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当前出版的感想和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9 21:4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当前出版的感想和困惑  

                           

                                   李昕(三联书店总编)







    按:本文是作者2009年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的“出版文化新视野”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上的发言。





    非常感谢会议组织者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参加这个会议。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能有这样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在这里这么专注、这么认真地研究出版史的问题,这事情本身就非常令人敬佩和感动。我对出版史缺少知识和研究,在这里还向大家学到不少东西,很有收获。因为我是从出版第一线来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于今天中国出版的一些感想或者说是一点困惑。
    最近这几年,在整个中国出版界流行一个提法,叫“做大做强”,这句话已经说了好多年。我理解,“做大做强”的含义是讲出版应该充分发展规模和实力。我一直在想,这个“做大做强”的口号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显然是和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相联系。因为前些年我们国家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提的口号是又快又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但是这个口号也造成了一些对GDP的盲目追求。所以,胡总书记、温总理上任以来,提出科学发展观,对这个口号实际上是进行了一点反思。因为“又快又好”强调的是快,把“快”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容易带来盲目性。所以后来我看到中央在文件、报刊上的提法,把“又快又好”改成了“又好又快”。
    联系到出版的实际,出版界也开始有点反思,把“做大做强”也颠倒了一下,改成“做强做大”,好像强是主要的,大变得不是第一位了。但实际上这口号还是有问题,做强指的是发展经济实力,做大指的是发展规模,这里还是没有“做好”这一条。其实,“做强”和“做大”的前提应该是“做好”。但是到今天,中国出版界没有人“讲做”好这个话。这是我对董总(董秀玉)刚才讲的话的呼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版界这些年发展得很快,但实际是什么情况呢?重复出版,粗制滥造。一年出版的新书品种从22万种到23万种,现在有一种说法,已经到了27万种。但是这中间我们要仔细地去辨别,有不少是属于文化垃圾的东西呀。
    我倒不是说一定要去指责这种现象,好像别人做大了我感到嫉妒。我最感叹的是,在这种情况中,很多很多的好书被淹没了。就像金融市场常常讲的一句话,叫做劣币驱逐良币。现在我们图书市场也是劣币驱逐良币。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因为劣币的成本比良币的成本低嘛。我们要出好书,但好书从作者那里来,比如三联想约稿的作者,像在座的周振鹤先生,他要给三联的学术著作一定是最好的。我们拿到的书,从作者那里,他花的工夫就要比其他著作更大,因而成本就更高。三联在编辑的时候投入的编校力量,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投入的设计和制作力量,也会比一般的出版社或民营工作室要高得多。那么,我们书的成本就要高。可是,在这种图书泛滥的情况下,好书被淹没在里面,就造成了好书的价值很难凸显。好书因为成本高,竞争不过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化垃圾似的杂书。所以我觉得在今天“做大做强”的口号和提法后面,造成了优质出版物被杀伤。口号起了导向作用。实际上,你要想追求低成本的话,你就得降低质量。所以我在想,大家都在讲“做大做强”,究竟我们给出版业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做大做强”是经济标准,以经济贡献作为标准来衡量出版。但是出版,正如刚才董总(董秀玉)讲的,它的本义是什么?是文化传承。出版是要讲文化贡献的,但现在我们过多地要求出版要作经济贡献,这是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
    其实中国五六百家出版社,他们所作的经济贡献加起来可能比不上一个中石油,让他们作经济贡献有多大意义呢?但反过来说,三联、中华、商务,就这几家出版社,别的都不去说,它所作的文化贡献也是五六百个中石油所比不了的。所以,我们衡量出版的贡献究竟该拿哪把尺子?是拿文化的尺子,还是拿经济的尺子,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管理层领导人更多考虑的问题。那么在今天要做大做强,变成什么问题呢?就是大家都要追求上市。我所了解的,国内大概有十几个出版集团正在排队等待上市,包括我们三联书店所属的中国出版集团。
我自己现在都很难想象,有一天我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了。为什么要追求上市呢?因为上面有一句口号,叫作要在五六年内,要在国内打造五六个双百亿集团。双百亿的含义是什么呢?你自身的资产是一百个亿,然后你的销售额要达到一百个亿,这样就是两个一百亿。那么,今天国内的出版社,各地的出版集团是什么样的规模呢?一般的集团都不过是几十个亿。连中国出版集团也不过是七八十个亿。如果要想在五六年内实现所谓双百亿目标的话,光靠你的出版主业是根本不可能的,哪儿有那么快的发展速度啊?想发展、想做大,想达到双百亿的目标,唯一的一条路是跑马圈地。所以为什么大家都在排队上市呢,就是想通过上市来捞这一桶金。世界上其他国家是这样的情况吗?我也去打听,去了解,美国也没有那么多上市的出版公司,日本上市的出版公司只有两家,可中国现在居然有十几家。十几家都去上市,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带来出版生态环境的变化,大家都一律要做大,一律要做航母,到了大海上大家全是航母,好像不大需要小船,整个生态环境变了。
