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8 15:5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04年《教师之友》读后感系列


文/半瓶阳光




前言:
我到达成都机场的时候,忘了一件特重要的事——向来接我的李主编敬礼,因为我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提着电脑。我很惴惴不安,一来是因为我在论坛上许过这样的诺,二来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已在我脑海里预演了好几遍的,结果还是落空了。主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即是说,来这里,你首先要学会眼高,只有眼高,才能手高。只有学会俯视,才能学会飞翔。我诚惶诚恐地答应着,用成都话说那叫——心里头着-实没底。
第一顿饭吃的是成都特色的火锅,店名叫红烧坊,每人一锅,精致而丰富。他们为我点的是最不辣的那种,可我的嘴巴还是麻得失去了知觉,只觉得有些细细如绒毛一样的小针在刺我的嘴,于是狂灌苹果汁。不过奇怪的是,十五分钟以后,我的知觉全部苏醒,美不甚收,意犹未尽啊!红烧坊一群年轻的男孩齐唱《明天会更好》给我们送行,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编辑部在一幢新建的教师公寓楼里,所有设备一应俱全,超出我想象的好。阳台上有一套木制的桌椅,卓尔不凡,亲切舒服。我,李主编,成都晚报的美术编辑卢浩,坐着喝着茶,没有丝毫的拘谨,没有丝毫的不安。他们正在为一所学校做文化设计,那些创意和构思,在我听来就像一个真实的童话,这真是一群为教育而生存的人。在这样的谈话里我只能频繁地加速对自己的否定,李主编说:最难改变的是观念,就文章而言,从粗坯到精品的嬗变是很容易的,只要你的脑子里没有已经僵死的观念。从明天起,你花三天时间解读04年全年的《教师之友》杂志,然后写出系列读后感,记住,你既要有一个教师的视野,也要有一个编辑的视野。虽然你只是访问学者,在这儿只呆半年,但是我希望你能有些真正的收获!
凌晨1点半,我站在成都一幢高楼的阳台上对自己说:来吧,考验你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一)、对峙的结果没有输赢只有融合
我在清晨走进了整齐地摆满了《教师之友》的储藏室,找齐12本杂志一点也不难,但阅读它们,尤其是要想李主编要求的那样去阅读,我觉得还是有点艰难。一开始我就遇到了问题,我的阅读从04年第一期开始,与03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刊名下的那句彰显杂志理念的话,04年之前:是坚持教师立场,04年开始换成了全面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还暂时没有办法领悟他们的本质区别,但我不打算马上求教。

我知道我很多的阅读障碍是来自于我对这本杂志,以及他们的论坛,他们这个群体的陌生。当我兴致勃勃地翻阅他们的时候,很多事件其实都已经在赶往昨天的途中了,我错过了激辩的浪潮,也错过了坚硬的沉默。我不得不承认我介入的太迟了。

读了一上午,一本都没读完,因为我的目光在“那一代”这个专题上停留的太久,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论坛五虎们的翻江倒海之作吗?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于漪——一个曾经的偶像;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

读他们的文章比吃火锅更过瘾,辣得你直伸舌头,通体舒泰,似乎他们把你胸中藏有的想说又不敢说,说了又说不好的话连同一些被迫仰望已久的郁闷之气一股脑儿的排斥一空。但是读他们的文章又是一种冒险,感觉文章里似乎藏着很多只手,他们都试图把你拉进去,会让你瞬间就丧失自己真实的判断,把一种声音误以为就是真理的全部。我努力地挣扎着跳出来,尽量不被他们带着长矛和旗帜的铁骑征服,要知道当年很多的老师也是在名师们的思想教育光辉照耀下臣服的。我们的落后与麻木正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自身思想的缺失。我的老师朱华贤——一个经常撰写犀利教育时评的写作者,经常提醒我,看待一本杂志,一定要用自我去审读杂志,而不是让杂志牵引自我,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同样对人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对峙和碰撞,来引爆自身的思想革命,而不仅仅是为某个人的言说喝彩,或者向某一个人的成功倒戈。

尖锐的言说避免不了对峙,对峙可以引发群体思想的革命,而只有当引发了整个教师群体思想的革命,这些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人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如今在论坛上重出江湖的啊啃们,剑气依然凌厉,却多了几分深邃,让我想起笑傲江湖里在梅庄里看守任我行的梅庄四友。

悄无声息中,这场刀光剑影的对峙正在逐步缓解,新一代名师们的兼容并蓄和自我求索,一线老师们的伏地践行和自我觉醒,都在向着那明亮的地方进发。

对峙的结果没有输赢,只有融合。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5:56:36 | 只看该作者
(二)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教师之友》一共有十三个栏目,分别是:追寻、地图、专题、场景、方法、课堂、学理、底色、路径、行者、茶座、海外、家园。今天早晨,我在第12期杂志的封底读到了《教师之友》的十四行诗:
有一缕沉思去追寻

有一种博大绘地图

有一抹厚重做专题

有一筐故事在场景

有一点灵犀于方法

有一方天地是课堂

   有一番顿悟为学理

  有一腔豪气打底色

  有一串解析铺路径

  有一行脚印连行者

  有一道眼光看海外

  有一席谈吐围茶座

  有一丝牵挂回家园

  有一壶温暖送朋友

我想我没有看过比这更好的栏目阐释,既充满欧洲十四行诗的风韵,又洋溢着一个现代媒体的张力。我从来没有如此艰难而认真的阅读过一本教育杂志,也从来没有从一本教育杂志里受到过如此深刻的震撼。
专题是所有栏目中最厚重的一个。

从第一期专题推出“那一代”向魏书生、于漪、钱梦龙三座中国基础教育‘高山’级人物发飚开始,到第二期展示新一代教育人因网络而走在一起携手跋涉的叫教坛佳话“花自绽放云自卷——玫瑰和看云的网络情缘。继而,因“那一代”的专题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杂志社又推出了第三期“大风起兮”专题,向读者展示这场蔓延在各大教育网站、论坛的热烈讨论的全景式动态画卷。那真是一场了不起的思辩,时至今日,我依然可以从这些文字深处感到喷薄欲出的力量,感到刀光剑影的锐气,那种交会和碰撞让人热血澎湃。钱梦龙老师的学生窦爱君《误解让锐思打折》首当其冲向写《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一文的卢军提出了四大疑点,何杰、闫学、李镇西们也写出了《魏书生在今天仍有价值》、《偏离时代对“三大师”不公平》、《于漪们的意义》这样很有重量的文章。但是一些先锋派的教师依然用极其锋利的刀刃割断了中庸者们的退路,中国的事从来不是坏在批评太多,过激的问题上,从来就是坏在对权威尊重过多,批评过于温和上。(引用助理的话)他们打出了“再批那一代”的旗帜,写出了《社会进步需要“忘恩负义”》、《名师: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文化观察》这样鲜明锐利的檄文。甚至连苏州大学中文系的大四师范生黄小丹也发出了《我们是否需要教育理想?》的声音。王晓春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这一代和那一代人之间的分歧作出了理性而深刻的梳理,让我们更哲学的看待这场讨论。最后,很多网友在经受了不同观点的疲劳轰炸之后发出了关于这场讨论意义的追问,究竟是一场关于意义的对话还是一场应当被当作“范式”的争论。
说实话消化这场争论,我真正花了一天,而且消化的只是皮毛,而不是血肉。但作为个人而言,我不会对某一个所谓的名师顶礼膜拜。我也相信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会像我这样,但是名师膜拜的现象还是会存在,只不过是这一代取代那一代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榜样的,昆体良说:经由训诲的途径是长远困难的,经由榜样的途径是简短能行的,相比的事物间距离愈大,比喻的效果愈新奇创辟。只是经过这样的洗礼,每个人的心里会多一层思考和过滤,不至于变成盲从和奴化的一族。我觉得这就是讨论留存到今天的意义,那些得意或者失意,都早已随时间的洪流消逝。对一本杂志而言,引爆风暴,展示暴风雨过后的真相也许是本之所在,压力、怀疑和它所有的价值都会被镌刻在时光矗立起来的墓碑上。
第四期专题的封面是一把断了弦的琴,弦断有谁听?一幅画就隐喻了它的底色,反思完了那一代,我们再来反思自我,从名师到自我,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们把利刃对准了自己,用虔诚的自省洗涤自己的灵魂,这让我想起了伟大的奥古斯丁的原罪说,每个人不仅要和他人宣战,也要和自己宣战。
第五期的整一本都是徐州青年教师论坛的全景式播放,你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盛筵。

