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程开发:教师的视野和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17:3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程开发:教师的视野和意识
文/子虚


  2005-11-13
  前言:我开设过的专题
  喜欢文学的人,大约都会自然地走向哲学、史学,走向更为广阔的领域。爱读书,便多困惑;多困惑,就更要读书。慢慢发现,文学书籍解决不了自己太多的困惑,于是乎,阅读便延伸了。这种延伸,自然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一些原先不熟悉的东西也就渐渐地熟悉起来。自己受益之后,觉得不错,便想让别人也知道,也受益。这大约是我开设这些所谓校本课程的初衷吧。后来想想,这其实也是课程的终极价值所在。
  对教师的定义,韩愈说过一句“传道,授业,解惑”。我的体会是:求道,修业,解己惑推及他人之惑也。
  2001年正式开设文化专题课,至2004年,大约开设过以下一些专题。
  
  1. 美学多棱镜(美学,及其与科学、艺术、宗教的关系)
  2. 四大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延伸思维;科学观)
  3. “钱”途无限(金融学初步)
  4. 索罗斯打败英格兰银行(现代资本市场的残酷游戏)
  5. 亚洲金融风暴面面观(国家经济结构与创新能力的反思)
  6. 香港金融保卫战(国际金融资本的真面目)
  7. 现代化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高技术社会的人类生活)
  8. 海湾战争透视(技术、战争与国家利益)
  9. 全球化时代的战争与战法:超限战(新战争理论)
  10. 漫画:情趣与哲理(幽默的艺术)
  11. 广告的奥秘:品牌定位(消费心智与消费行为学剖析)
  12. 摇滚神话(另类艺术)
  13. 信息论(科学方法)
  14. 控制论(科学方法)
  15. 系统论(科学方法)
  16. 支配现代世界的观念(从牛顿、笛卡儿到洛克、斯密)
  17.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到耗散结构理论(宇宙观)
  18. 混沌学(宇宙观)
  19. 博弈论(科学方法)
  20. 武侠:都市民间的欲望舞蹈(通俗文学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21. 金融泡沫:从邓老太到美利坚合众国(“里根经济学”的非义本质)
  22. 中国版的“阿杰尔神话”(社会公正的经济学思考)
  23. 当代中国女性的沉沦(社会问题关注)
  24. 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批判的武器”的人文精神结晶)
  25. 美国宪法精神(世界第一强国的国家结构与理念)
  26. 文化帝国主义时代(文化现象的政治经济视角)
  27. 网络:没有重量的空间(人类新生活方式的反思)
  28. 中国城市新阶层:背景、现状与危机(社会潜在危机关注)
  29. 关注社会底层:一个上海白领的心里话(社会弱势群体关注)
  30. 市场是什么(市场链条;垄断;“市场神圣化”的反思)
  31. 教育拉动了谁的消费(经济学分析与社会公正)
  32. 谁的天国:由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反思中国农民起义(正统历史观反思)
  33. 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思潮的社会学分析)
  30. 王石:符号与表征(成功人士解读)
  31. 做一回项目经理(校庆工作个案陈述;以系统论“三维”指导工作策划)
  32. 解读老子
  33. 初识庄子
  34. 走近孔子
  35. 解构韩非子
  36. 佛教
  37. 基督教
  38. 伊斯兰教
  39. 游戏里的经济学(社会规则的经济学分析)
  40. 米兰达法则(美国宪法原则)
  41. 美国――“倒萨“背后的图谋(国际政治博弈)
  42. 全球战略问题新观察(国际政治博弈)
  
