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8 19:51:54
|
只看该作者
资料[方法]篇
费孝通于1910年11月2日生于吴江松陵镇。七都镇开弦弓村(学名“江村”)是费孝通两次学术生命的起点。费孝通14岁开始写作,80年孜孜不倦留下了700多万字的文化遗产。自1936年“初访江村”始,费孝通26次访问江村,留下了享誉世界的《江村经济》、《重访江村》、《三访江村》、《江村五十年》等鸿篇巨作,使开弦弓村成为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学圣地、“中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国内外研究中国农村的首选样本”。
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访问纪事
冯月根
“江村”是学名,本名开弦弓村。它地处长江流域的太湖东南岸,今隶属于江苏省吴江市七都镇。费孝通先生于1936年在家乡开弦弓村进行社会调查并整理出版了《江村经济》,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堪称经典之作。从此,江村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农村的窗口,成为海内外人类社会学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农村的基地。六十多年来,费孝通与江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以毕生精力对江村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剖析这个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关系,揭示社会生活和经济演化规律,调查不止,笔耕不辍。并积极参政议政,把自己的学术志趣与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紧密相联,致力推动中国农村向小康迈进。为深切缅怀费孝通先生的思想、品德和作风,特辑录他江村访问的全况。
第一访
1935年6月,费孝通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并取得公费留学资格。秋天,他偕爱妻去广西大瑶山区调查,12月16日傍晚,在崎岖山间迷路,费孝通误入兽阱,腰足俱伤,而爱妻王同惠奔走呼号救援时不慎跌落深涧急流中身亡。翌晨,费孝通忍痛爬行才遇到一位瑶胞援救。经治疗,到1936年夏,费孝通回家乡休息作出国留学准备。7至8月间,在他二姐费达生的建议下,第一次来到江村(即开弦弓村)。他利用人类学实地调整的方法,在江村串门访户,系统地收集了该村不同住户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在去英国留学的轮船上,费孝通把这些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成调查报告初稿。10月就读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后,在导师布·马林诺斯基教授的指导下,用英文写成论文《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民的生活》。并于1938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该论文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还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1939年论文以《中国农民的生活》为书名在英国出版,又以《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为名重印多次,被列为人类社会学名著之一。
《江村经济》从此开拓了社会人类学研究当代文明社会的广阔领域,费孝通先生的导师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布·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说:“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1981年费孝通先生被英国皇家人类社会学会授予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江村这个名字也随之闻名于世,成为现代史上中国农村的缩影。
1984年费孝通委托戴可景同志翻译成中文,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以《江村经济》书名出版了中文译本。
第二访
