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品创作全解密----齐玉新(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 20: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品创作全解密----齐玉新(转)


中国书协曾提出“书画进万家”,窃以为小品是最好的载体。山西青年书协和傅山书画院都搞过小品展,作品一概不退,想必是进了谁谁谁家,可见比大件作品更易被接受。一直以来喜欢玩弄一些小玩意,混充小品。读罢此文,受益良多,贴此以示。

1、什么是小品
    书画小品或许大家还有点陌生,因为现在我们能见到书法作品的地方无外乎展厅以及公共场所的悬挂物。这是现代文明对于古代文明的一种割裂,如同我们只会吃面包而不会手工做馒头一样。
    书法展览,是商业展览会衍生出来的一种形式,是舶来品。大概是洋务运动或者上个世纪初进入本土的一种展示形式,后来变成了书画等艺术品的展卖形式。书法小品,其实是中国书法最原始的形式。大家参考一下魏晋时期(我习惯把魏晋时期当做书法的一个参照点)一直到明代这个跨度中的作品就会知道,因为造纸术和书法这种艺术形式的实用性要求,大作品很少。我曾经在我的一个连载【技术视野下的王羲之书法】中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基本尺寸都在高度:26厘米《丧乱》、24.8厘米《孔侍中》、25厘米《妹至帖》、26厘米《兰亭》。。。”。而那些大件作品应该都是在明代中晚期王铎、傅山他们那帮子莽汉们所搞出来的玩意。据悉,宋代有“屏”式书法,那是在屏风上的,但不是主流。所以,古代书法基本都是“卷、轴、册”这么几种形式,而上述三种形式很多是由小品割裱装订而成。
    赘述一句:俺不是搞考据的,说错了您多多担待。
    那么,何为小品呢?在这里我的定义范围就是:1、一平尺的(33x33)。2、1--3平尺内的。

2、小品的市场问题
  (1)对于小品的市场问题,我觉得无法回避的就是网路的推广。大概2004年的时候,中国书法家论坛开始大面积的推广书法小品。为什么这么做呢?当时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1、成熟的书法市场还没有形成。

2、大部分书法家写字还没有商品意识。

3、化整为零的营销策略。


    基于此,那时候中国书法家论坛专门设立栏目开始销售书法小品(基本是四尺三开),每周日中午十二点开始放出20余件作品。当时的情景是:大家到点都等在那个栏目,然后一拥而上几分钟全部售罄。我想,老网友们一定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忧新,难怪有的老店主们还在怀念那个时候的生意好做呢。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销售的主要都是夏奇星、王亚洲、王金泉、曾翔、李强、赵鉴钺、程风子、张国辉等等这些人的,四尺三开的作品基本都是150--200元。要是那些东西放到现在的话。。。。。

(2)当年,鉴于小品乃至其他作品的销售形势一路高歌猛进,于是我们专门开辟了中国书法超市,开始设立专卖店。开始从几个店逐渐发展成了十几个、二十几个一直到今天的近150个店。随着专卖店的增加,各地资源的引进,于是小品书法形式一直到今天,依然是网络市场的主流形式。
    后来,在网络上曹宝麟、陈忠康、石开、龙开胜乃至诸多书法家都开始以小品打市场。应该这么说,在市场上一个不会写小品的书法家,是很难进入市场的。保守的估计,仅中国书法超市,一年销售书法小品应该不下近万件。
3)小品何以会走俏呢?我以为有这样的优势:
一是,价格相对偏低。比如,沈鹏先生的润格12000元一平尺的话,他的作品没有几个人可以问津。而如果是小品的话,或许买得起的人就会多一些。我观察过黄金市场,10--20克的金条非常走俏。为啥?现在黄金270--290元每克,这个重量的金条送礼用正好,价值3000---5000元之间。大家都知道了市场细分的道理,可是把一块蛋糕分成几块?每块多大也很重要。
二是,小品的实用性更高。现在,人们购买书画作品,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买回来藏起来,书画作品的实用性正在逐步得到重视。于是,小作品的悬挂、装饰功能越发突出了。小品,无疑适合小空间的悬挂,而且非常雅致。

