜之人,但是真金不怕火炼,他最终以他的实力、真诚与善良征服了所有人,我亦为之深深震撼。自打那天起,他“大衣哥”、“中国的苏珊大叔”的雅号就传遍大江南北,它也一夜而走红。

这决非故意制造噱头,因为有他的实力与家庭背景可以证明。他就是一名普通而不能再普通的农民。穿一件破旧的大衣,体型瘦削高挑,肤色黝黑粗糙,满手的老茧,连一句标准的普通话都不会说,以至每次参加比赛都需要找个菏泽人来做“翻译”,因为他满口方言,语音也是菏泽的。家里一座小院,三间瓦房,有鸡,有鹅,也有羊,五亩多地,外加老母、妻子、两个孩子需要他供养。据朱之文之所言,他主要是靠种地为生,忙时干干农活,闲时搭个泥水班,干点泥水活,偶尔也出去打打工,生活就这么简单。作为现如今大多数的农民,这一切不都如在我们眼前么!因为这就是现在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一直在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正因如此,所以当朱之文成名时,我们许多人为之骄傲并觉得震撼,因为我们近距离看到了一个明星的崛起,好像这样的事也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似的。

再者,朱之文能征服众多观众、评委和我们的原因不单单是他那如天籁般的美妙声音,更重要的是他那份“本真”,似乎里面还带点“傻气”。他淳朴的不能再淳朴,老实的不能再老实,善良的不能再善良,他说话从不带任何虚假与傲气,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地地道道地体现了我们山东农民的本性,以至在济南“我是大明星”栏目复赛时,有个评委对他的歌声与淳朴大加赞叹,并激动不已,听着他的歌时一动不动,只是用手捂着胸口,眼睛与嘴巴也张得大大的,她感觉真是不可思议。事后她表示:她的心被朱之文深深触动,没想到如此的外表下竟掩盖着这么美妙的歌喉和如此真诚的一颗心。最后评委们一致决定:朱之文破格连跳两级,直接进入年度总决赛,这也是栏目开办以来的第一次,为的是让他多休息并减少他从单县到济南来回折腾的费用,因为他的家里实在太穷。一家五口人,只有他一个完整的劳力,母亲多病,孩子上学,妻子顾家。

真的,单就这份纯真就是我们菏泽人的自豪,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再加上他那动听的歌声,就更证明这是一块金子。他被埋没的太久太久,我们许多人在羡慕他的同时也对之寄以深深的同情,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被发现,就这样在黄土地上老去真是中国人的一大损失。感谢媒体,感谢伯乐,也感谢他自己勇于走了出去。朱之文今年已经四十二岁,说实话,这个年龄,成名对许多明星而言已是太晚太晚,因为这已过了人生的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层层的重担都在一个四十多岁男人的身上。但此种情形之下他尚在不懈努力,这真得太不容易,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器晚成”吧。但不管怎样,他毕竟是成功了。

朱之文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更主要是在于他的那份执着,他从七八岁起就痴迷于唱歌,走在田间地头,干活在工地车间都从不停止,这不能单说是天分,更多的应该说是他付出之后的回馈,虽然他只是出于对歌曲的喜爱,而并非为名或为利。他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都在用歌声诠释着自己。每天或对着鸡、羊高歌,或在河边边走边唱。鸡、羊早已成了他最忠实的听众,因为它们也懂得欣赏美丽;小河潺潺,那也是给他歌声最好的伴奏;家里的“练歌房”里有他破旧的电子琴,曾经还被他的羊儿无意嚼断了电线;几本歌谱,一面镜子,其他别无长物。乡里人对于他的评价,大多数是赞美,但也有人说他是个“神经病”。但就是在这样的业余爱好和和评价不一的环境中却造就了一个“天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我们知道,世间本没有谁先天就拥有什么神通,这更主要的是靠他的“一往无前”。他说过“即使我不出名,我也会就这样一辈子不停地唱下去”,因为唱歌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生命就是为歌而生,他要用歌曲陪伴他的一生。真羡慕他如歌的人生。

朱之文成名了,但他还穿着他的破衣烂衫,大红大紫的他并非故意在作秀,而是他家里依然很穷。现在他每天家里都围着数百号人,有十里八乡的乡邻,有闻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记者们,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就招风”。但朱之文面对这些又表现地很淡然,他对此不是受宠若惊,他说:“我觉得钱和名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我只想唱我自己的歌,只要高兴就行。”说出话来依然是那么的朴实,因为他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有记者问他:“你出名了,以后的打算是什么?”他说:“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过。”有不少人愿做他的经纪人,他都一一谢绝,有商家找他做代言人,张口先是30万,这对他贫穷的家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但他也一口回绝,他说“我现在刚有点小名,就给人家要钱,我对不起网友和观众。”。试问,如今的明星大腕们有几个能够做到这些,能活得这样潇洒,谁的成名不是为利而来?想一想,看一看,听一听,你们是不是有些汗颜。这才是平凡中的伟大。一个人在盛名之下,能客观冷静地看待这名和利才是最宝贵的品质。说实话,我不知道朱之文的学历有多高,但估计他最多也就是个高中毕业,听他说话,可能就是个小学水平,但他那颗心却似乎已达到了“仁者”的智慧。他面对这突然来临的一切表现的竟是那样的镇定,真的令许多人感动。平凡的我们又能做到么?相比之下,起码我是相形见绌。也许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平凡伟人”,但无明的我们却不能发现。但值得欣慰的是朱之文被发现了,这多少给予我们一点安慰。现如今,他已被不少伯乐相中,被称为“用嗓子绣花”的著名歌手于文华不仅自费组织星光大道的记者前来采访,而且决定对其大力提携。预计他很快就将走进中央台的演播大厅,与全国观众见面。如果他一路顺利,那么下一年的春晚我想我们也能见到他一展歌喉,让我们拭目以待,届时一饱他“苏珊大叔”的风范吧。

如今的朱之文感觉很累,他说这时的他比原来干泥水活时还累。是啊,每天几百号人,谁能受得了,来的都是要听他唱歌的,不唱那是绝对不走。即便是金嗓子,这样唱也受不了啊。他家的小院每天人都满满的。平时可能小院对他而言很大,但现在他却总感觉太小,连他家的鸡、鹅、羊都快无处安身了。我在网上看他的报道时,发现他明显地面带倦容。他也许需要歇歇了,一个人刚刚露头,如果顶不住这盛名的压力,那他就很可能变成另一个“仲永”。作为我们“追星一族”也不要过多地去干扰他了,还是让他走自己的路吧。养足精神,歇好嗓子,然后带给我们更多的美妙歌声才是最有意义的。愿朱之文不要被这世俗所沾染,因为他不仅是他家人的,他应该属于大家,我们怎忍心将一株幼苗摧残,将一颗纯净的心污染。我们大家都该歇歇了,也让朱之文独自想想他的人生。如果在这明星泛滥的年代里,他不能把持自己,那么他很快将会星光一闪,然后就了无踪影,从此仍然去做他普普通通的农民。如果只为哗众取宠,那他也很快会在大家的心里失宠的,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愿你一帆风顺,朱之文!但你也要多多保重自己,因为养好身体,练好嗓子,唱好歌才是最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12:23 , Processed in 0.1583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