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台市是这样推进日记大普及的
程韶荣
我们东台市教育局于2009年向北京总课题组申报了“区域推进日记大普及的研究”,当初我们选择这一课题基于我们过去有过类似的课题研究。我本人从1982年从教起就一直坚持进行日记教学和研究,2001年,我们与江苏省特级教师、头灶镇曹丿中学副校长陈同友一起主持了省级课题“日记与作文相长关系的研究”。2005年,我主持了国家级课题(中国教育学会新教育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师生共写日记的研究”。这两个课题的成功结题,为我们继续深入探讨日记的普及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东台有扎实的日记教学研究基础,光是申报中国教学学会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子课题的就有4所中学3所小学,这么多课题云集于一体,让我们对普及日记充满信心。
下面我向各位汇报我们东台市推进日记大普及的具体做法“五个一”——一支日记指导团队、一批日记特色学校、一本日记教材、一次年度优秀日记册评比和一个中学生日记馆。
一、打造一支勤勉、精干的日记指导师团队 日记的教学需要一线语文老师的无私奉献和有效指导。日记教学比之写作教学具有更大的单性,缺少刚性要求,它的实施主要依靠教者的事业心和对日记教学的重视程度。就我市而言,中学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很高的,他们对日记教学是比较看重的。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日记教学的意义,提出语文教师要做好日记写作的指导、批阅、讲评、推荐和研究五到位。
指导到位是上好日记写作指导课,对不同年级有不同层次的专题要求。东台市实验初中樊志涛校长主持的课题《初中生日记教学的阶段性研究》就是针对此提出的,他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学校邀请日记研究专家来校指导日记,有的安排本校语文老师轮流作专题辅导,多半穿插在写作上进行日记指导。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指导总是不能缺席的。完全放任自流的指导是不可能迎来写作能力的大面积提高的。
批阅到位就是定期收阅学生的日记,可以天天批,也可以双日批,或者周周批,批阅要做记录,可以略改,但不可以不批。有很多老师非常认真,尽量多写批语,批语写得很有激励性,如江苏省东台中学徐长进老师、东台市实验中学潘晶晶老师、农干桥学校张爱梅、城南中学王晓峰老师、五烈镇广山中学的吴志勇老师等做得特别出色。
评讲到位是说批阅必评,评讲要有针对性,要聚焦突出问题讲,切忌面面俱到。评讲以鼓励为主,以激发更多同学热爱写日记。长期不讲评,学生的兴趣会渐渐淡化,更何谈日记写作能力的提升。
推荐到位是指经常向本校文学社杂志推荐优秀日记,让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不少老师还推荐优秀日记给报刊杂志发表,或参加征文大赛。我们经常从各种作文杂志和日记杂志上读到东台学生的日记和作文。每学期和学年向学校和教育局推荐优秀日记册参加评选。老师们抓住各种机会推介日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极大的。
研究到位是说教者需要阅读日记教材,了解日记写作的基本方法,不断总结日记教学的成败得失,从中找到一些带有指导性的经验。有的老师进行探索和创新,采取班级循环日记、双语日记、学科日记、专题日记等方式,形式多样,深得学生喜欢。很多老师写“下水”日记,以身作则。有的农干桥学校丁亚萍老师帮助班级学生开了博客,经常发表学生的日记。时堰镇中学刘欣萍等老师指导学生在网上开设“空间”,与好友交流日记,让学生过一把网瘾。
我们通过召开日记教学研讨会和论文评比等方式展示老师们日记教学的新成果。不少论文在报刊发表或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去年,五烈镇广山中学鲁京华、练春华老师的《与教育日记一路前行》《日记——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日记》2010年2期发表。近年来,我市有20多篇日记教学论文在《青少年日记》和《日记》发表。江苏省东台中学胥照方老师的日记教学论文和城南中学王小峰老师的日记教学论文《学生日记德育功能研究初探》在省“师陶杯”教学论文评比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这五个方面的到位程度决定着这所学校、这个班级学生写日记的数量和质量。