1957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费孝通与他的二姐费达生,《新观察》杂志文艺组张凤珠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调查组的同志于4月26 日重访江村。这次重访江村的动因是澳大利亚人类学家葛迪斯教授访华,向周恩来总理提出申请,要到费孝通曾调查过的江村作一次访问。经周恩来同意,葛氏来到江村实地调查,后写成《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一文。此事触动了费孝通,他认为应该再访江村,对这个阔别20年的村子从1936年到1956年的变化作实地调查。他一到江村就住了20天听取了县、乡、村干部的详细汇报,并召开了小型座谈会、个别访问、实地考察,对开弦弓村的经济、社会、家庭、人民生活和思想觉悟、文化教育等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访问结束后,费孝通应《新观察》杂志之约,发表了《重访江村》和《重访江村(其二)》两篇调研文章,分别刊于当年《新观察》杂志第11、12期。热情讴歌了新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和农民群众高涨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客观地分析了当时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农村应当发展副业生产和适宜农村的工业以致富农民的主张。
第三访
1981年10月,费孝通又同他二姐费达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吴承毅、王康、林友苏等同志来到太湖之滨的江村进行调查访问。这次访问是费孝通因导师雷蒙德教授6月的来信,建议他将江村自1938年以来的变化作为11月份来英国领受皇家人类学会授予赫胥黎纪念奖章时的演讲内容而进行的调查来访。这次由于时间紧迫,费孝通等一行在开弦弓村只耽了四天时间。他向村里的干部群众详细询问了农业、副业、乡村工业、土地人口、经济收入、家庭收支情况等。参观了1968年重建的村缫丝厂,察看了产品质量等级。他就乡村工业的产品质量、技术、管理以及搞好道路交通建设等问题提出很好的建议。
1981年11月18日,费孝通在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纪念奖章颁奖大会上作了《三访江村》的演讲。在演讲中他阐述了“江村”45年来,主要是解放32年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在会上,他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人类学的学者们宣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决定在“江村”建立“农村社会调查基地”,并许愿在1986年即他访问江村50周年时出版一本《江村经济续篇》。是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联合调查组,在江村作第一次全面调查访问,“农村社会调查基地”在江村正式建立。
第四访
1982年1月6日和14日,费孝通冒着严冬第四次踏进江村。进一步调查研究这里的乡村工业结构、分配情况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主持召开了乡村工业座谈会。在此期间,他为江村丝织厂奠基铲了第一锹土。费孝通结束此行回北京后于1月24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以《我国农民已经闯出了新路子》为题作了发言。以江村调查的详实材料,热情赞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乡农村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
第五访
1982年10 月24日费孝通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领导一起到江村作第五次江村访问。他带着“社会调查必须更上一层楼”的问题来到江村,深入江村了解工业结构、劳动力支配、文化教育、农民生活等情况。还对震泽、平望、盛泽、松陵4个大镇的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探索性考察,他意识到乡镇工业的兴起,小城镇建设必须加强规划。访问中费孝通在农民蒋云娥家里兴致勃勃地牵磨,到打谷场与村里的干部群众交谈收成情况,殷切希望大家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江村。
第六访
1983年5月2日,为了进一步探索小城镇问题,他带领调查组的沈关宝、李友梅等同志来江村作第六次访问。这次前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对吴江10多个小城镇的历史、现状作了调查研究。重点研究小城镇的类别、层次、兴衰、布局、发展这10字课目。在调查中,他发现小城镇一度由盛而衰其症结是当时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和“左”的政策;而小城镇的复苏繁荣根本原因是乡镇工业经济的带动。在调查中他觉得小城镇的集体商业经济尚未搞活,流通渠道有待疏通。他认为小城镇应当成为农村的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提出了“小城镇 大问题”的著名观点。费孝通在江村调查期间曾步临太湖,读唐诗有感欣然作诗题赠吴江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李白六十二,杜甫五十九,我年已过稀,虚度岂可究。梦回苦日短,栖栖不敢休,文章千古事,万顷一沙鸥。”翌年9月,费孝通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这篇调研报告,成为中国小城镇研究的开门之作,引起了政界、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兴趣,一时成为中国农村改革领域的热门话题。
第七访
