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汪涌豪谈当代古诗文创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9 16: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涌豪谈当代古诗文创作

刊于2010年7月4日《上海书评》

顾文豪





    在网络文学兴盛之前,当代人的古诗文创作就已繁盛无比。一次诗词大赛收到的稿件数量,就超过《全唐诗》和《全宋词》的总和。可是这类全民赛诗会,恐怕不可避免地会降到“我走前来牛走后”的水平。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汪涌豪教授觉得,虽然古诗文在当代的际遇堪忧,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希望的。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旧体诗文的创作,各种报刊杂志也常开辟专栏,这能否视为古诗文的全面复兴?

  汪涌豪:其实爱作旧体诗文的人一直很多。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情况,则承五十年代章士钊、叶恭绰等人的初议,1984年就成立了中国韵文学会。三年后,中华诗词学会也告成立,并带出各地诗社、赋协、学会或研究院纷纷出现。及至九十年代,据《中华诗词年鉴》等统计,数量已达千余个,发行报刊杂志近千种,参与其中的人数以百万计。1992年第一届中华诗词大赛,一次收到的稿件数量,就超过《全唐诗》和《全宋词》的总和。近十年来,随国学热升温和网络的普及,其势更见炽盛。看看中华诗词网、辞赋网、骈文网,还有民间及大学所编各种诗词年选,可知作者主力已多为六七十年代生人。他们各有专攻,不乏拥趸,以致有人效舒位、汪辟疆,编成《诗坛点将录》。虽说终究是部分人的喜好,像骈文一体,作者更少,但因其支流余裔,能为贺联挽联,也就进入了当代人的生活。不过,要说“全面复兴”,需有合理的参照和客观的标准,轻下结论,并不足以取信历史。

  那么是否像有些人所说,当今古诗文创作相对而言是处在最好的时期,您是怎么判断的?

  汪涌豪:就上述刊物之多、作者之众、作品之富、大赛之繁,还有吟诵之广、高峰论坛之常见,建立“当代诗词学”的呼吁之急切,并且,凡此种种,都能得到不同年龄、职业和学历的社会人群的响应,我认为可以这么说。想想柳亚子1944年《旧诗革命宣言》说“旧诗必亡”,“平仄的消失极迟是五十年以内的事”,再对照今天,即使赋这样被视为“冢中枯骨”的僻涩文体,也能引来大批作者,作品总量已过三千。主流媒体如《光明日报》还有大手笔的倡导。有的城市受到感召,拿赋作为市长礼品赠送外商。说这是自晚清以来最好的时期,也不能算太离谱。但必须指出,不管是诗、词还是文、赋,毕竟都用文言写作。而所谓文言,依张中行先生的说法,是只见于文并用于文的纯书面语,它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今天有多少作者达到这个门槛,其数量是否与其产出一样多,就有得商量。我的感觉是,收获固丰,问题也多。

  您能就这些存在的问题,说得更具体些吗?

  汪涌豪:就以诗来说,我们知道,唐时白居易写诗,老妪能解,其实放到今天,博士未必能解,再说白氏所写,也不尽在这一路。但今人所作旧体诗,有许多浅显直白,诗味寡淡。其中一些离退休干部,惯写大好河山,莺歌燕舞,更被讥为“老干体”。这些诗政治正确,但述情空泛,既不知比兴,又少有寄托,风格自然就谈不到了。但有些遗憾,偏生数量众而影响广,许多人偶尔试作,居然同其声口。如果将这些诗都算作成绩,我觉得这个“最好”或“复兴”就难以成立。

  赋的创作也存在许多问题,总体水平不能算好。尤需指出的是,有的作品拉来历史故事,对应当今政绩,竭情称颂,一味夸饰,视赋坛为城市的形象展示台。赋作为“艺术化的地方志”,就招来不少人反感,以为如此连篇累牍,难保不成为一场“给城市贴瓷砖的运动”。魏明伦自是当代名家,但他为重庆写的《山城轻轨赋》,“工程属全国之重点,项目乃中华之首例。多年筹建,巨额投资。完成前期使命,磨出先锋人材”,除了直白的堆垒与夸耀,难见赋的精致与渊雅。类似的情况也见于其他文体。如同为名家的余秋雨,不久前为南京钟山风景区题写碑文,才三百多字,招来成倍于其字数的批评,人们挖苦他“糟蹋石头”,既是因为碑文中多“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这样拗口的文字,也因为他对“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增绿七千亩”这类“打点江山”之举没商量的肯定。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小圈子化。一些作者薄有声名,就忙不迭相互标榜。如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会员不多,机构却繁,还弄出“神气赋派”等多个意旨含混的体派,“十星法案”等胶固刻板的标准,并有“四杰”、“八雄”、“赋帝”、“赋帅”各色封号。那些本该称颂扬马的大词,都被用来彼此吹嘘了,实在有些俗滥。该会还发起“中华新辞赋骈文运动”,组织人写“千城赋”,全不顾当下中国有没有那么多城市可供铺排。至有人提出“辞赋经济一体化”口号,为了利益,内讧不断,更将文场弄成了名利场。钱仲联先生生前曾感叹吟坛“会社林立,几欲突朱明末造而过之”,如今此风愈烈。这样的行事,不仅不能振兴古诗文,适足害了它的前程。