   正文一: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
  课程开发无疑是一项典型的学术活动,但我却很想从一个不怎么“学术”的话题出发。
  由于社会分配导向的变革和衍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向和大众共识。这无疑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之所以“热爱”知识、孜孜学术,并非因为他们已经陶醉于知识和学术本身的魅力,更不是由于自己内在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然,相当一部分人是冲着“尊重“二字来的。这里,“尊重”绝不是两个简单的汉字,它意味着许多非常具象的现实物质利益。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任何人通过自己对大众的奉献从而获得社会的承认乃至优厚的褒奖,但重要的是,这绝不能作为一个知识者的“学术动机”,可以说,一旦存在这样的动机,此人业已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者的最根本的资格,而这样的人所“开发”的课程也必然摆脱不了肤浅的流行和浅薄的功利,这样的“课程”本身,也一定会沦为沽名钓誉的又一机遇。
  我想,一个课程开发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知识的人。这种热爱是没有前提的,因为对他来说,求知本身就是对他最优厚的褒奖和回馈,他会认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次极佳的充实和提高自我的机遇,而倍加珍惜。其次,只有一个热爱知识的人,才能自然地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膜拜和推崇,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嘛。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我们中学教师是当然的知识分子。如此,我要说的第二句话即“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我想,这也是教育家和教书匠之间的最根本的分水岭。知识者应该是一个对社会负有特殊使命的人,这里面孕含着重大的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是一个热爱正义的人,我们出于纯粹的社会正义感而从事并认同我们的事业。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为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的到来做一点基础建设,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唯一的学术动机。我们所理解的“现代”,只应该是一个光明的时代;我们渴望生活的“世界”,也只能是一个彻照着公正之光的世界,即使学生的“发展”也必须是以正义为目标和前提的发展!这正是我们的课程所要赋予学生的精髓所在。
  
  正文二:直面世界,剖析重大事件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就是基本无视现实世界的变化,敏感度低、反馈滞后;其次,传统教材里,重大历史事件的外延被大大缩小,更多地局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而在“后资本主义”的今天,经济正借着“全球化”而狂飙突进,影响乃至决定着政治、军事各个领域的流速和流向。其三,引导学生关注影响和决定世界流向的重大问题,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最佳途径。只有让学生感到世界的变化和自己息息相关,才有可能真正调动其关心世界关心人类未来的强大内驱力。
  基于此,我们在专题的选材上进行了大胆的倾斜,开设了诸如《索罗斯打败英格兰银行》、《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金融保卫战》、《海湾战争透视》、《当代中国女性的沉沦》等一批专题讲座。脆弱的国家金融保障、触目惊心的国际淘金狂潮、长着“眼睛”的激光智能炸弹、新形势下的中国妇女处境等等话题中,自然地蕴涵着对金融安全意识、国家利益概念、社会公正观念的急切呼唤。似乎抽象的“世界”和“现代”,在一桩桩具体可触的“事件”里露出其“庐山真面目”,引起了同学们空前的参与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忧患意识。
  即使古老如历史课题,我们也要赋予其“当代史”的视角。比如在《谁的天国》一讲中,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关注洪秀全其人起事,从其造反动机、人格特征、行事手段等等方面和其他农民起义领袖做比较,得出结论:洪秀全辈所孜孜以求的“天国”,只是他们个人的骄奢淫逸,绝非人民大众之福祉。通过这只“管”,窥见中国农民起义的“全豹”,通过对现行正统历史观的颠覆,从而完成在当代意义上对农民革命的审视与批判,给我们自己――中国农民的子孙后代们提个醒。这样的视角,当然是属于“现代”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正文三:注重发散,增加思维含金量
  古人云:“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总体知识积累对其创造能力的制约关系。但我们觉得还应补充一点,这里的“厚”应该还包含着思维层面上的内容,即一个人对广袤而深刻的思维能力的拥有。思维似乎从来就是以一个神秘的“黑箱”的身份而存在的,但这丝毫不应成为教育漠视思维的借口。缺乏思维含金量的课程,严格地讲,可视为一门不够成熟的课程;不能有意识且有效地开发教材的思维价值的教师,当然不能被视为一个成熟的教师。基于此,我们在“文化专题课”的教材设计和实施操作过程中,一直把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作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目标来抓。
  所谓“广度”,我们的理解是指人“建立普遍联系”的能力。每个案例,都有其产生的深远背景;发生的时候,会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方方面面;“消失”之后,会存在形形色色的变形延续。我们从两个方面去体现我们的思路:其一,整体――我们的教材内容涉及范围广泛,从经济学、军事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到新兴边缘科学、新兴科技以及基本方法论,并力求形成它们之间的多元融汇与碰撞。其二,具体――在进行每一讲的时候,我们的思路绝不囿于话题本身,而是尽可能宽泛的展开,比如在《网络:没有重量的空间》一讲中,我们的教材设计便会引导学生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网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力图揭示网络对政治、文化、艺术、民族国家、犯罪、战争、情感等等领域的全方位的介入,我们的课堂上,便流动着诸如“网恋”、“黑客帝国”、“逻辑炸弹”、“网上购物”、“电子垃圾”、“文化垄断”、“记忆控制”、“语言强权”等等概念,通过讨论,让我们的学生明白网络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的介入与颠覆。
  所谓“深度”,我们的理解是指人“发现潜在联系”的能力。在《四大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中,我们引导学生逐个分析中国古老发明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价值。比如对“印刷术”出现的意义分析:促成了知识的大批量流通;这种流通又催生了更多的新知识的诞生;为技术、文化及精神在全人类范围内的融会贯通铺平了道路;少数精英的思想结晶以更快的速度成为公众常识;信息垄断破产,专制制度丧钟长鸣;自由、平等成为可能;人群得以相互理解与欣赏,“多元化”终成共识……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薄薄一张纸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庞大芜杂的思维链条和关系网络!如此,也就达到了我们的课程目的,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所谓“速度“,我们的理解是指人“敏感察觉变化” 的能力。“文化专题课”里所指的“变化”,其指向在于宏观。我们不拒绝对微观演化的关注,但必须得将这种关注上升到关涉人类幸福的宏观层面。比如在《中国城市新阶层:背景、现状与危机》一讲中,我们首先让学生关注下列问题:“现代化”的背后,我们的社会是否存在着危机?倘若是,那时一种怎样的危机?它是如何形成的?究竟哪些社会力量促成和加剧着这些危机?今天社会中存在着哪些良性因素,可用以削弱和消灭这场危机?从而培养我们的学生在歌舞升平中对潜在危机的敏感和洞察力。同学们会明白,“新富人”、“中产阶级”、“下岗者”、“民工”等新阶层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缺乏的,是对他们的关注,是对他们出现和发展的深层次的探究和追索。
  
