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市“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主题活动记录之一
2009-04-03 07:04
“生命化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对话
张 伟(主持人,通州市教科室副主任):
各位同仁,下午好!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张文质先生“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教育”的专题讲座,同志们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也有许多话要说。下面我们就围绕“生命化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这样的话题,开展一个对话,与张老师交流,与同志们分享。
张卓鹏(二甲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教育是学生与教师生命的紧密联系,是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和教师生命质量的共同体。我校非常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也提倡教师的生命质量,我校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也是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我认为生命教育首先要进入生命,尊重生命,老师一定要把学生当学生看,与学生共情,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的教学要更注重体验生活,联系生活,提升生命质量;教学要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空间,规范和约束是必要的,但现在学校的约束可能太多了,应该实行人文关怀,实行个性化的教育。我校提出:“办有灵气的的教育,育有个性的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不是扩大学生的差异,而是对这些差异进行补偿,促进他们的发展。但目前统一的模式使个性化人才培养受到一定的局限,这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教育界的一些做法是急功近利的,而教育的实质是充满期待的,不是一年两年能看出效果的,可能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体现,因此,生命化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凌宗伟(江苏省特级教师,二甲中学校长):
我觉得你应换一个关键词,不是把学生当学生看,而是把学生当人看。我们之所以对学生关注不够,是因为我们站在上位看学生,而不是跟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状态把学生当人看。是不是将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当成一个生命来期待,这关乎到对生命的理解。
张剑平(通州高级中学):
看到这个话题,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包括从西方引进的教学观,可以说是把人作为一种工具来培养的,因为,从西方的工业化革命直到现在,一直是把人当成工具的。从前有种说法,我们宁愿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我们培养的是人才。如果真正的从生命化教育来说,不应叫培养人才,而应该是培养人。才本身就带有工具性色彩,因此,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都在承担培养工具的功能。再比如,雷锋的钉子精神,其实也是社会的工具。因此,我就想,生命化是不是一个工具性问题。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中,佛教是很关注生命状态的,由此,我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如何来认定?是不是我成了名家、专家、名人,我的生命价值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还是尼泊尔人的幸福指数——不愁吃穿,乐呵呵的生活就实现了人生价值呢?我们对人生价值的认定会影响到生命化教育课程的设置,即我们怎样实现生命化教育?佛教的禅宗有句话:“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也是一种教育,但我们的教师不可能不理文字,那现在的教育是否玷污了人性中的纯洁?之前,我看了张教授关于人的本性的文章,有这样一句话,“成全生命就是顺应生命的天然状态”,这是不是不受教育的污染?教育是必然的,因为它是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必然手段,生命化教育应回到哪里?农民,可能没有知识,但很健康,他可能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而一个取得很大成就但有生命之痛的人,比如三毛,这两类人的生命,我们如何来衡量?我们是鼓励做三毛这样的人,还是做平庸但健康幸福的人?我们的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是社会化还是非社会化?
徐 生(金北学校):
听了两位的观点,也激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经历了春华秋实,树在长时间的休整后,又开始了关于春天的故事,树召开了家庭成员会议,共同讨论什么是生命?叶说:“生命是采集。我生命里的三季,每天都要采集二氧化碳与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养料送给家庭。”花说:“生命是绽放。我生命里的美好时光太短了,阳春三月的气息,明丽的春水,都让人留恋,我不绽放,又谁肯在我家门前驻足观光。”果说:“生命是成功,秋天里,高粱的籽儿在杆头喜得欢,向日葵笑盈盈的脸庞像太阳,我不结果,心里闷得慌。”枝说:“生命是托起叶、花、果,光耀了我们的门楣。我不托起,他们来干啥?”干说:“生命是支撑,万叶千花压一身,累累硕果赠与人,做大哥的得陪衬着点。”根说:“生命是涵养。既然扎根在泥土,就要心向大地。厚德的大地呀,承载着万千生灵,我的一生就靠大地来涵养。”树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不紧不慢的说:“你们因个人的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对生命的理解也不同,其实,生命就是生命,它靠不停的采集而丰盈,它靠如期的绽放而芬芳,它靠期盼的成功而光彩,它靠柔和的托起而摇曳,它靠坚强的支撑而茁壮,它靠昼夜的游动而畅达,它靠默默的涵养而润泽,它靠永恒的希望而新生,亲爱的你,你就是一棵树,你的孩子、孩子们,同你一样也是一棵树……