  古诗文创作从来讲究辨体,所谓“先体制而后工拙”,今人的创作在这方面似也存在不少问题。

  汪涌豪:大体而言,既作旧体诗文,就应遵循既有的体式规定。可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太过随意,以为核定字数,稍押声韵,就是诗词碑赋,由此引出许多争议。其实诗从寺,尤重法,讲究整(句字齐整)、俪(对偶工稳)、叶(奇偶相对)、韵(押平声韵)、谐(平仄合格)、度(篇字划一)的合体合格。如以对偶工稳言,就不是同性字词相对那么简单。它有各种变格,意义上有互文,句法上有交股。现在许多诗,对是对了,但一味死对,太工太切,结果弄成“青山”对“绿水”这样的死板货,鲜有诗味。古人称这个为“蒙馆对法”,乡塾教童子的活计。这样也算诗,诚如朱熹所说,“一日作百首也得。”

  作词与赋也同样。譬如赋最尚古,从字义、音节到笔法均如此。看看汉以来历代人的创作,再结合清人如李调元等对“作赋法门”的强调,其关窍与奥妙多多,哪里是前序后乱中间问答数语可以道尽的?但许多人只读了欧苏几篇赋,就率尔操觚,有时连前序后乱的基本体式也不讲。殊不知类似欧苏赋在当时数量就少,元以后人更将其视为押韵之文。因科考的缘故、炫才的需要,他们更重视和多作的是律赋,并一直到清代,都尊此为赋之正宗。可今天有人动辄写上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未见能遵此而行,能合理吸取其长处的也不多。殊不知,没有这些讲究的约限,下笔是很容易放滥无归的。前及魏明伦就是因此而不能做到“敛才就法”的,余秋雨碑文之所以饱受诟病,除文字浅俗不通外,也多少与不合碑文体制有关,譬如它须用纯正的文言,且前有序后有颂,等等。

  比较重要的还有用韵。今人多主张“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即既可用古韵,也可用今韵,只要一首中不串用就行。通行的《中华新韵》因此大幅减少韵部,完全取消入声。此法看似简便,其实诱导人用普通话押韵,是“平水韵”悉归“新声韵”,是单轨制。可中国之大,语音复杂而代变,普通话能否恒定为语音基准犹待讨论。而古韵自拟合后,凝定已久,如吴宓所说,唐以来就是各种语言的“最大公约数”,古人不改,今人是否宜改?改后还能否保证其特有的韵味和历史感,并不致割断海外华人的语言习惯与文化认同?凡此都须作认真的评估。我的感觉,在未及充分讨论与研究的情况下,取消“平水韵”之于诗,《词林正韵》之于词,《洪武正韵》之于南北曲的基准意义,不够慎重。

  说到底,创作旧体诗文要讲体法,要长久的默识心诵与学养积累。仅凭清俊之才,只能做轻浅美文,作旧体诗文必不行。胡适就告诉过唐德刚,作律诗非得有几十年的功夫。王力也说,作古诗文非熟读几十篇佳作并涵泳其中莫办,这也就是古人“熟读唐诗三百首”、“能读千赋则善赋”之意。今人太过自信,没读多少,就妄言创作,如此以文纬情,用物彰志,实在有些轻躁。

  当然,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与宋诗不同,古赋与律赋有别,今天古诗文创作终究还是应自开新局的。

