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关于人性特征与人生重大问题的肤浅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3 10:5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关于人性特征与人生重大问题的肤浅思考
               文/赵荣光   

★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汉·徐幹《中论·治学》

★“如果能够重新来过,我会做得很好。”古往今来,无数的学者哲人都发过这一无奈的感慨,因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耐人深思的:这是理性失落的感慨,也是理性价值的呼唤。

★一·人天生没有自主权;婚姻结果≠爱情结晶

生命,应当是父母理性的结晶;而事实上它则往往是父亲和母亲感情的,或甚至仅是生理的结果,而结果却并不一般的等于结晶。《后汉书》卷七十《孔融列传》:“父之於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於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三国志·魏书·孔融列传》卷十二裴松之注:“以为父母与人无亲,譬如缻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饥馑,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

★孔融为此付出了一家人生命的代价,然而这位“名重天下”学者名人、孔子二十世孙的被曹操视为“违天反道,败伦乱理”的言论,却道出了人类既往生育史的基本实情。

★二·不得不的依赖和正在延长的依赖

生理不能自立以前意义上的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是自然的,因此是合理的;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社会越来越明显和严重起来的子女对父母依赖的加重与延长趋势,则没理由理解为是完全正常的。从生物学意义说,人类的自立过程开始越早和能力越强,应当是种的进化标志。然而,在国民营养状况渐趋改善、社会整体营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代中国,我们同样没理由认为作为子女的青年们的生理能力在退化或蜕化。那么,“变化”主要是发生在人们心理、生活习惯、社会文化领域的。于是,我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变化”的根据是什么?直接后果和影响如何?我们该怎么办?

★三·理性含量的比重是理想高出于幻想的重要标志

几乎每个人在青少年时代都对自己的人生有过种种“理想”,事实上“理想”伴随着许多人的人生而不断变化发展。然而,更多的人只是有过理想,或者只是有过非理性的“想”:既不实际,又不为之付出应有的努力,结果只是幻想——最终难以实现。如同乙醇含量对于酒,金含量对于其制品,大气中的氧含量对于生命,理性对于人生理想的确立与实践过程至关重要。

★四·爱情在感觉层面排斥理性;爱情的价值核心却离不开理性

“可遇不可求”的是爱;求而遇、觅而得的往往是情,是寻偶:“牝牡相求,会刚与柔。”(《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观》)。爱,总是笼罩在盲动、迷茫之中,犹如灯光色彩、音响效果、异常服饰、肢体语言、神色信息等营造的舞池感觉;揣测与遐想的情景,往往最容易对富于幻想的动物——人——产生不可理喻的诱惑。理性,应当是情爱过程“感觉”与“感情”两端的权衡;应当是人生旅程的制高点,而不应是长途跋涉者疲惫麻木后不加选择的一张床。

★爱情,热烈的爱情,疯狂的爱情,痴迷的爱情,不能自己的爱情,往往排斥理性,认为它是一个煞风景的旁观者,甚至是令人憎恶的第三者。然而,有了理性的伞,裸露在爱的强光照耀下的“幸福的人”可以免除灼伤;有了理性的救生圈,游泳于爱河的陶醉者能够拥有避免沉溺的保障。

★爱情是水,在没有明确的方向时,它会无目的的滋汜,涸池生腐,泛滥成灾;生命因之消磨浪费,庸俗乏趣,甚至臭不可闻;有了安全的河道、保障的堤防,爱情之水才可能周游直流,积涓放泻,终归大海,让人生奏出最美妙的音响。

★五·婚姻不能仅靠感情维系

家庭是从原始群居中孕育发展出来的基本社会结构组织。家庭产生伊始就是由性和情所决定的。由感情而爱情,以爱为核心的感情;婚姻是爱情的屋,是爱情的床,是爱着的双方的方舟。没有感情的婚姻是没有生命力的,是难以维持的,从人性与爱情的意义上说它没有维系的理由。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文明史最古老、最美妙、最难究其解又不断被人们乐而不疲穷究其解的“猜想”话题。

★婚姻要靠感情维系,谁都知道;但感情靠什么维系?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感情天生是脆弱的,爱因子的活跃决定爱的感情尤其脆弱。“爱是崇高的”,人们经常这样说,但崇高则可能带来“危乎高哉”和“高处不胜寒”的另一面,它往往被当事人所忽略。“爱情是美好的”,人们一般这样理解,而最美好的东西又最易污染、受伤、破损,疏于呵护或爱惜不当,都可能后悔莫及。

★婚姻状态下的爱情,是一种有生命的精神,它要生存,它也要生长,它象名贵的花一样需要完全的滋养,象婴儿一样需要精心的呵护。然而,爱情需要的所有滋养与呵护之中最重要的是理性,这却是许多人并不一定深刻理解的。理性对于花,不仅可以使所有养料优化组合、高效利用,而且甚至可能奇效利用;理性对于婴儿,则更远不只是肢体发育和身体安全。