第六期的专题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我个人而言,这个专题的冲击力,不亚于那一代,因为我在这里强烈的感觉到了知识结构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意味着什么,木桶理论也许只是一个隐喻。当我们的周围开始蔓延起知识并不重要,能力才是重要的。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观点在现实中会显得很荒唐,你能让一个在市场里买菜的老翁谈论教育的真谛吗?没有稳固的知识,创新就是空中楼阁。专题挑选了六位来自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谈论如何建构均衡的知识结构的看法,编者也提出了以结构谋功能的观点,并且提出了一个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的理想模型:以本职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源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人类文化视野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动态开放的系统。
我觉得这也是一本杂志的知识结构。
第七期的专题“献给我即将上路的孩子们”,为那些在高考历程中痛并快乐着的来使和学生喝彩!
第八期的专题“班主任的关系学”,用前沿的理念解释了一个真相:在聪明的班主任那里,关系学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力,而且是一种精细的生产力。
第九期是教师节专刊,20个教师节,我万万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节日里,这么厚重的专题会把所有的厚重都加在70年代人的身上。但是我马上就明白了,在教师这个特殊领域里,三十岁到四十岁的人是中流砥柱,承前启后。“生于70年代的人”作为一个专题,它承载的绝非仅仅只是一个年龄段的内涵,它就像一个苹果的横切面,一切开就知道这个苹果好不好。它代表的是整个苹果,因为他们已经继承了对传统教育的积淀,又必须要承担对传统的超越和反思。
第十期的专题里隐匿了一个江湖,没有刀光剑影却暗藏机关重重,公开课是每个教师闯荡江湖的通行证,可是为什么有人能独步江湖,甚至笑傲江湖,而有人却只能面壁思过,固步自封呢?江湖有没有潜规则?江湖有没有不败的秘籍,这期的专题,“公开课实战大辞典”为你展现一个血淋淋的江湖。
第十一期“家校路路通”是我觉得最普通的专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与人沟通的方式也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不需要格式化的招数,这样反而少了些真诚,多了些术道。我觉得与家长沟通的原则只需要一条:将心比心。
老实说第十二期的“纪念照”,是这么多专题里最让我感动的,没有哪本杂志会对已经过去很久的事和人作如此精制而细腻的回顾,看着那些和教师之友一起成长起来的教师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回忆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心底泛起的只有温暖和羡慕。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 里尔克《预感》









(三)追寻一张通往意义的地图

在读完这十二本杂志之后,我的脑子里内被很多人的名字填满了:蔡朝阳、郭初阳、闫学、魏勇、薛瑞萍、窦桂梅、史金霞、武凤霞、魏智渊、梁卫星、茅卫平、苏祖祥、卢志文、干国祥……他们有的是在结识《教师之友》后才开始揭竿而起的,而有的则是成名在先,却由《教师之友》而否定了自己又开始重新出发的。李玉龙谈到这些人的时候,总是充满了自豪,“几乎中国目前现阶段最优秀的老师都和《教师之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这话的时候这个学光学出身的教育杂志的另类老大,小眼睛里放射出炫目的光芒。
我对很多事情还抱有疑问,因为我对发生在2004年的事和人的所有认识还都仅仅来源于杂志。我不否认这是一本出类拔萃的教育杂志,从现在2007年的标准来衡量,他在3年前的杂志上所表达出来的种种先锋意识,都在朝着明亮的地方走!从批判到建设,从批判权威到剖析自我,每一刀都是见血封喉。我相信对于大多数的教师来说,第一次读这本杂志,受到的来自思想深处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冲击来自于它富有哲学底蕴的理论视野,来自于它与网络勾联的海量信息,来自于它坚持教师立场的草根情怀,来自于它倡导科学和民主的纯净气质。从这一个意义上说,它对一个教师的思想根系的影响是巨大的。
与一般的杂志不一样,它的目录之前有两个栏目,一个是追寻,一个是地图。追寻什么?人类哲学史和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李玉龙说只有捋顺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找到通往真理的路径。04年之前,我不清楚,据说是蔡元培,晏阳初这一批人的教育思想,04年这一年,罗列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拉伯雷、卢梭、夸美纽斯、康德、斯宾赛这一系列西方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的思想精髓,这些本该在师范里就必须打实的教育根基,却在这里获得了新的启蒙。原来,我一直觉得一线教师学那么深奥的理论没有多大意义,实用的课堂技术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在这里,我突然间醒悟,为什么技术派的课堂辉煌都持续不了,革新的源头在于思想,而思想的基点是在于对整个教育发展史的明晰。而我无一例外的发现所有在教师之友立足的老师们身上都闪耀着思想的光泽。
我终于明白在我们一路向前追寻我们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仍然需要不时地回过头来去追寻一下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思想华章。那是所有河流的源头!
那么地图是不是隐喻着每个人都存活于一张巨大的地图中,我们从地图上的其它场景中获取路径、获取方法、获取勇气和力量,同时每个人的一生也都是在绘制属于自己的地图,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围之后,不断地扩展自己的人生版图。而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大,你终于把自己变成了行者,穿行于现实的风雨泥沼之间,抖落尘埃,一路向前!
李玉龙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我说是为了寻找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他笑了。我也笑了。意义,是什么呢?是人类生存的终极命题。我们不能确认它是否存在,但是必须奔着它而去。
我不想很玄的生活,对我而言,家庭、朋友、那些琐碎的俗事都不是想抛开而是想紧握的。事实上我就是这么过的。只是对教师这份职业,还存有心怀不死的念想。除了想过衣食无忧的俗世生活,还想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那就去追寻吧!追寻一张通往意义的地图!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5:59:22 | 只看该作者
(四)抵达故事的深处

昨天晚上和李主编交流了三个小时,对杂志的重头栏目专题,做了深入的讨论。我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也交了书面作业。李主编对我这三天的学习也作出了鼓励性的评价,详细地介绍了一期期专题的来历,专题发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也谈了每一篇文章都是经由作者和编辑无数次的磨改之后而成的。一个好的专题甚至需要酝酿2年,一本杂志既要做大气候下的大文章,也要做面向老师,小气候里的小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一本杂志背后蕴藏着的是难以想象的艰辛。一种理念要转化为实践,继而要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而这一切,需要编者和作者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
场景是整本杂志里不起眼的一个栏目,以教育叙事为主,选取一个个生动真实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为载体,来阐述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在这本杂志里它和方法、课堂、案例一起承担着对一线老师提供专业化发展实践操作领域里面最直接的指导和帮助。
我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对每一期场景里发生的故事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呵护飞出课堂的思绪
老师,你可以嫁给我吗?
读书之变
以上三篇一般,或者说这样的场景的可迁移性不是很强。
秋风沉醉的晚上 江苏管建刚

点评:电影出现的时候,有人说它将取代教师,电视出现的时候,有人说他将取代教师;电脑出现的时候,有人说他将取代教师,然而,教师永远是教师。

电话出现的时候,有人说它将取代家访,网络出现的时候,有人说它会取代家访,有一天可视电话出现的时候,也会有人说它将取代家访,然而,家访永远是家访。

第一期的场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管建刚老师的秋风沉醉的晚上,老师在那个秋风沉醉的晚上家访了几位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签下了不同的合同,比如和小马虎余伟签的是关于坚持课外阅读和英语朗读的两项保险合同,如果按照老师的方法做,达不到效果,老师就会赔偿保险金。公证员就由余伟的老爸担当。比如和爱看电视的静静签电视合同、两年读五十本课外书的合同,和胆小的秦宇红签一个人睡觉的合同。这个场景里蕴含的教育因素是非常多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家校联营。从手段上来说,也是非常新颖,书面的合同条例比口头的教育更有长效性。对家长来说,等于说是像医生一样给他们的孩子开出了一张营养处方,更有力于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家庭教育。对其他老师来说,可借鉴性也非常强,操作起来也不难。

二、女孩和棒棒糖
一瓶橙汁
别赶他走(孩子和动物两则)

四不像及其他
放弃一次公正
点评:第二期的一瓶橙汁比较普通,女孩和棒棒糖一文用细腻而情感表现出了老师对单亲孩子温暖的关怀,也向我们揭示了,在我们的教育生活里,要尽量让所有的孩子沐浴到爱的阳光,不要留有被遗忘的角落,这也是这个场景的意义。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孩子和动物两则》两个小场景,对动物的呵护是孩子的天性,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动物就代表着孩子,他们呵护动物,其实是在呵护自己,所以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应该是教育最原始的出发点,对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则是对教育最惨痛的惩罚。

放弃一次公正是每个老师在面对所谓的行为准则和自己的学生之间自己必须面临的两难困境,是秉公执法还是网开一面,是对学生的爱还是纵容,也许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网上遇险记

火星记忆

点评:一个学生用“为我泪流成河”给校长的网上社区发了一条问候短信,引起了校长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位泪流成河的学生一定遇到了重大困难,立马跟踪来源,找到了那个学生,一问原来只是虚惊一场,那个学生是个音乐迷,那个网名是他最喜欢的歌手贾斯汀的单曲名。虚惊一场的后面藏着的是一份真诚的关爱,还有一份弄巧成拙的自嘲。呵呵,是不是会勾起我们内心的某个记忆呢?

