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生命成长的基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2 12:3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生命成长的基石

蔡华军 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226321)

《教育时报》记者褚清源说,“品牌的90%是文化。只有文化的才是久远的,文化永远大于技术。当我们在关注技术层面的经验时,同样需要更进一步去关注深层文化,用文化来改造学校。”(文见《文化永远大于技术》)

二甲中学在张文质先生“生命化教育”思想和凌宗伟校长“行为文化建设”思想的共同影响下,走出了一条以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文化发展之路。这条路上,有博客,有青年,还有“学教案”……

“博客”,对生命的另一种关怀

凌宗伟校长来了,一并带来的还有“新浪博客”和“博客圈——教育行者”。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他以为,学校领导常常从“管理者立场”来支配教师,把教师当作“工具”,要求教师当“春蚕”,做“蜡烛”,无私奉献自己的生命。而在生命关怀的视野下,学校领导应该确定“教师立场”,把教师当作是具有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的生命个体。于是我以为,凌校长要求的博客,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创造精神的提升,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是在设身处地地替教师的成长着想,是在为教师创设适合其发展的环境。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也说过,如果一位教师每天都能在“新教育在线”(博客)上交一篇当天的教育教学反思,他能保证,不出两年,这位教师一定能成为名师!是的,教师成长的道路有千条万条,但说到底还是一条,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于是我以为,如果我们每一位二甲中学的年轻教师,每周也能更新一次自己的博客,反思总结自己一周来的教育教学心得或困惑,不需要几年,也一定能成为名师。

曾有人问,教师的快乐从哪里来?如果从生活最基本的吃得好、穿得好来说,那是物质上的快乐。学校是从事精神活动的场所,我们要着重引领教师的精神追求,唤起教师实现其生命价值的需要。博客,带给我们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教育行者”博客圈让我们能够彼此看到共同的进步,我们又获得了来自真挚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还有那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教育行者”已经成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舞台,成了我们个性展示、才华比拼的舞台,成了引领下我们追求价值、积聚智慧的舞台!

所以,我以为,凌校长要求的“博客”,是在引领我们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对我们生命的另一种关怀!

“慕青”,对生命的另一种提炼

张文质来了,一并带来的还有生命化教育思想和青年教师的成长。

在二甲中学,百分之八十的教师是三十五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他们是二甲中学未来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二甲中学的成长,所以,分管高中教学工作的我,特别重视利用校本培训来促进他们健康、快速的成长。而“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就是我主持的《农村教师校本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的实验团体。

早在2003年,十多位年轻男教师组建了二甲中学“青年突击队”,协助参与政教工作中的一些突击检查,后来逐步发展为一支参与学校常规值勤的有生力量;同时,另一些年轻老师自发在一起,参与校报编辑和学校宣传的其他工作。这些,让我们看到了年轻教师在学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施展才华的机会。2006年,在吴国成副校长的推动下,学校以两支队伍为基础,组建成立了二甲中学“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朱建、陈雪连、吕斌、曹铁军、季勇、曹权等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2007年暑期,我为这些年轻同志提供了一些支持,组建了青年沙龙科研分组,组织他们利用暑期时间,积极投身到学校“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中来,并且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

看着这些青年教师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加他们的生命厚度。张文质先生的到来,让我怦然心动!张文质给我们带来了生命化教育的思想——“教育是慢的艺术”、“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教师作为讲述者”、“活着就是幸福”……也许,有人把这些理解为面向学生的生命化成长的思想引领,我却更看到了这些在年轻教师培养方面绽放出来的思想的光芒。二甲中学成立了“张文质之友读书会”,读书会的博客“今天第二”上几乎每天都有成员新的读书心得;二甲中学“班主任之友论坛”以及论坛的博客“智渊”也在积极筹划之中……“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的主要成员又一次找到校长室,他们准备把“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更名为“慕青”实践成长协会。“慕青”,慕,仰慕、向往的意思;青,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青”;“慕青”实践成长协会就是要让青年教师通过协会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水平,实现“胜于蓝”的目标。并且,他们理由充分:第一,过去青年沙龙的性质更多地是协助学校行政工作的民间群体,而今,“教育行者”博客圈、“1+1教育博客”、“张文质之友读书会”和“班主任之友论坛”等等更多的是侧重青年教师本身的成长,这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第二,近三个月里张文质先生三次来到二甲中学,他们承担了所有张文质的演讲、与师生对话的文字材料的整理,这些文字让他们对学术和教育立场的认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承认,过去,他们还从来没有把“教育”的问题思考得如此深入。

也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也许这就是生命化教育思想的魅力,也许这就是年轻人的魅力……我在这样想。

“学教案”,对生命的另一种引领

“校长的生命状态影响制约着老师,老师的生命状态影响制约着学生。我听了一节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课,非常精彩,尤其是你们那个‘学教案’,把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结合的比较好,无论是课堂上,老师教学引导,学生课堂的练习交流,都以学教案为基础来展开的,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今年四月份河南中原油田教育代表团来我校考察生命化教育和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当时数学特级教师魏中星校长对我校一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如何让课堂效率最大化,近一学期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为了更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在凌宗伟校长的倡导下,我校创立了具有二甲中学特色的“学教案”教学模式。今年3月初凌校长在全校启动“学教案”教学改革会议上专门做了《退而结网,从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开始》重要讲话,并创设出学教案的样式,各学科讨论形成符合本学科实际的学教案模式,领导带头上新模式示范课。现在“学教案”教学模式在我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推广。5月份通州市高三模考质量分析会在我校举行,教育局领导和全市各高中的校长参加会议,并听了我校近十位教师的随堂课,对我校推行的学教案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张文质先生也积极参与了有关学教案的听课和讨论,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学教案”确立一种新的课堂观,即充分预设加动态生成的课堂观。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主动创造和生成教学的过程。“学教案”模式在教学组织中强调师生的双向互动,要求教师是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因势利导,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活动,把师生生命的即时状态调整到最佳。

当然,一个新的教学思路要成为一种师生的自觉行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但我们坚信:“学教案”的推进,一定能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场所。

文化,让二甲中学的教育博客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文化,让二甲中学的青年澎湃着追寻教育真谛的梦想;文化,让二甲中学的课堂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1:36 , Processed in 0.0603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