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的时间和效率
余文森
今天在泉州中远中学听了五节课,上午三节,下午两节,上下午听完课都进行了点评和研讨。
上午第一节七年级语文《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第二节七年级英语《I have a small nose》,第三节八年级历史复习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
下午第一节九年级物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练习讲评课),第二节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公式计算课)。
总体来讲,五位老师在课堂上很投入,教得很认真,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发挥却不够。
我对语文老师提的建议:
第一,基于“目标”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但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让学生听懂看懂明白,而且教学活动一定要基于目标而展开。抽象的目标,学生不能领会,这样揭示和展示目标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教师备课一定要努力把目标具体化,无法具体化的目标不用显示,等教完课文最后进行总结提炼。
第二,教学活动可以以目标为导向进行,也可以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问题既可以来自教师的设定,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由学生提出,教师再进行提炼。无论是目标导向还是问题导向,都要真正抓落实,一篇文章还是一个段落学完了,目标达成了吗?问题解决了吗?绝不能让教学活动游离于目标和问题之外,当然教学过程也要注意有价值的生成和拓展。
第三,段落较多的课文,教师要选择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段落进行详细的教学以及学法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透一点,而且掌握思维和分析的方法;其他段落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进行交流。
第四,要珍视同学对文本的第一次阅读,特别是像《我的老师》这样的课文,一定要在教师的导入下让学生带着神奇、崇敬的心情进行阅读。让学生提前预习(阅读)并做练习(回答一些问题),反而淡化了学生阅读的情感投入和情感体验。
我对英语老师提的建议:
第一,目标要具体,任务要明确,这节课要掌握(学会)多少个单词和句型(句子)一定要让学生心中有数,课结束时,检查一下有多少同学达标,还有多少同学需要课后辅导、督促和练习。
第二,即教、即学、即练三结合。不管是单词、句子,老师教一点、讲一点,就要让学生马上跟着学一点、练一点,这是语言学习的规律,一点一点学,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练,学生一定会学有所得的。
第三,学生的学和练一点要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无论是单词还是句子,都要做到四结合。
第四,所有的练习都要落实到每个学生,同时马上进行反馈纠正和鼓励评价,不要让班级里有被遗忘的学生,也不要让任何一项的练习没有结果、没有点评。
我对历史老师提的建议:
第一,教学内容要“活”一点、具体一点、生动一点,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但是讲的都是大道理大观点,过于抽象,所以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无精打采。
第二,教学方式要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特别是复习课,要大胆让学生(或小组)自己来归纳梳理所学的内容,甚至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特点和意义,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从而慢慢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学习观。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的课看起来完成了教学进度,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学进去。
我对物理老师提的建议:
第一,先学(预习、练习)后教一定要落实先学,否则教就没有了落脚点和针对性。老师让学生预先做了练习,但有多少同学做完?有多少同学不会做?有多少同学是自己做?老师心中无数,结果导致课堂上教和学脱节,老师讲得很清晰、很明确,但不少学生因为没有自己独立完成练习,结果听得云里雾里。
第二,让学生练习尽可能做到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在老师眼皮底下进行,及时进行反馈订正。
第三,鉴于学生较差的基础,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一定要放慢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一点要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使其形象化、操作化,让学生好像能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学得进去。在保底的前提下,对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一定既要有优秀奖,也要有进步奖。每节课、每段教学、每次练习都要确保基础过关,然后不封顶鼓励部分同学拔尖。
我对化学老师提的建议:
第一,涉及公式及其计算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处理基本式(公式)和变式的关系问题。要确保让全班所有同学真正理解和领会公式的内涵和各个要素(字母)的涵义,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解题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训练,变式一定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要让学生学会在变中掌握不变的规律,同时学会理解和分析变的因素和条件。
第二,要在课堂全过程的教学中关注全体同学的参与,课堂要有节奏感和程序,让每个同学在每个环节中都有自己的任务或共同的任务,简言之,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闲着,学生一旦闲着,无所事事,注意力就会涣散。建议课堂的教学任务特别是练习任务一定要分层,让每个学生都竭尽所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达到自己发展的最高水平。
五节课听下来总的感受是,当前有效课堂教学改革一定要致力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是生源较差学校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学生不在学习状态,教学就如同行尸走肉,再好的方法都不可能奏效。要从班级文化建设、德育工作和教学改革等若干主导方面共同切入,首先要解决精神状态,让学生精神抖起来;其次,要重构课堂的纪律和规则,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第三,要营造学习氛围形成你追我赶(个人比赛、小组比赛)的竞争性氛围,课堂学习要有紧张感和任务感;第四,要改革教学,真正落实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成功教学原则,让教学化难为易。只有变容易,学生才能学会;只有学会了,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要努力在课堂上解决问题。不要动不动就把预习、练习、作业留在课后(课外),课堂没有时间概念、效率意识,课内不行课外补,这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一天都在学习,却都不在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师生都要形成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当然实现这一目标要有个过程,首先要让班级里的优秀生实现这一目标,把他们解放出来,把课外时间首先还给他们,让他们有兴趣去学、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活动。其次,通过这些优秀同学的示范和带动逐步让更多的同学实现这一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把课外的时间重点放在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的身上,这些所谓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一定要让他们树立起时间意识和效率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所需要的课外时间就会越来越少。建议学校设立“当堂完成任务”奖,奖励不占用和较少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而教学质量却优秀合格的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