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发表时间:2011-05-3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各国的“唐人街”是中华文化遗产的见证与扩展图为加拿大渥太华唐人街上的舞狮表演。 新华社资料图片
近年来,作为中华文明之象征的文化遗产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有中国政府、学界和民间各个层次共同推动,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在传播中华文化遗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并力求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走出一条中华文明独特发展路径,已是众多学者的共识。特别是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与魂,既是“民族身份”又是“国家身份”的名片,人们已经深深认识到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文化遗产奠定了每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
1
守住文化遗产的根
与支撑民族文化基石
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区、城市、社会共同生活人群的“集体记忆”,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了器物、典籍、文书、服饰、艺术品等“可移动文物”,又包括了古迹、古建、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记忆、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紧密相连,包括了生活方式、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等,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静态”,与历史考古、民族事件紧密相连,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活态”,它与民族思想信仰、民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它们共同组成文化遗产的整体记忆,在民族、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深深扎根。
中华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价值、特有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体现着东方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历史的见证,又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瑰宝。祖先传承下的文化永远历久弥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诸如“和而不同”观、“天下为公”观、“仁人兼爱”观、“义先利后”观、“天人合一”观等等,都对当代世界具有启发意义。而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操,修身养性的人格追求,敬业尚善的良心节操,先忧后乐的人生准则,坚韧不拔的民族特质等等,已经是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文素养基本意识,人类正是从这些文化遗产与文明成果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活态部分已经渗进了民众的心灵,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生活,终生相伴温润历史,这就是遗产深层的传统,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和生生不息的精神。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形态,它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明,也坚持了自己的多样性,互相促进与交融,推动了人类进步和丰富了人类生活。文化遗产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既有古代的诸子思想哲学也有近代的变革思维;既有古代通史也有近代断代史;既有政治制度史又有文化发展史;既有中国科技史又有中外交通史。尤其是20世纪以来考古收获蔚为大观,地下新发现不仅为中华遗产研究带来了新局面,而且新成果引起文化遗产众多领域的巨大变化,甲骨卜辞、秦汉简牍、敦煌文书、墓志碑刻、器皿刻书等等重见天日。许多原来史书记载的内容现在有了实物证据,原来的古文物被赋予了新的解释,许多领域的新资料都是以前学者无法见到与想象的,以图证史与以史论图,层出不穷的新史料是时代对我们的眷顾。有人将这些统统称为“国学”,我觉得不如称为“中华遗产学”或“中国古典学”,不仅与原来传统“国学”明确区别,更重要的是新的文化遗产已经大大超越原来的范围与概念。
但近代以来我们的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既有大量不可移动文物被烧毁、盗掘、损坏,也有大量可移动文物被走私、攫取、偷窃。更重要的是,我们精神文化遗产中一些基本传统被破坏,一些道德底线被突破,在商业经济冲击下,文物鉴赏变成了哄抬拍卖,追索流失文物变成了媒体方式炒作,修复文物变成了造假牟利,利用文物遗产研究走出象牙之塔之际,或利用民众持续升温的藏宝热情,从根本上违背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宗旨与目的。即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变得空泛和苍白,例如传统节日既缺乏信仰层面的内涵,亦缺少仪式层面的展示,节日个性色彩几乎荡然无存,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人伦节日化变成了没有文化记忆的公休假。
守住文化遗产的根,就要保持其传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但同时也要彰显其时代性、人文性、世界性。我们在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时,有责任将中华优秀遗产传播出去,让“世界和谐”理念能被人们接受,让各国人民与我们共享中华文明的智慧创造。
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关系到每个民族成员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骄傲感,以及伴随着这种感情而来的文化尊严感。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熏陶,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文化的洗礼。一个国家的领土被敌人侵占可以收复。一个民族的成员被打散可以凝聚,但一个民族的文化被灭绝了或是自己放弃了则万劫不复,文化遗产往往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地缘再远它都有着守土保疆、天然血缘的亲近,所以决不能随意放弃与淡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