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陶希圣眼中的胡适(4)
西安事变发生时,胡适明确表示不支持张学良。当时国民政府下了三道命令:一、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不能行使职权时,由常务委员代行职权;二、行政院院长一职由副院长孔祥熙代理;三、特派何应钦担任讨逆总司令。有一天,北大教授又在丰泽园聚餐,一向出言谨慎的胡适此时也有点冲动,竟对陶希圣说:"希圣,你们国民党有读书人,否则无法下这种命令,这是春秋大义。"陶希圣说:"我推想这件事处理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可能是戴(季陶)先生。"胡适说:"我不是国民党,我一向反对国民党、批评国民党,但是今天我要加入国民党。"陶希圣说:"你若加入,我做介绍人。"15这件事我们只能当做胡适一时之心情,毕竟后来他也没有加入国民党。而另一次在骑河楼清华同学会聚餐时,东北大学农学院院长金某亦在场,他刚从西安来,急切要与北平的教授们见面。他一再解释说:"汉卿先生见中国无法两面作战,向委员长建议抗日不反共,未为委员长接受,故有此兵谏……"陶希圣回忆,胡适当时就直言相告:"什么叫兵谏,这在军纪上是犯上,是不当的,蒋委员长如有差池,中国要倒退二十年……"16
事实上,西安事变一爆发,胡适当时就有电报并以北平各大校长的名义告诫张学良,"陕中之变……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这与陶希圣后来的述说基本一致。胡适这时作为北平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人物,对国事的态度实际上也代表着更多人的想法。七七事变当晚,北平市市长秦德纯在中南海邀请胡适、陶希圣、罗隆基等人商谈国是。当时宋哲元已避回乐清故里,北平由秦德纯一人勉力维持。秦对众人说:"丰台已经被日本人占了,日军又侵入长辛店演习,情势危急,我们也没有别的话说,只有一句话,希望上面不要听信小报告,相信宋哲元先生和二十九军是可靠的,是爱国抗日的。"罗隆基则接过话头,没头没脑地说:"华北特殊化,形成一个缓冲地区,也是好的。国民党既是退出,何不让各党各派来玩一玩,活动活动呢?"话音甫落,胡适当即指着罗隆基说:"努生,你这是什么话!你知道我一向批评国民党、反对国民党。但依'训政'时期的约法,国民党行使政权,等于日本的天皇,倘若我们政府要求天皇退出日本,日本人将怎样答复。国民党因为抗日,遭日本逼迫撤退党部,而你们各党各派在华北活动,若是抗日还不是会被日本赶走,如果不抗日,那你们做什么呢?你的话说错了。"17胡适1937年日记自6月21日起即未记,到7月20日才恢复,从陶希圣的这一段记述实可看出胡适当时复杂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