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潜力生”生存调查:问题少年的问题家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8 09:3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潜力生”生存调查:问题少年的问题家庭


[作者] 李菁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不佳,厌学、有网瘾、吸毒或其他问题。他们经常被称为“问题生”、“学困生”、“后进生”或“差生”,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被善意地称为“潜力生”。

  在中国,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增无减,约20%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或行为方面存在问题,问题严重的在4.2%左右,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为20%左右。

  2009年底至2010年上半年,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中央综治委预青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专项行动”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820万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其中“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115万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达25万人。

  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拍成电视 

  记者见到阿芳时,她顶着湿哒哒的头发,趿拉着一双夹趾拖鞋,坐在太阳底下,偶尔用眼睛瞄瞄那些正在烈日下训练的同学。

  15岁的时候,阿芳和室友一起离家出走。原因很简单:“我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不管我,所以我也不想读书了。”

  一个月前,她的QQ响了,是妈妈发的消息:“阿芳,回来吧,妈妈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那样对你了。”

  “我本来不想回家,可是我妈妈一遍又一遍地求我,我心软了。没想到一回来就被送到这所学校。”阿芳笑了,带着一丝无奈。

  “离家出走你怕吗?”记者问她。

  “不怕,因为我和室友一起。”说起离家出走她有些兴奋,“我们去了上海、深圳、广州,什么都干过,在酒吧也工作过,喝酒、吸毒、抽烟样样都会。”

  “那你的室友现在怎么样了?”

  “她好惨。我离开的时候,她怀孕了,她的男朋友也不要她了。”阿芳望着龙悔学校围墙铁丝栅栏外的天空,轻轻地叹了口气,“唉,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

  龙悔心理专修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转化教育阿芳这类“潜力生”开办的特训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有50多名学生,大多有过沉迷网络、辍学、离家出走的经历,甚至有吸毒、打架、犯罪等行为。和阿芳一起进来的女孩在外面做足浴时还曾被强暴过,那时才十五六岁。龙悔的校长吴军豹说: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拍成电视。

  吴校长做了4年的特殊教育,他将这些学生分为三类:行为不良型,如打架斗殴、吸毒、偷盗等;心理障碍型,如社交恐惧、偏执人格;青少年次文化型,如厌学逃学、性别模糊、追逐非主流、混黑社会。吴校长说,他更愿意像欧美一些国家一样,称他们为“潜力生”,因为他觉得从教育学上分析,这个青少年群体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由于认知、情绪、意志力、环境等诸多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龄人,并造成他们在学习意志、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临时性障碍。而这些问题与障碍,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逐渐消解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孩子存在着转变的潜力,而且他也担心“如果给他们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会给他们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加重他们的心理疾病”。

  “这些孩子应该被称为带着残留问题行走扭曲道路的群体。”中国江西新闻网代总编辑、心理咨询师王光忠却认为把这些孩子定义为“潜力生”不够严谨,他认为只有正视问题,才能够改变自己。

  在记者询问阿芳为什么进龙悔时,她笑着说:“当然是因为我有问题,才被送进来学习的。”停顿了一下,她望着那边在训练的同学继续说,“来龙悔的学生每个人身上都是有些问题的,要不然也不会进来。”

  游木,来自深圳,他称自己被送进龙悔的原因是“有网瘾、不听话”。问他怎么不听话,他也说不上来,只说:“除了吸毒,我什么不好的事都干过。”不吸毒,是因为他“在电视上看到吸毒的坏处”。

  行为班的班长邹翔也吸了半年的冰毒。据他自己描述,他的那些朋友在他面前吸冰毒,前两次“忍住了”,第三次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

  学习班的赵冰也是一个有毒瘾的学生,来到龙悔后仍然想方设法弄到烟和毒品。邹翔说:“他连心理班那些学生的药物都偷来吸。”

  阿英今年15岁,是心理班的学生。记者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就对着记者问:“你爱不爱我?”与她有过接触的心理系实习生毛情红介绍说:“她患有歌德斯尔摩情结,简单地说是爱上了害她的男人。”

  阿英13岁时曾被一黑社会贩毒分子迷奸。事后她竟爱上了施害者,并跟随其生活,为其贩卖毒品、坐吧台、当服务生,并遭受别人的毒打。阿英说自己曾经每天能赚上好几千元,其中一半要给自己的爱人。去年9月,她开始吸食毒品。

  “我交过8个男朋友,他们都三四十岁,我不是真正爱他们,我知道他们要我做什么,但总比闷在家里好,爸爸妈妈不爱我,我希望得到爱,而他们就是那样爱我,我觉得很幸福。”