    其实,从正常的出版生态环境来看,大而全的出版社是可以有的,但是也应该有一些小而特的出版社。我们到法兰克福去,寻求出版商的版权贸易合作,我们找的出版社通常并不是那些最大的,什么皮尔森、什么朗文,不一定是这些出版社。我们会去找一些和我们风格相近,有共同的文化取向、文化品位的出版社,通常这样的出版社都是小而特的出版社。像这样的出版社在西方通常生存得很好,他们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并没有想要发展成超大规模的航空母舰。所以,这种对比就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惑。这个困惑是什么?就是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
    具体来说,像三联目前面临的情况,使我们感到压力和危险。在座的董总(董秀玉)是我们三联的老前辈,她对三联是最了解的。三联前辈们所开创的历史和传统应该由我们继承,但是,从历史上看,三联一向究竟跟人家比什么?我们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跟人家比过谁更大,而从来都是人家比跟谁更好。你做得好,我们要做得比你更好,这就是三联的标准、一贯的追求。但是现在忽然标准变了,你要跟人家比谁大,小的就不够好,只有大才好,这些东西让我们非常困惑。我还要说,三联历来有一条经验,是用比较小的规模,去争取获得比较大的影响,使点巧劲。也就是用比较小的资源获得比较大的声望。这是董总他们当年一贯追求的路子。
    比如说,做学术书。三联其实出版的并不是最多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可能在中国是出版学术著作最多的。社科文献出版社也出得蛮多,北大出版社现在每年也是出好几百种学术书,但是真正有影响的不一定是他们,也许是三联。三联试图用并不是最多的图书品种,在学术文化界赢得最大的影响。为什么可以这样?就因为三联要选择最精华的书来出,选择最有光彩的学术著作来出,选择最富有思想性的学术著作来出,这是三联一贯追求的路子。这个东西伴随的是什么呢?是少而精,是精品路线,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的这套东西。所以,三联一向不把经济上的高收益作为很高的目标,但是强调在学术文化上大有贡献。
    当然我们也从管理层的角度去揣测一下,他们为什么要提“做大做强”这样的口号?中国加入WTO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年年要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政府方面当然也感觉到压力。早晚有一天我们要全面开放出版业,如果我们的出版社没有足够的规模,到那时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足以跟皮尔森、朗文这些有实力的出版社竞争。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做大做强”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整个出版生态来讲,不能说出版社都是做大才好,不能要求所有的出版社都去做大。所以我觉得应该有大的出版社,也应该有以特色为基石的出版社,从保持生态平衡来讲,我觉得需要大船小船一起出海,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
    对于三联这样的出版社来说,我觉得首先追求的不应该是大,而应该是强。这个强是什么东西?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导弹驱逐舰,还有导弹核潜艇,被称为航母杀手,它们有很强的作战实力,可以和航母抗衡,但它们并不是大船。三联现在需要练内功,要打造导弹驱逐舰、导弹核潜艇似的出版社。用刚才陈(万雄)总的话来说,作为一个出版社,还是要有文化的理想和文化的承担。三联首先要坚持这一条,这是不能放弃的。将来在竞争中还是要和人家比,怎么做得更好,怎么更有质量,怎么更有特色,怎么更有品味,怎么能够保持自己的风格一贯不变。
    我觉得在今天的情况下,也许将来真的会发生日本的所谓出版大崩溃。台湾的出版业现在实际上已经崩溃了,我们看到那里的出版社死掉了一些,书店死掉的更多。在中国也有这样的情况,首先是书店,现在中国的书店经营很困难。据我了解,凡是租人家的房子开书店的,几乎就没有成功的。书店经营好的,能赚到钱的,差不多全是自有房产。因为房租太贵,而经营图书利润太低。实际上中国出版业现在也已经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书种越来越多,而单品种效益越来越低,图书上架的周期越来越短,退货越来越严重,而人工成本却越来越高,使得出版社不增加新书品种就无法维持生计,于是就拼命扩大规模。但是我以为,如果大家都只是依靠增加品种去做大规模,彼此模仿,彼此抄袭,彼此重复,由此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到那时,出版社可能死得更快,还说不定是大家一起死呢。这就是日本和台湾的前车之鉴。这样的“做大”,其实是自设陷阱。除非那个“做大”里面,更多的是房地产之类的东西,而不是你的出版主业。
    所以,我觉得三联如果要发展,我们中国出版集团要发展,还得要练内功,提高自己在主业方面的竞争能力,还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因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出版社的品牌。你要什么时候损坏你的品牌,那你的出版社就彻底完蛋了。无论发生什么,将来即便是出版大崩溃,哀鸿遍野之时,只要你的品牌还在,你就可以坚持到最后,这也算是我的一点信念。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21:48:50 | 只看该作者
凭什么要我们热爱出版业