★爱情的理性,是理念,是原则,是方法;但又不仅仅是理念、方法、原则。它是爱精神生命的生存机制,它的有效运作无疑是双方的;但又首先是各自一方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永远保持足够的生命力才能对另一方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如同整个宇宙的维系是靠力来实现的一样,爱的“场”也要靠“力”来维系某种平衡的存在与运动的持续。

★六·“七情六欲”的理解与把持

何为人情?稀、怒、哀、俱、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礼记·礼运》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吕氏春秋·贵生》高诱注

大凡人寿皆可至百年,而以七情六欲伐根竭源……难保天和。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
    ★人有欲望,并且都在追逐欲望的实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太史公的这句话,今天似乎仍是一种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但这只是肉眼所看到的事物表象,是人行为层面的视觉效果。保障生存的活动和无限利欲的追逐,在社会的振荡器里汇成了熙熙攘攘的物像。

★欲望和欲望的追求,是人类生生不息、发展进步的动力。但欲望是水,是火;不规范、无节制则必走向反面,致祸患,遭毁灭。没有水,不会有生命;没有火,人类不会最终离开动物界。但“水火无情”,洪水泛滥和大火蔓延,不仅会破坏生存基础,也可能毁灭人类本身。

★欲的理性是合理“度”的界定与把握,这个“度”是量和质、里与表的结构统一,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此情论道容易,运行却难。健康、积极、文明、进步的人欲,可以荣身、益智、生神;人无欲则形枯,无欲则心死。放纵欲求,则水溢火蔓,终则必形毁神死、人所不齿。

★七·人生什么最重要?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对于青年人们不陌生的诗,道出了生命对于拥有高出于人性基本需要以上的人来说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是随着拥有者的修养、能力、贡献、追求、境界等的不同而不断发展着的变量,它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在数轴原点的两端作截然相反方向的无限延展,而自主权完全在拥有者自己手上。然而,我们不要对这首诗产生僵化的理解:自由第一,爱情第二,生命第三。就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和人性修养、人生价值的不断提升意义来说,生命之上还有更多的目标与层面,它们或许比自由和爱情的地位更高。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孟子·告子上》

★士可杀而不可辱

★人对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人对完美道德的追求;人对利他主义原则的坚持;人对社会奉献的无私……这一切都具有超越自由、爱情、生命之上的价值。当然,这种价值观,首先是属于不把生命看作仅仅是个人所有物的人的。十九年持节的苏武,负重著史的司马迁,知不可为而为之、临终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史可法,甚至普希金笔下的那位神枪手龙骑兵上尉……他们都在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表明着各自理解的“人生最重要”。

★ 八·人要怎样活?

这几乎是每一个能够正常思维的人都曾经历过的问题,但又似乎是无数人一生都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最简单的问题往往会被人为得很复杂,于是它就似乎变成了一个“无解”的解。

★我们不是“星期五”,每个人都无可选择的生活在与他人结构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这就在原则上决定“一切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不管他人瓦上霜”、“唯利是图”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不会被社会深度接受,更不会为大众所认可。社会成其为社会,就是对个人意志的一定制约;科技、文明、组织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更不断强化了每个人行为的规范性。这种高度发展的趋势指向,只能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空想共产主义者事实上并非空想的理念兑现与原则制衡。

★ 为陌生大众所赞成、喜爱,为历史所认可、纪念,应当是一个有志向人的人生准则。言行高尚利他,是这一准则的最高体现和境界。人们因你而快乐,你因此而幸福,生活因此而美好,社会因此而有希望。人们和社会不会亏待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不是一般意义的“好人”。仅仅“好”是不够的,“好”有时甚至是软弱的,也许是无法期待的、难以长久坚持的,“好”有时很容易变得不够好或不好。这种人是“正人”,是拥有独立高尚道德的人,是虽清夜扪心而毫无自愧的光明磊落的人。每个人都有可能将自己修养锻炼成这样的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善良美好的愿望,而是切切实实的心路和脚下之路;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自我满意的幸福的人生感觉,“图报是伪善”,到此境界,则虽同流而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己芳人赞,人生不枉。

★九·本相与社会角色

8年前,1996年,一位年龄长于我的某重点大学的女教授对我谈了她的情感痛苦与困惑,并隐含侦讯性的问及其先生与某异性同事的传闻。这位女教授的先生是我的同事,我同时被他们夫妇所信重。对她的疑问,稍有迟疑,躲闪,矫饰,推脱,都会加重她的怀疑,不良后果因而免不了我的一份责任。显然,我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是,我以令她不容置疑又无法不接受的表情、语气、表答,旨在打消她的疑虑,她的情绪开始轻松冷静下来,第一步效果不错。随后,我以令她心悦诚服的劝慰委婉地指出:无论丈夫的传闻真假和自己的态度取舍,她的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对夫妻感情、个人形象是不利的,也是修身和处世方法的失败。如果不想失去丈夫的心,如果还想维护家庭,应当采取的是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类方式,将会使丈夫内省感动,因而更倾心于自己,感情和家庭或许还会因祸得福,第二步效果也不错。

★随后,我对她谈了关于人的“本相与社会角色”的问题。一个人来到世上,对于生和养自己的父母来说,他(她)是子(女);有兄姊在先则己为弟(妹);后再来弟妹,则己为兄姊;若婚则为夫(妻);生育则为父(母);教书则为师;受雇则为佣;如此等等,皆为角色身份;无对象则角色身份已随之无,而本相独存。本相是根本,是前提,是一切社会角色的依据;本相不存,则一切无从谈起。

★人之本相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而非仅仅新陈代谢进行状态的有机体生存;那是行尸走肉,是物质和能量消耗意义的生命存在。社会意义的人之本相,是其与社会相互依赖关系的客观存在。

★十·不可避免的人生归宿:如何认识死亡?