  正文四:人文精神与社会批判意识。
  整个人类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否定和批判的历史。可以说,世界是在否定中前进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缺陷,就在于批判意识的绝对匮乏。我们习惯于动辄祭出“祖宗家法”,从而一次又一次地与发展变革失之交臂。我们民族近现代史上所遭遇的种种耻辱,除了外部强权的罪恶以外,民族文化自身的一些负面沉淀也难辞其咎,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时至今日,“祖宗家法“的具体内容基本上已经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但其中深层蕴藏着的思维定势依然顽强地流动在我们的血液里,影响乃至决定着我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向。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学艺术界掀起的声势浩大的“审父”运动,是我们民族继鲁迅以后最彻底最激烈的一次思想清算。但并非一劳永逸,发展变化的世界不断提供着批判的对象和内容,要求我们及时作出反应。在思维方式上,传统教材无一例外地秉持着“建构”的姿态,没有谁来进行“解构”与“破坏”的工作。既然我们要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我们就必须深谙“批判的意义”,因为它是创造的前奏,是进步的序曲,是超越的号角,也是学术的本质!
  批判是需要武器的,那么,批判的武器在哪里呢?历史的回答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也称“人道主义”,它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抛开狭隘的“阶级决定论”,我们会发现,一个经济繁荣、民生幸福的社会,一定是一个较能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反之,则必定同黑暗和苦难相连。可以说,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还没有一种思潮能够取代“人文精神”,它的进步性是不可逾越的。即使现在最前卫的“绿色和平运动”,其最终的落脚点依然在于人的价值的充分体现和被尊重。
  怎样交给学生以“批判的武器”呢?我们力求在我们的课程中具体体现这一考虑,“文化专题课”第20讲选择的教材是联合国大会1948年12月10日通过并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通过讲座,同学们明白了人类共同认可的有关这个世界方向与价值的基本准则。我们还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就现实问题展开讨论,思考题的设计也不回避重大而尖锐的社会矛盾,比如“为什么说知情权是一种基本人权?”、“为什么说目前主导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是对发展中国家基本人权的一种剥夺?”、“我国‘严打’活动中经常有‘从严、从快、从重’的口号,请予以评价”等等。通过这样一些教学内容的设计实施,给予学生使用“武器“的机会,通过课堂实践,锻炼、形成他们的社会批判能力。
  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形成,需要在一定的情景激发下方可完成。 “文化专题课”课程内容的设置,便力图创设这样的情景,搭建这样的平台,并且力求使之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达成目标。《当代中国女性的沉沦》直面婚姻实用化、家庭脆化、女性发展空间狭窄化、女性自我定位矮化等社会现象;《文化帝国主义时代》揭穿帝国主义在“自由”的旗帜下对全世界实行文化控制的险恶用心,由此进入对娱乐文化的深层批判;《从邓老太到美利坚合众国》让学生发现中国金融诈骗犯和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之间“惊人的相似的一幕”,从而洞悉美国富甲天下的不义真相;《关注社会底层》通过“一个上海白领的心里话”,使学生去关注我们社会豪宅名车之外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我们这个社会远没有达到“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境地,批判将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社会人和知识者的毕生使命而永远存在,成为社会正义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文五:社会预见性和前瞻能力
  作为一门社会本位的课程,“文化专题课”教师必须大力培养自己对社会发展的预见性,争取具备一定的预测和前瞻能力。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纵横自如地引领学生拓展视野、获取新知、丰富情感体验、构建思维网络,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怀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更有兴趣更有信心。
  1999年,我读到一本新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乔良、王湘穗合著的《超限战》,其中对现代战争背景的独到见解、对新形式下的战争对策的透辟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0年秋,我便在“文化专题课”中开了一讲,以《全球化时代的战争与战法》为题,给学生作了介绍。到了2001年,美国纽约发生的“9.11”事件,简直就是超限战的绝好注脚。当然,我们不希望这样的预测成为现实;当然,预测的“功劳”最终还是两位大校的,但自己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抓到”这样瞬息兑现的彩票,心中还是有份小小的得意:最起码说明我们对世界和时局的把握是有一定眼光的。
  2001年,我在“天涯之声”网站读到了一个帖子――《一个上海白领的心里话》,说的是一个月入八千元的上海外企职员对我们社会下层人民的了解过程,及由此产生的内心波澜。这篇文章马上触动了我,我感到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社会教育素材。尤其我校地处珠江三角洲,属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校学生家庭相对比较富庶,属于改革开放的最早受惠群体;而我们的学生普遍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尤其是对于广大地区的社会弱势群体,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去予以关注。基于此,我便以那张帖子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设计了一课――《关注社会底层》。从帖子里得知上海市还有女工为“单位发了6元钱的车贴”而奔走相告的消息,同学们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一根冰激淋或许会花去10元以上,想到自己脚上穿着的上千元的“波鞋”……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的灵魂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如此近切地接触过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课后,我们又号召大家去采访、接触身边的“底层”,同学们写出了许多篇感人肺腑的调查稿和论文。
  一个月以后,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读者》杂志全文刊载了那张帖子。
  
