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季勇:许锡良先生来我校讲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6 10:0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季勇:许锡良先生来我校讲学


“教师要有好的心态,不能和官员比权力,和商人比金钱。教师的价值观在于关爱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在于和知识为伍、与思想为伍。”

11月28日上午,广州教育学院许锡良教授应二甲中学凌宗伟校长之约,给二甲中学全校教职员工作了题为《做最好的自己》讲座。

他从教师这一特定职业的价值观、世界观等精神层面出发,剖析了目前教师日常工作存在的两个问题,厌学及厌教,并为教师指明获取职业乐趣和兴趣的方式、方法。他认为教师职业乐趣的必不可缺的存在要素是:读书、学习、思考、写博及写作,尤其,他强调了教师的批判意识,且生动形象喻为“撞南墙”,“撞了才知南墙之厚”。他的讲座给予二甲中学教职员工精神的洗礼、思想的涅槃。

许锡良教授有着细致入微的文化、教育与社会的洞察力,近几年来,不断地在国内许多著名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教育思想与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章,在教育部新思考网、1+1教育网上开通的博客“子实的教育世界”,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被《教育时报》等一些教育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教育博客之一。

许锡良教授和凌宗伟校长是在1+1教育博客上相识,由于生命化教育而结缘。此次,他前来二甲中学,是想通过生命在场,零距离感受二甲中学行为文化建设,并为之诊断献策,对教职员工进行思想引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0:05:38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提醒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658039.html
            许锡良



江苏南通的二甲中学校长、省特级教师凌宗伟先生在办学理念方面提出了这个命题,我感觉有很深刻的教育哲理。

这次上海之行,应凌校长之邀去作了一场演讲。凌校长个子不高,五十出头,说话特别直爽,思想头脑特别活跃,我们一见如故,互相引为同类人。二甲中学只是南通通州二甲镇里的一间中学,这个二甲镇并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镇,但是,二甲中学无疑是这个镇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二甲中学,视野开阔,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凌校长想了很多办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与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其个性化的追求,确实令人感佩。这间学校的校训是凌校长确立的,定为“行于天地,止于至善”,既有现代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前句“行于天地”,是这一种个性化的生命要求。每个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以其生命的独特性行走于天地之间,同时,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并不是我行我素,而是要有社会性的追求,那就是“止于至善”的目标。这个校训将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理想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其实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美国杜威的“民主社会与教育目标”的关系。一个幸福的人生与一个良性的社会追求,从来是密切相联的。

凌校长还从“二甲”的字面意思,挖掘出一个新的办学理念,就是“今天第二”,今天第二,既是对今天的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明天的教育进一步期望。在我个人理解看来,“今天第二”,就是鼓励每个学生,每个教师,做最好的自己。“今天第二”意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永远是在不断地追求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幸福人生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发展。这次应凌校长之邀,我临时将演讲的题目定为“做最好的自己”,无论一间学校,还是一个学生或者一个教师,没有单纯与别人比较的功能,但是却是可以与自己作出比较,今日之我胜于昨日之我,而明日之我,又胜于今日之我,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却是个性。人的生命与生命之间其实很难排出第一还是第二。人的综合素质与多元智能说明,所谓人才就是用对了地方的人,人尽其才,就是人才,物尽其用,就是好物,货畅其流,就是好货。我们的教育要不断地追求个性化,追求自我实现,而不是依据某项简单的指标来作比较。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凌校长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教育有时就是一种提醒。这句话说得多好啊。人的一生,其生命内在的规律与生命的密码已经蕴藏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生命中与生俱来的,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全能的,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不能够代替学生的成长。但是,我们却可以创设条件帮助他们成长。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提醒。孩子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我们要及时的提醒保护好自己的视力。孩子的坐姿不正确,我们老师要及时地提醒正确的坐姿。孩子某个思想观点上有误区,我们要及时地提醒,世界真的很大很大,不可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教育有时就是一种提醒。这就像一个人在走路时,遇到岔路一样。他人并不需要代替你去走这个路,但是,他人却可以提醒一下,指点一句,前面的路走下去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人生有些路,走过了,就没有回头的可能。学会选择的前提,就必须思考自己要走的路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不仅是学生,也不仅是教师,其实,人的一生都是面临选择,也需要他人的提醒。有时仅仅是一句提醒,人生的幸福程度就大不一样。

