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 10: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发表时间:2011-05-3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各国的“唐人街”是中华文化遗产的见证与扩展图为加拿大渥太华唐人街上的舞狮表演。 新华社资料图片

  近年来,作为中华文明之象征的文化遗产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有中国政府、学界和民间各个层次共同推动,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在传播中华文化遗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并力求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走出一条中华文明独特发展路径,已是众多学者的共识。特别是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与魂,既是“民族身份”又是“国家身份”的名片,人们已经深深认识到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文化遗产奠定了每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

  1

  守住文化遗产的根

  与支撑民族文化基石

  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区、城市、社会共同生活人群的“集体记忆”,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了器物、典籍、文书、服饰、艺术品等“可移动文物”,又包括了古迹、古建、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记忆、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紧密相连,包括了生活方式、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等,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静态”,与历史考古、民族事件紧密相连,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活态”,它与民族思想信仰、民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它们共同组成文化遗产的整体记忆,在民族、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深深扎根。

  中华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价值、特有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体现着东方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历史的见证,又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瑰宝。祖先传承下的文化永远历久弥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诸如“和而不同”观、“天下为公”观、“仁人兼爱”观、“义先利后”观、“天人合一”观等等,都对当代世界具有启发意义。而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操,修身养性的人格追求,敬业尚善的良心节操,先忧后乐的人生准则,坚韧不拔的民族特质等等,已经是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文素养基本意识,人类正是从这些文化遗产与文明成果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活态部分已经渗进了民众的心灵,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终生相伴温润历史,这就是遗产深层的传统,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和生生不息的精神。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形态,它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明,也坚持了自己的多样性,互相促进与交融,推动了人类进步和丰富了人类生活。文化遗产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既有古代的诸子思想哲学也有近代的变革思维;既有古代通史也有近代断代史;既有政治制度史又有文化发展史;既有中国科技史又有中外交通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考古收获蔚为大观,地下新发现不仅为中华遗产研究带来了新局面,而且新成果引起文化遗产众多领域的巨大变化,甲骨卜辞、秦汉简牍、敦煌文书、墓志碑刻、器皿刻书等等重见天日。许多原来史书记载的内容现在有了实物证据,原来的古文物被赋予了新的解释,许多领域的新资料都是以前学者无法见到与想象的,以图证史与以史论图,层出不穷的新史料是时代对我们的眷顾。有人将这些统统称为“国学”,我觉得不如称为“中华遗产学”或“中国古典学”,不仅与原来传统“国学”明确区别,更重要的是新的文化遗产已经大大超越原来的范围与概念。

  但近代以来我们的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既有大量不可移动文物被烧毁、盗掘、损坏,也有大量可移动文物被走私、攫取、偷窃。更重要的是,我们精神文化遗产中一些基本传统被破坏,一些道德底线被突破,在商业经济冲击下,文物鉴赏变成了哄抬拍卖,追索流失文物变成了媒体方式炒作,修复文物变成了造假牟利,利用文物遗产研究走出象牙之塔之际,或利用民众持续升温的藏宝热情,从根本上违背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宗旨与目的。即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变得空泛和苍白,例如传统节日既缺乏信仰层面的内涵,亦缺少仪式层面的展示,节日个性色彩几乎荡然无存,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人伦节日化变成了没有文化记忆的公休假。

  守住文化遗产的根,就要保持其传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但同时也要彰显其时代性、人文性、世界性。我们在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时,有责任将中华优秀遗产传播出去,让“世界和谐”理念能被人们接受,让各国人民与我们共享中华文明的智慧创造。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关系到每个民族成员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骄傲感,以及伴随着这种感情而来的文化尊严感。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熏陶,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文化的洗礼。一个国家的领土被敌人侵占可以收复。一个民族的成员被打散可以凝聚,但一个民族的文化被灭绝了或是自己放弃了则万劫不复,文化遗产往往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地缘再远它都有着守土保疆、天然血缘的亲近,所以决不能随意放弃与淡忘。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0:24:00 | 只看该作者
 2