二、 发挥一批日记特色学校的引领作用 要想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校校写日记、班班写日记、人人写日记、天天写日记的良好风气,必须要有部分学校作为领头雁起示范、引领作用,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东台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语文学科就高度重视,对写作教学抓得很紧,对日记写作也非常关注和支持。这其中有一个非常中重要的原因,他们对日记的功能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日记不仅有益于写作,它还是道德长跑,对学生的心智培养、意志磨练等都有意义,对学生终生有益,写日记一举数得。这与我们总课题组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动因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学校普遍非常支持。
东台市实验中学樊志涛副校长是全国日记教学标兵,她主持的初中生日记教学的阶段性研究开题以来,在全校各年级全面展开,专题明确,分工合作,推进井然有序。该校黄亚东老师是《青少年日记》杂志指导师,3次参加日记课题实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指导经验,发表日记教学论文多篇。教研组长沈平、黄友芹等老师在批阅日记、培养良好习惯方面摸索出独到的做法,他们的班级涌现出不少日记少年,如顾汀、王荫萌、陈子印等。
城南中学的课题研究步步深入,从日记德育功能的研究到高中生日记与绿色作文关系的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该校六个年级全面开花,初高中毕业班都能做到人人写、天天写,非常难得。现在学校规模缩小后,高中部的日记更上层楼。校长杨勇亲自指导日记,全力支持教育局日记馆的创建,去年六月东台市中学生日记馆在该校落成并成功开馆。去年还创造性地举办了校级首届日记节,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时间长达40天。城南中学涌现的日记少年李张惠、韩国栋日记选以及高三学生日记选等以其特色鲜明都在市内外产生一定反响。
五烈镇广山中学素以“日记长廊”驰名,该校多年来一贯大力倡导日记写作,利用文学社社刊《槐园》杂志经常不断地推出大批优秀日记,多次在报刊杂志出专版。学校先后举办3期日记长廊,将校内学生、各学科教师、校长主任的日记一一展开出来,还挑选了中外名人的日记、历届校友的日记,让参观者赞叹不已。陈卫忠校长主持的“日记写作能力提高途径的研究”也推进得非常扎实,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兴趣,有部分家长也参与到写日记的行列中来。
三仓镇中学校长王升曾获得过全国日记教学标兵称号,他的学校也是全国日记教学先进单位。他在十多年探索写双语日记取得了成功。该校在文学社社刊《东亭园地》定期推出文学少年,专设日记栏目,学生的日记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日记册评比一等奖。日记少年周睿璇同学初中时爱好写作,学校特地为她编选《周睿璇日记诗文选》,这对她鼓舞太大了。后来她读到江苏省东台中学,成了星光文学社的社长,去年双喜临门,不仅荣获全国十佳文学少年,还如愿以偿跨进了名校北大深造。她的高考日记复印件现藏于日记馆,成了激发高中生奋发有为的活教材。
我们还看到好多学校都为学生专门设计了日记册,如头灶镇曹丿中学、梁垛镇台南中学、弶港镇新曹中学、时堰镇中学等。我们借助日记特色学校的各种资源优势,在这些学校召开日记颁奖会、日记教学经验交流会,编选学生优秀日记选,许河镇中学、富安镇中学、南沈灶中学、五烈镇廉贻中学、东台镇台东中学等学校出过两本日记选,时堰镇后港中学已经出到第4本。开设日记综合实践课,如农干桥学校和五烈镇广山中学。正是由于我们有了这些学校的共同努力,才促进了全市大面积日记写作水平的逐年提高,才促进了全市中学生写日记蔚然成风。
推荐三、创作一部实用、耐读的日记教材 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需要教材,日记教学也离不开教材。但是,长期以来,只有小学有指导书,而中学独付阙如。为此,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85年,我在乡下任教高中语文时,就根据平时日记教学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编写出一本《和中学生谈日记》的书,这可能是全国第一本专门面向中学生的书,1986年在《青少年日记》杂志连载了整整一年,反响强烈,1988年正式出版(山西青少年日记编辑部编),发行10余万册。1990年该书荣获盐城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但是,“88版”虽然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强,语言也很优美,但在内容上还显得比较单薄,有浅尝辄止的毛病,因为我当时局限于我的学生和我的学校。