好的教育要从厕所开始,这是日本人一贯的教育理念。日本甚至开设厕所文化研究所,专门负责厕所设计的研究工作。没想到二甲中学也是如此。二甲中学拥有一流的厕所,不仅干净,而且还有所谓的厕所文化,在你不经意抬头之间,能够看到用甆砖砌成的幽默画,这些幽默画常常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教师与学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间受到提醒,受到熏陶。在学校没有小事,厕所就是教育的大事。如果一间学校连厕所这个每个人每天必去的地方,都不在乎,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还会在乎什么呢?对厕所的关心,其实后面蕴藏了对人的关心,对学生与教师的爱护。我去过一些学校,学校的门面都做得很好,设备也是一流,但是厕所脏得不行,远远就闻到一股臭气,其实这后面是蕴藏着一种人性化关怀的缺失。

二甲中学同时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教育手段结合起来。通过新的解释,二甲中学将“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凌校长特意提到,将“俭”字改成“谦”,这样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会享受生活,并不是一件坏事,同时也要尊重人们的选择,现在提倡“丰俭由人”。在赋予了这八个字新含义与作出重新解释之后,我们确实看到这八个字的深远意义。凌校长风趣地解释说:这十个字只有在喜欢阶级斗争,喜欢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人看来是不行的。

除了一流的厕所文化外,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大学楼大门前的五台上网电脑。这些电脑都是联网的,没有任何限制性的软件。虽然只有五台,但是,学生利用却很充分。凌校长的这个作法,也是顶住了很大的压力的。因为在中国,目前学生上网是一个灰暗的话题,一说到互联网,大家立即想到的就是学生玩游戏,“网瘾”之类的话题。想的办法也是如何让学生远离网络。但是凌校长别居一格,主动把学生引导到网络上来,让他们学会利用网络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去看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正运用电脑查找学习资料,浏览学校的博客,还有一个学生正在下围棋。我凑上前去,下围棋的学生不好意思地及时关掉了围棋。其实学生下点围棋也是很不错啊,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要学习知识才行的。凌校长说,网络在教育中的位置很重要,我们不能够因为网络有利用不当的可能就只是一味地堵,还是学会导。网络总体来说是个好东西,那些多的学习资源,但是我们的学生却不会利用,一上网只会玩游戏。这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失策。当然,学生有时玩一些游戏,只要不过分,不沉迷,也不全是坏处,对学生益智健心也是有好处的。我向凌校长提出了一个担心的话题,如果学生利用这个网络浏览非法内容怎么办?凌校长听了呵呵一笑说,这个好办。首先,这个电脑是在公共场合里,来上网都是成群结队的,那些黄色图片、非常内容,他怎么会好意思在大庭广众,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看?再次,我们在电脑上方安装了摄像头,一方面保护电脑不被人破坏,另一方面也是对极个别学生的不自觉行为的一种警告与约束。事实上,自安装了上网电脑以来,还没有发现学生利用这个网络干过不合规定的事情。凌校长说,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试验。下一步,还准备在每个教室里安装上网电脑,开设班级博客,让学生有一个虚拟的探讨学习,交流思想与感情,练习写作的空间,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凌校长是全校带头开设教育博客的,他在自己的博客上每天为学生讲一个教育故事,叫“一天一个励志故事”,已经写了好几百个了。学生与教师都非常喜欢阅读,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寓有深刻的教育哲理,同时风趣幽默,是凌校长利用工作之余精心打造的杰作。

在二甲中学,互联网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极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一间学校能够主动迎接时代的挑战,主动在互联网给学校,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中寻找到新教育契机,这是非常难得的。短短一天的二甲之行,确实令人折服。也许这些好的理念在二甲中学还只是一个起步,有的也还只是一个设想,但是可以想见,这些良好的理念与扎实的行动,一定会诞生一个全新的中学,她将起着引领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作用,我们拟目以待。