三是,小品精致。我们可以想一下,一个33x33厘米大小的纸片,让你乱写你可以吗?空间的限制,必然会导致你精雕细琢,小品一般都很精致。大作品就不好说了,赶上一个豪放的书法家,可能兴致一来挥洒三五行,醒来要认认不得。。。
四是,小品具有重组性。这个问题大家很少考虑到,可是有心的收藏家一般会这样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法家,定向买他们的小品,然后组装成一本册页,这不就是一本《当代名家精品册页》嘛!还有的,一面墙不挂大作品,而是错落的挂上两三件小品,不同的作者、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形式和材料,雅致的一塌糊涂啊!
五是,大家自己思考一下,小品还有啥优势。。。





3、小品的书写材料
我觉得,尽管文房四宝有笔墨纸砚,但是具体反映到作品中来的时候,还是纸张最重要。你用的什么毛笔、好用不好用只能你自己知道。至于砚台,好像现在人更不讲究了,有个罐头瓶儿就足矣。墨呢?这个貌似可以忽悠一下的。比如,王友谊老师一直用自己加工的宿墨,线条边缘洇化出来的墨渍颜色以及那宿墨的味道,也是鉴别其真假的一个标志性特征。陈忠康,我亲眼所见其用研磨,曾经说只用老墨,诸如民国的啥的。去年在杭州吃饭,人家说现在出了清朝以前的墨不用了。对于一个书法家而言,讲究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大家如果用不起你也可以说“我基本用的都是研磨,而且是老墨”,至于是否真是,没几个人看得明白。


那么写小品什么最重要呢?宣纸呗!买家能拿回家的就是宣纸和墨!宣纸很重要!很重要!比如,我们买东西,第一眼看中的就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兑换到作品中来,那就是作品的外观,诸如材质、颜色、构图。

其实,小品因为小,什么纸张都可以用,只要你认为好,只要你认为买家有可能接受。当然,我觉得小品既然走精致路线,不妨材料上也要精良一些。比如,元书纸你可以用,但是带有一些色彩的宣纸也可以用,粉笺那种看起来很高档的也可以用。陈忠康、石开、龙开胜先生喜欢用纯白的宣纸,曹宝麟先生喜欢用绢和有些底纹的宣纸和信笺,wuwei、张志庆喜欢用粉笺,我喜欢用陕北出的一种手工草纸。

前两天,看到朱培尔几个小品,好像用的看图识字中的一种纸,白色的,上面都印着一些药材的植物图形,诸如:枸杞、菊花、车前子之类的彩色图形。我想,这不一定是专门写字用的纸张,有可能是从什么书籍上面裁减下来的。因为小品纸张小,啥都可以用。比如鞋盒上面的“骆驼”、蛋糕壳儿、手提袋。。。

很多人总发愁找不到好玩的纸张,告诉大家一个好办法:我们经常参加展览,不是总发作品集吗?作品集里面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纸张一般都很好,品种也特殊。撕下来把书扔了,以后别直接把书都扔了!都低碳了,要学会利用材料,变废为宝。

有条件的话,不妨买点日本的纸张。人家在材质、颜色、图案、设计上的确比我们强。

4、小品的几个要素

我觉得,小品的核心无外乎四样:

一是,名头和水平。小作品,就要精致,有说头。我总把小品比作珠宝,在乎精而不在乎大。比如,名头。我们有时候因为财力、机缘等诸多因素,很难得到心仪名家的大作品。于是,人总会有转而求其次的心理,弄件小品吧,也算一种安慰。

还有就是水平。你想,那么一个小东西,如果没有名气和水平,显然意义就不大了。花个三十二十的买个小品,要哪没哪,这有啥意思呢?这又不是童子鸡,小有小的味道,这又不是小笼包。。。作为收藏,小品起码要有一点品位。目前很多全国会员的小品价格还不是很高,正式收藏的好时机。比如,最初陈忠康的小品(大概2005年前后吧)也就一两百一张,现在呢?大概在1400--1500元左右一件。所以,小品,只要精致是可以作为一个投资、收藏品种大量吃进的。这玩意,即使不升值赔钱又能赔到哪里去呢?