  来到学校后,阿英原来做了内蓬的红色头发被“修理”成黑短发,皮肤因军训也变得黝黑粗糙。同寝室的同学告诉记者,阿英经常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刚开始同学们还会劝慰,后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阿英右手中指上文了个“强”字,有一天她主动告诉毛情红,强是她真正爱的人。“我们很相爱,但是由于他比我大很多,我们双方父母都不同意。他是黑社会老大,不知道我来这所学校,他知道了一定会把我带出去的。”

  “强”,就是把13岁的阿英迷奸的黑社会贩毒分子。

  “有一个黑社会的兄弟为了我被砍了8刀,这世上没有谁能像他们那样去爱我,包括我的父母,所以我甘愿为他们做任何事。”她说。

  每一个“潜力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樊彬是龙悔的实习老师,在实习期间主要担任心理咨询师,也兼任文化课教师。他告诉记者: “在学校玩亲情排序游戏的时候,他们经常把父母排在很后面。”

  游木就把产生网瘾的原因归咎于家庭。“他们常常在我面前吵架,我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他甚至说,想女朋友的次数比想爸妈的次数还多。

  而阿英4岁时母亲就离开了她去法国当保姆,父亲对她也不是很关心。说起自己的妈妈,阿英很难受:“我很想我妈妈,但是我又很怨恨她,她说话不算数,说回来又不回国。她一个月才打一次电话给我,但是每次我都会挂掉她的电话,不然就和她大吵。”

  “奶牛”之所以逃学吸毒也和家庭分不开。“奶牛”的爸爸来接她回家的时候对本报记者说:“是我们没有做好,她妈妈在5年前就去美国陪她哥哥读书了,我又要做生意,所以女儿一直都是爷爷奶奶管。”

  邹翔的情况和“奶牛”差不多,他一直跟着爷爷生活,是家里的长孙。

  吴校长说来龙悔的学生基本上属于两种:富二代和穷二代。“不是富家子弟就是留守儿童”。

  学习班的王秀就是一个留守儿童。她的父母在生下她40天后去外地打工。她被寄养在阿姨家,父母则常年在外,每年回来一两次。她原本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学校有700个人认识我,因为成绩经常是在全年级前十名之内”。

  说起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初中生活时,她颇为自豪地说,初一时她是班上的佼佼者,语文、英语、物理都不错,老师也常常夸她。然而谈到“转变”时,她有些黯然,“初二下学期她交了坏朋友,被一群女孩子带着去上网、滑旱冰。她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有近9个小时。”

  父母恨铁不成钢,开始打骂她。王秀更加反叛了,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在离家出走的一两个月间,她靠打工赚取生活费,做过酒店的服务员,当过工人,还曾当过理发店学徒。

  谈到那时的叛逆,她认为最大的原因是“被朋友带坏了”,还有家庭的原因。王秀常年和阿姨生活在一起,甚至她称阿姨为“妈”。在她看来,父母每年回来一两次,很少关心她,而且重男轻女,“无论我做对做错,爸爸都会打我。我弟弟也常欺负我,打我。一旦我还手,我又会挨打。”王秀似乎在讲着别人的故事。

  来到龙悔后,学校规定亲属一个月只能来校探望一次。王秀说她想念阿姨,希望阿姨来看望自己。

  王老师是江西省上饶县一所农村完小的语文教师,他在这所小学已经任教5年。他所接触的学生很多都是家长在外打工,把子女留给妻子或者自己的父母带。

  王老师说:“在农村小学和中学上网玩游戏、偷盗、早恋、打架已经成了一种难以遏制的现象,并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

  在南昌另一所特训学校任教的老师告诉记者,送进来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较好,但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如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等。(文中涉及的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资料链接:2010年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年版)。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09:40: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2010年09月21日  作者:刘深魁  来源:福建日报


  随着海西建设的加快,福建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因农民工外出务工而产生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等,造成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情感缺失,使得他们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焦虑、性格偏差等方面,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福建省2010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服务体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各级政府的指导推动下,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体系(模式)。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完善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家庭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完善家庭教育模式,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和监护人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父母要多渠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注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委托老师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老师更容易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需要。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构建学校监护网。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学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信箱)或关爱电话,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更多留守儿童在寄宿学校读书,使他们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

  强化社会教育,拓展社区教育,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从政策层面上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在身边生活、学习,保证完善的家庭教育。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搭建一个由教育部门牵头,共青团、妇联等群众性组织参与的爱心教育平台,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农村社区要充分发挥优势,建立留守家庭与社区的互动机制,帮助留守家庭教育、关爱孩子。要发挥村两委和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共同搭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如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加强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引导社会爱心人士自愿组成“代理爸爸”和“代理妈妈”,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道德引导和心理疏导等。(作者刘深魁为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研究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33 , Processed in 0.1023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