张文质:
多美的诗句!是“生命的感怀”,是对生命的理解,用比喻谈生命。
如果谈生命,用比喻的方式,就会有一种局限。我们对生命的感怀,还是应该回到生命的整体性上的,圆满、多维的把握它,这样才能更接近生命的理解。法国哲学家莫兰强调人要复杂、多维、整体地理解教育。单一地理解教育就会出现偏差。我们还有一种思维方式:非此即彼,也会如此。因此莫兰强调要用多维重组的方式理解教育。刚才张老师讲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其实生命有三个层面,天然,生来如此。生来就是一个人,他身上有人的属性,人总是会成长、有人性、复杂不可思议的,有命运的。这不是概率能统计出来的,完全是个体性的,很偶然的,从健康准则来说,人所有的都做到,但无法违背命运。所以西方哲学认为:相信命运的人,命运会离着你走;不相信命运的人,命运会推着你走。你生来如此,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话题,当我们说敬畏生命时,也包含了对这个人独特性和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的尊重。另一方面天然也包含着个性化的东西,个体差异很重要,在教育里,不谈个体差异那就不是教育。有人生来这样,有人生来那样,这种个体差异就是命运感,比如老师们生在南通,那你身上就带有南通整体命运,经济地位,文化传统,物产和这里的一切,都是构成你生命的重要部分。你到福建去,靠海的地方和山区的差异,可能就是你一生无法弥补和磨平的差异。这种个体性的差异就是天然,人生来就是这样。很多不是他能改变的,对每个个体来说,他只能接纳自己,哪怕很痛苦,这种接纳就是他一生的使命,从而越来越喜爱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还要探讨生命的本然,本然就是本来如此,对人的生命来说,本然很重要。人就应该像一个人,老年人就应该慈祥,少年应该天真活泼,比如少年经常好奇而犯错误,学校应该允许少年犯错误,甚至要鼓励他犯错误,这就是生命的本然。他作为一个生命,就是如此,所以作为学校,可能更多的是孩子适应学校,而不是学校适应孩子,学校最大的麻烦就是忘记了学校应该适应孩子。有一年一个大学生由于天气很热,没有空调和电风扇,连续三个晚上没睡好觉就自杀了,社会都在批评现在的大学生太脆弱,太娇惯……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三个晚上睡不好觉是多么恐怖的事。我昨天在房间里就想,我最怕的不是感冒,而是感冒后鼻子塞,然后就睡不好,然后就非常恐惧,可能对每个个体而言,都有无法克服的软肋。对这个大学生而言,他家里的条件已经那么好了,只想让他适应学校,而没有想到能不能给他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你还想让孩子过以前六十年代那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符合人性吗?另一方面,当这个人遇到这样的困难的时候,他很苦恼,我们学校有没有想过,可能只是说,我们就是这样的要求,你只能适应这样的要求,你要想别的,没有了。包括有的大学还不允许学生在外面租房子,不允许学生有一些特别的需求,这样的教育是不是也有问题,我们对孩子的本然状态的尊重的不够的。今天凌校长和我说关于改造学校的厕所,改造教师的办公条件,改造学校的文化,这些都符合人性,符合教育的需求,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这就是对个体生命本然的尊重。本然就包含着对更好生命的期待,一方面是人的天性,另一方面是人的天性就朝着更美好的生活去追求。
这些还不够,教育还有应然,应该如此,应该这样。这是教育的目标问题,目标其实有一个张力,但要把握张力的度是很难的。上午我说,美好生活是非共进状态,这当中包含着对孔夫子的中庸之道的理解,中庸之道我们往往把它理解为折中,其实不是的,它是一个理念问题,过犹不及,他不是在两点中间选一个点,而是在充满矛盾冲突中选择某种理念,是非现实的状态,是你所期待的,实际上可能是你永远无法达到的,一定要不断地追求,就像圆周一样,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圆,只有无限趋近的圆,这就是理想状态的选择。上次我看秦主任他们写的教育的保守机制,教育具有天然的保守机制,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的反本,回到教育本然的、应有的遗产,也就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对教育核心的理解,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包括孔夫子的关于人性的思想,强调诚信利人,它是在特定时代赋予它特定的含义,但最核心的问题在孔夫子、苏格拉时代都现在基本没有改变,每个时代都不断地回到对这个核心问题的思考上,针对自己的教育现实进行回应,教育现实适应它、提升它。因此教育在应然上需要更开放的思考,而不是仅仅落脚在某一点上。比如这个关键词:成全之道,成全你身上已经固有的、潜在的,如果你身上没有的,那可能是它不关注的。从教师而言,需要有一个价值判断,有发现的能力,敏感之心,同时还需要有专业化的能帮助学生去实现的智慧。
当我们谈生命化教育,也可以归纳出几个要素,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实现个体的价值,用更人性更人道的方式成全他。另一方面,它又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联、互动、对话、分享,生命化教育是人与人、生命与生命、理想与理想之间的碰撞交汇,然后去启迪更好的教育,因此,生命化教育可能会立足于很复杂的社会困难,但也会朝着理想去努力,哪怕取得微小的成功,累积起来,教育就在向前推动,钱理群称之为:“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生命化教育则称之为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这样,我们的起点不是很低,但目标很明确,朝着美好的方向一点一滴的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