(2009年11月28日上午应凌校长之邀作了一场“做最好的自己__教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的演讲。)



2009-12-4
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0:09:49 | 只看该作者
卢志文先生关于课堂的“四个度”评说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673314.html





                                     许锡良







卢志文先生在其《翔宇课变,向着明亮那方》一文中说到理想的课堂时说,理想课堂要关注“四个度”——目标精准度;精力流失度;时间利用度;效用达成度。如果用这四个度来衡量达标,是不是一定就是理想的好课堂?且不说,这个度其实是很难判断的,即使是在判断上无误,我以为也算不上是一堂好课。



目标精准度。一堂课,目标一直是我们强调的,其实,这是将课堂的教学知识化与技能化的结果。就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性与想像力而言,这样的目标精准度是有害的。生成的课堂,目标常常是游移不定,变化莫测的。而生成的课,就是自由平等交流对话的课堂,目标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参与到思考与想像中来。交流对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标不是不可有,但是怎么可能那样精准?另外,目标精准不精准,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目标定得是不是恰当。难度过高或者过低及目标是不是适合,包括目标性质上是不是合适,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另外目标的精准度其实是很难衡量的。知识与思想,都带有模糊性。即使是你教给学生“一加一等于几”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一目了然的。



精力流失度。课堂上,我们最强调就是节奏感要强,时间分寸把握得好,最好是使学生没有开小差的机会,每次都是下课铃声一响,目标就完成了,精力上,自然也是殚精竭虑,以为课堂上这样的状态就是好的状态,其实不然。我曾经听过一个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课,他有一个做法,就是面对一篇课文,老师用口述的方式即兴提出十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努力回忆老师的提问,结果整节课,学生的精力都被调动在这种记忆上,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精力几乎是百分之百地被利用了。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只是背诵问题的能力在被强化着。面对精力流失度的问题,我又想到了西谚里那句:“闲暇出智慧”。一堂课里,学生有没有开小差的权利?学生开小差是不是精力流失了?想像力丰富的学生常常有丰富的想像,是不是意味着精力流失?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开始上课就对学生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在课堂上,你们爱睡觉就睡觉,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妨碍别人就可以了。他的学生,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在回忆从沈从文先生的课里受益的情况时说,他的课不成系统,毫无章法,加上湘西口音浓重,有时会让人听得昏昏欲睡。但是,这正是沈从文先生的看似毫无系统的思想火花点燃了他的思想智慧。教育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形成性格、影响思想。



时间利用度。这也是一个不好判断的标准。是谁的时间利用度?如果是教师的,倒是比较容易把握,看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的节奏就清楚了。但如果是学生的,则学生千差万别,很难说时间利用得怎样。时间的利用度,也只有在知识与技能上可有一比,一经到更深的层面,你就很难说清。比如,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这个过程,如果用时间利用度来衡量,你根本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有时在课堂上,学生完全自主,教师只是创设情境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在时间利用上,真是难说。另外,一些后来做出杰出成绩的科学家,比如达尔文,在回忆自己在牛津读书时的情境说自己只是在牛津睡了几年。在牛津睡了几年的达尔文,他身体不好,精力不充沛,每天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大约只有一个小时,但是,他后来却睡出了“进化论”。林语堂回忆自己在牛津求学时的情景,他也说,这里是非常松散的校园,非常随意的课堂,想学习的人,总能够找到导师,想睡觉的人也大有人在,而且也可毕业。更奇怪的是睡觉的未必不是天才,勤奋的人,也未必能够做出什么成就。人的成长过程是复杂的,生命中的差异性要去充分尊重。人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什么统一的尺度。