  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与永恒价值

  文化遗产不仅荟萃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为人类留下来丰富的精神遗产,启迪了人们的心智。这是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历史证明,中华文化遗产有着向心性的凝聚力、文化连续性的传承力和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力。

  文化遗产的魅力来自于文明认知的基础,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播,因为它具有全人类共同信奉的普遍价值,体现儒家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展示人与人之间礼让和睦相处的理想,蕴含着平息人类种族争斗和谐准则,寻求天下大同的远大理想,所以既有时代意义,也有永恒价值。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相比,中华文化遗产有几个显著的历史形态:

  一是中华文明古老独特。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像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以上历史的民族并不多见,而且中华文化遗产起源独立、自成体系,虽然吸收了许多外来文明,并受到外来势力的侵犯,但始终延续发展至今没有中断,可以与其他伟大文明并驾齐驱。而且中华文化遗产地域空间巨大,各地、各族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呈现出链条延续的特点。

  二是中华文化影响辐射。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自古就对周边国家产生过文明影响,尤其是东亚国家文明发展的一支源流,汉唐以来就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和中西文化交往,向亚欧大陆和整个亚洲产生过辐射影响。

  三是中华文化不断扩展。随着近现代海外移民的扩大,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即局域完整的“唐人街”“中国城”等。这些华裔族群不仅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信仰,而且他们作为华人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认同,既是所在国重要的“东方遗产”,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见证与扩展。

  四是中华遗产环境独特。就中国国内遗产类型说,历史类、考古类、墓葬类、都城类等遗产都有着叙事空间,包括建筑民居、城镇街道、牌坊门墩、寺院道观、园林公园、科技工程等较为明显突出。实际上体现文化交流、人与自然和谐、宗教信仰的遗产也很多,这些均与环境独特有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遗产正是运用独特的个性充实着“原真性”文化内容,写实着“原整性”价值。

  五是中华遗产特色鲜明。中国遗产特色不是单一色调,“中国红”“琉璃黄”“国槐绿”“青花蓝”“玉脂白”“长城灰”等丰富多彩,一看即是中国色彩。“长龙舞”“狮子舞”“秧歌舞”“红绸舞”“踩高跷”“功夫拳”等百花齐放,一看就是中国元素。民间传统是文化交流最好语言,也是中华文化最真切的形象传达。

  人类文明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文化如果不借鉴和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很难得到发展,也不会汇聚成巨大的竞争力,相反还会保守固步自封,甚至逐渐萎缩。中华文化遗产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春秋战国基础上崛起的秦文化,吸收了各国的精华包括欧亚草原民族文化,接纳了各样的人才,终于统一了中国,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造型震惊了世界。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流传千古的丝绸之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从此频繁不断。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高峰,从7世纪到9世纪,长安是当时东亚的国际大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王公贵族,外来移民人数急剧增加,波斯(伊朗)、天竺(印度)、日本、高丽等几十个国家的使臣络绎不绝到达长安,外来的音乐舞蹈风靡长安。唐代出土的金银器皿、雕塑壁画、锦绣毛毡、都屡屡展现着异国情调、外来艺术。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移民大国,从历史到现实的华裔族群分布于世界各地,他们从母体带去的中华文化遗产从来都不是战争与侵略的史册,而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见证,是与所在地区人民共同合作和贡献的记录。许多华人聚集生活的唐人街地区文化就是中华遗产存活的地区,它们并不是一种重回历史现场的景观标志,而是活的灵魂和民族亲情的枢纽,开启着文化多元性的未来。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遗产总有其占据主导的地位,当代中国文化复兴高潮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传统文化遗产中的许多精华也成为引领的方向,历史遗产在世界文化多样化格局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遗产的载体、物证、符号、象征等等都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1985年后已有40项世界遗产,中国文物作为中华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40年来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60余项展览,世界观众达4000多万,每到一处都受到西方首脑政要亲临观赏和民众的赞誉欢迎,通过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美学价值传播了中华文化,赢得了民族文化尊严感与文明成就感。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0:24:34 | 只看该作者
 3