二是,章法。有个写小品的高手跟我说过“小品的章法要有聚散!”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当然,我也没有好意思刨根问底的追问人家。

小品,是最可以营造章法的一种书法作品形式。有的人的小品,章法疏密有致,聚散巧妙,一张平尺纸张上面,几十乃至上百字写的活脱潇洒、大小错落,辅以数枚印章,颇有美女簪花之妙。

我见过的小品高手有曹宝麟、石开、陈忠康、王忠勇、龙开胜、张东明、张志庆、方建光等人。曹宝麟先生做小品,一丝不苟,字很小,每一笔无不纤毫必发,那种功夫非常认可比拟。石开先生,善于用布局、印章和内容造势,一派不与人同的格局,个性鲜明,超然世外。陈忠康总是一副雍容气象,小品一般56字(两首诗),章法一排一排规规矩矩,然而他正是靠的这种平淡显示了极强的二王功夫。王忠勇善于章法造势,字大小参差,颇有内容感。龙开胜一手妍美的魏晋风度字体,章法时出意外,显得温润可人而又得体。张东明,是早期一个善于做小品章法的人,格局、印章搭配巧妙,很有宋、明意趣。张志庆,技术娴熟,流畅精美,选材质、经营格局都非常讲究,处处有来历。方建光,用笔爽快,布局尽管不以出奇胜,然功夫了得,风格受众面大。

三是,材质。如果,你仅仅是想悬挂、装饰用的话,材质无所谓,只要好看就行。如果,你要留上几年或者几十年,并且择机出手的话,材质就要考虑了。有些材质好看,但是不太好保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泥金纸,有的很粗糙的工艺,放上几年就会变黑。而有些纸张很脆,折叠打开几次就碎了,这个也要考虑。

对于真正的收藏家而言,对于小品的选择,根据以往销售的记录来看,大家还是喜欢那些正统的,经过历史检验的材质。比如:宣纸、粉笺、绢等材料。

四是,内容。小品很多时候是用来把玩的,类似古代的尺牍一样。把玩,一个是欣赏笔墨情趣,另外一个恐怕就是看看内容了。我们现在创作,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忽略内容。如果,书法作品连内容都可以忽略了,那么还剩下什么呢?可能仅仅是笔墨技巧了。光有笔墨技巧的作品是单薄的。

石开先生的小品,写过很多《世说新语》的内容,读来颇好玩。很多书法家一般都抄诗词。很多收藏家包括画廊向书法家定制小品的时候,也很少重视内容的,这是一个需要开发的空间。我曾经让一个书法家用小楷写过两个小品,内容制定是《金瓶梅》。小楷抄之,类似木刻版古书,看起来颇有意思。市场就是这样,谁花的心思更多谁就有可能领先一步。当冰箱越做越大好像大衣柜的时候,三星就把液晶电视做在了冰箱上面,创意很简单,但没人这么做吧?

中国古代那么多好玩的文字,为啥我们书法家非要跟唐朝诗人过不去呢?!

5、小品的章法问题

一、小品内容的形式

在谈章法之前,有必要先说说小品内容的形式问题。其实内容的形式其实很简单,一个就是多字内容,另外一个就是少字内容。

所谓少字的内容形式,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有些小品不一定非要写一首诗词,一个字:诸如福、禄、寿、喜,用小字题上点与之相关的内容,也颇好看且主题分明,似乎有标题书法的意味。这类作品屡见于旅游品商店和某些人群的办公室内。比如以“忍”为主体的小品我见过很多。两个字、四个字或者一句诗词的内容,这类小品其实如果把章法、构图以及内容玩的巧妙了,也很出彩。关键看内容怎么选择了。