火星记忆是一个不错的场景,它反映的是一个教师,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敏锐嗅觉,对重大事件的一种密切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今天的教育已经绝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开放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资源,应该让学生随时接触新鲜而具有冲击力的信息。我突然想起了,在今年的开学上我跟学生说起秩序、纪律的问题时,就切入了发生在今年暑假台湾客机爆炸案,所有乘客都在黄金九十秒里顺利逃生的实例,让学生会对秩序和纪律产生新的思考,这种教育契机的把握是要有时效性的。

四、早春二月
烛光之夜
评:这一组文章跟课堂无关,但是这一组文章跟教育的关系密切,一种母性的光华闪耀在字里行间,真诚而热烈的感动升华在读者的心头,也许这是即将到来的母亲节的献礼吧。从教育叙事上来说,它所释放出来的感性光泽远远超越了它的理性价值。

五、徐州三日
六、一个班主任能管多远?
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点评:场景中不乏轻盈点睛之笔,大多数的场景描述镜头很小,但在这期,崔铁军老师为我们展开了一段跨越20多年的宏大叙事,这是需要资本的叙述,它的厚重会让很多老师产生一种期待和憧憬,当我们走过漫长的教育历程之后,知道有一些人的人生因我们而改变,知道有一些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七、不做于连式的人
点评:这是一篇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在现实和理想发生奔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总是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对金钱地位的追逐成为了努力学习的终极目标和最赤裸的动力。反观现实世界,很多高官的落马,都有一个贫穷的家庭和一个奋发向上的努力过程,但是从贫穷到富有的巨大落差使他们的道德根基瞬间崩塌。于连,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而这个高中教师把于连的故事当成保留曲目,其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八、“色”辩——女教师随笔一组
贿选
“汉奸”
垃圾篓前的主题班会
点评:就实用性而言,四位女教师的随笔一组有着非常鲜明的借鉴功能。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那些发生在课堂里的场景,比如“色辩”比如“汉奸”因为老师在课堂突发事件中所变现出来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使我折服,它里面所蕴含的教育能量也许更为巨大,对一线老师的启发可能会更大。垃圾篓前这类解决班级实际问题的班会,看上去很不错,不过他的长效性值得怀疑。

九、我生气了吗
玻璃心
几株玉米苗
假钞
渐渐的可怕
这样一个女孩
点评: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玻璃心,敏感易碎,他们善于捕捉温暖也善于捕捉寒冷,你的任何伪装逃不过他们明亮的眼睛,这个单元的场景里我更多的读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但就一篇而言,能带给人的感动是有限的,但几篇文章集束起来,就产生了一种力量。

十、开学第一天

唤醒——一个教师用“强制”推行民主的故事

两个后进生
人生游戏
跳槽辩
点评:本单元的打头文章就是重量级的特级教师李镇西在阔别第一线4年之后,重返课堂,重当班主任的第一天从早上740到晚上1100的工作实录。我更很多老师一样对名师有一种天然的抵触,觉得他们只不过是靠了几堂公开课行走江湖的,真正扎根于课堂,或者还真正想当而且当着班主任的名师基本上不存在。但是在李镇西的工作手记里,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浅薄,李老师用自己厚重的功力向学生们散发着绵绵不绝的教育光芒。

对于强制的民主这个说法,我是很认同的,有的时候,学生们的奴性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他们习惯被管制,习惯服从别人的意愿,给他一点自由和民主,他还浑身不自在。这篇文章写出了我们面临的遭遇,也写出了敢于用强制唤醒沉睡的民主这种招,反而有些让人醍醐灌顶的清醒。

后进生的故事有点老套,其实还是中等生有写头,我觉得我的中等生刘阳可能更能反应教育问题。

人生游戏和跳槽辩都显得有些形而上的矫情。不喜欢。

十一、直面苦难
“面具”
评点: 我不喜欢这种晒苦难,亮身世的做法,我觉得这些隐私只适合个人解读,因为班级里的同学有各种各样的,对苦难的理解也是多样的,你能保证这个女生不在今后的日子受到歧视或者,被钉上苦菜花的标签,而这一类的话题更不适合做命题作文,就像当年引起反向的高考题《遭遇挫折》,很多考生为了应试而杜撰挫折,放大苦难,也许这是折射了教育的负效应。

相反,像面具这样的文章,我倒是觉得很亲切,哪一个教师没有在教学生涯中有过对学生哪怕是一两次的恐吓,体罚呢,那些隐藏在所谓的制度之下的荒唐,不是经常在我们的生活里上演吗?我们又有多少次拿出除了制度之外除惩罚之外,让孩子们心悦诚服的东西呢?孩子们因为教育而戴上了面具,我们却因为自己制定的制度,戴上了枷锁。

十二期:纪念照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00:23 | 只看该作者
(五)课堂是教育理论的故乡
顾泠沅先生说,案例是教育理论的故乡。而案例大多是来自于课堂。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课堂是教育理论的故乡。《教师之友》每期只有一篇教学实录,相对其他的教学杂志可能少了些,但是它的精致和丰满却也是少见的。李老师给我的时间太少,注定只能浮光掠影,九篇实录一个下午,连我都在惊叹自己的阅读速度。

本来打算挑选一篇来写课评,但是看到了江如练的课评就不敢动手了,干脆直接找李老师交流了。
用生活阐释理论——我上《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茅卫东

追求语文教学的“三原色”——我教《只有一个地球》王松洲

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丑小鸭》课堂实录 干国祥

走进“圆”的世界——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课堂实录张齐华

淡淡是菊香——古诗《菊花》教学实录 马玲

层层追问以史导论——高中历史《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课堂实录 朱能

平易之中的提炼——小学十一册《大江保卫战》课堂实录 何金钟

循循复循循——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夏青峰

残柱前的凝视——小学语文《圆明园》教学实录 窦桂梅



吃完晚饭,李主编又开始给我上课。话题从江如练的课评说起的。说着说着就说到课堂这个核心词。他说现在的大多数课堂还在小正数和大负数之间徘徊。小正数指的是那些“好莱坞大片式”的课堂,一堂课里用海量的信息填满每一个思维空隙,序曲、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最高潮、尾声,这一切都会在设定的时间里达到,只不过,所有的美丽都是预先确定好的。这样的课学生得不到大收获,只能称为小正数。而大负数指的是那些整堂课都沉浸在顾影自怜的感叹中,剥夺了学生自我感悟与多元表达权利,拴在教师的衣袂上随风起舞的课。在这样的课中,教师水平越高,学生受害越大,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成远远要比课堂上的不作为更具有破坏力。

那么,你认为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我忍不住要追问。还有,目前教育在线的团队里你认为谁的课堂最理想?我知道,在教师之友,在教育在线,几乎网罗了目前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一批特级教师。

怎么说呢?现在的名师们,一是胜在对教材处理的独辟蹊径上,二是胜在对信息的整合筛选上,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以预设为主,也就是说教师对课堂高潮会出现在什么时候心里早已确定,而正是这种确定制约了孩子生长。课堂的源点是什么?是学生。而学生的想法和对文本的理解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真正的课堂魅力,就是应该来自于这些不确定性。那么,让学生有机会呈现这种不确定性,有机会和别的同学碰撞各自的不确定。教师也在这样平等的对话中不经意之间和教育高潮不期而遇。这样的课堂根本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就是交谈。谈看法,谈问题,谈意见。听到这儿,我基本明白,其实我早已明白,问题说到底还是老的:预设和生成,师本和生本。越是简单越是难,这背后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结构作支撑,谁敢上?这背后没有承担无人喝彩甚至喝倒彩的勇气谁敢上?

李老师说,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科学,科学发展了,把过去许多确定的东西都否定了,许多科学的发展都在向着模糊的方向发展,科学发展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哲学发展的变化,而哲学发展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教育的发展,也许再过20年,人们就会确立这样的观念。从学生原点出发的课堂会发生质的转变。

我的家乡韦帕来袭,雨横风狂,而成都的夜空月明星稀。我抬头遥望着头顶的星空,那一定不是康德的天空,我能穿越这浩瀚的星空看到未来教育中那洋溢着孩子们真知灼见的理想课堂吗?
5#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01:06 | 只看该作者
(六)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

《教师之友》栏目中有一个分量很重的板块叫做——方法。里面收纳的有案例、辨析、点津、问卷、画语这几个分栏目。

先说案例吧,这几年读了不少也写了不少,但真正留在脑海里的恐怕也没有几个。对案例的理解我们大多数停留在:一个生动的故事+精彩的评点的程度上。但其实这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好案例的标准。一个案例它首先要有典型性,它可能给人们提供了某种经验,可能阐释了某种理念,可能揭示了某种规律,可能阐述了某种原则,或给人以启示比如《他的眼睛为什么睁不开?》,或给人以警示比如《一支上进的红笔》,或给人以借鉴。而这一切,在我们开始从教育生活中试图把它提炼出来的时候,就应该对案例的意义有所思考。在这几期的案例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尊严》的那个案例,学生临近下课时的两个问题:老师,哈默不吃饭就是有尊严吗?我要是杰克逊就不让他干活,看他怎么办!在课堂的尾声引发了一场关于尊严和生存哪一个更重要的讨论。故事本身描述的相当精彩,我以为这也是一个案例所必须具备的。

