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谚”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时间:2011-6-18 来源:新民晚报
“刚刚学来七分像,上海又在换花样”
——沪谚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期待大众口口相传
周立波一个人摆噱头、说笑话没什么了不起,闵行陈行地区肚子里有三五百条沪谚、逢人就能说笑的百姓不少于数百人,尤其是在这两天——获悉闵行“沪谚”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面筋裹馄饨,一块土上人”这样讲究团结共进的俗语随时能从他们的舌尖滚出来……
沪谚二字早有出处
刚从闵行“非遗”保护中心退休的张乃清,研究民俗几十年,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进行“民间文化五项集成工作”,所谓“五项”亦即传说、故事、谚语、歌谣等。张乃清与300多名工作人员在田间村头花费一年时间搜集了约1000条谚语民谣,等派出所一位干警送上编撰于1914年的《沪谚》一书时,他才赫然发现一年的团队成果不如这本书——书里有2000多条。
“沪谚”二字的出处,就在于这本书——由当年陈行镇地方绅士胡祖德编撰,分上下两部。加上申请市级“非遗”时编撰的《陈行谣谚文化空间》和新出的《沪谚新编》,目前“沪谚”的条数在3000条左右。“最近10年的我们暂不收录,”张乃清解释,“因为谚语必须经得起时间考验。”
一波三折“申遗”成功
如果不是参与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报,陈行地区流行的民俗谚语并没有被确定为“沪谚”。最初,它被称为“陈行民间文学”,囊括了“五项集成”。但是在2007年申报市级“非遗”名录的时候,专家认为“民间文学”概念太宽泛,不如改成“陈行谣谚”。虽然“陈行谣谚”听起来像是“陈行谣言”,让陈行人不太高兴,不过专业人士指出《古谣谚》一书在学术界人尽皆知。于是,还是以“陈行谣谚”的名字参与了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请——结果,没成功。
张乃清随即请来北京专家“会诊”,得出定位不够准确的结论。“陈行”虽然是上海城隍老爷的出生地,从清代起就有21个村的建制,无论“上海”的历史和地域如何变迁、划分,“陈行”700多年来始终在“上海”地界。虽然近些年在行政上划入浦江镇,不过“陈行”这一名字在长三角地区还是知名度很高的。但是,走向全国的话,肯定是“沪”比“陈行”名气大。因此,第三次更名为“沪谚”。
本地闲话富有精华
严谨说来,“沪谚”不等于“上海谚语”,因为“上海”早就五方杂处,“上海闲话”不仅融入宁波、扬州等地方言,还混入不少英语和日语。张乃清说,沪谚的确切定义是:“在陈行地区搜集的上海本地乡村谚语”。“语言是随人跑进跑出的”,沪谚不含“外地飞进来”的俗语。
来自日常生活的沪谚可根据内容分为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产、自然等类别,具有五大特征:一是使用原生态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称为“历史活化石”“文化土特产”。二是真实反映旧时上海乡村农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三是多为“不知书”而“达理”者的口头创作,显粗俗,欠文雅,但“俗而可耐”。四是由于人口多,民风扬,题材广泛,层出不穷,词条蕴藏量大于社会形态单一的地区。五是修辞手段丰富,话语“煞根”到位,却又充满善意。
据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张黎明分析,沪谚之所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是因为它作为语言精华,还能典型地反映城市变迁、历史演化、文化理念以及人文价值观的脉络。
保护传承依靠大家
虽然“陈行谣谚”成为市级“非遗”项目之际明确了2位代表性传承人——来自陈行的群文工作者张石民和周曙明,但是他们在沪谚的保护传承中,只能起引领示范作用。“因为谚语是群体创作、集体传播,”张乃清分析,“它不像某些民间艺术家身怀的绝技,通过保护某个人、传授某种技艺,就可以传承下去。”
七八十岁的陈行老人,个个都是运用沪谚的高手,会不时聚集在一起较量口才。张乃清说,在陈行地区的“说话达人”不像“中国达人秀,经常冒出怪”——人人都是“怪”,就“见怪不怪”。因此,他们通过编书送给“外来人员”,让他们了解沪谚,或者录音保留下语音语义上的“彩头”。
沪谚有所流失也在所难免,有的是被时代淘汰的。例如“麦柴秆吹火通”,意思是用麦柴秆这么细小的中空管试图吹烊灶火,形容人小气。如今农民都用煤气灶煮饭,很少用灶头。小孩子可能知道吸管,但是很多不知道麦柴秆。语言是跟着生活跑的,张乃清倡议:上海人不仅要多讲上海话,还要多讲沪谚,学会了沪谚,人人都能说“脱口秀”。保护传承最终还是要靠大家。
本报记者 朱光
|沪|谚|几|则|
1.“西乡人寿头,到东乡来看芦头”“东乡人蠧头,到西乡来看石头”。浦东、浦西,自古被称为“东乡”“西乡”,俗称“东头”“西头”。东乡出“芦头”,西乡出“石头”,此句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
2.“乡下姑娘想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勿像,刚刚学来七分像,上海又在换花样”。形容乡村姑娘“赶时髦”。
3.“宁可学了不用,不可用时不能”。指正确的学习态度。
4.“七人八组长”。形容大家都想拿主意。
5.“文官三只手,武将四只脚”。形容旧时文官易贪腐,武将擅逃跑。
——摘自《沪谚新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