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雅士与龙井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7 08:3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人雅士与龙井茶
作者 : 杨亚军  


  


广福院佛境与龙井茶事

    宋广福院虽是佛境,却是名流汇聚之地,许多龙井茶事就发生于此。龙井茶之所以成为历史传统名茶之首,缺少广福院就会逊色。

    

    广福院因辨才声名,博得名流仰慕

    

    广福院,始建于吴越国钱弘乾二年(949年),由居民募缘,在钱塘县(今杭州)履泰乡(今龙井)晖落坞改造而成,原称报国看经院。宋熙宁中(约1072~1073年),报国看经院改名“寿圣院”,由文学家、时任杭州太守的苏东坡亲笔书额。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博学多才的上天竺主持辨才法师退居寿圣院,在院旁的狮峰山麓,开了龙井种茶的先河。同时,因辨才的声望,博得众多名流的仰慕:当过殿中侍御史、又两度任杭州太守的赵;当过礼部尚书、还二度仕杭的苏东坡;当过尚书右丞相的著名散文家苏辙;元丰进士、著名词人秦观;礼部员外郎、著名书画家米芾等,都曾到过寿圣院,与辨才品茶、诵经、论诗,还留下了许多茶事墨迹。相传,寿圣院前老龙井(又名老龙泓)石壁题刻的“老龙井”三字,出自苏东坡之手。辨才、苏东坡、赵去世后,后人又在寿圣院内,建“三贤祠”祀之。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寿圣院改名广福院,宋淳六年(1246年),又一度改名为龙井寺,后又称衍庆院,不久又复名广福院。

    知州胡则对龙井山茶

    情有独钟

    

    南宋时,在广福院旁还建有“显应庙”,乃是为纪念胡则所建。所以,显应庙又称“胡公庙”。

    胡则,浙江永康人。北宋端拱二年(989年)进士,曾两度仕杭,封兵部侍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去世。死后葬于龙井山麓。据南宋度宗《咸淳临安志》载:“显应庙在风篁岭龙井衍庆寺侧,神姓胡,名则,婺之永康人,天圣丙寅、明道癸酉尝再守杭,有惠政。……以兵部侍郎致仕。葬钱塘龙井山中,建炎间(1127~1130年),方寇(指方腊)猖獗,聚永康方岩山,贼夜梦紫袍金带神人现,赤帜于空中,随就剿灭。朝廷褒嘉,为建庙,封显应侯。自后历加封其龙井坟,赐显应墓。神之赫灵著于方岩,此不悉载。”又云:“知杭州胡侍郎则墓在西湖广福院之麓,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作墓志铭。”

    因显应庙与广福院紧挨在一起,所以,后人将广福院与胡公庙混为一谈,实是一院(寺)一庙。

    

    龙井亭旁建龙井寺“新”、“老”两字可分清

    

    元末,广福院和胡公庙毁于兵火,所存无几。

    明洪武初(约1368~1372年),名士林右编撰的《龙井志》中写道:“龙井距钱塘十余里,山水靓深,宋辨才法师行道处也。所与游者皆名公巨人,如赵清献(即赵)、苏文忠公(即苏东坡)往来叩答尤密。其徒戴之如师,小民仰之如佛。一日自天竺谢事退于龙井,依崖壑缚草以覆身。钱塘之民闻之,相与出力创其居,殿塔台宇隐映于疏林古木间,至于一泉一石,皆为文士所记咏。钱塘虽多胜刹,至语清迹,必曰龙井,凡东西游者,不之龙井,必以为恨。”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总督李德在风篁岭龙井亭修建“龙井寺”,当时为与老龙井寺相区别,称为新龙井寺,与之相应的,将广福院称为老龙井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2:54 , Processed in 0.0729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