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像一棵树生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5 19: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文,像一棵树生长

林渊液

  2010年无疑是我艰难异常的一个年份,我忽然对于自己写散文这件事情产生了怀疑。而且,这个怀疑有着左手和右手。

  左手怀疑的是写作的思想资源问题。我不知道供养自己写作的思想资源是什么,就如我不知道自己的宗族、姓氏和血脉。我似乎只是个被生活的推手推着行走的空心人。虽然我一直企图了解自己和身外的这个世界,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但那些书写出来的文字枝枝叶叶,风一吹来,便没有了赋形。当然,这并不止是我个人的问题,这样的写作太普遍了,如地毯草一般到处都是。但是,再普遍也不应该是我回避的理由。我是在这个时候重新阅读苇岸的。苇岸离开我们已经10年有余了,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比我现在还年轻。虽然他只留下了一本薄薄的文集,但这也就足够了吧。

  苇岸的意义不在单一的文本。他给我带来的震撼,并不是他的某一个篇章达到了什么高度,而是他的个人生活完全叠合在他的写作里。他的写作是有着根系的,那就是他的生活哲学。他的哲学也并不系统——但那总归是属于他一个人的。那些文字窜出了土壤开枝散叶,但不管怎么风吹雨打,它永远是一棵完整的树。

  成为一棵树到底有多么难?

  或者,并不是难度的问题。而是信仰的问题。圣徒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难。对了,苇岸正是一个圣徒式的写作者。

  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成为圣徒吗?恐怕很难。在我的视野里,圣徒式的写作者凤毛麟角。这个世界上,岩石在剥蚀,高山在风化,湖泊在干涸,沙漠的领地在无限地扩增……树,站立着的树,扎根着的树已经越来越难了。

  我知道自己永远也成不了圣徒,且朝着信仰的方向行走吧。至于文字的土壤之下能否长出根须,这大概也不是我所能够决定的。

  在生命和写作没有终止之前,这个问题恒在。请它来监视和考量我的文字吧。

  右手的怀疑接着来了。这大概也是一个只写散文的写作者所必须面对的:散文这种文体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次聚会上,搞文学理论的文友陈培浩问我:你最看重散文什么品质?我说艺术性与思想性并重吧,难以偏废。暂且不说他对此是否满意了。这个回答已先引发了一场争议。

  散文实在是很难言说的,似乎一说即错。争议的时候,大家一般只能举出实例。反对者是一位编辑老师,审美水准高蹈,在圈内很受器重。他举的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他觉得这部书的文学性并不强,很多表述都是干净直接的,但它对世界、对时代、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的审视和思考,却不能不令人动容。当时日正近午,他幽默地作了一个比喻:现在我饿了,那就说饿了,还非得文绉绉地说饥饿难耐吗?大家笑了起来。他是反对艺术性的,他觉得文章看到最后要的就是那点筋骨。他举的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史铁生本身就是一个很铁的论据。只是,说到史铁生,我个人觉得他的《我与地坛》同样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其艺术性应该比《病隙碎笔》更强,而且,这部作品也并没有因其艺术性而削弱了思想性。有人把诗歌比喻为文字的舞蹈,那么散文就是文字的行走。“行走”——这个词是精准的。行走是一个人的日常状态,他不需要扭捏作态。可我们也发现,大多数人的行走并不足观,而某些经过舞蹈训练的人,行走起来自然有一种挺拔的风姿,那是一种束缚之后的自由。

  那么,散文的那种内在的束缚是什么?我曾多次尝试着走近,从各种不同的入口进入。

  前些日子,我与一位书话散文作家做了一个对话,从其为人为文入手,对书话散文作了一些探讨。陈培浩以理论研究者的敏锐眼光捕捉到了一些气息,他觉得,在散文难以界定和研究的当下,像这样把散文归类阐述,或者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比如,历史散文、书话散文……可是,我突然对此厌倦了。或许这应该归给理论家去做,与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关系不大。而且,我发现当一个文章贴上某一个标签,并很符合这个标签的规定性时,它也就贫瘠得所剩无几了。而那些最优秀的文章,或许也从某一个点出发,但它往往是超越的,再也难以规定了。

  很诚恳地问过散文界的几位老师和朋友,在他们眼里,散文的最重要品质是什么?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我不知道你的指向是什么。是的,不给指向,连这个指向都是你自己选取的。

  一位老师说道:自由。

  另一位说:真实性。

  再一位说:救赎。

  一个人眼里最重要的品质,或许在别一个人眼里,已是一种默认的前提;而另一个眼里最重要的品质,或许正是他的写作所遭遇的困境和对困境的反思。

  世界是混沌苍茫的,每个人都有一把王母的银簪,向前一划拉,那道路就出现了,通向远方。但那银簪却没有两根是重样的。

  有一点令人差可安慰,虽然我们没有为散文界定标准的能力,但是,一篇文章的优秀与否我们往往可以到眼即辨。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曾经为其“缄默知识”理论举过一个例子:我们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把其辨认出来,但是通常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的。

  如此说来,散文的艺术性似乎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了。我且缄默了吧。

  怀疑的左右手都还在,绕了好大一圈我也没能把他们驳回去。我只好重新坐回书案前。但我现在比来时安静淡定了许多。我有了一个新的写作理想,那就是:像一棵树一样生活和写作,开根,缄默着自由生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2:19 , Processed in 0.0622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