                                       老  过



    热爱一个职业,总要找出理由。当我们大学刚毕业,可以凭着希望、凭着感觉甚至凭着冲动去选择一份职业。当我们年岁渐长,社会化压力越来越沉重的时候,总会忍不住问自己:凭什么要我们热爱出版业?



出版业的钱途问题



    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约20%,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是,在这一万亿中,图书销售总产值仅约780亿元,增长约20%;新媒体出版总产值超过750亿元增长约42%。其余的大部分是什么?报纸和杂志?网络游戏?抑或是出版企业上市圈来的钱?还是投资房地产的增长?我看不到更详细的数据。

    但是,出版业员工的平均收入增长有多少呢?没有权威机构进行调查的数据。我这里拿美国《出版商周刊》在2008年春进行的调查作一旁证,根据对1350份回复问卷的分析,2007年,美国出版业平均工资水平增长4.2%,增幅是5年多来最低的一次。而通过我对身边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的大致了解,平均收入的增长大概在5%左右。

    许多不明就里的朋友经常会说:你们出版业不是垄断行业么?他们真的是不了解出版业。与电力、通讯、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相比,出版业只能归入“最穷的垄断行业”之列。这应该是出版业的尴尬。

    《中国图书商报》的创办人程三国先生曾说过,总共就几百亿的生意,最大的企业也就十几个亿,单个的企业,各个的出版集团,这么多的品种,那么长的产业链,读者那么的分散,这么一个生意难道是好生意吗?韩寒也说:在中国最黑的出版商,1年也就赚1000多万,乃是行业翘楚,却要承受和1年赚几百亿的房地产商一样的骂名,出版业是一个大产业,但现在一个大出版社赚的还没有一个普通洗脚房多。

    根据程三国先生的剖析,图书的市场特性有几个典型的特征,一是语言的分隔;二是产品的生命周期长,三是进入门槛低,直接竞争高。而低资本需求,低固定成本、高生产成本、高分销成本,高首次生产成本,适度的可变成本等特性;不正说明图书出版就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么?

    我们曾经都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一分子。

    既无法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又因为产品链的分散,消费需求的刚性制约,出版业也无法与房产、汽车、日用品等必需品行业相比,也不要以数字出版的“美好明天”来反驳,现在的数字出版除了网游,除了彩铃,有多少是和内容出版有密切关系的?