窃以为,有时候少字数的小品更直观、更醒目、更具有装饰性和悬挂价值。字数多的小品,主要体现的是书写者的功夫,洋洋洒洒几十字、上百字,一个完整的内容更适合那些数字数买东西的收藏家。而且,完整的内容似乎让人内心觉得很满足。不过,相比较少字数的小品,似乎直观性、可悬挂性、观赏性略弱。然事物就是这样的,各有优势。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小品不仅仅是一平方尺的小品,在纸张的图形比例上,是很随意的一种形式。比如,四尺三开、16开的信笺、圆形的(虽然属于扇面类)、横的、竖的。。。。有关这一点,我建议大家不要墨守陈规,古代书画流传的作品中,有大量的这类东西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另外,不要仅仅借鉴尺寸,还要借鉴古人小品比例关系,横宽的比例、黄金分割等等,让小品的尺幅第一眼看起来就舒服。

小品这些都应该属于小玩意。既然是小玩意,我想应该着重体现几个特征:

(1)、悬挂性、观赏性

我一直在反复强调,作品的使用(实用)功能。因为,就我们目前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作品具有了收藏价值和货币价值,它的功能已经开始复杂起来,它的用途已经多样化了,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秘不示人的物什。我相信,书法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生活必需品(当然这和牙膏、肥皂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说?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电视不是生活必需品;八十年代中期,冰箱不是生活必需品;九十年代初期,空调不是生活必需品;九十年代中期,微波炉子不是生活必需品;九十年代末期,计算机不是生活必需品,包括××。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丰富和提高,这些都成了生活必需品。

现在呢?房子成了生活必需品!当大家都有了房子之后,还需要布置一下,装修一下,那么房子里面的墙壁挂什么?书画似乎就成了生活必需品,这么推理大家能跟得上我的思路吗?

我观察过很多家庭,他们的墙壁上有这么几样东西:

有钱的挂高档字画、要不就是一个牛羊的骷髅头(怪血腥的)、结婚照、老婆的轻度写真。这些总要慢慢的被淘汰,因为我们的品味总要进步。谁家也不会乐意把自己可爱的老婆写真照片旁边放一个骷髅牛头吧?

还有,当一部分人有了住房的时候(在这里感谢地王和开发商们不竭余力地盖楼房,谢谢啊!)另外一部分人开始有了另外一套房(岂止啊!)或者开始有了办公室、工作室。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耕地也逐渐减少了,汗!),房子越多书画需求量会越大。股票市场过山车频率越来越高,书画市场会越来越好---没人敢玩股票啦:)

貌似这个问题展开了,赶紧刹车!

先举例,放松一下眼睛吧。

这是林散之先生的小品。尽管具体尺寸我不知道,看形式和格局我暂称之为小品吧。

在一张纸上面,散老各自写了两个字。“天趣”,从左往右写,落款两行,简单大方。而且这张字的视觉感觉很直观,打远处一看一目了然。我以为,这样的作品比散老写一张四尺对开的“远上寒山石径斜”那首诗更有意思,更有看头,也更有内容和故事。这件作品,装一个雅致的红木框子挂在书房,要多雅有多雅。此所谓“字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是吧?

大家注意一下右上角一枚小印章,这是干啥用的?盖在那里,目的是防止装裱的把上面空余的宣纸裁掉,压边用的。布局大片留白,“天趣”两字成为整个纸张的视觉中心点,较之满纸的小字更抓眼球!



(2)雅致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一直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当然是优雅的玩意。尤其是在古代,这玩意就是文人士大夫玩的东西,这东西要是不占一个雅致,恐怕意思不大了。

如何做到雅致呢?我觉得从如下两个方面说:

一是,如果你擅长那种帖学流派的东西,那么不妨在书写的时候,尽可能让笔调优雅一些,类似魏晋风格的书法这几年很畅销。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大家有钱了,开始装13了,开始装小资了,装高雅了呗。所以说,这种风格的书法家,在创作小品的时候,不要大量使用宿墨,过多的非白线条会使得本来不大的作品显得很燥气,这跟创作大作品不一样,要细腻为主。