1983年10月3日至8日,费孝通第七次访问江村。除了参观村丝织厂和缫丝厂外,还到附近的震泽、梅堰等乡镇进行调查,就村办企业横向联营的苏州光明丝织厂和苏州益明化工厂的负责人座谈城乡工业合作关系问题;参加了吴江小城镇研究成立大会并担任该会名誉会长,听取家乡小城镇研究和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汇报。费孝通深刻指出农村工业经济的繁荣是小城镇复苏的原因,他还就乡镇工业与大中城市的企业联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商品流通、家庭副业、集镇建设规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后来整理发表了《小城镇再探索》一文。
第八访
1984年10月,费孝通在中共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朱通华陪同下于21日至23日到江村作第八次访问。他把乡镇工业和城乡联结型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这次调查研究重点。他认为这是小城镇研究的新开拓,尽管还在探索阶段,但由此可开掘出乡镇企业对城市社会经济改革的作用、乡镇企业与城市社会价值体系的关系等深一层的课题来,这对于研究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复兴的过程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是极有意义的。访问期间,他参观了江村丝织厂和蜜饯厂,了解企业生产和销售情况。在村里看望老朋友,询问实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家庭生产及生活情况。
离开吴江后,费孝通去镇江、扬州、南京三市访问,之后写了《小城镇新开拓》一文,在《瞭望》杂志上连载。
第九访
1985年7月9日,75岁的费孝通为了撰写《江村五十周年》,不顾江南高温酷暑,来家乡吴江搞调查研究。随同来访的有沈关宝、李友梅、刘豪兴、王兴、朱通华等11人,他带着探索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深入考察乡镇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前景,历时两周。7月13日费孝通第九次踏进江村这片熟悉的土地。入村后,他邀请土改时的村干部和现任的村干部分别召开了两个小型座谈会,详细地询问了农民生活和家庭经济负担情况。在调研期间,畅谈调查研究的心得体会。他从改革开放形势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当时乡镇企业潜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并告诫乡镇企业不要单纯追求产值数字。他认为发展速度要建立在坚实的效益基础上,发展不能靠铺摊子、争贷款的办法。乡镇企业应当像蝌蚪变青蛙那样,去掉自己的尾巴,克服粗放低效的缺点,加强科学管理,逐步向现代企业发展。他强调效率和质量是乡镇企业的生命。他十分赞赏开始搞乡镇企业时那种“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提出了乡镇工业是“草根工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又提醒乡村干部注意防止土地抛荒,要重视稳定发展农业,他认为乡镇工业脱胎于农业,乡镇工业发展了就应当反哺农业,这样社会经济才能协调发展。他还对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和小城镇建设中防止过快膨胀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还游览了太湖并赋诗二首。
第十访
1985年10月,为纪念访问江村五十周年作准备,费孝通在中共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朱通华、中共吴江县委副书记于孟达等同志有陪同下,第十次访问了江村。在为期一周(10月12日至18日)的访问期间,费孝通除访问江村外,还到周围的其他乡镇进行了社会调查研究,他每到一地就走村访户,座谈拉家常,与乡村的干部群众广泛进行交谈。在江村他看到不少农民巳盖起了新楼房,感到很兴奋。特地来到老村长周富林家与全家人一起座谈,姐姐费达生也陪同他来江村调研。
第十一访
费孝通赴江苏江阴、无锡考察后,于1986年5月16日,又由朱通华、于孟达陪同第十一次访问了江村。进入江村,费孝通和应邀来访的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根千枝、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巴乃特分头走访农户家庭。尔后,一起听取了江村的调查汇报,参观了乡村工厂、走访了农户家庭。费孝通与外国客人一起访问了重访江村时的房东周文昌家,并在周家共进午餐。费孝通在十一访江村的下月,即6月,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赴西欧访问,他在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作了题为《江村五十年》的演讲。演讲中他回顾了江村半个世纪所走过的道路,他说,“历史的巨轮是不会停止的。上述的江村在过去的50年中的变化,很可能是更大更富有意义变化的前奏。”
第十二访