2#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7:41:24 | 只看该作者
俺这样上课行么

文/子虚
2005-11-17



      写下这样一个题目,首先要检讨的是我的矫情。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我属实的顽固和所谓的自信,你应该历历在目。从小,就把伟大领袖的语录背得烂熟,现在可以对号入座的,是这样一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也就是说,既然胆敢把自己的课拿出来显摆,那肯定是觉得自己还不错。用北京人的话来说,还行。
  言归正传。我们在这里扯了将近一年了,这个规则,那个追问,貌似不得了的样子。或许会有人问,课该怎么上?另外,我也想利用这个舞台把自己上课的形迹暴露暴露,以寻求沉重的打击与温情的注视。说起来,我们的对话与上课一样,都已经不属于典型的个人行为啦。
  
  作为一个还算合格的语文教师,自认与其他语文教师相较而言的长项,主要在于对语言与文学的开拓发散意识。于是,很早便自发地开始了课程开发的工作。后来专职搞科研以后,乘新课程东风,便一心一意迷上了校本课程开发。我的课程观的核心,就是想替学生打开尽可能多的窗口。没准,谁往里面探探头,就对上了眼,从而“发现了自己真正的需要”。
  本学期,我校的高一文化专题课第一轮选课会上,我推出了自己的课题:我们这个世界的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下的世界;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世界;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作为人文学者与社会活动家的爱因斯坦;霍金的宇宙;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总命名为《世界观与方法论》。还好,选课会上,学生报名踊跃。
  我在课堂上宣言:听了我的课出现大脑混乱,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你下课后告诉自己――我明白了,那证明这节课是失败的。太多的课,是培养我们对世界的把握感的,总得有一些课告诉我们,人乃至人类的认识,即使到了今天,亦然是幼稚的,靠不住的。我讲相对论,重点放在爱因斯坦的怀疑以及对爱因斯坦的怀疑,比如,我曾经明目张胆地表现了自己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质疑,或曰无知。我告诉同学们,依我的感觉和理性,我至今无法证明时间的存在抑或不存在。
  开课的进程,使我收获了预料中的麦穗,那就是质疑一切,包括自我的存在,甚至,很多前所未料的荒谬。我上大学较早,接触哲学著作也早,至今,很怀念十六七岁时读过的一些书,那时的疑惑与求索决定了我后来的思考起点。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会忽略个人的人生体验和学术感受。结果,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巨大绝望,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的有限乐观,均在学生的感受和思想中引发了严重的混乱。
  待到学子混乱时,谁在乱中笑?肯定是我。嘿嘿!
  