二是,内容上尽可能选一些优雅的内容。现在大家都抄写唐诗,其实我觉得美文也很妙,比如《菜根谭》、《坛经》、《谒语》之类的,或者来点纳兰词(现在好像有点时髦,岔开一下话题:大家其实蛮可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多多留心畅销书和热点话题。比如,最近热播《三国演义》、畅销书《纳兰词》等等,这叫做在书法中植入流行元素吧,笔墨当随时代或可作此解。)书法小品的内容,一直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小品的创作也没有被广泛深入的研究呢,所以小品有很多形式、内容、技巧值得研究。还是那句话,谁研究的深入、谁研究得早,谁就提前抢占市场。

(3)装饰性

上面说过悬挂性和观赏性,现在我要说的装饰性并不冲突。前面我也谈到了雅致一说,也说过了字数内容的因素。对于小品这种书法形式,如果我们对准的市场就是墙壁的话,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少字数的。比如四个字居四角,每个字造型很好玩,四个字在中国语言里面很容易形成内含复杂的内容和寓意。这样的小品应该是非常具有可读性、可识性以及装饰性的。在观念上,要把小品当做一种情比的装饰物来创作,这样你在构思的时候就会有创意、有目的性。漫无目的的创作是很难对准市场的,这个书法家们需要注意。

二是,图案化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考虑过小品屏蔽其文字或者内容的可读性,或者大家从来不敢这么想。而我们的书法作品对于外国人而言,你写的是啥他们根本看不懂,包括文字内容。那么这就好办了,随着外国人越来越喜欢中国古老的文化,在他们眼里书法跟画符没啥区别,仅仅是东方古老文化的一种符号或者一种象征而已。那么,在一个小品上,努力玩点文字造型,又有何不可呢?其实不光外国人,就是大款们貌似也不一定认识中国草书或者生僻字。于是我想到了流行书风,这种艺术流派在市场上这几年一直比较低迷,那是因为中国人的审美观一直严格的恪守着中庸的审美观。而流行书风那种书写形式很适合造型、变形、造势,这不就是它的优势吗?在小品中!





(4)可收藏性

小品因为尺寸小,便于保管。每个时代都会有名家高手出来,而且每个时代都会有代表书家传世。尽管有人说当代书法是废纸,尽管有人厚古薄今,但历史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将来的书法史总不会写到今天这一页的时候就这么几个字“无大家,此处略过”!所以说,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个时代的大家,即便是矮子里面拔将军。

那么,我们当前这个时代也必然会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多多留心、多方听取意见,选一些目前还是名家的小品收藏一些。书画这玩意就有这个好处,它是靠时间来升值的。每月买一张,一年就是十二张,十年下来就是120多张。那时候你会发觉,哇,这东西比存银行来劲多了!

基于此,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小品的可收藏性。什么样的小品具有收藏价值呢?

一是,确实写得好的。这个暂时不要管他名气如何,大家看看民国乃至清朝以前的,这么说吧,你就是现在有个宋代不出名书法家的作品,你说现在价值几何?再说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中青年书法家的地位、水平瞬息万变,所以没准哪天这人就牛大了。比如,中国书法院的副院长李胜洪先生,俺九十年代初期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湖北一名不文呢,现在呢?已经卓然大家了吧?远了不说,5年前弄20万陈忠康小品,现在翻了十番也差不多了。

这就要求,书法家在创作小品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一个这么小的东西,如果你再不仔细点、认真点,三下两下就给人家抹完了,那哪行啊?小品的制作如同打磨一件珠宝,要精雕细琢才行。俗话说:做工要好。举例一下:一鸟同志大家都清楚,他啥会员也不是,但是一鸟同志写得一手非常精美、精致的倪瓒味道小楷,我就收藏了几件小品。有个蛮厉害的画廊老板说:我不管他是什么会员不会员的,我就看他写的好我就买,这年头就是全国会员又能有几个人比一鸟写的好呢!?(我可是说的良心话啊,绝不是植入广告。)