北京的王晓春老师和浙江的韦实分别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深入解析,前者题为《尊严一课,我会怎么上?》用一种我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构了课堂,当那个同学提出“我要是杰克逊就不让他干活,看他怎么办!”的时候,反问学生,你当然可以这么做,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哈默会怎么看你,其它逃难的人会怎么看你?你心里会觉得解恨?无所谓?好玩?当学生开始换位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必做道德裁判了,尊严和生存这个话题显然还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这个时候不妨换一个切口,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杰克逊只看中哈默?经过讨论学生就会明白,尊严是一个人整体的人格,而绝对不是仅仅只拒绝吃饭。这样我们就不需要直接对孩子们界定尊严的意义,而学生则是通过自己带着道德意味的思维丰富自己对于尊严内涵的积淀。然后王老师还从教师角色、德育思路、语言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阐出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后者题为《成为一个人有可能是一种冒险》则是从生命意义上反思了人文教育的最痛楚:究竟我们告诉学生的有价值的人生,是我们认可的,还是教材的观点,我们是为了他们的一生对他们说这些话,还是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教育者在面对“人”的时候都有可能是一种巨大的冒险。

我的感受:在小学课文里不乏这样充满了教育意义的课文,一不留神,我们就陷入了道德判断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确凿而并不高尚的现实世界,一方面是高尚的而并不确凿的道德标杆。与其我们和学生纠缠在一起试图把自己对于道德的理解当做权威一样灌输给他们,不如,用巧妙的教育艺术转换陷入困境的问题本身,用一招太极推手拯救自己也拯救了学生。美国学者霍尔和戴维斯在《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指出,我们不能将成熟的道德思维简单地教给那些尚未通过先前各个发展阶段从而为此作好准备的孩子,道德教育的目标必须是促进儿童一步一步地通过认知发展的那些阶段。而实际上,人们通常是以极慢的速度通过这些阶段的。

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有太多拔苗助长的恶例了,为了不至于让孩子们跟着我们一起走冒险之旅,我想我们还是放慢脚步,少一点自以为是的教化比较好!

再来说实用教学法的介绍:我影响比较深刻的有一个台湾来成都访友的英语教师,看到她的朋友在英语课堂里遇到的问题,而介绍的一种贝利滋教学法,还有湖北一位高中老师梁卫星根据自己的实践而写的《作文课堂》,在教师之友里面,你不乏看到这样高水准的技术指导,有一起甚至还专门做一个公开课实战大辞典,什么七种武器、术道之间。我还专门就这个问题跟李玉龙探讨过,我说,你们不是一贯鄙夷那些在课堂里所谓的实用技术吗?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技术呢?他说的回答是,我们鄙夷的是纯技术是没有思想含量的技术,是那种做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技术,我们根本不排斥技术,我们所提倡的是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朱学勤先生曾经提出: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必须具备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技术要有思想作底色,思想要有技术为支撑,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割裂。

想想倒确实很有道理,但要做到技术和思想的一体化,何其艰难!按这个标准,大多数老师都是瘸子!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栏目是每期一卷的《课堂操作策略新课程问卷》。每期都会有一线的教研员或老师提出一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在课堂里的实际问题,要求老师们自测。也可以把答案寄到杂志社,在下一期会挑选一部分答案选登,这应该也算一种互动吧!这些来自实际鲜活的问题,依托网络和杂志得以及时的解决,应该也算是教育类杂志的一种创新吧!

点津是更针对于教师培训、校本教研的指导,比如《培训教师的新方式——个案学习与 讨论》、《说叙事》、《教育机制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等等,暂不细说。

画语是用漫画的形式,表现一种人生智慧吧!算是教师之友的心灵鸡汤。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04:08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结语)别做自己憎恶的人 这话不是我的原创,是《教师之友》的一个作者梁卫星说的。昨天主编问我这年杂志中最喜欢的文章是哪一篇,我的脑子里一下跳出来的就是梁卫星的《别做自己憎恶的人》和他在徐州论坛上的发言《教育:生命在语词中行走》。这样的偏爱纯粹是出于个人喜恶,而不是站在一个编辑的立场。他辛酸沉重的踉跄征程,他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他振耳发聩的泣血语词,都让我深深折服。即便是在遭受种种非难的时候,还依然把“不要做自己憎恨的人”作为自己的道德律令,用滴血沥胆之心书写生命课堂的人,也许在今天的教育界真的已经不多了。一介布衣的他贫穷而高贵,我对他的敬意是真诚而深刻的。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今天交流的引子,谈话的核心是对三个面向一线教师的主要板块课堂、方法、场景的具体分析。李主编的要求真的非常严,要求我逐篇分析,他说一个编辑的首要基本功,就是要学会甄别优劣。我只能借助电脑里的笔记再结合文章谈看法,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把近百篇文章全部在我的脑子里排序,然后输出。这几天我的眼睛看得发疼,脑子里更像是翻滚的大海,各种信息纠缠在一起像一团理不清的麻。而他坐在我的对面,悠然地抽着烟,不用看稿子就可准确地说出每一篇文章的期数、作者、甚至是页码。要知道,这本杂志距今已有三年,光凭这,你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当初办杂志时的殚精竭虑。光凭这,我的心里就开始发抖了。
临行前师傅曾叮嘱过我:研讨问题,有什么说什么,不用考虑别人,关键是要呈现自己的思想。因为这块内容跟教学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有的说。于是,我就信口开河地说了两个多小时,主编一直在倾听,时而凝眸,时而点头,时而发问,时而纠正。
晚饭是简单的蛋炒饭,话题一直在饭桌上继续,李主编谈了《教师之友》从框架构建到不断磨砺成熟的痛苦经历,也谈了杂志的定位,稿件录用的原则。因为新杂志《读写教育月刊》将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运作。所以,才要求我深入细致的研读这十二本杂志。
专题、方法、课堂、行者这些栏目,聚焦于鲜活真切的教育现实;而追寻、地图、底色、路径诸栏目则将教育现实置于全球人类文明大发展的背景下,渗透着悲天悯人的生命情怀。场景与课堂呈现给我们教育一线的真实状况,方法与路径则意在探索如何在一线课堂落实人的教育。前者多是一线教师的荜露褴褛,后者则是古今中外大写的学者敬畏生命的理论建构。行者通过真实教育人生的抒写昭示教育生活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既有激情与理想的奔流腾涌,亦有方法与理念的真诚思索。追寻与底色则是《教师之友》超越性品格的栏目见证。《教师之友》总是在追寻教育先贤的生命履痕中表达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又以人类文化领域的伟大成果凸显着自己人文关怀的底色。 从栏目配置来看,《教师之友》是一本启蒙杂志,他意图让所有的教师之友既有人类文明视野,亦深怀高远的人文理想,希求培养出一批具有真正民主自由人格的教师去推行实实在在的生命教育。《教师之友》也同时是一本实践杂志,他深深的切入教育现实,希求让所有的教师之友直面真实,在理想的光照下倾力实践。 《教师之友》的栏目配置、稿件采用自始至终均贯穿着深刻的问题意识,意图为中国教育揭示真正的问题,并力求为解决问题奉献自己微薄之力。而且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提出问题,我们也要为解决问题拿出实践来。所以,《教师之友》自2004年第1期大变脸以来,共举办了两次活动,一次是与徐州教科所合作,举办新青年论坛,讨论教师专业化路径。一次是借翔宇教育集团之地理物质资源举办教师高级研修班,启蒙一线教师。《教师之友》很显然是真正做到了名副其实的媒体,为那些分处全国各地不满于当前教育实际的人们搭起了交流心声、共诉苦乐,分享经验的桥梁。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之友》的这些活动丝毫没有所谓学术交流的高尚架子,更没有以此捞取话语资本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他是彻底平民化的。编辑们吃住与教师们同在,他们与教师的交流讨论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向教师们展示最多的是激动的舌头,旺盛的精力,坚韧的耐性与不计个人一切的情怀。这些活动不独展现了他们因理想与激情而卓立的人格风范,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以此感染了几乎所有的与会教师,使与会教师也同样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亢奋。李老师还跟我说起了关于徐州论坛里很多老师抢话筒的花絮,也许这是很多一线教师陌生的教研方式吧。呵呵,我们更多时候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是给别人准备鲜花和掌声的人。臣服和惰性扼杀了我们的思想,冻结了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如果不是停刊,这样的活动还要搞好几次。说到这里,李主编显得有些伤感。这里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样一份杂志要被迫停刊?其实正如学者傅国涌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几个时代》一文中写到:“在1949 之前风雨如磐黯故园的岁月里,“笔的解放”那曾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词汇啊!”在中国教育问题堆积如山,中国教育濒临溃崩之境却被粉饰以形势一片大好的现实之下,这样鲜明旗帜的提出尖锐的问题,并且以汹涌的姿态朝前推进,越来越多沉默的声音开始爆发的时候,其悲壮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没有追问。 作为一个媒体,《教师之友》有自己的媒体理想; 作为一个教育媒体,《教师之友》更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忠诚教育是《教师之友》教育理想的起跑线和生命线 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是《教师之友》的主旋律。 这是李玉龙在2004年第一期《教师之友》编辑手记上的结语。既是箴言也是宿命。他说,在04年底到06年底的那段岁月,对他来说是一种在黑暗里破冰的磨难。但即便是这样,他也从来没有放弃,支撑他的就是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的信仰。 也许《新教育读写月报》对于《教师之友》是另一种方式的重生,我会期待它像水一样濡湿众多干涸荒芜的心田。 对于人生而言:别做自己憎恶的人,是每个人都应该矗立的道德律令。 对于教育人生而言: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是每个师者都应该追寻的终极意义。
7#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08:51 | 只看该作者
http://xnjyw.5d6d.net/thread-49067-1-1.html