很久以前,曾经有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围坐在深秋的草坪上饮了过量的酒精饮料后漫无目的的讨论人的寿命长短和怎样才能预知自己寿命长短的问题。他们纷纷感慨和羡慕大家熟习的一位老人活过了八十岁才死去,因为他们那个时代一般人活到六十多岁就比较少见了,所以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俗谚。于是,他们为人生鸣不平,抱怨上帝的不够仁慈:既不公平地给每个人八十岁的寿数,而且剥夺了人对自己寿数的知情权。当他们继续这样抱怨的时候,上帝听到了,于是上帝出现在这群年轻人的面前。上帝和蔼地劝说这些年轻人不要抱怨并且放弃对这种知情权的要求。但是,这群年轻人表示无论如何也不会自己的立场。于是,上帝只好郑重许诺: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到九十岁。年轻人们纷纷对上帝感激不已。然而,他们从此就生活在对自己生命渴望终极的预知和计日减少的忧虑之中,这种忧虑慢慢滋长,又逐渐变成了死亡最终确切来临的恐惧,结果是这群年轻人没有一个活过了六十岁。

★古往今来,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们纷纷用泪水、痛哭、花圈、灵柩、十字架、墓碑、坟穴、典礼、祭文……表示相同的肃穆隆重和真诚思考,一致对死亡表示崇高的敬意;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不停止的思考死亡,关于死亡的理性思考不断启迪着人们深刻理解生命,教育人们选择更好的方式生活。
              诚公斋主人

★人生如客耳,有来必有去。其来既无端,其去亦无故。

但其临去时,各有一条路。或以三年淹,或以顷刻仆。

或明如水晶,或瘦如涸鲋。黄帝虽成仙,依然有陵墓。

……………  因之将平生,历历自追溯:弱冠登玉堂,

早献《凌云赋》。飞凫到江左,民吏俱无恶。山居四十年,

虚名海内布。著书一尺高,梨枣俱交付。……………

逝者如斯夫,水流花不住。但愿着翅飞,岂肯回头顾?

伟哉造化炉,洪钧大鼓铸。我学不祥金,跃冶自号呼。

……………

        袁枚《腹疾久而不愈作歌自挽;邀好我者同作焉,不拘体,不限韵》

《袁枚全集》壹P. 七九九~八00

★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所以说哲学的定义是“死亡的准备”,即是如此。诚然,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动物的生存不知有死亡,每个动物,只意识着自己的无限,直接享受种族的完全不灭。至于人类,因为具备理性,由是必然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但一般而言,自然界中不论任何灾难都有它的治疗方法,至少有它的补偿。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反观动物则无此必要,亦无此能力。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各种宗教和哲学达到这种目的的程度,虽然千差万别各有不同,然而它们的确远较其他方面能给予人平静面对死亡的力量。

★人类对于生命的强烈执著,是盲目而不合理的。这种强烈的执著充其量只在说明,求生欲望就是我们的全部本质。因而对意志而言,不管生命如何痛苦、如何短暂、如何不确实,总把它当作至高无上的瑰宝;同时也说明了意志原本就是盲目、没有认识力的——反之,认识力却可暴露生命的无价值,而反抗对生命的执著,进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所以通常当认识力获胜、得以泰然自若地迎接死神时,那些人就可以被我们推崇为伟大高尚的人。反之,若认识力在与盲目求生意志的对抗中败下阵来,而一心一意眷恋着生命,对于死亡的逼近极力抵抗,最后终以绝望的心情迎接死亡,则我们对这样的人必表轻蔑。

德·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

★西塞罗说哲学不是别的,只是准备死。这大概是因为潜究和沉思往往把我们的灵魂引到我们身外来,使它离开躯壳活动,那就等于死的练习或类死;或者因为世界上一切理性及智慧无非凑合在这一点上,教我们不要怕死。

法·蒙田《论哲学即是死学》,《蒙田随笔选》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象一条河——起初很小,被它的两岸紧紧的约束着,猛烈地冲过岩石和瀑布。逐渐地它变宽了,两岸后退了,河水较为安静地流着,到最后,不经过任何可以看得见的间歇,就和大海汇合在一起,毫无痛苦地失去它单独的存在。一个在老年能这样看待他的生命的人,将不会感到死亡的恐惧,因为他所关心的事物将继续下去。

英·罗素《英国现代散文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4:24 , Processed in 0.07613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