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艺术教育沦落为校园里的“花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5 18: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艺术教育沦落为校园里的“花瓶”
文/王木春



“……冬天稍纵即逝的风/总算远离你的气息/也远离了高山/在风中盘旋展开双翼/在灰暗晨曦破晓时分/寻找奔向彩虹的道路/发现生命里的春天/和浩瀚大海的宁静。”

再次观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当清新隽永的歌词,伴随舒缓优美的旋律响起时,我依然被深深打动。这部影片中,音乐的教育力量远胜于任何手段的惩罚。我不禁想起俄罗斯美学家尤·鲍列夫说过的一句名言:“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

可是,环顾当今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情形令人堪忧。

我见过一所重点中学,其办学特色美其名曰“艺术教育”,可是,全校的艺术教师仅勉强把课开齐,至于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就“对不起”了。当上级来检查,就临时凑一台汇报演出,要么突击搞一次书画展,或者端出几个特长生的获奖证书硬充门面。于是在上级领导看来,学校艺术教育似乎“常抓不懈”并且“富有成效”。而领导一走,全校的艺术活动偃旗息鼓,甚至一整年鸦雀无声。熟不知,诸如此类的“作秀”,以及特长生的几张“获奖证书”,遮蔽不了校园里艺术教育的空洞与荒芜。真正的艺术教育,不是少数几个学生的表演,不是短时间的“突击”与“硬凑”。真正的艺术教育,贯穿在平时每一堂音乐、美术课里,体现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诸多艺术活动中,连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都散发着艺术的芬芳。

正念初中的侄女告诉我,她学校的音乐、美术课老师“好像没什么地位”。证据是,音乐、美术课经常被其他学科所“霸占”,一学期下来,艺术课所剩无几。即便上艺术课,学生也往往兴味索然,因为音乐老师就教那几首“红歌”,偶尔穿插一两首通俗歌曲,但也“老得掉渣”;而美术老师更“绝”,光凭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就介绍遍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画,学生缺乏直观的感觉,只好两眼望天地胡乱想象。如此一来,学生怎么会喜欢艺术课?县城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农村中学情形将如何。

我曾问几位高中美术老师,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如何。美术老师显得无奈又泄气,感叹说:“学生不感兴趣,课上做别科作业的人比比皆是,在他们看来,艺术课可有可无,形同虚设。”难怪有些艺术课老师上课消极,得过且过。

有限的艺术课是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可是艺术课学生不喜欢,教师敷衍了事,而领导则把艺术教育当成需要时偶一展示的“花瓶”,艺术教育被边缘化乃至沙漠化的命运,可见一斑。长此以往,且不说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个性修养,即便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艺术常识也几不可得。

一旦深究原因,自然将矛头指向“唯分数是论”的考试评价制度,因为它的指挥棒作用,学校的各项工作自然而然以高考或中考为轴心,其他“无关考试的学科”均被视为点缀。除了偶尔的“必要的表演”,艺术课遭到来自多方面的挤压。近年来,有些地区为加强艺术教育,在评价学校高考成绩时,也将艺术类考生的上线纳入升学指标来计算。这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提高了艺术教育的“身份”,但仍然无改于艺术教育被冷落的现实。高考中报考艺术类的学生毕竟凤毛麟角。

艺术教育遭冷遇,更深沉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功能缺乏深刻的了解。无论学校管理者、一般教师,还是家长,在他们看来,艺术教育差不多等同于唱唱歌、画画图,充其量再掌握一些音乐与美术知识,这与当年项羽“书足以记名姓而已”的高论简直可媲美。他们认识不到,艺术教育,本身具有更深远的、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它会转化为养育一个人精神成长和创造潜能的丰厚土壤,甚至影响人的终生。一个曾经受过良好艺术滋养的人,其精神世界较少枯寂,其生命底色更绚烂多彩;他往往会成为情感丰富细腻、心灵饱满柔软的人。

今天,人们时常感慨于学生一年比一年“难管”,并简单地归因于“独生子女一代”“社会环境复杂”“学校忽视德育”等等,却不深入反思教育内部还存在哪些问题。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美好的艺术能填补孩子空虚的精神,焕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影片中“放牛班”里那群孩子们就是在音乐的感召下,心灵逐渐苏醒,告别混沌的昨天,走向自我新生的。

在校园一些角落里,我常看到塞着耳麦的学生三三两两在游荡,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情。这都是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被老师甚至被同学所遗弃。对他们的教育,单靠严格的纪律约束以及空洞的说教往往不易奏效。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学校开设音乐班或者美术班,把这部分学生集中一起,或许也是个办法。至少他们不再四处游荡、浪费青春,一不小心还可能步入人生歧途。

艺术除了具有教化功能外,还促进创新精神的发育。众所周知,中外不少杰出的科学家,就是艺术爱好者。像钱学森、李政道、爱因斯坦等等。爱因斯坦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他还承认,他的科学成就有很多就来自音乐的启发。

当然,我无意于夸大艺术教育的功能。艺术教育绝非医治人生百病的灵丹妙药。然而,毋庸置疑,没有艺术教育占一席之地的校园,弥漫着太浓重的功利主义气息,必然一派死气沉沉;而未经艺术熏陶的人生,其心灵天空因缺少绚丽云彩的装点,总归有些贫乏单调吧。

            2010-1-4

(《福建教育》2010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3:38 , Processed in 0.0895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