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作品教学与文学教育(敖忠)
2011年05月18日
敖 忠
文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校的文学作品教学,是这一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接受,是文学发挥其审美教育作用的主渠道。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余年中,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几经更迭,严格意义的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比例,始终保持6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且为中外文学名著节选。大学中文专业则更设置专门、系统的《文学作品选读》课程。语文或文学教师如何教好这些作品?这无论就推动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就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而言,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一、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步的思想内容与相对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是创作的终极追求,是批评的根本标尺,无疑也应成为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原则。这似乎是一种常识,但实际上真正做到并非容易。就拿文学批评来说吧,多少年来,我们的许多作品评论总是习惯于将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对作品的题材、主旨、思想意蕴等等条分缕析,无限引伸,然后再讲些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之类,完美的艺术作品往往被解析得支离破碎,思想教育意义似乎彰显了,艺术感染力量与审美价值却荡然无存!这种批评模式与我国传统文论截然相悖,它的形成,盖因受某些翻译引进的文学理论教科书的影响,也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存在的“左”的教条主义分不开。
文学作品教学与文学批评息息相关,一种普遍流行的批评范式不能不渗透到文学作品教学中来,这只要我们大体翻阅一下各个时期出版的那些语文教辅读物就不难明白。在这种割裂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批评模式的影响和这些教辅资料的指引下,我们的文学作品教学一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脱离作品艺术形式,将思想内容架空起来解读、分析;一是抛开思想内容,孤立地讲授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例如讲授鲁迅小说《祝福》,过去有的老师就曾离开作品具体的艺术描写,大谈封建社会“四大绳索”(即政权、神权、夫权、族权)对劳动妇女的迫害;与此相反,有的老师却又抛开作品具体的人物和情节,孤立地讲授“倒叙”和人物“肖像描写”等艺术手法。事实上,《祝福》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封建礼教压迫劳动妇女,并造成其悲惨命运的完整图画。祥林嫂所受的迫害,主要来自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神权、族权、夫权的因素是有的,政权却不存在。作者为了表现祥林嫂命运的变迁,很自然地采用了“倒叙”结构,描写了祥林嫂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的肖像。换言之,所谓“倒叙”、“肖像描写”等艺术手法的作用,只有密切结合作品具体的人物和情节才能见出其意义。这就说明,文学作品的解读,只有把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文学艺术作品只要达到这种内容与形式相对完美的统一,就能真正打动读者,激起受众的情感波澜。一个优秀的文学教师能够抓住这种时机对学生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便会自然地受到思想的启迪,把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也就自然地实现了。审美接受的规律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教学只有遵循这种由感染到启迪的步骤,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二、坚持文学作品教学与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的结合。文学教育的内容本来包涵文学史、文学理论等诸多方面,这是提升国民整体人文素质的需要。上世纪中后期,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一度分为《文学》与《汉语》两门课程,《文学》教材中就编写了与文学作品相应的知识短文。这样做,学生的汉语与文学修养都得到加强和提高,对具备中等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高中学生来说,应当是可行的。可惜实施未久就停止了试验。笔者以为,个中得失还可讨论。
从文学作品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掌握一些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知识,肯定有助于对作品的接受和理解。任何一部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文学语境下产生的。例如今天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中,都编入一定数量的唐宋八大家优秀散文,中文专业的《文学作品选读》选得更多。教师讲授这些作品,如果让学生先了解一些唐代古文运动的知识,无疑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些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同样,学生如果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知道一些“文学革命”的史实,对于读懂鲁迅小说和郭沫若《女神》为代表的自由体新诗,也是大有助益的。学生认识到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时代和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自然地受到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作为一代有文化的新中国公民,熟知《诗经》《楚辞》以降中国文学发展的辉煌历史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还会自然地引发一种民族自豪感。
适当的文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以至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掌握必要的文学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我国大中学校的文学作品教学在与文学理论知识的结合上,历来存在种种认识上的误区:高校中文专业的《文学作品选读》与《文学概论》各立门户,互不来往;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则认为学习文学理论纯粹是中文专业的事;中学语文教师更认为中学生听不懂高深的文学理论。如此等等。其实,大学中文专业的《文学作品选读》与《文学概论》有着明显的互补性:理论讲授离不开作品的支撑,而作品分析在适当时机引入相关理论则是水到渠成,省力而有良好效果,两者结合,可谓红花绿叶,相得益彰。非中文专业《大学语文》的文学作品教学,道理也是一样,因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同样需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至于中学文学作品教学适当引入文学理论知识,学生也未必不能授受,关键在于把握时机,做到深入浅出。一位老师在讲授《祝福》行将结束之际,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两度进入同一地主老财之家,两度离去后又恰于新年祝福之际,惨死在这家地主老财家门口,岂非太凑巧吗?这位老师针对学生提问,适时讲授一些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典型化理论,学生豁然贯通,不但认识到祥林嫂形象的真实性,而且理解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文学作品及其接受对象的实际情形都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讲授自然应该灵活多样,切忌单一化、模式化。不过,大致的方法仍然可以探索。一般说来,着眼于作品内容,则历史题材作品教学,可多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感受历史氛围;现实题材作品教学,多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到切近,如亲临其境;叙事性作品教学,要善于从结构入手,切实厘清故事演进和人物活动线索,抓住情节发展高潮;抒情性作品教学,要把准作品情感脉络,深入抒情主人公的心灵世界。诸如此类。着眼于作品体裁,则诗歌教学须加强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节奏、音韵之美,最终把握诗歌意境;散文教学既要注意欣赏作者优美的文笔,更要理清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进而领会作品主旨,由感染而获教益;小说教学要在把握作品情节、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分析领会作品主题;戏剧作品教学则主要抓住戏剧冲突和人物对话两个环节,必要时也可组织学生模拟剧中人物演说台词,从而加深学生印象,巩固教学效果。总之,文学作品教学要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特点,不拘一格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使学生既受到艺术的陶冶,也获得思想的启迪,既提高文学修养,也提升人生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学作品教学有所改进,目前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也编写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知识短文,这是很好的;但割裂思想与艺术的弊端并未得到根本克服,许多同志走的仍然是从思想到艺术的老路。我们认为,遵循由感染到启迪的艺术接受规律,文学作品分析倒不妨从艺术形式入手。《文心雕龙·知音》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艺术形式是思想内容的载体,通过艺术形式的精细剖析,自然可以洞悉作品的思想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讲,《祝福》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的确是值得充分注意的。一个“二十六七”岁、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青年女子,到“四十上下”年纪时,竟沦为一个“瘦削不堪”、头发全白的乞丐,封建势力对于劳动妇女的迫害是何等深重、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大力提高全民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文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必须从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做起。我们国家日复一日地坐在课堂里接受文学作品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生员,几乎每天都以千万计,切实改进和加强文学作品教学的重大意义,无论怎么高度估计,都是不过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