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构权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4 18:2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构权威
文/子虚

2006-04-29


      管你承认不承认,社会无时无处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权威。千僖年到来之际,英国人投票推举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和爱因斯坦荣膺冠亚军,说他们是“思想权威”应该没人有异议。我国民间有两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官大一级压死人!”“有钱能使鬼推磨!”――说的就是人类之理想社会远未莅临之前,非民主的政治权威和非法制的经济权威对的人的尊严和人的正当权益的挤压和践踏。由此,或许可以这样分类,即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两种权威――良性权威和恶性权威。

      “听话”曾经是中国人评价一个好孩子的基本用语,而现在,家长和老师们一个最深切的感觉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这里面传达着一个基本信息:家长和教师的权威祭坛正处于飞速瓦解之中。
      事实是存在的。接受还是拒绝接受,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的依据,在于我们对它的理解。而真正的理解,需要构建相应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理解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支撑”。好了,让我们来思索:“不听话现象”的背后,究竟潜存着怎样的社会图景和心理图象呢?
      传统社会结构里,家长和老师便分别充任着家庭和学校的权威角色。得承认,家长和教师的权威结构中,依然存在着政治和经济的因子,但这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里远不是最主要的。维系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最主要的因素,还在于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是重要的,它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传统的社会结构中,知识的流向是单向的――年幼者总是通过其长者的“耳提面命”方可获得,无论是生活的知识还是生产的知识,无不如此。至于经验,由于任何信息的丰富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所以,年幼者在其长者面前,总是会显得“无知”一些。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所讲述的黄蓉、郭靖百般“巴结”洪七公的故事,就是年幼者向拥有知识和经验的“权威”长者服输膜拜的经典喻证。

      那么,“不听话”又传达着一种怎样的社会信息和心理信息呢?我想,这里边最起码存在三个层面的解读。
      民主原则深入人心。和传统社会相较,当代社会最重大的变革,乃在于民主原则被大众广泛接受。由于“自由、平等、博爱”观念深入人心,家长和教师“本能”或自觉地选择尊重学生。可以说,是他们“自愿”地放弃了部分“权威”。如果有谁想借助“经济”或“政治”的手段去重新构建传统的或类传统的师长权威,他首先已经丧失了道义的支持,注定会遭到社会的唾弃。所以,这种对权威的“放弃”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是应该受到支持的。
      其次,社会资讯来源的多元化格局形成。更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消息,它意味着人类有史以来“代代相传”的资讯流动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书籍,报纸,尤其网络的出现,使得孩子与大人在获得社会资讯时完全有可能站在同一起点上。想想,如果“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就刊登在《武林》杂志――五块钱一册,郭靖、黄蓉还会老老实实地给洪七公打理伙食烧小菜么?在这个意义上,长者权威的削弱又成了社会进步的标志。
      再次,日渐强化的“同代际”联系。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丰富,新一代来自“基本生存”的压力日见衰微,这就使“情感的人”成为主流。而情感交流的前提在于“求同”,所以“同代际”交往便自然成为首选。而现代社会都市化的居住,“集中化”的教育,便捷化的沟通手段,都使得这种需要能够化为现实。也就是说,新的话语中心出现了――在那里,存在着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中心”的强烈渴望,“泛权威”导致了对“旧权威”的弃离。
      和蜜蜂一样,人类是一种喜欢建筑的动物。坍塌另我们痛惜,但并非所有的坍塌都是坏事,鲁迅不就曾为雷峰塔的“倒掉”而大声叫好过么?在雷峰塔的废墟上,杭州人民沐浴于爱情和自由的阳光,那么,在教育人本化、民主化的今天,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们“权威”的衰微呢?

      一个崭新的清晨,太阳喷薄而出,我们当然不能称她为月亮!
      对了,面对孩子和学生的时候――首先是他们的朋友,然后才是爸爸,妈妈,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10:41 , Processed in 0.0968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