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突破方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7 16: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突破方略





华义平




【内容提要】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讲座包括五个部分:(1)考纲透视(2)方法指要(3)问题诊断(4)突破方略(5)能力训练。内容涉及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能力要求、命题特点,方法技能和思维误区等诸多方面,重点讲述如何科学思维和有效表达,以寻求阅读的突破。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思维”,是因为构成阅读能力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知识、思维与技能,知识是基础,技能是保证,而思维才是关键。



I 考纲透视



概念: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一、考什么?

【命题背景】

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基本理念,根据语文教材中设置的选修模块,江苏从2008年起,语文试卷阅读部分开始设置了选做题,共两道,一道是论述类阅读文本,另一道是实用类阅读文本,二选一。两类阅读题,只要求考生选定其中一类作答即可。

然而,任何正确的理念一旦与功利“结缘”,就会事与愿违,与初衷背离!

实用类文本与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所以为选考,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如前所说尊重学生选择的多样性,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但是2008年和2009年的语文高考实际表明,在选择选做题时,绝大多数考生都选择了实用类的阅读文本,而很少选择相对有些难度的议论类的阅读文本。于是语文备考只瞄准得分较易的实用类阅读文本进行训练,结果导致阅读教学的严重偏废。长期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不到全面提高。

因此,从2010年起,江苏语文高考取消选做题型。两者成了必考。考查材料可以选用论述类文本,也可以选用实用类文本。

事实上,“取消选做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公平公正。”以往,两道选做题都是相同分值,但是对命题者而言,要想做到绝对平衡是很难的。从阅卷的情况来看,两种题目的均分也有差距。现在大家都做同一道题,也就不会出现均分不同的情况了。

【能力要求】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与论述类文本阅读一样,江苏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内容)考查的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要求是: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内容解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内容及相应的能力要求解读: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读]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范例]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笔墨的超越》,第4题:第⑤段中加点词“性灵”的意思是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读]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范例]2007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梦碎雅典》,第21题: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读]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范例]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晚清学人杨守敬》,第18题: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解读]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

[范例]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第20题: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读]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范例]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题《晚清学人杨守敬》,第19题: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又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第21题: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读]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范例] 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黄侃先生二三事》,第21题: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此外,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还涉及其他能力的考查,如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而依据教育部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还要考查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同学们可作适当的拓展和提升。



二、怎么考?

【命题特点】

一、题型、题量和赋分 

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主观简答题和表述题为主,3题,18分

二、基本特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不仅江苏,其他省份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考法,试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名人事迹,通俗晓畅,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多。无论是传主还是新闻主体,他们的事迹具有典型性,人格具有感人魅力,成功的背后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给人以较大的启发性。就所选文本而言,都具有通俗晓畅,内涵丰富,可读性强的特点,极适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设题:重视多层面、多角度设题,彰显新课程新理念。

(1)题型以主观为主,包括简答题和表述题;设题面广,重视分析综合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2)多角度设题,体现出考查的层次性。

3、考查最主要的题型有:

(1)分析文体特征及其作用。

(2)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重点。

(3)分析句子含意,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提出自己的见解。

(4)归因探究。

(5)评价新闻主体(被访者)的主要观点,传主的人生观、价值观。

【命题趋势】

江苏高考命题原则上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而相对江苏《考试说明》来说,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能力要求明显高一些。依据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预计今后江苏高考本考点将呈现以下命题趋势:

1.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将成为不容忽视的命题点,尤其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可以考查考生能否识别不同文体采用不同表现手法的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将会适当增加难度,不会过于单纯,会区别于论述类文本的信息筛选。突出综合的成分,要求考生经过分析提炼概括后才能得出答案。如2009年江苏卷,命题者根据人物特写《画家黄永厚》一文设计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和“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两题,立足点都在概括提炼信息上。

3.分析综合类试题将会结合文本的深沉意蕴、作者的情感取向、人物的思想观点态度等设题。其中对句子含意的分析,将成为设题的重点。

4.评价、探究题将进一步受青睐,评价会要求贴近文本,就文评价,而探究题的点和面将进一步拓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22:38 , Processed in 0.0722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