  最后,校本课程考核中,我没有按惯例让学生“写论文”。我历来认为,证明那些颠扑不破(起码目前)的真理,不属于我开课的意图。我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就是想让孩子们对世界以及规律产生“不确定感”,我从来反对人在所谓规律面前的唯唯诺诺,似乎我们只有做“规律”的奴仆,子子孙孙无穷已地做下去。
  我告诉同学们,所有的规律都是对此前规律的颠覆,所有的颠覆都来自于怀疑。而感受,是我们通往世界,世界通往我们的唯一桥梁。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或许,问题不只是我们要解决的对象,却作为我们可追逐的目标。问题从哪里来?我觉得,首先,得从自我感受中来。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我读《论语》时最心仪的场景之一。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干嘛?在学习。怎样学习呢?感受中学习。从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相关描述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学习。我认为,这才是一种足够幸福的学习。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最合乎“学习本身要求”的学习。属于一种自然的学习。
   于是,我让把原定的“小论文写作”改为“随笔写作”。在这里,“随笔”作为一种问题,也作为一种状态。大家应该能够感觉得到。不一定要写出那些已经被证明千万遍的真理,但可以――真切面对困惑,从容感受自我,随笔书写内心。
  下面,是已经上交的几篇“随笔”的片断。
  
  张同学――关于感官,我想我仍未得到什么。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世界只是一个影子,真正丰富多彩的真实我们仍未触摸到。他打了个比喻,说我们是一群在山洞里面对洞壁而坐的人,外面有一堵墙,一个火把,将外面事物的影子映射到墙上,我们对着墙上的影子欣喜若狂,却从没想到出洞看一看。他完全否定了这个世界。很有勇气,至少,我认为。完全否定也许也是很有勇气的,不过也许很愚蠢。初中物理老师跟我们讲光的时候,曾经跟我们说过眼睛的构造,如一台照相机,他说,可是按照他说的,所有的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成的像都应该是倒的,我们看到的却是正的,他说是我们大脑将它转换过来了,当时我们班同学都笑了,包括我,认为这似乎很不科学。可是,如果真的是倒着的,那么我现在是头朝下地在打字?牛顿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该相信我们眼睛看到的吗?我们运用感官对一切事物都作出了相应的判断(像我现在这样),我们必须依赖感官,因为有时思想的东西太渺茫,与我们相信的真实也许背道而驰。
  
  巢同学――韩非子此人的思想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都应会受到广大人类排斥的,然而,我认为,韩非子只是一个在用高倍放大镜观察人类阴暗面的极致,对于人性的认识,我自识力之有限,无能窥探的透彻,但他所提及的“错了就要打”(自创名词)的理论,我认为,在人民的思想极其堕落,或者说是懒惰的时代,将会是必然的产物。人性的阴暗面是需要压制的,只是在如今的文明时代这种压制显得比较温和,需要压制是无可厚非的。我是班上的一名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我就遇到与韩非子时代类似的情况,假如说,有那么个社会,其道德水平与我班相衡,智商略高一些,人在这样的状态下是最可怕的,此话怎讲,当人的头脑发达程度超越了心灵发展程度时,人会很容易看清事实,看歪事情的意图(例如:当老师说要扫好地时,想到老师要我们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拿文明班级,为老师增光,从而为老师加薪),而道德的滞后,将导致人内在欲望的扩充(这不能理解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当欲望突破了道德限制时,接下来就是为所欲为,韩非子出现了。当然,我在此并不是否定感化教育,而只是认为以一个毫不相干的旁观者去劝说吸毒成瘾者,告诫他他这样做将失去多少美好的东西显得无济于事,欲望占据了他们。
  
  陈同学――实在不愿承认,我只是一个偶在。人总是希望,出现的是本来。我是那么理所当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会是一个偶在吗?我能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只是既定的规律里一个细小的疏忽?世界有我不多,没我不少。这句话太伤自尊心了。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应该渴望着被需要吧。我也如此。我挣扎地从我不重要的泥坑里爬出来,希望有一个认为我是必不可少地存在的人来把我拉起。可是!即使我从未现身于这个世界,世界也不见得会因之而改变多少。我存在于这个世界,别人也同样存在;我能做的事情,也会有人可以做得更好。正如平时我坐在教室,我的同学全是精英!我只是班级这个细小群体里毫不起眼的一员!我还能期望自己能以什么改变世界?我甚至不能肯定我究竟是谁。我的名字只是由几个汉字组成的识别标签。如果当初父母选择了另外的汉字组合,那我还是不是现在的我?如果我只是一个偶在,我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
  