效用达成度。我想这个“度”应该是根据第一条标准,也就是“目标精准度”而言吧。效用性的问题,确实是要根据目标来定的。不过,这里同样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危险。与目前在中国提倡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源头是一致的。什么叫效用呢?效用就是达到目标的程度。如果说“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需要期待,那么,动辄用效用的标准是危险的。强调效用的背景,就教育目标来说,主要是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知识与技能层面比较容易判断效用,特别是在知识的记忆层面。比如一首诗,念几遍后会背诵,会默写,效用立即就可以判断。但是,是否理解了这首诗,则就比较难判断了。更难判断的是,你是否能够通过这首诗还能够想像出自己的诗,是否能够感悟到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个效果就更难判断。感悟的过程,有时可能在课堂之外,也可能是在十几年之后的某一天。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四个度”的后面究竟是什么。其实“四个度”的后面就是应试教育的要求。让我来分析一下就很清楚:目标精准度,就是考什么,我们教什么,凡是要考的,你是不是都教了?精准度就是确定在这里。精力流失度,就是与关考试目标无关的,如果你还想了,还做了,就是精力流失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好的精力一定要用在考场上,在考试竞争日益激烈,一分之差,天上地下的社会背景下,岂能分心,心有他骛?时间把握度,就是时间精力都要用在考试的科目上。与时间赛跑,就是与高考的时间赛跑,否则,人有什么好跑的呢?人的一生都是这样过去的。另外,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时间就是分数。效用达成度。也就是说,效率是相对升学率来说的,而不是相对生命成长来说的。你的课堂最后送了许多北大清华的,效用度就高,否则就低。像达尔文那样在牛津睡了几年,慢慢养精蓄锐,效用度肯定是低的。不过,如果达尔文不在如此闲暇时光里养好精神,他的“进化论”可能就出不来。爱因斯坦在大学读书时竟然是班上最不合格的学生,他常常逃课,私下与其他人讨论,阅读与研究,结果毕业时发生困难,竟然无法就业。效用度自然也是很低的。但是,他毕业后三年里就做出了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成就,还创立了当时几乎无人能懂的狭义“相对论”。所以“效用度”是相对考试分数升学率来说,还是相对人的生命本身来说,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如果是相对人的生命成长来说,有的人要到二三十年之后才见分晓,显然效用在这里就是无用。而唯有无用,才是大用。人会成为什么样子,各人有各人的命运,干吗要那样急哄哄呢?

2009年8月2日



附录:







翔宇课变,向着明亮那方



——理想课堂谵语



翔宇教育集团   卢志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



效果不显,效率低下,效益不高,人们对课堂的抱怨和对教育的诟病,是一致的。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载体是课堂。课堂效益低,就是产品质量差。



既然,课堂效益不高是学校教育的百弊之源,那么,提高课堂效益无疑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好课、优课、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生命课堂、绿色生态课堂……表述可以不同,人们对理想课堂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



叶澜教授所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朱永新先生“知识、生活和生命的共鸣”的新教育课堂、肖川先生提出的“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的课堂、《学记》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课堂,其实都是对理想课堂在不同方向和维度上的探索和追求。



理想课堂,首先是高效课堂。高效的“效”,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指的是“效益”。效果显著的课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理想课堂一定是效果显著的课堂;效率很高的课堂也不一定是理想课堂,但,理想课堂一定是效率很高的课堂。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理想课堂。



如同自然环境,理想课堂需要建设和打造,更需要保护和回归——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



打造理想课堂,关键在教师。理想课堂中的教师,一定——

以学习为中心,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而不是被课本和教参所奴役;

以学生为中心,能一切从孩子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旁若无人自弹自唱;

以尊重为基础,能当好“学习共同体”内“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主宰一切;

以问题为纽带,能组织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而不是仅会灌输和表演;

以需要为准则,能珍视并灵活地利用好一切生成性教学资源,而不是机械地程序化运作;

以发展为主旨,能实施多维度、多元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而不是用批评和埋怨制造压抑。



理想课堂需要教师从“执行”走向“领导”,从“领导”走向“开发”——

机械重复的课堂不是理想课堂,缺少灵气;

墨守成规的课堂不是理想课堂,缺乏思想;

人云亦云的课堂不是理想课堂,缺乏个性;