来《新教育读写月报》编辑部快两个月了,觉得自己的生活像一条遭遇礁石的河流一样突然转弯了。家乡的领导和老师们都很关心我,要我回去汇报一下这两个月的工作。主编给了我一星期的假,正好,我也梳理一下,也算是自己给自己的交待了。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必须诚实地说,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报告,我的内心是胆怯的。因为我知道这样报告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个人所能代表的价值,但是我还是勇敢地站在这里,因为我知道当我以萧山教师的身份走进成都新教育杂志的那一天,这一段旅程就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走进的也不仅仅是一份杂志,而且同时还挑起了一份责任。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我所说的都是真诚的。

                             一段旅程 一份杂志 一种责任
——《新教育读写月报》访问手记


文/半瓶阳光


     一直认为自己去成都做新教育杂志的访问老师是一种偶然,但是现在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种必然,必然的与一场教育风暴相遇,然后必然的改变自己对自我对教育乃至对世界的认识。
    一段旅程
    暑假结束前一周,接到曹校长电话,说萧山有一个去成都当新教育访问学者的机会,让我准备个人简介和几篇最好的文章,因为要递交杂志社主编李玉龙审核,挺苛刻的,不一定能通过。我有点懵,因为我以前从来不上教育论坛,对李玉龙和他的杂志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访问学者是干啥的,心想搞得跟选秀一样,你不要我我还不稀罕呢,现在的教育杂志不就这点水平吗?再新也新不到哪里去。
    五分钟我就搞定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个人简介: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性灵,则人生优雅。这是我已故的高中语文老师对语言的阐释。我承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爱语文,是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饱满、优雅。我爱教学,是想让更多人的人生变得饱满、优雅。顺便粘了一个博客地址上去,其实我那博客里没几篇跟教育有关的文章,爱谁谁吧。
    没想到第二天,董局就通知我审核已经通过,我心想这样也行,看来李玉龙一点也不苛刻啊。后来在我深深领教了李玉龙的苛刻并深陷自卑不能自拔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你当初怎么就凭这几十个字选中我了呢?他说他在这段文字里看到了一颗蠢蠢欲动的心,看到了我这个人对教育还怀有一份念想,而且是一个比较通透的人,也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
    飞机降落在双流机场的时候,我对成都的感觉还停留在司马相如卓文君长街卖酒的浪漫,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之中。来到杂志社,主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来成都,你首先要学会眼高。从明天开始,用三天时间,通读04年《教师之友》的全部12期杂志,读完以后我们再交流。”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我而言,成都不是别的,就是这个杂志社。可是为什么我的起点要从三年前的这份杂志开始呢?
    在我真正走进这本杂志的三天时间里,我的脑子里除了激动就是混乱,那些文字像针一样刺痛我的每一个细胞,那些闻所未闻的声音像台风一样席卷我的灵魂,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因为我发现那些至今困扰我的问题,这本杂志在3年前就已明确提出并尝试解答,它的前瞻性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
    当对话真正开始的时候,我陷入了混乱和迷茫。也许三天较之于三年太过短暂,也许这么多年下来我对倾听的习惯远甚于言说。我说不好的原因我很清楚,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爬行在教育的表层,一直徘徊在各种派系的争论中而丧失了自我。我很想在主编那里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主编告诉我,在这里,没有固有的结论和答案。你必须用你自己的眼睛、鼻子、心灵去感知这个教育世界,然后找到自我与这个世界相关联的点,这样你才能真正的站立起来,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逆流而上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它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培训学习。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份杂志、这个编辑部、李玉龙他们所带给我的嬗变是巨大的。最直接的改变来自于思维方式的改变,在这里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以单纯的一个直线型思维来解决的,他们总是会从各个角度提出更为开放和多元的问题,然后总是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李玉龙说,一个好的老师好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别人都停下来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步,这一步,就可以让你看到一个新的教育世界。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在编辑部写过一个叙事,李玉龙一看就说你这是在用文学手法讲故事,教育含金量不高,很明显是因为你在这几个关键点上没做到位,教育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然后我们分析稿件,把一排稿件一字儿排开,分析一个个故事背后的教师行为,分析这些教育行为的教育含金量。我渐渐顿悟,教育写作不是玩文字,而是考量一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它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我觉得这是对我非常重要的颠覆,它对我重新建立观察日常教育生活视点和重新确立教育写作观有着重大的意义。
    课堂,一直是我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李玉龙说教育杂志无视课堂的呼吸是一种堕落。我们在一起分析讨论了很多课堂实录,几乎是每天,编辑部都会有关于课堂长达数小时的交谈,我的大脑不知疲倦,接受一个又一个新信息,我的手也不知疲倦,记满了一个又一个笔记本,我知道了什么是零课堂、负数课堂、正数课堂,知道了黄冈奇迹和杜朗口神话对教育的启示,知道了什么是课堂里的加减法,知道了怎样让学生评课走进日常教研,知道了一个教师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决定功能……
    这样的讨论一边让我沉浸在一种对现实清醒的认识中,一边又让我沉浸在对未来课堂的憧憬中。当我忍不住追问理想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时候,主编说这正是他们这两年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未来的课堂它没有一个确立的模型,但可以肯定它不再是线性的、统一的、可测量的、以及可确定的,它一定是开放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它必须是以学生的本能和能力为起点的,教师在课堂里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这样的讨论让我对新课堂充满了渴望,我觉得我对教育对课堂的激情被重新点燃了,像一个炽热的火把在燃烧。狂潮退去,我在这个平台之上看到的是一个新鲜的教育世界,它在前方,但却并非遥不可及。当一个属于未来的理想课堂的轮廓在我的脑子里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当我站在午夜的阳台上,慷慨地宣称我要回到课堂,去创造全新课堂的时候,李玉龙终于露出了迷人的笑容说:“阳光同志是个好同志!”
    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青年对自由和精神的寻求一度让我迷恋。我不是行者,但我终于开始了行走。
    这一段旅程还没有走完,李玉龙说,在接下来的旅程里,他会让我走进课堂,进行实战演练,他会让我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来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他会让我通过分析案例点评课堂来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他说希望我能成为一颗烛火,去点亮更多的人。我对未来的这一段旅程充满了期待。因为我知道: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一份杂志
     12本杂志,散落在我的书桌,散落在枕边,也散落在我的心里。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拾起它,像一条洄游的鳗鱼一样,不知厌倦。
    这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杂志呢?关于它我写过一组名为《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的读后感,有几万字吧,但此刻我突然之间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词了。说什么呢?说它的前世《教师之友》说它的今生《新教育读写月报》?说它如何轰轰烈烈地诞生又如何轰轰烈烈地死去又如何轰轰烈烈地复活吗?
    也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到底是什么?它能给你带来什么?
   《学会生存》里有一句话:任何一场教育改革如果让大多数教师感到恐慌的话,那它必定是一场失败的改革。李玉龙说,同理,一本好的杂志不应该只成为少数人的精神家园,而更应该成为所有对教育抱有想法和热情的人共同倘佯的平台。所以,它应该既是高贵的,又是谦卑的,既是深刻的,又是朴素的。特立独行不是它的姿态,和热爱教育的老师们一起虔诚地拥抱一个新的教育世界,才是它的使命。
    原来的《教师之友》有13个栏目,分别是追寻、地图、专题、场景、方法、课堂、学理、底色、路径、行者、茶座、海外、家园。与众多堆积理论炫耀技术的杂志不同,它关注倾听现实,同时也干预导引现实。教育不再是关起门来的教诲,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激发与叩问。它倡导有技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技术,着眼于让教育园内沉默的大多数能清醒过来渴求并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臣服在权威的脚下,奴役于自我的囚笼里,一边呻吟一边抱怨。
    12期厚重的专题,从对魏书生、于漪、钱梦龙为代表的“那一代”的反思和批判开始,到由“那一代”引发的在新浪教育频道、k12论坛和教育在线上的大讨论——大风起兮、再到思痛录——一组由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痛切的自我反思的文章。这一季的教育风暴,它所引领的不是一场哗众取宠的口水仗,而是整个教师群体蓄势多年而自觉进行的一次具有民间色彩的教育反思行动。读着它,你会情不自禁地逼问自己:我怎么没有想到?我也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没有表达得这么准确?我为什么不能从这个角度考虑?……反思和批判是疼痛的,但是它却可帮助你扯掉蒙在眼睛上的黑布,然后刺激你去思考。
    读过这本杂志的人都能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写的杂志,而更像是一个流动的平台。他们扎根网络,洞悉前沿的教育理念,追踪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培养民间草根精英,用彻底平民化的真诚为那些分处全国各地怀揣教育理想的人们搭起了交流心声、共诉苦乐、分享经验的桥梁,杂志第二期的专题就刊登了窦桂梅(玫瑰)和薛瑞萍(看云)之间一段名师与草根的网络情缘,并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们走向现实,举办青年教师论坛和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杂志第五期全景式地描绘了徐州青年教师论坛——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思想盛宴。他们向教师们展示的最多的是激动的舌头,旺盛的精力、坚韧的耐心与不计个人一切的情怀。正是在徐州论坛上,杂志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关键词: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生命状态,扬起了以结构谋功能,以思想炼技术,以理想燃生命的旗帜,并且无比坚定地相信: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而现在,当初参加过研修班,青年教师论坛,跟着教师之友一路走来的很多人,至今仍对这份杂志怀抱感恩之心,这里面不乏现阶段已经很有名的一些老师像窦桂梅、薛瑞萍、郭初阳、闫学、魏勇……
    也许你会怀疑这份杂志是否只是致力于对教育宏大叙事的关注,而少了一份与日常教学息息相关的细致。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如果你读过它,你会被它里面许多极细小的教育细节打动,你会发现它的目光从来没有游离课堂。在杂志的7、8、10、11期里,“献给我即将上路的孩子”是关于老师写给孩子们的毕业赠言的,“班主任关系学”用生动的案例揭示出在班主任工作中关系学实质上是一种精细的生产力。“公开课实战大辞典”和“家校路路通”同样是实用性非常强的操作纲要。

