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化问题待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2 14: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化问题待解


   

(2008-7-1)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根据小学儿童的思维特征和语文能力,根据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以及近年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我有一个基本的判定:小学语文教育要想长足发展,必得走儿童文学化这条路。
所谓儿童文学化,就是指儿童文学能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资源和方法。我并非主张小学语文教材全部都选用儿童文学作品,我当然知道,说明文、应用文、古诗词这样的文体必须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我所主张的儿童文学化,是指儿童文学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珍贵资源和根本方法。一方面,教材选用儿童文学,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要选用经典或优秀作品,而不是现在的“教材体”的儿童文学;另一方面,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儿童文学的方法,其特质是趣味性、感性化、整体性、意义生成性、人文性。
需要说明一点,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都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它们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儿童文学作为教材资源,是多学科渗透的平台,儿童文学的方法则是各学科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儿童文学作为资源和方法极为重要,不是不可或缺,而是具有主体的地位。
由于缺乏儿童文学的资源和疏离儿童文学的方法,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篇幅所限,我这里仅就教材问题略谈一二。
我研究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教材,发现小学语文教材对儿童文学资源的利用存在相当大问题。
首先是儿童文学的文类不全、资源流失的问题。
譬如,民间童谣、民间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普遍缺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失误,因为民间童谣、民间童话既拥有独特、儿童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文价值,又是民俗、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又譬如,对待幻想文学的暧昧态度。小学语文教材里出现的基本都是拟人童话。拟人童话除了小狗、小猫会讲话,并没有超越现实的幻想要素。我认为出现这一状况与现行小学语文教育理念有关,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是以灌输知识为本,具有知识至上主义或者是理性至上主义的色彩。如果是以培养想象力、创造力为本,那就必须应多选入《神笔马良》这类幻想故事。
还有幽默文学的缺失。幽默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应该在童年时代就植根在孩子们的心中。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永远板着脸孔,表现在语文教材上就是太严肃,把幽默文学排除在外。
还有动物文学的缺失。也许有人说,小学语文教材不是有《野生的爱尔莎》这样的课文吗?可是对一个长篇作品进行缩写,最后变成一篇几百字的课文,还能说它是动物文学吗?动物文学是生态文学。有了文学的生态教育,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更为完整和深入。
我粗略算了一下,儿童文学的文体应该不下20种,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文体却十分有限。
其次是儿童文学经典、优秀作品缺失的问题。
现有教材表面看起来含有不少儿童文学,但很多篇章是似是而非的“教材体”儿童文学。所谓教材体儿童文学是指教材编写者根据自己的儿童文学感觉,为教材编写的文章,其中也包含删减的儿童文学名著。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到浩如烟海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去精心挑选文体、篇幅都合适的经典、优秀作品,直接收入教材,以改变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短小轻薄”的不良现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3:48 , Processed in 0.5448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