浮光掠影的课堂不是理想课堂,没有实效。



理想课堂关注“四个度”——

目标精准度;精力流失度;时间利用度;效用达成度。



理想课堂——

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是开与达的统一,是严与爱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

理想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是练功房,不是表演场。理想课堂是有导游参与的自助旅游,目标明确,过程精彩,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理想课堂不是由领导组织的例行参观,线路预设,程序固定,激情缺失。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理想课堂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理想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

理想课堂应该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

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



理想课堂的高效益应该建筑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上,应该建筑在科学的课堂结构上,应该建筑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上,而不是仅仅建筑在教师的个体素质高低上。



理想课堂的核心和关键,在课堂之外。

高效课堂的背后是高效管理,没有高效管理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理想课堂的产生。高效管理,是简单管理,不会折腾人;高效管理是制度管理,不是人管人;高效管理是文化管理,是激励人、开发人、成就人,不是压抑人、惩罚人、淘汰人。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变革不能“等靠要”。翔宇曾经在教育体制改革上做过“先驱”,所幸没有成为“先烈”。翔宇教育的二次改革,锁定课堂,从离高考最近的高中开始,从升学质量最好的学校开始,从高考权重最高的学科开始。



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即便倒下,头,也会“向着明亮那方”!
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0:11:31 | 只看该作者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魏书生现象



                         许锡良



  CHINMIN30给我留言说,我文章后面有许多谩骂,我都宽容大度地一笑置之。但是我自己的一些文章,特别是在批评魏书生先生的时候,也是言辞过激。犯了理论与证据推不出结论的错误。以为我只需要指出魏先生教学上的错误即可以了,不必要与“文革”联系起来,他一个人承担不起“文革”这样的重大事件。等等。

  其实CHINMIN30同学还是没有读懂我文章的意思。我批评魏书生正是他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特别是管理实践中的“文革”因素。他身上带有太多的“文革”的痕迹了。如果只是细节上问题,我以为谈都不用谈,刘铁芳先生与蔡朝阳先生各写过一篇文章批评魏书生先生,我以为都写到了点子上了。他们都抓住了魏先生的权威主义与技术主义的问题论述。我以为是抓住了要领。权威主义就是浓厚的个人权威甚至个人崇拜的指导思想,技术主义就是实施“文革”式的领袖控制,“文革”时,领袖不在权力中枢,却可以掌握全局,靠的就是个人崇拜与相互的严密监视、告密、惩罚。魏先生可以大半时间不在学校与教室里,全国满天飞地演讲、开会,也是靠这些办法。教育是以生命在场的形式进行的。但是,魏先生创造的奇迹就是让生命空缺,靠遥控来掌握。管理上的技术主义如此,学科教学上的问题也如此。比如魏书生教的是语文,但是,他的教法只能对付语文中的生字词句之类的东西,而文学性、思想性的内容他的语文教学中从来没有体现出来,也无从体现。这样学习语文除了应付各种考试外,对于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的提高其实没有任何帮助。这就是教学技术主义的局限。这两样东西我的博客上都有收藏。请参阅。

   要用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崇拜与迷信的态度对待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要学会逻辑分析、历史对比与实际调查。教育是犯不起错误的事业,在没有充分地论证与实验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借助宣传手段就这样铺天盖地推广一个人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是很危险的。即使是美国的杜威,在美国也没有这样形成一统江山的影响地位。杜威在美国的影响其实是批判出来的,也是实验出来的。他的学生克伯屈一生从事杜威教育思想的实验与研究。但是,中国教育界目前以一种迷信姿态对待魏书生,用宣传代替研究,用崇拜与迷信代替理性分析。这对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温家宝总理最近借钱学森先生之口提到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只要分析一下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在一种什么教育影响下就不难找到原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几十年来是怎样影响了中国的基础教育,这是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其实是深深地打上了他那个时代的烙印。