    因为艰难,所以坎坷。2004年末,杂志因故停刊。最后一期的“纪念照”上积满了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一路走来的汗水、欢笑和泪珠。文字的背后,是源自人类精神深处对真善美的坚定追求。正是这份坚定才不至于让那些潸然而落的泪水沦为一场媚俗的演出,正是这份坚定才让这份杂志在三年之后又拥有了重新起航的力量!
   理想没有改变,蛰伏让思考变得更深邃;信念没有改变,攀登让脚步变得更有力!
那么今天它是什么样的呢?(播放电子书)
    一种责任
    朋友们都说我来了成都以后变了很多,少了很多洒脱和自在,多了一些谦卑和沉重,甚至还有了那么一点狂热。我给几个朋友寄了几套杂志,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他们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教育杂志,告诉他们这是珍宝,对于热爱教育的人,这样的礼物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杂志不是应该放在阅览室里被浏览的,也不是在你写论文的时候拿来应急的,而是应该放在案头、床头上静心品读的。
   有人在我的博客上这样问我:一灯荧然,能照亮那方寸之心吗?也有人在教育在线上问我:你认为当下我们能做什么?甚至有人问:在课堂上撕一个口子,撒进一些阳光,丝丝微光能改变什么呢?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在心底问过自己无数遍,更加困扰我的还有人为什么活着?教育和语文的真谛是什么?这样一些更大而无当的问题。我从来没有停止对答案的追寻。从第一天登上讲台一路厮杀到成为一个在别人看来还算过得去的语文老师,我知道我的血液里一直奔流着的是属于70年代的理想主义情怀。尽管我一直不愿意承认,或者说羞于承认。因为那些我所得到所谓的光鲜的荣誉背后,站立着的并不是一个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正的教育者,那个人苍白、游离、满身伤疤,缺乏痛感,自以为是又自惭形秽,决不是理想中的我。我想过逃离,试过放弃,但是我的双眼却满含着泪花。
   生活在别处,这是米兰昆德拉的隐喻。如果没有这一段巴蜀之旅,我也许永远无法领悟它的内涵。这个媒体,以及围绕在这个媒体周围的那些人,让我知道在中国教育的地盘上,还有这样一群痴迷的,不计得失的,匍匐于地下但却执着地向上生长的人。他们勇敢地把自己命名为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尊严,什么叫渴望,什么叫诉求。他们让我懂得了要了解世界的真相,必须要努力地追寻对于言说此事物对称的声音,然后运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尽量接近真实。这样,你我才算是为自己而活。然后把这些教给你的学生,让他们的生命敞亮。这样的教育,才是人的教育,才是我们一辈子需要从事的教育本身啊!
   当我在每个凌晨欲罢不能阅读他们的时候,当我用激动的手指敲下几万字的读书笔记的时候,里尔克的诗歌像旗帜一样在我耳边呼啸——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
    我终于明白,我要的答案并不存在于任何一本经典中,而存在于自身不断向外追问和向内反思的过程中,它是一种生命的姿态,一种努力和挣扎。
    而此刻,我想引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评价《教师之友》的一句话:拥有了美好的东西而不与同行分享,是不负责任的。它能够改变我,或许也会改变你!
    让我们一起努力向上生长吧!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的迷茫是因为我们一直匍匐在常识之下,我们的心灵只是需要一场激越的风暴。那么,请您试着走进新教育杂志,推开这扇你从来没有推开的门,你会知道这一本曾经叱咤风云的教育杂志是如何经受方生方死的宿命考验,而今它又是怎样艰难地开始新的远航。
    而它的旗帜上写着这样一行鲜明的大字:
    我们坚信: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

请大家支持新教育!
     请大家支持新教育杂志!
欢迎大家成为新教育杂志的读者,更欢迎大家成为新教育杂志的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19:04 | 只看该作者
生命因你而动听

——读《新教育》09年第3期



文/风来云往









真的很喜欢《新教育》,有相见恨晚的之感,呵呵。
那次在成都开会,第一次看见这杂志,大开本,光滑的纸页,舒爽清新的感觉。订阅了今年的,又补买了去年的,小狐老师张罗忙乎着,一直很客气地说着“谢谢”,心就莫名地酸涩,说“谢谢”的,其实该是我们啊,感谢他们编辑出这样好的东东。
第三期邮寄过来,费了些时日,于是拿到手以后,就赶紧细细品读。无数的好文字引得人心潮澎湃,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呵呵。
◎《七十年的素质教育》王丽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进了这样一所学校,经过五六年的教育熏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透过这份大纲,能看出制定者试图由此来建构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个人与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的良苦用心。”
和文中那1934年度《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相比较,我很为自己每年按照上级要求所做的那学校计划汗颜,空泛,是那么的程式化,毫无特色啊!
◎《课堂,让我们相约绽放》李政涛
“在如此境界的课堂里,我感受到了令人心醉的美,没有什么比美的课堂更让人心神愉悦;而让学生开花的课堂,是最美的课堂;师生一同开花的课堂,是最绚丽最灿烂的课堂:是师生的生命之花共同催生了铺就了这场灿烂。”
那次在学校搞讲座,我选的主题是《打造阳光课堂,绽放生命活力》,我说:“我们一旦把我们的课堂视为让学生绽放生命活力,成就幸福人生的一个起点,一个平台,那么课堂上就该是师生充满生命本色的激情展现,就该是为成就学生的生命意义而开展。”今天再读李老师的文字反思自己,才知道自己也就一“说”得好听而已,很多事情还得认真去做才行啊。
◎《学校像什么?》郑杰
“当学校越是旗帜鲜明地抓什么,什么便永远离我们而去。”
想想,不仅仅是学校,我们生活中,生命中,很多方面的事情,其实都符合这个理论,呵呵。
◎专访《我选择》
第一次知道这个陈东强局长,很为他的理念和做法惊叹。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我想,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也许那就是我们教育局部的春天。
文末,陈局长用了《小王子》书中的话语作结:“有些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但它存在着,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有些东西对自己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她受我的浇灌,我的保护,我的驯养,她是我的玫瑰。”呵呵,有意思。作为一个还算爱读书的人,我喜欢《小王子》;作为一个一线普通的老师,为教育系统里有这样的领导高兴,教育的理想者会因此依稀看见前方希望的灯塔,将更奋然而前行。
◎封面《虫本佳人》
这吴坚老师有趣,这文章有趣,这些昆虫也有趣。读的时候,很懊恼在教学什么《蜜蜂》、《蟋蟀的住宅》、《草虫的村落》的时候,自己对昆虫了解得少之又少,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有意思。
编辑老师在文前写道:“让学生喜爱你所教授的学科,那么你本人是否得首先喜爱你所教授的学科呢?不用强制,不用逼迫,甚至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技巧来培养、开发学生对你所教学科的兴趣,就用你从自身生命内部发出的学科魅力倾倒你的学生,就用你从生命深处发出的学科之光照亮你的学生。”以此叩问自己的内心!
◎《遭遇学生语言伤害》沈丽新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无礼行为并不是针对你的,他们的突然爆发,是由他们生活中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引发的。”
教育路上,与学生的相处中,冷静、宽容、耐心,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沈丽新 李茂
“李茂:或许任何行业都有自己受委屈的一面,只是教师在面对年幼学生的伤害时,心会更疼,但只要看开了,也就能释然了。当然这是很难的。或许我们要对一些东西有“职业性的麻木”。在被学生激怒时,也不能气急败坏,必须保持“职业的镇定”。教师的专业化,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也需要专业的过程、方法,专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妈妈送你9样礼》简
一直都喜欢她的散文,《私房书》、《浮在空中的鱼群》、《月娘照眠床》等等,都好喜欢。这篇文章,也读了好几遍。下午的语文课,干脆拿这文章去读给班上的孩子听了,把简对孩子的一番爱心全部借用过来。她对自己的孩子说:“有些你不见懂,先听一听,把它收在心里的小口袋里。”我也这样对我的孩子说,不期望他们每个人都懂,或者喜欢,对他们有那么点点触动就好。
因为下午第三节的课,学校比较吵闹,很多都在开始排练“六一”的节目了、我一边在教室里轻轻环走,一边认真地读着。读完,我留意到,瑞,那个小男孩,居然是用简笔画的形式把每一种礼物都画了下来,他是把给孩子的礼物还原成了图画,就如同孩子当年给的画一样,也许图画简单,但却充满浓浓爱意。
由此,我也记住了文头编辑的一段按语:“我们都不可能遇到完美的世界,但总可以将其变得更好。这份建造的责任,在我,在你,在大家,在每个人的肩膀上,并且要传递给我们长大了的孩子。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样想,在我,我觉得只要还会在教育路上走下去,那么读读《新教育》必定是有好处的,她总会让人觉得教育是那般美好,甜蜜,富有意味,充满希望。
郑杰在《学校像什么?》一文中说,学校的校长显然是需要个伙伴在他们身边,与他们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我想,《新教育》也就是我们做老师的身边那个伙伴吧,跟着她,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起走在路上,每一个平凡普通的生命因此而动听。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20:02 | 只看该作者
我家那口子