  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我们提出中华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就是强调重视文化遗产不是复古倒退,不是抱残守缺。传统国学虽然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中华遗产的全部代表,近百年丧权辱国落后被动的历史已经证明,仅靠传统的国学不能救中国,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西风东渐的百年历程大大削弱了国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也间接地挫伤了对中华遗产应有的尊严。但是古老遗产的精华并没有湮灭,反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甚至攫取掠夺,流失海外的无数文物就是事实,特别是近年中国文物随着文化的复兴和艺术影响,被世界分享,再次证明中华文化遗产有着独特性、创造性和生命力。

  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遗产也是与国情和现实紧密联系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人短视盲视并不认识到这一面,急功近利地破坏古迹遗址、强拆历史街区、切断文化命脉,搞一些非古非今的假文物,建一些编造历史的假景点,留下了许多历史遗憾和惨痛教训。

  西方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古希腊、古罗马等众多文化遗产要素稳定的积淀在现代文化中,许多西方人将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将历史遗产与现代社会合二为一,甚至将文化遗产视作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身份”,屡屡发起拯救正在濒危或消失遗产的活动。

  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与当代意义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新的发展,其当代意义必然受到很大局限,也很难守住自己的根脉。文化遗产不是单纯保护,要有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相互交叠,缺一不可。中华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适应本地的特点,创造了许多时代的新意和鲜明的标识,既保持了中华文化遗产的自身特色,又参与推进了文化创新的发展,是许多华人不断奋斗前行的灯塔和潜藏思想深处的伟力,保持着华人经济社会不竭发展的原动力与核心价值。

  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合理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使用价值,利用一切物质手段、文化符号、象征模式体现中华文化遗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绝不能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地对待文化遗产,不能将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从文化遗产中去寻找旅游经济、金融经济、工商管理等等对现实有用的刺激方法,那就过于简单肤浅了、滥用变味,就会在商业化中事与愿违,失去博大精深。利用文化遗产搞资产商务的“历史阐述”或“遗产经济学”确需慎重,功能导向不能过于偏离。让中华遗产首先成为全球华人的良性资产与不竭资源,不仅让华人在各个领域生活更美好,也让遗产理念激发出的想象、智慧和创造成为整个人类的共享财富。

  随着中华文化遗产不断研究和宣传,已经开始对全世界产生一定影响,并成为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平台。中华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和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中华文化遗产是经过多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的生活认知和体验,文化根系深远,古国起步久远,其中在世界各地向多元化迈进时相差很大,但文化遗产提升了海外华人的地位,也包括东南亚各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体验,明清以来在东南亚的华人衣冠未坠、诗文未歇。虽屡遭挫折、裂枝散叶,却百折不挠,传播未断,历经数百年充分展示出其绵绵不绝的魅力。可以说,中华文化遗产的丰富,其实也是文明古国发展崛起的映射,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神,文以铸之。”文化遗产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精神感悟、历史认知、观念认同、民族习惯,它不仅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和谐平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文化遗产蕴涵的影响力转化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竞争力,已是社会综合发展的重要支点、无形资产和稀缺资源,文明进步的社会决不能缺少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是悠久的,但是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则是发展的,我们不仅要区分其古今优劣,甄别国粹与国故,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遗产要推陈出新,充分实现弘扬其生命力的价值,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唤起记忆是为了唤醒责任。”如果说回味历史是在人们脑海中描绘明天的蓝图,那么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仍然是面向未来,只有不断为中华文化遗产赋予时代内涵,才能让中华文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焕发出新的光彩,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 葛承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55 , Processed in 0.1014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