如果说我批评魏书生先生身上有严重的“文革”情结,并且依靠“文革”式的权威与技术控制人性,这只是在述说他的一个客观的东西。我是在读他的书中得到出的感受。而且我也是从他的表述中来说话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说过,像“文革”这样的民族灾难要魏书生一个人来负责。他其实也只是一个受害者。不过,他把受害后的人格再次带到当代的教育中来,而且一直流行了近三十年。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文革”对这一代的影响要有一些警惕性,这个东西给中国人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会带上那个时代的影响。如果这些东西仅是他个人的教学尝试,也未尝不可以,但是事实是这近三十年来,他的经验与办法一直在依靠政府行为,甚至现在他本人就是政府教育决策人员,在强行推行这些思想与办法。这个办法同样也在全国内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在强力推广。这才是我忍不住站出来批评的原因。

我所在的广东省,现在地级以上的市,很少没有请过魏书生作报告,很少没有在管理中强力推行他的办法。我在下面讲课,许多老师都向我反映这种作法带来的烦恼。一面谈素质教育,追求个性解放,保卫儿童,追求创造性;一方面实际上不但不把学生当人来看,而且也不把教师当人来看,都当成机器在控制着。而且这些东西还被称为“民主管理”与“自主学习”。他自己喜欢练气功,就规定别人也来炼。他自己喜欢跑步,就规定别人也来跟着他跑。这些行为都是权威主义下的重要特征。用学生相互告密与赋权惩罚来达到让学生守纪律的目的,我以为都是在培养一种权威主义的人格。在基本问题上就出现了不可调和的方向性错误。至于魏先生他的演讲多么风趣幽默,那才是一个细节问题。我并不是挑剔这些小问题。我在一些场合批评魏书生先生的教学思想,下面的许多教师就情不自禁地鼓掌。可见,也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绝大多数都赞同魏书生先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对为魏书生先生辩护的人,大多只是说他有教学实践,并且已经成功了。这些说辞经不住推敲。我批评的是他成功的前提与成功本身给教育带来的危害,而一些人却拿他“成功”了作为辩护。这就是我们一些教师已经在集体无意识状态中太久了,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反思能力。一个人的成功是有条件的,你相信不相信,希特勒治下的德国也曾经有许多人是成功了的。就是“文革”时期,不也有过许多成功的例子吗?就我记忆中有印象的就有像陈永贵这样的成功者,王洪文这样的接班人等等。不说也罢。

现在80后出生的学生,受教育过程,一些历史又没有让他们在正规教育中真正地了解,我理解他们的感受。我好在出生早了一点点,所以自己多少还有点直接的印象,再读了一些人的回忆录,才知道一些东西的。我批评魏书生完全依靠他的言论与文本来作依据。有人告诉我,还要对他教过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我想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不过,以我个人的财力、物力与精力来说,这是一个异常浩大的工程。政府应该在教育经费中拿出一点钱来,为这个事立项研究。如果全国这样热心推广他的教育思想与经验的话,如果这是在外国,早就有立项研究。否则的话不敢随便就用纳税人的钱来随便推广一个东西的。不过,人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的成长也是很复杂的过程,即使调查研究,也只是一个方面。有些东西,研究其本身的思想与方法也可以得出他的培养结果的。训兽术就是用来训兽的,结果就是驯服兽。不调查也会知道结果。只是驯兽效果究竟如何,这一点要调查研究罢了。

   我作这些批评决不是人身攻击。我对魏先生他本人是敬重的。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教师,我以为魏书生都有值得敬佩的地方。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他勤学好思的习惯,都是没有疑义的。我早就说过,我对他的批评是作为一个特定的符号来进行的。他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是代表了一个末落的时代。如果不在全国宣传推广,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风格,如果是教师们自觉选择与尝试,我也无异议。但是如果全国依靠政府行政权力强力推广这个东西,我感觉我有责任站出来说点话。批评,其实也可以有反批评,如果我哪句话不妥,那个结论不对,可以具体指出来,然后分析讨论。有一些人不懂得如何批评,只是会一味地说,我是多么多么热爱魏书生老师啊。这不叫辩护。辩护得有理由与证据。我批评魏书生基本上就是以他自己介绍的教学方法与案例为证据的。没有把自己的臆测强加给他,至于这些东西是否与“文革”无关,大家最好把“文革”时领袖的一些做法与此对照检查。然后再作结论。