——读《新教育》09年第4期
文/风来云往






对于感情,我基本上不相信一见钟情,两个陌生人,一见面,就来电,可能吗?我觉得太玄乎,太电视剧。感情,还是应该像熬小米粥,慢慢地来,那香味才醇厚,绵长。
但遇上《新教育》以后,我这观点却悄悄变了。那次,一遇上她,美的外表,美的内在,无法不被她吸引。自从2003年遇上《上海教育》,并有幸被聘为杂志评刊员,这种滋味就已经很久没有涌漫心头了。
读《上海教育》,喜欢那种时尚,喜欢那种新闻性,喜欢那种走在教育前沿的风格,如果说他恍若是位睿智的长兄一路引领着我,那么《新教育》,就如同这期的主题,她仿佛就是家里那口子,一路陪伴,有知音的快乐,也会有清醒的疼痛。跟随她,经历风吹雨打,经历酸甜苦辣,但那日子走过,回想起来,一定甘美清甜。(*^__^*)
◎封面
先说这期的主题吧,这样的一个策划很有意思。套用那句俗语:“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坚强的女人”,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背后,总有一个特别的那口子”,呵呵。
《我们俩的婚姻》丁若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真实、朴实,很打动人。读过太多讲述相敬如宾,默默奉献的文字,这样的表达还真是见得少。淡然的叙述,真实的生活,但如同作者所说“生活远比表达的复杂”,心就隐隐地痛。
《一家之主》符礼科
绝对生活化的表达,毫不矫揉造作,也喜欢。最有意思的还是结尾的那句“不许乱写我啊”,好玩。
《婚姻絮语》
喜欢美国妇人格温的那句,不禁会心微笑,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这才是真实生活。
《众说婚姻》P33
风趣幽默的表达,但感觉男人说的那几句要更有趣些呢。
《八十年前的文理分科》王丽
“如果这次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社会大讨论中,仅仅有外国的参照系,而没有本国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考量,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中国有句话怎么说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有人就喜欢那舶来品噢。
◎《图画书对于儿童有多重要》看云
一直喜欢看云老师,也同意她所说的图画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自己的童年,也基本上和看云老师一样,是和很多小人书一起度过的。因为小时侯最容易读到的就是小人书,记得那时街边总有那种小书店,一分钱或者两分钱可以看上一本的那种,书被用细细的铁丝挂在屋子四周的墙壁上,慢慢浏览过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便取下来在屋里找个小凳坐下就看。我看书的速度一直都比较快,所以每一次去看书,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总得小心计划自己手心里那一点可怜巴巴的零花钱。还有每年的“六一”,父亲单位会给每个职工的小孩送节日礼物,其中小人书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每一次去领礼物,我总被大家笑话,因为我是跑得最快的,心里只想着先去了可以先挑选小人书,不然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不太好看的了。
但现在,对于图画书,好像和我们小时的感觉不一样了。一开始上学,我知道大多家长都比较主张孩子阅读文字书籍,而学校老师也大都推崇这样的做法。大家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如今的图画书中也有很多对孩子并非有益,所以我同意看云老师说的:“聪明且仁慈的做法,是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优质的图画书。”这里必须得加以限定——优质的图画书,呵呵。还有也如看云老师所说“图画书往往价格不菲”,家长要给孩子购买的话,还真得下决心呢。
除开所保存的一些小时候的小人书外,现在我有时也会买一点自己爱的图画书,最近时间购买的一本是安托瓦内特·桑普森的《和你在一起》,很好看。
◎看板
“看板”中每一条新闻都触目惊心,特别是那“在过去的四个月里,河南西峡一高每天学习18个小时,两名学生相继猝死自杀”。突然间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一代对生死那么不以为然,毕竟每天18小时的学习负荷,我想这样的人生在我,我也会觉得是不要也罢。
虽平时爱调侃说“上帝爱你,才让你吃苦!”但这样的爱,不愿意接受。呵。
◎《小敏的课外书》许文杰
这文章让我有落泪的感觉,因为被感动。那位李老师,真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年少过,都曾懵懂无知过。因为小敏,也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小敏在书里寻找答案解决自己成长路上的困惑,我也曾和她一样。我有一本类似的书,《悄悄话》,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那年上初二,跟随父亲去书店选择合适的英语词典,结账时,我买了这本《悄悄话》,当时很怕父亲会问询书的内容,但他只问了句:“这书对你有用吗?”我点点头。父亲也就给我买下了。父母是40多岁才有我的,我唯一的姐姐大我8岁,初二的时光,正值青春萌动,有无数的不解隐藏在心里不知道可以向谁询问,这书正好派上用场。
如今,自己班上那帮孩子也大了,我也努力想法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中一些尴尬的时刻。为让孩子在人生路上步履轻松一点,我愿意尽力。
◎《我有一所房子》傅蕾
这文章看得人激动不已。但一直有个问题没有搞清楚,这老师和学生是哪里的啊?看起来,不太像国内,一则是作者姓名没有像其他的那样注明是哪个省份,二则是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估计要做到这样的事情,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不过,我真的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记得读《教师博览》原创版时,曾看到一篇文章讲美国的小学教学,他们就会给孩子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如让孩子准备坐飞机出国旅行,于是从准备行李,到制作护照,到模拟乘坐飞机,到给家长邮寄观光明信片等等,孩子在其中所学会的知识和本领我想也许远远超出课本内容。还是像文章作者所说的一样:“我发现,在玩耍中做事情的孩子的内在蕴藏着哲学的火花,而且,那是许多象牙塔的学者穷究一生都难以达到的境界。”
◎《这样的课堂论争何如?》
问:这样的课堂论争何如?答:喜欢,极为喜欢。呵呵。
班上的孩子都知道一句俗语“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这文的理由。
佩服执教的黄耀红老师,我不知道他以前是否有当老师的经历,作为一名杂志编辑,敢于走到教学第一线执教,我想这本身就需要勇气和底气。很长一段时间,某些培训学习中,在台上讲的那个他只管说得头头是道即可,至于符不符合现实情况,他并不在意,我们这普通老师却颇有微词。而黄老师也许只要把杂志办好,畅销,大家喜欢看即可,没有谁规定他非得上节什么级别的课吧?(做老师的不一样,要评职称,必须得有相应等级的所谓公开课,无聊)黄老师却上了,而且看实录,感觉这课还不错。
佩服挑刺的茅卫东老师,很多时候,我们大多人都喜欢讲究中庸,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于是谁都不愿意来当那只胆大的鸟。比如前段时间,我同事去观摩了一个全国性的教学比赛活动,据说最后参与的30多节课都是一等奖。我想也许评委老师都很认可大家在准备这堂课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不好厚此薄彼,但既然比赛一番,最后就和稀泥,那又何必要比赛?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茅老师作为一名编辑,应该也算是第一线教学的旁观者,那么也许他所见的就和大家不一样,听听,绝对无妨,一切就照那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做就OK。
也蛮喜欢这样的争论,现如今这样的探讨就是在专业的语文教学杂志上也未必能读到,觉得《新教育》真是有心人啊。很多的教学杂志都会刊登一些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其点评一般都不痛不痒,所以那次读到彭清亮老师点评《有的人》一课的文章,觉得所言极为中肯,心中不断为彭老师的点评叫好。而像这样的执教者和点评者一起来场对抗赛,就更是精彩。如若我是教学杂志的编辑,我一定把这招偷学了去,呵呵:-)
◎《魔方的破碎》郭初阳
知道郭初阳老师,是因为按照常人眼光,他应该也算是位比较另类的老师吧,在网络上我曾读过他《珍珠鸟》一课的课堂实录,很为他的教学观点叹服。记得有人用“革命性”三个字形容的语文课堂,说是他赋予了语文课堂以学术的深度、理性的光照、自由的启蒙,极大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品格。我想做郭老师的学生,必定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情。
在《新教育》上看过多篇郭老师评析小学语文课本的所选文章,我想教材的编辑老师真应该也读读,也许这样在编排教材时,就会少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或者硬伤吧。这次读郭老师对王尔德童话的分析,而《巨人的花园》这课我自己上过,同时还参与过针对全区老师进行该课课例展示的磨课过程,但很汗颜,我们思考得远没有郭老师透彻,如若先读过这样的分析文章,我想教学效果绝对大不一样。也想起窦桂梅老师所执教的《丑小鸭》,这课一直被大家称道,我想应该也是“功夫在诗外”的结果。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落地的麦子是不死的》刘发建
因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这次是我第一次知道刘老师。读完文章,很钦佩刘老师的奋斗经历,他那句“你不是没有思考能力,而是你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真实的思考,怎么会有真实的课堂?”猛然让我清醒,对自己教学的清醒。平心而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至多算是个热爱教育的人,但对于自己的工作思考得并不多,特别是自己的课堂,自己的教学。太多时候,我的感性超过了理性,而教育,仅仅依靠热爱和激情肯定是不够的,它不能支持人远行。
感谢刘老师,我知道了平时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无法做好,而是因为自己缺乏思考,立刻开始改正,还不算晚吧?
◎《目送》龙应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着,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眼眸里又开始有泪。
父亲过世已经十多年了,我很少回老家去看他,我只常在暮色四起时想他坟头那些青青的草在风中摇曳,在夜静人阑时想我和他之间曾有过的点点滴滴。现在,他若看见我在黑暗的夜里一人彳亍独行,也只能远远地看了,近不了身;对他我也只能兀自想象他呼唤我名字的声音,迎接我归家的身影。相隔着,我看不到他在衰老,他也看不到我的成长,于是,那么多的想念,就成了压在我心头的永远的重。唉!
一直喜欢台湾作家的散文,觉得很有文学味,功利心不重,而大陆的,大多如同郭初阳老师执教《珍珠鸟》一课时所提到的“自由缺失”,于是一些文章就不免有些应景,太多的社会现实、责任道义,难得让人怦然心动。台湾的散文,尤其是女性作家的散文带着水气灵动,带着温馨细腻表现对挚爱与纯美的追求,都是万丈红尘中的凡心一颗,所以总能够引起我们的审美感受与审美共鸣,容易让我们深受美与爱的陶冶,深觉“于我心有戚戚焉”。
◎《儿子教我当老师》吴俊杰
喜欢文中孩子的天真与纯善。他对父亲的建议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到底是给加分好,还是减分好?是不是不打总分就会好一些?
带着疑惑,课间休息和孩子们聊天,我假装无意中说起这个话题。鑫,是目前班上成绩最不好的一个,她说她还是喜欢在试卷上打加分,因为本来做对的就不对,如果打减分的话,就会让人很灰心。晓,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一个,她说她还是喜欢打减分,这样才可以对错误的地方一目了然,更加引起自己的注意。复习的时候,所有试卷归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哪种类型的题目错得较多,自己那方面的知识肯定就还要补习。旭,考试很难考出及格分数的一个,他说总分还是要计算出来的好,自己就只会做那么多,总得面对现实,分数不统计出来,并不会让自己忽略自己过差的分数。如此等等,对于分数,我想还是孩子们自己有发言权。