在近20年的漫长岁月里,我多次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收集了大量的日记资料,于2004年出版了第2本书《日记导写》(中国文史出版社),内容充实得多了,写法的指导也更具操作性,但有的老师和学生反映“04版”个别内容超出了中学生的能力,定位偏高,还有美中不足的感觉。我又重新构思,精心设计,试图超越自我,差不多是另起炉灶,于2009年又出版了第3本日记指导书《程老师教你写日记》(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09版”具有以下特色:1.形式新颖。全书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访谈节目的体例,采取师生对话的方式,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漫谈日记的写法,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亲和力强多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内容充实。该书进一步淡化日记的知识、作用等的介绍,加大了内容的分量,详细具体介绍了求学日记、人物日记、写事日记、情感日记、兴趣日记、大自然日记、感悟日记、哲理日记、游记日记、文学日记等十种日记的取材方式和写法。《日记序列》首次提出初中阶段各学期的日记话题,给学生打开了思路。《日记之美》着重谈了日记的“五美”追求,即题目的明朗之美、开头的灵动之美、结尾的冲刺之美、表达方式的丰富之美、语言的流丽之美。附录部分收了我为中学生和语文老师的日记选写的序言33篇,集中展示了我市中学师生优秀日记的精华。“09版”在实用性和可读性上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该书出版后,收到了师生的好评,日记研究专家杭世金先生、袁爽先生等先后著文,作了高度评价。去年底,这部书又一次荣获盐城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少年日记》《校园文学》报等都发表了书评。
有了一部较好的教材,各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有所参考,从中受到启发,为他们的指导和写作指供帮助。在我的日记教材的影响下,有的学校还创造性地编写了校本化的日记教材,如2010年11月,城南中学(杨勇校长主编)和头灶镇曹丿中学(丁桂林校长主编)同时推出日记校本教材,这填补了东台市甚至更大范围没有日记校本教材的空白。
有了一部较好的日记教材,我还浓缩其中精华,写成讲稿,亲自到校作讲座。10多年来先后讲了100多场,听众近10万人次。除经常为本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中学讲课之外,近两年还应邀到盐城市的建湖、大丰,省内的南通、南京,以及山东、浙江、北京等地作讲座,老师们反映,学生写日记的热情空前高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为了让学生大开眼界,我们还经常邀请各界人士为学生讲课,如邀请山东日记专家管炳圣老师、著名散文作家丁立梅老师、市关工委的老领导周森谈日记与成长、成才的关系。这些从日记中走向成功的“活教材”很受学生欢迎。
四、每年举办一届全市性日记评比的盛典。在日记日益普及的进程中,必然会涌现出一批精品日记,涌现出一批日记少年,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发挥这些精品日记的示范作用,我们创意举办全市规模的日记评比,从1997年首届开始,就以整本的日记册参评,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2届,先后有900多名同学获奖。
我们的年度评选活动也是在不断调整完善之中,主要表现在评比的理念在更新。过去仅仅只评学生日记,后来扩大到教师的教育日记和日记园丁奖,再后来扩大到师生的读书笔记和文学社评比,总冠名为“读写大赛评比”,分团体奖和单项奖若干种。这样做,更加有利于日记的发展,有利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体现了“大语文”的新理念,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近年来除了市级评比外,还要求各学校先自评。由于覆盖面更广,对师生的促动也更直接,效果更好。
每年优秀日记册评比之后,我们都要及时将全市最优秀的个人作品选编成册,发到各校,让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借鉴。从首届评比开始我们已经编出学生优秀日记选30多种,发到全市各学校,有几所学校一校出过两本日记选,时堰镇后港中学出过四本日记选(王小惠、谭广颖、刘辉、黄芮林)。这些日记选代表了我市日记写作的最高水准,对面上的日记写作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