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评论家的诗歌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5 13: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评论家的诗歌世界

温远辉

  青年评论家何超群评论过多种文学体裁,出版了评论专著,其中最大量的是诗歌评论。在我的印象中,超群是儒雅、谦和的学者,是目光敏锐、敢说真话,又真诚待人、与人为善的评论家。他给予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心存大善的人。因为,文学评论是个苦差事,付出的劳动与反响的回报极不成比例。更要命的是,评论家们还常常被人误解、被诟病、被憎厌。聪明的评论家便大抵选择这样的捷径:酷评家拿名家名作开涮;学院派的博士们也只盯着“大师”“名著”,看起来是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许多评论底子里只不过是在做翻炒而已。而倘一出了名,眼睛便朝上翻起来,仰“大师”“大家”而呼吸,是绝不睃一眼身边的小人物的。所以,专注于身边文学的每一点进步,专门为身边的无分名气大小的业余作家们认真地写评论,而且心甘情愿、乐此不疲,这样的评论家,在今天不仅稀有,在一般人看来,也离笨人不远了。而超群,正是这样的“笨”评论家。超群文学评论的对象颇广,有著名的、当红的作家作品,有值得赞叹的文学事件;但他更多的、更重分量的文学评论,却是为他生活的东莞一地那些在辛苦谋生之余仍痴迷于文学,为文学消得人憔悴的文朋诗友们而写,不分老幼贵贱,不论是本土还是移民,他诚心诚意、认认真真读他们的作品,为他们写评论,说长道短,坦荡真诚。作为一个评论家,他不会不知道有捷径可走,不会不知道,如此耗时耗精力去评论“芸芸”普通作者,对欲获得文学评论地位来说,无异于事倍功半甚而事倍功无。但超群仍然坚持去做,坚持满腔热情去做。超群就是这样一位心存大善的评论家。

  何超群的诗歌评论写得精当到位、独具慧眼,这和他在诗歌创作上浸淫多年不无关系。从这部诗集中,就可以看出超群的诗歌创作轨迹。对更广大的读者来说,读一位评论家的诗集,了解评论家诗人的诗歌世界、诗歌心灵、诗歌思维,揣摸一下,作为评论家诗人的诗歌和纯粹诗人的诗歌,有什么相同或相异的旨趣,这对更透彻地把握现代诗歌,培养比较鉴别的能力和趣味,不无裨益。

  这部诗集有以下几个特色:其一,理性语言与感性语言相融合。说到底,这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是身为评论家的诗人的特质,它明显地区别于完全凭感觉创作的诗人。这部诗集在形式上分为七个小辑,每一辑都是根据内容、抒写对象的差别而有所归结,这使整部诗集具有内在逻辑明晰的特点。而且,这种明晰性,还体现在具体作品的创作上。一方面是语言的明晰,流畅、简洁、自然、表意准确,不会拖泥带水,谵语歧义;另一方面而是思路的明晰,它使诗歌结构明晰,发展的脉络明晰,循思路的不断推进,思辨色彩得以进一步强化,文化的意味渐浓,从而使诗歌产生内在的张力。在表现方式的处理上,超群注意抓细节的感觉化,由物象入手,通过感性语言的表现,写出心灵的感受,由此而进入思索的层面,进而完成理性语言和感性语言的融合。其二,大量新词入诗。新词在超群诗歌中的大量出现,说明了它是诗人的有意识的行为,同时也表明了,作为评论家的诗人,超群有自己积极的审美追求,他将自己长于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融合的创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即智性写作的层次。其三,感恩、宽容的心态和自省、倾听的行为。诗人从湖南故乡来到东莞,打工,扎根,生存下来,其中必定有许多磨折和辛酸,但诗人并不在诗中抱怨和诅咒,而是始终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土地,并对生活中的每一善举和明亮的地方,都心存感恩,并且宽容地看待生活和人群。其四,向外视的诗学态度。超群的诗歌也自省,但他根本的态度,不是封闭式的内视态度,而是努力看世界,看生活。因此,他的诗歌,许多都是写当下生活的,写身边发生的事情,写朋友们的故事,写外物的发展变化如何催生自己思想的演变。向外视的态度是个好的诗学态度,值得提倡的诗学态度,它能让诗人们更多一些关心和关怀,更多一份责任和良知;让诗人的心灵向外飞翔,越飞越高,越飞越广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1 18:17 , Processed in 0.0715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