终于啰啰嗦嗦地说完了我家那口子的事情,嗯,现在要入梦去了,想必会有个好梦!O(∩_∩)O^^^^^^^^^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21:52 | 只看该作者
向着明亮的那方

——读《新教育》第6期


文/风来云往




◎《教室里的课桌椅》 吴蓓

“国内教室的安排,其用意就是突出老师的作用——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他或她理所当然要比学生高出好几截。”

我倒是觉得这教室的安排不是为了凸显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国情所致,迫不得已吧。毕竟因为教师的注意力有限,教室空间、课堂时间也有限,哪还能容老师像国外那些小班制一样的进行教学呢?美国著名的教育家鲍耶尔就说过:当班级的学生数超过30的时候,教师的注意力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

想起那天我批评一上课玩东西的小家伙,他倒好,好奇地问:“老师,我的手放在桌下玩的啊,你怎么看得见?”呵呵,他不知道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课堂上的班级整体情况站在讲台上的我一目了然啊。

“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里,往往轻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往,只看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同学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相互学习,也是人的情感需要。”

严重赞同。所以那天的家长会上我特意跟家长谈到孩子们来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是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孩子间相处的快乐与喜悦,争吵与哭泣,我想都是他们成长路上应该遇到的。

◎《为什么学校公共生活需要学生自治》郑杰

◎《迟到的公正》 吕栋

我想这两篇文章可以结合起来阅读。郑杰校长在文中将放手让学生自治的理由阐述得淋漓尽致,而吕栋老师文中的做法我想应该算是放手让学生自治的一种实践吧。但结果呢,理论在现实中却总是会出现很多师者无法解决的状况。

◎《〈月光启蒙〉:母亲的光荣抑或悲哀》

这是看云老师评点《月光启蒙》一文的,记得这文章在《新教育》第2期的主题“教材中的母亲和母爱”中也被评点过。课文中总结升华一段,是将原文中两段文字合并为一,放在最后,人为地显现出特别的思想境界。

教材文章的选用和编辑,我想其实也是件不容易的工作吧。

◎诵读:《吉檀迦利》泰戈尔

喜欢《吉檀迦利》,喜欢泰戈尔,喜欢冰心,喜欢“诵读”这个栏目。这期里遗憾的将泰戈尔的名字印错了噢,白璧微瑕。

◎《永不放弃你的希望》 曾奇峰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

前几天看娱乐新闻,范冰冰在谈到美丽时,她表示:“其实别人看到你漂亮,是因为你拥有一张有梦想的脸。”个人觉得这是范美女说的最有品位的一句话。

◎《星星的孩子,星星的诗》

美的诗歌,纯的心灵,多么好的一个世界啊,而本来我们的世界就该是这样的吧。

“清晨醒起,以喜扬的心,来致谢这爱的又一日。日中静息,默念爱的浓欢。晚潮退时,感谢地回家,然后在睡时祈祷。因为有被爱者在你的心中,有赞美之歌在你的唇上。”喜欢纪伯伦。喜欢因为心中有爱而活得精彩的徐添老师,向他致敬。

借用一段纪伯伦的文字表达我此时的感受:我以为“过去”不过是一段逝而不返的时间,“未来”则是一个我决不可能达到的时代。可是现在,我懂得了,眼前的一瞬间有全部的时间,包括时间中被期待的、被成就的和被证实的一切。

“爱是自己活出来的,别人看到了,别人也活出自己,这样的爱,就是彼此温暖的爱,星星的爱。”感谢你们——内心温暖敢于行动的人。

◎《存异求同,文理相通》

为执教的刘家宏老师叫好,数学老师敢于挑战语文,并且上得如此精彩,我们这语文老师就更该好好思考我们的实际教学了。如果对于课堂,我们都能如此用心,那么我们的课堂又怎能不精彩呢?

点评的李玉龙老师也是直言不讳,喜欢这种结合教学过程中每一步来点评的东东,这最让人有收益,毕竟教学之后笼统的点评总会有言不由衷的感觉。只是感觉李老师的点评应该更精彩,这个显得有点粗糙(主编老师,莫批评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哈,呵呵)。欣赏点评的最后一句“当然,也未必一定要有什么特别的结语”,有趣噢,现如今很多的教研课已经是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要求咯,而事实上也不一定都得“凤头”“豹尾”的,不然有时就像在演戏。

◎《原动力:学校的精神文化》 奚亚英

文章里针对学校文化建设谈得很细,而我们正在搞特色学校建设活动,于是文中的一些妙招就被我偷了。(不过,吃茴香豆的老先生说过:“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那我这拿来主义其实也不算什么哈,呵呵)

◎《学生喜欢这样的成长足迹》 张曼凌

小曼老师的这招真是好,决定了,以后也拿来用用。(又偷了一回,呵呵。)

◎《我孩子的课文》 于爱群

这文章让我想起郭初阳老师那些分析课文的文章。我们的教材里不知道有几篇文章经得起这样的剖析哦,太多的应景,太多的教条,悲哀。

◎《一个完美孩子的定义》 王书亚

肖川老师说:“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逐渐走向完美。”的确,我们都不可能遇到完美的世界,但总可以将其变得更好。这份建造的责任,在我,在你,在我们每个人的肩膀上,并且要传递给正在成长的孩子。

◎《对话录:封闭社会的开放教学》

不知何故,读完此文,心里沉甸甸的。是我们的教学错了,还是我们的现实社会错了?但如同郭初阳老师说的一样“前进一步,就是一步”,那就努力吧!

喜欢那句“认识你自己,爱你的邻居”,我想把它改为“认识你自己,爱你的朋友”用在我班上,小学一年级,我想这样也许适用些吧。

◎《生命因你而动听》

很意外地在书上看见自己的文字,从惊讶,到感激。“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必知道什么是安逸和休息,我的工作变成了无边的劳役海中的无尽的劳役。”(泰戈尔语)谢谢您们,一路的引领和陪伴,生命因你而动听。

◎《成人之美》 梁卫星

现实的教育生活总让人心灵沉重,文中邹哥教育学生的做法,以及后面海老师的分析,让人莫名的难过。“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作践人的,它作践到了让我们主动去作践我们自己”,想哭。



无论生活里到来的是快乐,还是忧伤,都让我们向着明亮的那方,向着明亮的那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01 , Processed in 0.0838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