2006年12月18
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22:10:59 | 只看该作者
许锡良《追寻教育的真谛》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许锡良,是著名教育学专家,他立足于现实社会中的教育问题,分四个篇章阐述了当下教育的真谛。比如,第一篇追寻人性化的教育思想,是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阐述教育的真谛的,其中论述了:思想观念要先行、让学生成为野生植物、教育的有效思维等观点;第二篇寻找完善的教育制度,是从教育制度的角度来阐述教育的真谛的,其中论述了“给学生减负”其实是一个伪问题,陈省身眼中的中国数学与中国教育等;第三篇追寻现实教育的真谛,是从当前的乡村教育及如何保护学生的天性的角度来阐述教育的真谛的;第四篇教育学术研究探寻,是从教育研究的角度来阐述教育的真谛的。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思想深刻,能够打通思想理论与教育现实之间的通道;他见微知著,能从细微处发掘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他思维敏锐,有着对文化、教育与社会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他文字犀利,许多文章都表现了“一位有良知的学者的正义直言”,启迪人的智慧,给人深思。
    本书收集了他最近几年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开通博客后的一些思考。
    本书表现了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民族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许锡良,男,1966年12月生。江西黎川县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经发表过《执行程序中如何实施以物抵债》、《试论对第三人债权的保全及其与执行程序的衔接》等多篇论文。现供职于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长期教授公共《教育学》、《儿童文学》、《逻辑学》、《教育哲学》及“教育改革专题”和“传统文与教育专题”课。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能够打通思想理论与教育现实之间的通道,从细小入微处见大精神,有着细致入微的文化、教育与社会的洞察力。

当当网: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mp;ref=search-1-pub

卓越网:
http://www.amazon.cn/追求教育的真谛-许锡良/dp/B004FWWMU0/ref=sr_1_1?ie=UTF8&qid=1309709210&sr=8-1
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22:37:36 | 只看该作者
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变得愚蠢?


               许锡良





让人变得愚蠢的因素有许多,比如遗传基因常常决定人的智商,应该承认人的聪明贤达,还是暗弱愚钝,有许多都是先天的。遗传性的先天因素暂且不去说它了。后天的因素其实也很多的。比如人脑遭受外伤损坏,使其脑正常功能丧失,甚至变成植物人,人要不愚蠢也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物质层面上的因素。

还有一些非物质因素。比如,据说,恋爱中的女人最愚蠢。那是因为,这个阶段甜蜜的爱情,占据了大脑的几乎所有位置,从而丧失了起码的理智,变得无法判断常识,无法辨认基本的常理。但是,这种“愚蠢”是甜蜜的,常常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里还存在着另一些因素让人变得愚蠢,却不是那样甜蜜而心甘情愿的。

第一,权力。权力让人变得愚蠢的说法已经很多了。比如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人在权欲熏心,拥有权力而不受监控的情况下,常常会做出匪夷所思、伤天害理的事情来。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常常先让他掌握不受监控的权力,然后让他变得疯狂。为了防止让权力使人丧失了起码的理智与良知,所以西方人发现了一个权力定律:权力使人腐败,绝对权力绝对使人腐败。权力支配下的愚蠢,常常要为害社会,谄害忠良,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拥有权力,而缺乏制约与监督的话,常常会让人丧失了起码的理智,以为自己真的是什么神人,可以超越自然规律。