  又一个陈同学――人类的命运是悲观的,从大方面来讲,宇宙迟早要进入热寂状态,到时人类肯定不会存在。从小方面来讲,植物、乃至一个人没有可以逃过死亡的。担人人都知道最终要一命呜呼,而短短的一生在时间来说只不过是一颗飘忽不定的微尘,为什么人人都想活一次,都在追求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即使是精神,它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某一种精神都有不同的诠释,不同的价值。今天你的精神名垂千古,后天或者你被人批得一文不值。这就奇怪了,我们求的到底是什么?既然我们迟早要走,为什么要为自己创造那么多留恋的理由,更添离别时的痛楚?这不是自寻烦恼吗?所以我总想知道,人活一世,到底为了什么?呵,这似乎是在思考人生的一个重大命题:生存的意义。很显然,我的阅历不足以让我得到结果。凑巧后来看到一篇文章,才不禁恍然大悟:人不是为了意义而生存,是为了生存寻找意义。可是既然如此辛苦,我们干嘛这么喜欢生存,偏偏缺少死的勇气呢?怕疼?不会吧~有什么比活受罪更难受的呢?稍微疼一下就可以结束一切,不是很好吗?我才发现上帝跟我们开的这个玩笑并不如我想象中的小。它让我们受到这么多规律的束缚(命运的开始与死亡这种基本的权利就没有给我们),却偏偏给了我们以下这两种东西:乐观,它让我们总对未来抱有幻想,总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使我们即使遇到了多大的无奈,都要求得生存,让我们认为只要还活着,就能使事情出现转机;思想,它让我们向往自由,追求自由,并用自以为是的智慧发现自然的规律,小小地游离于规律之外,尝尝甜头,必要时让我们明白自己束缚于规律之下的必然性――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规律下面的产物。若改变了规律,等于是自杀。所以,人是无奈的,有向往自由的思想,却在潜意识中明白其中的不可能性,于是我们只能折磨自己。说句悲观的话,人类由生到死,都要被“规律”玩弄于股掌之上。乐观与思想,难道不是上帝给我们开的最大的一个玩笑吗?
  
  爱因斯坦说过:“以孩子般的喜悦,赞赏一切明朗而理性的东西。”这是学习的境界,理想的境界。但明朗和理性之外,照样有着阴影和非理性存在,真正的坚信,必须跨越怀疑,美经过怀疑的坚信,那叫轻信。顾城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追逐光明。”我一直非常反感正统意义上的“正面教育”,那是对人性和人的智慧的充分不信任的产物,真正对人类有自信的教育,一定要把世界的全貌展现出来。我有一句话:“真理,首先应该是真相。”
  退一万步说,我们的教育、课程和教师回避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会存在了么?非也,照样会存在。君不见,多少商界巨贾见菩萨就拜,多少良善庶民见迷信就倒,多少知识分子皓首穷经却落得人格脆弱不堪。
  
  已经很长了,这篇文字。话题刚开头就得煞尾,无奈。为了避免给读者留下一个不够正面的印象,我还是用杨同学的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
  杨同学――想起今晚一写完这篇随感这门课程就结束了,不禁对它有了小小的怀念。每个星期三的下午4点20分上课铃响起,望出窗外远方的蓝天中飘来一朵奶白色的云,对面阳光的照射使那朵云有了不同的色彩边边的橘黄有种醉人的美丽,恬淡得让我忘了你的走近。接着,你开始讲课,一如既往的讲着那些这辈子我大概都不会踏进的门口,它纯粹是让我增加了脑细胞的耗竭。后面的人也安静地听着,聆听着你生动的解释,汗珠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凝固在思考的额头上。不知不觉8节课320分钟19200秒就这样消逝了,我一点都不后悔,我觉得很值得呢!下课铃又响了,但是,全部人还沉浸在广阔的“宇宙”中,没有谁觉察到墙外的喧哗……
   俺这样上课行么――这个命题亦然有效,欢迎郑杰君与读者回复。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2:25 , Processed in 0.0599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