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瑞萍《景阳冈》课堂实录及点评
《景阳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执教:安徽省合肥市62中学小学部 薛瑞萍
整理: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东升小学 周 娜
点评: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教研室 吴 群
一、理清线索,直扑“打虎”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生:景阳冈。
师:谁告诉我在景阳冈上发生了什么事。
生:武松打虎。
师:在预习的时候,老师让你们标出了自然段,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关于武松打虎有几个自然段?
生:课文有十三个自然段
师:课文除了写武松打虎还写了什么?
生:写了武松喝酒。
(师板书:喝酒)
师:刚才有同学说了写了武松喝酒,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武松顺利过冈。
(师板书:过冈)
师:然后才是什么?
生:打虎。
(师板书:打虎)
师:喝酒、过冈、打虎这三部分内容中,主要写了武松的什么?
生:打虎。
(点评:从课题”景阳冈”到武松,从打虎到喝酒、过冈,理出课文的线索,顺序,并抓住文章的重点“打虎”。闲聊式的开场,轻轻松松地就理清了一篇长文的线索,抓住了重点。)
师:喝酒后就打虎吗,在路上就打虎了吗,你们在“喝酒”这一段读到的是什么?
生:酒。
师:全是酒?还有吗?
生:在喝酒的那段我们读的全是武松和店家的对话。
(师板书:对话)
师:对话的关键的内容是店家哪五个字?
生:三碗不过冈。
师:可武松喝了多少碗?
生:十八碗。
师:偏偏要过冈,在“过冈”的那一段还有对话吗?我们读到是什么?
生:心里的想法。
师:在过冈的那段我们读到的全是心里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我们待会再说。
(师板书:心理)
(点评:从“喝酒――对话”到“过冈――心理”,过渡极其自然,体现老师教学的驾轻就熟。)
师:见到老虎的时候我们读到的全是什么?
生:我认为是武松打虎的过程。
师:武松打虎的过程,有对话吗?
生:没有。
师:有心理活动吗?
生:没有。
师:没有对话,没有心理活动,在那儿我们读到的全是什么?
生:全是武松打虎的动作。
(师板书:动作)
师: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翻开书,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先是喝酒,再是过冈,过冈之后就是打虎,在“喝酒”这一部分我们读到的主要是什么?
生:对话
师:在“过冈”这一部分读到的主要是心理活动,“打虎”这一部分读到的主要是动作。那么现在我要问你们,为什么不直接写打虎,前面写这么多干什么?(师将“打虎”和“动作”两个词圈起来。)
(点评:让学生明白,作者通过“对话”写喝酒,通过“心理”写过冈,通过“动作”写打虎。以便下一步讨论“喝酒、上冈”中展现出来的武松的性格特点,怎样推动人物发展的。浓墨重彩地着笔于“打虎”和“动作”,就是为了突出它。 “为什么不直接写打虎”这个问题把整个教学过程串起来。)
生:因为有一个过程。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如果只写武松打虎就不知道他在哪里打虎,是怎么遇到老虎的。
师: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
生:我觉得前面的主要内容是引入打虎的主要过程。
生:没有起因、经过就不可能有有结果。
师:为什么除了写打虎,还要写喝酒和上冈,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是为了叙事的完整,到底是否如此?
生:是。
师:是,挺有武松的精神,挺身而出说“是”。(生笑)这个问题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继续学习。
(点评:此处不作结论,留一个伏笔。“挺有武松的精神”很风趣,可以看出老师能随时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