  汪涌豪:今人所作旧体诗文既是对传统的衍展,又是当下生活的反映,当然应该自开新局,但须注意建立在有所承继的基础上。这方面,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知古倡今,求正容变”方针甚好。知古是为求正,倡今就须容变。只有体式上守正,才能承继传统,浚发本原;只有辞意上开新,才能立足当下,回应时代。当日,梁启超期待“诗界哥伦布”,提出“新意境”、“新语句”和“以古人风格入之”三原则,强调“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就是此意。赋也同样,不能像前及辞赋家联合会那样,以“光复庙堂文学”为目标,而应努力做到“古赋为体,今辞为用”才好。其实,这种“今辞为用”的改变过程清代已经开始。其时有开拓边疆之举,新疆事来,故有了《哈密瓜赋》这样的作品;待海禁废弛,西洋物来,又有了《自鸣钟赋》、《阿芙蓉赋》等等。世相在变,如还只知赋枯树、赋小园,终显狭隘。

  今天社会转型急剧,人置身其间,常感四面受敌,八方交攻,内心的波荡,有越然于古人之上的丰富与复杂。此时创作,如再吟咏小国寡民、政教王化,显然不切情景;再感叹山林之远、庙堂之高,更悖世情。而用语用典,一味“红雨”代落花,“碧丝”代柳枝,明明走在城市快车道上,偏说花间别梦、陌上风景,就不惟陈腐,还见情伪。基于这样的理由,当我网上读到《非典行》、《地铁行》这样的诗,虽然不够圆熟,但很喜欢。一个叫李子的作者写了一首《鹧鸪天》:“生活原来亦简单,非关梦远与灯阑。驰驰地铁东西线,俯仰薪金上下班。无病,有三餐,足堪亲友报平安。偏生滋味还斟酌,为择言辞久默然”,将都市人特有的生存状态和心底微澜曲曲道出,也很不错。

  现在各大学中文系都不强调培养学生的古诗文写作能力,其他系科更不用说了,对此您又如何看?

  汪涌豪:这个情况确实存在。以前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现在有了MFA——文学写作硕士,但还是不包括旧体诗文写作,至于研究这种写作就更谈不到了。搞古典的以为那是今人的创作,自己管不着;搞现当代的又认为那属于旧体文学,与自己隔着行。但早先的大学可不这样。 “五四”以后,如陈匪石、吴梅、汪东等人都擅此道,从那时走出的宛敏灏、沈祖棻等也卓然成家。再晚些,如夏承焘、缪钺仍间或对学生有所指点。可惜十年动乱,一切断绝。可另一方面,学生爱好的从来就多,今天仍是。《光明日报》发过记者的调查,爱好者高达84%,远超过喜好新诗的33%,且理科生超过文科生。只是有些遗憾,能写的只有7%。他们很希望得到指导,但眼下提供指导的地方太少。

  广东这方面做得较好。前年,在两届粤港澳大学生诗词大赛基础上,又举办了第三届,参加者扩大到台湾,规定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相当正规。有意思的是,获奖者中,中文系学生才六人,头奖、二奖均被理科、医科生包揽。其间透出的消息可堪玩味。去年,因省教育厅支持,中山大学又承办了诗词传承与实践暑期学校,主事者徐晋如还开诗词写作课,并有《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由此我觉得,如要回应学生要求,培养这方面能力,原有的《大学语文》需要有所改变,应加强古诗文创作的内容。我所说的加强不是过去意义上的。过去我们老给学生讲这首诗意境高远那首词体调婉约,用的尽是抽象判断,但何谓“高远”,又如何“婉约”,都落不到实处;如何调动故实,并因句生篇,假象出意,一系列的程式法规也基本不提,自己已先隔了一层,叫学生如何体会真切?当然,现在有的学校连《大学语文》也要取消,这我就无话可说了。

  如果让您瞻望古诗文创作的未来,您会作怎样的展望?

  汪涌豪:我想起刘师培说的话:“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早在“五四”时期,新文化阵营中就多有人“勒马回缰写旧诗”;全球化时代,海内外华人更常呼吁复兴诗词歌赋,再造礼乐文明。我相信,随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今后能写旧体诗文的人会越来越多,懂得欣赏的人更会大大增加。包括将其糅合到各种文化创意产业,从广告到动漫,前景非常广大。当然,这一切并非出于骸骨迷恋。你想,一种文学表达既能稳定为传统,必因其能抵及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内里。今天的中国人还继续着这种情感与精神,所以古汉语、古诗文与现代汉语、现代诗文之间,不存在不可度越的壕堑,未必要像当年艾青所说,“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相反,它们是一体,前者更是后者的上源。我想强调,记住这一点很重要。还是在网上,有个帖子说:“如果没了朱窗,伊人在何处怀念?没了锦书,愁情在何处寄托?”这让我对古诗文的未来充满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3:06 , Processed in 0.0728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