二是,尺寸的规范性。这里仅就某些约定俗成的尺寸说一下。比如,平尺小品,很多人不是很注意尺寸。其实一平尺小品就应该是33x33cm或者34x34cm。大了小了对于有些收藏家而言是很麻烦的事情。比如,人家收藏了十个要装裱成一本册页,你这个大了或者小了一里面,规格就不一样了,咋整?在此方面批评一下陈忠康同志,他的尺寸概念不是很好,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为此,我们标注陈忠康一平尺的时候,云南有个叫一相阁主的总是要说“你给我重新量一下,要精确到0.5厘米”。

比如,33x16cm一般称作半平尺,这个尺寸比较适合装裱册页用。因此,尺寸的精准和规范性一样重要。某些人买特定尺寸是有人家的用途的,所以产品尺寸的不精确,给人家来一个收缩率太大太小,会造成退货的。

三是,材质要好。这一点不赘述了,上面有关材质的一章有过说明。材质不好,不仅不好保存,而且感觉很不好。特殊材质的书写材料只能适合其他特定、特殊的功用。比如装饰特定墙壁或者场合。但,这不适合收藏家。所以,我们用的××跟特种部队用的××,材质、功能绝对不一样,就是这个道理。书法家也好好学学市场营销学,里面名堂很多。我希望书法家不仅仅是一个写字匠,更应该是一个集创意、设计、生产、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否则,书法家就是闭门造车的书呆子,在这个时代,你永远也不会写出大家喜欢的作品来。

四是,要好玩。中国文人乃至大多数中国人是一个喜欢玩的民族。自古以来,弄点石头居然叫做“玉石”,弄个造型、雕个物什,就成了一件小可爱。比如,开光啊啥的就具有了灵气。对于玉石这玩意,老外们一头雾水----石头咋就那么值钱呢?其实他们不懂,好玩!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好玩更让人开心的东西呢?所以,自古文人都喜欢玩,有钱人也喜欢玩,虽然古人说了“玩物丧志”,但依然玩心不止。

文房四宝,听听这词儿就好玩。一个竹子杆儿捆上动物毛就成了宝;一块石头挖个坑儿就成了砚台(不就是一个器皿吗,还要歙砚、端砚的),最后弄得价值不菲;用稻草做点白纸成了宝,用松树烧点黑烟就成了墨,一块老墨比一个三轮车都贵!

既然如此,小品也属于小玩意,那也应该具有好玩的功能。据悉,在魏晋的时候,那帮文人们聚在一起经常炫耀“看看,俺又弄到了王羲之一件手札”,乙说“俺也有几件”。据悉,古代宫廷都搞过尺牍大赛,貌似中国最早的书法大赛吧(国展的起源在于斯)。由此推断,古人尤其是汉、魏晋那时候的大量手札也是书法作品,也是创作出来的,并非都是为了写信而写信。所以,我也不相信王羲之当时给成都那哥们写的信就都是信,他没啥事儿玩就创作手札让后流通炫耀呗。

说远了说远了。。。综上所述,小品也最好具有好玩的功能。比如,纸张、内容、形式乃至作者,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最好能体现一个综合的“好玩”性,如此才会被人垂涎三尺的要弄到手。但是,要让一个小品具备这么多综合的因素才能好玩,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希望书法家们可以多多参考以往的手札,比如建国前的、民国的乃至海派的老先生们是怎么玩的。前不久朋友给我传了一个台湾学者傅申的《悔过书》,我觉得这不妨就是一件小品,而且是很好玩的小品。你能说孙晓云老师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一件小品(内容:五月十日小女成婚,亦是人生一大事也。来年若添外孙,定刻孙姥姥一印!)不是一件很好玩的小品吗?或许多少年之后,这就是书法史上的《外孙贴》!列位看官,要是你有这件小品,你愿意跟我换个一平尺小品嘛?我想你肯定不会!

