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味:让生命体验走进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5 06:3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味:让生命体验走进课堂

作者:佚名



一、“体验教学”的由来

“体验教学”是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混血儿。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以及法国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是“体验教学”形成的基础;前者提出了“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后者就在经验中智力如何形成问题提出了“学习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辩证过程,即经验被同化于概念之中,同时概念也要对经验做出顺应”这一对“体验教学”有突出贡献的观点。此外,英国海军哈恩博士研制的一套短期而有效的计划,被称为“体验式训练”,一开始旨在训练海员的生存技巧,后来由单纯的生存技能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等方面的训练,并且在校园里开展起来,遂使“体验学习”的概念为人所熟知。“体验学习”作为一种理论最终形成于库伯教授,他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系统地研究了人类历史上各种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创造性地提出了“体验学习圈”,将体验学习程序化、科学化(查阅网上有关资料,得出自己的认识)。

“体验学习”这一学习理论,应用在教学上,成为“体验教学”。它与现代生命哲学一结合,就使得生命体验成了教育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对于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更是如此。

二、当前语文教学是否真的重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语文教学有意识地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然而,从理论的消化与吸收上来看,当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我从中国期刊网上浏览了一些“语文体验教学”“生命化课堂”等主题的文章,发现很多文章都是把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概念、方法、手段与西方理论拼凑在一起,成为一个大拼盘,彼此没有融合起来。而且,对于西方教育理论我们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流于概念的表面。我们的笔下不是什么主义,就是什么理论,看起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其实只是对别人思想的整理,并没有个人感情的介入。不是发自心灵的呼唤,不是来自内在的渴望,导致教师本身就缺乏体验。缺乏体验的教师传导给学生的只不过是一些别人的有关体验的旧话罢了。虽然教师缺乏体验,但教学理论的研究却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种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表面的繁荣,上级部门的激励政策在其形成中是一种出乎意料的助推力。各种荣誉、奖励、职称等激励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有时也败坏了教师的品质,让教师去追求荣誉,而不是追求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这个伟大的事业——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的最大光荣所在。

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不消化、缺乏体验,是有害于我们的理论研究,有害于学生的,就像吃了从别人家菜园里摘来的没有清洗、未经调料加工的有毒的生蔬菜,既可能当时就拉肚子,又可能给身体留下长久的隐患。理论指导实践,单从教师理论研究的现状上看,就可推想当前语文教学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的生命体验,更不要说其他还有诸多的因素也会导致这一点。

对于教育的研究,不仅要有教育思想,而且要有教育情感。有了对教育本身的深厚情感,才有可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体验,从而不至于被别人的思想所吞噬。西方的理论固然先进,然而对我们有用的且我们能学的来的却是很少的。再说,最睿智的哲学家们曾经说过,每一种论点都存在着与之对立的观点,没有一种观点是绝对永远正确的。最重要的是,事物的存在主要取决于环境,就像任何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适宜的土壤,语文教学的研究永远不能脱离民族的土壤。只有植根于本土的研究,语文教学才有可能开出绚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西方教育理论的作用在于促使我们多方面的思考,它好比是给植物补充营养,让其更茂盛,更有活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反观语文教学,我认为,“语文味”的理论与主张具有浓浓的本土味,且可以与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生命体验”联合乃至融合。

三、“语文味”与实现学生的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实现学生生命体验的必要途径。生命体验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动手实践。杜威“做中学”理念就是强调了实践在体验中的重要性,这种理论更适合理科,但也不适合高深理论的学习;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说,该理论则更适合于儿童。因此,动手实践是不适合运用于初中语文学习的。有教师把动手制作、动手表演作为语文体验教学的途径。不仅对于前者,而且对于后者,我认为它也不可能成为语文体验的良好途径。动手表演最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或者是一种延伸,就拿戏剧来说,是不是演员演的好了就能写剧本呢?显然不是。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生命体验还是靠语文自身的因素来实现比较科学。“语文味”——着眼于语文本身的“味”,只有把语文的“味”找出来、教出来,才能令学生惊奇和赞叹,才能能唤醒学生对于语文的认识。身在语文课堂,认识语文才是一种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像同床异梦不是真爱的体验一样。

生命体验是“语文味”的最终目标。提取“语文味”的定义中的话,有“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最后一句为“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从中可见,“语文味”以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学生的生命体验为结果。

四、“语文味”课堂生命体验的几种形式

总体上说来,学生在“语文味”课堂的生命体验是多方面的,每节课体现的侧重点会因内容而异。具体来看,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是一种审美体验。在人文和自然学科领域,语文学科是最具有美感的学科。“语文味”是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言文字的诗意美感。当然,文本的美也有多个方面,包括内容、形式、结构等,最基本的是词语的美,教学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文本其实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的数个词语在欢蹦乱跳。当学生能感受到词语蕴含的情感的时候,当学生意识到词语的灵动性的时候,学生就有了关于文本的最初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再去体验其它方面的美,就显得容易了。

其次,是一种文化体验。“语文味”重视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教材,通过教师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比较分析,从教师关于民族文化的优势与缺点的看法与意见中,形成对于民族文化的初步感知,并能从语言文字中对民族文化有个性地反思。在文化体验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反思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冷静的清醒的认识,从而为将来能对文化的包容与融合持积极的理智的态度植下种子。

再次,是一种情感体验。人有七情六欲,生活中,人的情感、欲望并不是完全暴露在外表,即使是对于自我,如果没有深刻的解剖精神,也很难自觉意识到。然而,文学作品却有神奇的功效,它把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夸张化、诗意化了,有时故意含蓄,有时任意恣肆,因此,它能提高我们的感受性,让我们在刺激中对生活更加敏感。喜欢文学的人,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原因就在于此。能讲出语文味的教师,即是能在课堂上使自我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同步,让学生在和谐共振中,懂得情感的美妙以及如何诗意地宣泄自我的情感。

另外,也是智力活动的体验。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对于学生来说,最快乐的体验应来自于脑力劳动。因此,真正有效的课堂,乃是学生积极进行脑力劳动的课堂。语文教学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体验。“语文味”教学更是这样,通过教师的趣味讲解、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听讲,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思维与情感是人的体验的一双翅膀,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飞起来。学生在语文学习思维训练的体验最常见的存在于文章的思路中,文章语言的优美形象通常与思路的严谨合而为一的,对于文章思路的把握,就是要明确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关系。事物关系把握的准确,则意味着具有思维的严密性。“语文味”教学,虽侧重于以上所述的生命体验,但也会通过语文味的方式,使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与逻辑性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言思维的能力。

最后,是一种交往生活的体验。“语文味”课堂重视交往,在师生、生生友好交往的氛围中品尝语文的滋味。只要教师是博学的,博爱的,宽仁的,那么这种交往也许是眼神的,也许是举止的,也许是语言的交往,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如果学生进入语文味教学的良性循环中,课堂上养成积极思维、精神饱满的习惯时,这种交往也可能是教师的独舞,而学生却是无声的,不过,他们心灵在舞蹈。有些课,教师将学生一个个叫起来回答问题,然后把他们零碎的答案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总的答案。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学生是踊跃发言的,但这也可能停留于表层的积极,并不能把学生引导到思维和情感的深度里去。

总而言之,“语文味”是以“味”为逻辑起点的本土语文,它让西方的生命体验理论悄悄地走进了本土语文的课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3:35 , Processed in 0.06098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