第二,金钱。金钱是个好东西,可是金钱如果掌握在没有法治的社会和没有信仰的人手中,也常常会因财大气粗而变得利令智昏。利令智昏,其实就是说一个人常常因为过分追求财富,而导致他智商下降,良知缺失,从而变得愚蠢而顽固不化。中国古人对食肉者有一个偏见:食肉者鄙,未能远谋。在古代能够吃得起肉食的人,常常是就是有钱人。说他们卑鄙无耻浅薄,没有深谋远略有什么理由呢?那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财富既不是发明创造的产物,也不是市场经营的产物,而是赤裸裸的权力产物,因此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没有劳动的金钱,在印度甘地那里变成了人类七宗罪之一,这是有道理的。一个良性的社会,金钱财富首先是劳动的产物,是知识智慧和发明创造的产物,而不是权力的产物时候,金钱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可能性才会大大增加。世界上的哲人智者,常常要对金钱与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是有道理的。比如印度诗人、哲人泰戈尔就说:鸟的翅膀一旦挂满了金块,也就不能够飞翔。西方许多思想哲人,对权力与金钱都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不让自己利令智昏,也不让自己权欲熏心。这样的人比如苏格拉底、斯宾诺莎、维特根斯坦、爱因斯坦等。他们追求的是智慧,当金钱与权力要妨碍他对智慧的追求的时候,他们就毫不犹豫将其舍弃。

如果说,权力常常让一些官员变得愚蠢,金钱常常让暴发户变得愚蠢,而这些愚蠢在一个社会总是极少数的话,那么,让大众变得愚蠢的最好办法就是文字狱与思想罪,金钱与权力配合默契,将思想信息封锁起来,大众的愚蠢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因此,能够令最多大多数变得愚蠢的最好办法就是:



第三,封锁信息,遮蔽真相。信息不对称,常常令人作出错误的判断。一个独夫民贼,让国人在太平岁月里饿死数千万,但是这些被饿死的人的亲人或者后代,仍然怀念他,尊他为红太阳,歌颂他的歌声仍然红遍了天。这种愚蠢常常是信息封锁的结果。能够在信息封锁的时代看穿西洋镜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且这些极少数一般很难活下来,因为他们是极少数能够看懂骗术而且敢于揭开骗术的人,这样的人就是思想的先驱者。

事实上,在那些专制国家,民众常常会被一块红布或者一块白布遮蔽了眼睛,明明是饿殍遍野,此时你如果问他看到了什么,他会告诉你:“看到了幸福。”愚民常常就是这样造就的。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究竟是让国民变得愚蠢了,还是变得更为聪明了?有人说互联网的微博时代会让全民变得愚蠢,这个说法毫无道理的。互联网确实让许多一夜暴富的人如郭美美之类,或者掌握权力而骄横一世的人丑态百出,但是,这不是互联网让人变得愚蠢,而是互联网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的愚蠢与丑陋。至于广大平民百姓,在互联网时代应该说,因为信息流传的迅速,从而获得真相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因而受到启蒙,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互联网因信息传播的迅速,而常常发生网络围观现象,我以为这不会让人变得愚蠢,相反,我相信,只要围观的是真相,只会让真相更加大白于天下。我还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有常识与常理,几乎每个人都有道德人情的底线,如果不是被剥夺了知情权,一个正常的社会都会作出合符常识与常理的判断。这也是为什么民主法治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保证新闻舆论的自由,宪法保护人的思想言论的自由,在有真正的新闻舆论自由的社会,就不会有什么谣言产生,更不可能会有什么妖言惑众。因为消息闭塞,所以小道消息满天飞,自然是听风就是雨。一个社会的愚蠢,常常是专制权力造成的。他们常常靠封锁消息,控制思想,以打击异端邪说,封闭人的心智。愚蠢自然而然不可避免。

互联网进入微博时代,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微博常常让一些愚蠢的官员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比如前不久江苏常州溧阳的卫生局长与情人开房,竟然把微博当成QQ用,瞬间即遭到上百万人的网络围观。这种情况究竟是全民变蠢了,还只是那个官员愚蠢?互联网就是真实社会的一面镜子,恰如其分地照出社会的百态,也包括那些愚蠢,但是,这并没有让人变得愚蠢,而是让更多的人见识了愚蠢,认识了愚蠢。尊重真相,才有可能揭示真理。有什么理由认为互联网会让人变得愚蠢呢?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25 , Processed in 0.07093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