1987年5月31日,费孝通第十二次来到江村。他在与乡村干部座谈时,听取了江村近况和1986年乡、村三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然后对乡村企业的前景,国营工业、集体(乡镇)工业、家庭工业如何分工以及家庭工业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分析性的讲解。陪同费孝通访问的有中共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朱通华、吴江县委书记孙中浩、吴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孟达,还有调查组的李友梅等人。
第十三访
1987年9月4日,费孝通第十三次访问了江村。他听取了村干部的汇报后,去该村15组访问了陈耀祥、徐林宝两家农户,还分别与该村的干部合影留念。9月1日至5日,以日本上智大学社会学教授鹤见和子为团长的日本小城镇研究会代表团一行8人在吴江作考察访问。在此期间,费孝通与日本代表团会晤并进行了小城镇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并提出了要加强古镇保护,开发古镇旅游资源。
第十四访
1990年4月14日至15日,费孝通第十四次到家乡访问。先后考察了江村、吴江东方丝绸市场和吴江新民丝织厂。他听取了江村和镇缫丝厂的工作汇报,并参观了缫丝厂的自动缫丝车间,在此之前费孝通为该厂建厂60周年题了词。在这次访问中,费孝通从家乡的经济结构和外贸优势的思考中生发出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和外贸格局构想:“具体来说,就是首先要在长江三角洲,建立起一个新的外贸格局,从货郎担式的零敲碎打,上升为赶集式的上交会,然后更上一层楼,以浦东为基础,加上一个‘坐商’式的服务层次,也就是在上海建一个大陆上的香港,包括江浙两省腹地工农业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第十五访
1991年4月18日,费孝通第十五次访问了江村。他听取了乡村干部一年多来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并考察了盛泽等地。
回到北京后,费孝通给《瞭望》杂志写了一篇题为《吴江行》的文章,回溯了故乡10年的巨大变化,他在文中写道:“总的来说,吴江这10年正在从温饱型经济进入小康型经济。”他认为吴江经济有它自己的特点:农业稳定,副业兴旺,创造力强;吴江“走出了一条由它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所形成的发展道路。”
第十六访
1993年10月14日,费孝通和参加由他主持的“第四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的代表一行47人来吴江实地考察“江村”风貌,这是费孝通第十六次访问江村。在江村,听取了村领导的情况介绍,观看了设在村部的“费孝通访问江村图片资料”,他还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村容,走访了部分农户。
在访问中,费孝通对江村的巨大变化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由于家乡父老乡亲坚决执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靠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使家乡发展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好。相信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家乡今后的经济会更繁荣,人民生活会更富裕。
第十七访
1994年10月13日至14日,费孝通第十七次访问了江村。费孝通于12日到达吴江,他此次来主要是了解家乡的新变化和配合拍摄专题片《行行重行行——费孝通和中国农村现代化》。13日,费孝通来到江村走访了农户。在村民姚凤金家里,与姚凤金及其孙媳妇赵凤美一起聊家常察民情;14日,费孝通与其姐姐费达生一起同当年在开弦弓村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里工作过的老工人进行座谈。是日,他还考察了东方丝绸市场、新民丝织总厂、新华丝织厂和工艺织造厂。
第十八访
1995年5月15日,费孝通回到吴江。18日上午费孝通到达江村,他先游览了太湖,再到江村,参观江苏金蜂集团公司,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同大家合影留念,费孝通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江村新貌,在新建的小学和农贸市场处,他惊异地感叹道:“这里原来是一片桑地,现在变得我都不认识了!”十八访江村后,这一年费孝通又两次来到家乡吴江。一次是9月21日至24日,民盟中央在吴江召开参政议政工作经验交流会。另一次是11月5日,费孝通和雷洁琼、程思远、钱伟长、万国权等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及无党派代表人士一起,参加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赴苏南考察团。
第十九访
