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虞万里在中华大族谱协会上的发言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网络平台
各位女士和专家学者
首先,作一个说明,我们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芮传明教授因为今天有重要会议,不能前来,由我代表他向首届中华大族谱文化国际交流(协作)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传统中国研究中心是以研究传统中国文化为宗旨, 以努力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传统美德为行动指南的学术团体。凡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传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凝聚、和谐中华炎黄子孙包括海外赤子的益事、好事,我们都将不遗余力地去躬行、去推动、去支持。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几千年以前,就本着血缘的亲疏采用姓和氏的方式来维系我们的家族团体,以宗庙的祭礼来凝聚我们的象族,用族徽来标志自己的部族。早在周朝就有帝王的世谱。桓谭《新论》曾说“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南北朝族谱大家柳芳也说:“司马迁因《周谱》明世家,”这都证明西周时代已经有旁行斜上的帝王谱,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家谱世系的编排形式已经延续了三干年!春秋战国之际,各国诸侯、卿大夫也都各有自己的世谱,经辑佚而留存至今的《世本周世系》、《春秋列国公族世系》、《春秋列国卿大夫世系》和《大戴礼记帝系篇》以及汉代尚存的《帝王诸候世谱》,都是两千多年来族谱、家谱的源头和范本。
南北朝时期是划分九品、崇尚门第的年代,所以谱牒盛行。据载,晋贾弼笃好簿状之学,独撰十八州一百一十六郡的世家大姓谱计七百一十二卷,凡诸大品,略无遗阙。谱牒的兴盛,导致避讳的严格。南朝梁王弘之所以能够“日对千客,不犯人之讳”,就是靠他熟悉各家的世系名讳。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存世的宗谱尚有一千多卷,而湮没者不知凡几。唐代的世家大姓各有谱牒,著名的《元和姓纂》能在短短的半年多中编纂而成,也是靠着千百卷的大姓族谱。五代之际,虽然大量族谱毁于战乱,但是收众聚族的意识,修谱归宗的精神已经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这种维系宗族的形式也从高层走向民间.历经宋、元、明、清家谱、族谱,迭修迭毁,再毁再修,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尊族敬宗、敦旅睦邻的精神和美德。
历观几千年中大量的宗谱,或毁于战乱、或毁于水火、或毁于虫蠹。主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都是纸质文本。今天,中华大族谱协会本着体现炎黄子孙“万姓归宗”的宏愿,用现代的电脑技术,拟将现存的上万种族谱数字化,使中华民族乃至全球炎黄子孙都能认祖归宗,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而就当前共创和谐社会来说,也无疑是个极大的促进。所以我们中心对此盛举充满期望,也乐观其成。
下面,我再谈两点与族谱研究和族谱电子化相关的问题:
一、姓氏的全面统计。近几十年来,我国进行过几次姓氏的抽样统计,但这只是平面的空间统计。中国从古至今到底有过多少姓氏,需要广征文献,并结合抽样调查数据才能准确获得。南通有个徐铁生先生,穷20余年之精力,除专业文献之外,翻阅了1 200多种方志,统计得中华姓氏25000多个,编成200多万字的词典。如果我们能够促成其出版,将会对姓氏和族谱的研究有很大的推动。
二、家谱族谱的序跋。唐宋元明清的文人别集中,蕴藏着很少有人利用的家谱、族谱的序跋。那些原著或许早已亡佚,但这些序跋则足以让我们恢复或部分恢复当时的一些世系、房支以及某姓的迁徙行踪。现在《全唐文》《全宋文》《全元文》等新成果都相继问世,如果能够聚集同仁,集成一编,对认识现存的族谱家谱的来龙去脉有极大的价值。
姓氏是谱牒的源,古谱序跋则是已经干涸的流。充类至尽地追溯其源,力所能及地恢复其流,这不仅对现代族谱的综理,对古代谱牒的研究,进而对我们如何在正史、方志之外,追踪祖先在中华大地上生息迁徙的形迹,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这是我个人对本次大族谱学术会议一点小小的期望。最后我预祝中华大族谱网络平台早日建成。预祝首届中华大族谱协作会议圆满成功。
虞万里[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2006.1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