二、章法的问题

如果把一件作品比作一张脸的话,笔墨线条就是五官,那么章法就是脸型。什么样的脸型配什么样的五官这很重要,如果搭配不合理,不是白瞎了眉清目秀的口鼻嘴眼,就是糟蹋了一张好看的脸型。

根据我多年对于小品的观察,发现,小品尽管尺寸不大,但是它颇有和篆刻一样小中见大的感觉。就是在一个平尺之间,有的高手就能很好的经营位置,营造出很大的天地来。而有的人就会让平尺之间显得很局促。这应该是一个作者的空间分割意识造成的!

比如,同样给每个人一个50平米的空间,有的人就会分割的非常合理,厨房、卫生间、衣柜、卧室包括小酒吧可能都配备上,而有的人会弄得一塌糊涂,拥挤不堪。有的人会用很简单的格局营造一个矿场、简单、大方的格局。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布置章法我有办法,国展俺就经常这么弄啊。似的,国展现在越来越注重章法,不对不对,其实国展重视的是形式构成,比如拼接、颜色等,这些小品也很需要。但是,小品更应该注重的是空间的分割,更应该重视的是简单+多变。如果,把小品分割成很多因素,成了杂货铺也就降低了品格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20:15:25 | 只看该作者
王孟奇先生谈小品(转)


   王孟奇先生是新文人画派的一位大将,其学养渊深、画格高古。一向推崇备至,现转载其谈小品的博文,以为教诲。




   “中国画写意人物小品”之说不知源于何时?更不知名出何处。纵览史册画论,对于丹青笔墨的品评,似乎只在乎文野高低的学问,很难寻觅到以题材论轻重,以尺幅定取舍的标准,实在并没有关于写意人物小品的定义。



参照其他的行当,象文学中的散文、随笔、笔记、短小诗歌之类的形式,内容上的遂兴、拾趣、笔调上的轻松、幽默,或含蓄或痛快,让人读来如咀华嚼英,滋味无穷者往往会被归入“小品”的范围。作史者历来有大史见学问,小史见才华之说。“小品”之小,大概也就在于它道出更多的是个人的心境、个人的才华、个人的见地、个人的胸怀境界。“小品”讲究的是借题发挥,以小喻大一气呵成的灵便及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功夫。有人将小品视为独往独来的轻剑游俠,而大制作则像指挥万马千军。攻城掠地的马上将军,这倒不失为小品与大制作之间的区别大致仿佛的比喻。

   

    所谓小品尺幅自然不大,唯一个“品”字了得。我们历来是重视吃的民族,民以食为天,嘴上的功夫,嘴上的学问来得最大。据说是西周,还在公元前近三千年便有了成熟的品酒的学问:“酒有清浊厚薄,甜苦红绿白之别。清者曰酿,清甜者曰驰,浊者曰醢,亦曰醪。浊微清者曰酿,厚者曰醇,三重酿曰酎。甜而一宿熟者曰醴。”几千年前的中国人便有这份闲心,还写下了品酒的心得,书有“酒诰”、“酒正”….…书法本不过就是所谓写字那么点儿事,却也弄出那么大的学问来。想来不过是简单的点划,但其间所透出的消息:人品、学问、才华、文野、高下、趣味必是那班高雅的闲人“品”出来的。于是乎便有了书论中的“书估”、“书断”、“书筏”、“书品”,而其核心也就是这个“品”字。由嘴上的体味转而浸润到人生、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到得魏晋,不单是文章诗赋,一个人的才情学问、谈吐举止,性情德行,甚至容貌仪态,几乎无一不被笼罩在品评的风气之中,以至使精微的、入骨的品评伴随着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人对于毛笔线条的外形与内质的考究大概算得世界上最为奢侈的也是最为异样的趣味了,故书画小道,偏是一个“品”字绕不过去,这正是中国艺术的妙处,也是中国绘画的难处。笔墨、情怀、襟抱、意态、气韵凡此种种,都须过得一个“品”字。所谓“同是风前闻笛,太白诗有磊落之气,贯休诗得蕴籍之神,大家名家之别,正在虚处会之”。这个“虚处”正是肉眼看不见的韵致与格调,却正是最值得我们慢慢加以咀嚼、最值得我们细细体味之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1:01 , Processed in 0.0833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