1996年4月4日,费孝通先生第十九次访问江村。费孝通在吴江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江村。在农户徐林宝家,费孝通详细询问了家庭的收入情况及家庭生活,并勉励他继续努力,勤劳致富奔小康。在这次访问中,费孝通听取了吴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太湖开发情况的汇报,他对利用东太湖浅滩涂围网养蟹,不仅致富了农民,面且有利于保护环境,连连点头称好,他还强调要开发太湖,更要保护好太湖。走出村庄他还考察了七都等地的双塔集团、亨通集团、金装集团等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
第二十访
1996年9月19日,费孝通第二十次访问江村。这次访问江村是他来家乡参加“费孝通教授学术活动六十周年研讨会暨欢聚会”,与来自国内外的各级领导、嘉宾及学者200多人,一起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主持,费孝通作中心发言,谈了自己坚定为伟大的人民和前进的社会服务的信念,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之路,志在富民从事学术活动60周年的体会。19日上午,费孝通同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等来到江村。参观了村容村貌及村办企业。费孝通来访时还向镇中心小学赠送了他《爱我家乡》书籍,鼓励师生爱我中华,爱我家乡。
第二十一访
1997年4月8日,由吴江市老领导于孟达陪同,费孝通第二十一次访问江村。正逢清明时节,他先带着家人前往太湖之滨,祭扫亡妻王同惠。然后在江村走访了二组周根泉家及九组徐云夫家,了解了他们的生产及生活情况并一一作了记录。费孝通又携家人同访问农户一起合影留念,以教育子女及孙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费孝通在吴江期间,还考察了太湖和沿太湖的几个乡镇。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杨晓堂专程来吴江看望费孝通先生。吴江市委书记沈荣法、市人大主任张钰良、市长汝留根、市政协主席徐静柏向费孝通作了工作汇报。
第二十二访
1998年4月2日,时隔一年的费孝通第二十二次访问了江村。这次来访由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惠新(女)陪同,在江村访问了十九组的周玉官户,参观了该户的家庭电子线路板厂。又访问了三十年代他姐姐费达生,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缫丝女工蒋云娜,参观了该户的羊毛衫织机。还了解了村上农户除农田耕作以外的家庭收入情况。
费孝通在吴江期间,听取了市领导关于全市农村经济、乡镇工业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了部分乡镇。费孝通在考察中提出,乡镇工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抓住两头:一头要精心爱护和培植“草根工业”,稳住阵脚。另一头要营造科技的“顺风”,促进满帆工业的发展壮大。
第二十三访
1999年4月13日,费孝通第二十三访问江村。费孝通先生与他的海外友人尔韦思荣女士,以及费孝通的家人一起,参观了该村村部的“江村访问60周年的图片展览”。又走访了十九组周文官户,参观了该户的家庭工业。在吴江期间,市领导向费孝通汇报了全市经济发展情况和外资、民资、乡镇企业改制工作的运作情况。费孝通对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规模,全市吸纳外资、民资和改制工业取得良好进展表示很满意。听取汇报后,费孝通马不停蹄地考察了京杭运河吴江段土地复垦现场、吴江除尘设备厂、菀坪海港皮革有限公司和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
第二十四访
2000年4月1日,费孝通第二十四访问江村。费孝通在吴江市老领导于孟达陪同下,来江村听取了村级领导干部的汇报,并与他们合影留念。走访了当时在他家做保姆的邱纪珍家庭,向全家人问寒问暖。还走访了三十年代第一代老缫丝女工蒋云娜、蒋文娥等家庭。在这次访问中,费孝通津津乐道地品尝了家乡土特产熏青豆茶,并向家乡父老传道了茶文化。
第二十五访
2000年9月4日,费孝通第二十五次来江村作访问。费孝通在市、镇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江村,在江村他听取了镇领导的工作汇报后,不顾年老体弱坚持要到镇办缫丝厂看一看,他赞扬了镇、村两级领导面对新世纪,谋划新思路,新发展。费孝通还走访了解放初期曾担任过开弦乡指导员的姚佰生同志的家庭,同他促膝谈心,并合影留念。
第二十六访
2002年9月29日,已有92岁高龄的费孝通第二十六访问江村。来访的前一天,吴江市的领导朱建胜、徐静柏等来到费孝通下榻的吴江宾馆,亲切看望费孝通和他的姐姐我国著名蚕丝专家费达生。29日,在市老领导于孟达同志的陪同下,费孝通来到江村。走访了邱纪珍老保姆及重访江村时的老房东周文昌户,同俩家的家人促膝谈心,畅谈江村的发展和家庭的变迁。当得知周文昌的大儿子是开弦弓村小学的一名优秀教师时,费孝通要他把班级的学生带来合影留念。费老情深义重地对小朋友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你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努力学习,做一名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这次成为费孝通到江村的永别之访。
(作者单位:政协吴江市经济科技委员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