    从产业的未来判断,图书出版业的前途是非常黯淡的。

    虽然一个出版社社长的话语权远比不上一个开发商,但是,大部分出版社的领导们不会让这种产业的黯淡影响自己的年薪。因为收入分配的决策权在他们手中,所以收入分配必然会朝向他们自身倾斜。出版业的收入分配状况,大抵还是参照职务、编制和职称,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形。其上和其下的收入差距非常明显。所以就造成这样一种现状:很多从事出版的年青人,收入常常难以对外人启齿。



出版人的前途问题



    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轰炸上海。他们的目标直指商务印书馆,造成总厂全毁,东方图书馆几十万书籍片纸无存,纸灰在空中飘浮,仿若云雾,持久不散。一位日军司令不无得意地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以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构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这似乎也佐证了那个时候的出版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不妨继续算算关于出版业的经济账。

    前途首先是建立在影响力上面的。房价太高,所以买不起房的人会仇恨开发商,这反过来说明开发商的影响太大了,一套房子影响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影响了一个青年的生存目标。

而图书出版业呢?在不到800亿的销售中,中小学课本、助学类读物、大中专教材分别占去37.33%、26.63%,7.96%,三者之和超过了70%。也就是说,中国图书市场大部分都是靠课本在维持。如果除去这些图书,只剩下100多亿,这就等于全国人均购书额一年不足10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很大一批中国人,一年都不买一本书。这个数据是不是可以说明,在经济购买的层面上,对于大部分中国成年人来说,几百家出版社影响的总和,比不上一家小快餐店,比不上一听奶粉,比不上一部电影,比不上一包尿布湿,比不了一张公交卡,也比不上几瓶啤酒,我们可以悲哀地说,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对大部分中国成年人没有产生影响。

没有影响,就是被忽略不计。这比被仇视还要可怜,又从何谈被尊重呢?

    话说回来,总还有一部分畅销书存在。但是这些畅销书的策划者,除了业内人士会加以关注,又有多少人对这个社会造成了良好的影响?难道我们可以恬不知耻地说《中国可以说不》对培养国民的大国气质起到了良性推动?难道我们可以自以为是地承认《盗墓笔记》有多大的文化传承作用?难道我们可以自吹自擂《小团圆》的文学价值有多高?在我们出版人引以为豪的畅销书中,有多少改变着中国社会?促动着社会转型?许多图书虽然常常上榜,最终的影响却终如昙花一现。

    2008年9月14日,《纽约杂志》刊出Boris Kachka的以《终结》(The End)为题的长文,回顾了出版人那一去不返的黄金时代:那时最优秀的出版商同时也是最优秀的文学鉴赏家。这些“艺术收藏家般的绅士编辑们”,请贫穷的作家喝酒,把他们带到家里倾心交谈,遇上诉讼则为作家们出谋划策。他们签约时温文尔雅,在销售不好时舍得拿自己的钱供养作家,用心打造自己的现代经典书库,以此作为惠及子孙的万世基业。他们不断发现,挖掘,提携不为人所知的文学天才。他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出版的是作家,不是书。”

    然而,当出版业大兼并开始的时候,这些独立出版商们,面对大企业的咄咄之势,举步维艰。出版人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当资本渗透入整个出版行业之中,以利润为中心变成为出版业不可逆转的潮流,畅销书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单一化。

    曾经,出版人坚信让读者接触真正的好书是出版的使命;现在,出版业正在盈利的驱使下沦为第二个娱乐业。每一本书都必须赚钱,书店收到的书越来越多,退回的速度越来越快。出版的品种越来越多,图书的寿命越来越短。

    当一本书呆在书店里的时间比鲜奶长,比酸奶短的时候,也许这正是著名出版人希夫林的忧虑所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新观念的社会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凭什么要我们热爱出版业



    低收入带来的不稳定感,加上非常渺茫的成就感,这两项因素,已经令图书出版业失去吸引力。

    确实,当风雨欲来的时候,年青人就像一棵大树的树梢,常常会敏感地摇动起来。只是那些植身于利益土壤中的树干树根们,对这些风雨早已熟视无睹。

    用何明星老师的话来说,当没有大批充满活力、创新激情的青年人源源不断地投身到出版行业里来,这个行业是注定没有未来的。同样,当没有足够的物质回报和足够的文化愿景支撑出版的理想,这个行业是注定没有接班人的。



参考文献:

《美国出版业“饭碗”难端》,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8月1日

《出版业》,(美)安德烈•希夫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出版业的终结?》,《中华读书报》,2008年9月24日

《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人民网,2010年1月25日

《未来的中国出版业,拿什么吸引青年精英?》,何明星,《中华读书报》,2010年1月22日





                                                        转自出版商务周报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19:50 , Processed in 0.10951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