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沙河认字》:有趣必有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19: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流沙河认字》:有趣必有益    

我读张大春《认得几个字》、唐诺《文字的故事》,就心存疑惑,为啥大陆没人写出这样的学者、百姓都读得下、读得懂、读得有趣的文字学书籍呢?还有瑞典女作家林西莉的《汉字王国》。我倒不是说大陆缺乏这样的人才,有关文字学的高端读物大陆数不胜数,但是……

但是,终于有了流沙河的《流沙河认字》可以与其分庭抗礼。这四本书,皆16开本,页数350上下,字数20万字左右,犹可断言,欲说汉字,非此等条件不办。《汉字王国》没读过,不说。《认得几个字》从小学生识字的角度说起汉字,比较散,也更有趣。张大春的一双小儿女逮啥说啥,张大春也就顺势利导,几个汉字就在一个童趣盎然的小故事里讲明白了。唐诺是成系列地讲,汉字的产生、创造方法等等。相对于《流沙河认字》,他们更感性。流沙河也讲故事,他围着汉字本身转得紧,不像前两者那么能扯。张大春讲着讲着,就跑到他的儿子闺女身上了,阿城说“这是一本有体温的书”,我想他指的即是张大春的父亲情怀。

唐诺则如同中学老师,先忽悠,再讲课。他知道,如今都是能忽悠的受欢迎。比如他在第八章,先说日本大阪的街道,又说旅日歌手欧阳菲菲,再扯点银杏树的生存之道,这才不慌不忙地点到正题,原来在那条街道上,铺有刻着古汉字的地砖。流沙河的书呢,像大学的讲义,开门见山,由“一二三”的三到“山之多态”的山,直到三生万物。流沙河讲字,分门别类,举凡坐言起行、器物、自然人文等等,均按字的相关性归到一起,基本上把人的一生所能牵扯到的字都讲了。

流沙河说,“读出古音,写出古形,并能说清楚此字的古今演变过程,那就算完全认得了。”我说余老爷子(流沙河姓余),您这不是难为我等读者么?咱实话实说,这三本书,我认真读了,读得也痛快、长见识,可是,记住来龙去脉的汉字,还真没几个。要达到您的要求,恐怕我下半生都得用在背诵这几本大书上。不过,读了这几本书,咱最起码不会像某个大学者和大校长那样光屁股拉磨,弄错“致仕”与“七月流火”的意思。

汉字对普通爱读书的中国人来说,就像水对于鱼,平时尽顾着在里面瞎折腾了,没工夫去想源头的事。如今托诸位大师的福,可以轻松地一个个搬来研究,才忽然发觉汉字之美之讲究之珍贵。敢情天文地理历史人伦都含在字里了,最有趣的是中国人渗透到字里的哲学,读懂一个汉字,我们可以知道老祖宗是怎样看待世界的。古人对万物体察之细微,令我惊讶。流沙河讲到“進”字,繁体进字为啥从隹,隹就是鸟,“原来鱼能退游,兽能退走,而鸟不能退飞,只能前进。”还真是的,没见过能挂倒挡的鸟。流沙河顺手揶揄了一下简体字,“隹简成井,前去跳井?”

既然隹即是鸟,鸟即是隹,那么古人为啥费事造出两字?《说文解字》回答,尾羽长者曰鳥,短者曰隹。后人多不赞同,因为从鳥的字也有短尾巴的,从隹的字也有长尾巴的。今人发现鳥的篆文甲骨文是张着嘴,隹则是闭嘴,于是认为善鸣曰鳥,不善鸣曰隹,可惜,反例也不少。流沙河有新解,他说“甲骨文里两字并存,中原华夏称鳥,南蛮称隹。虽皆像羽族,但读音各异,所以并存至今。”他举出鸡的两个繁体字“鷄、雞”,“其间并无是非,互为异体罢了。”流沙河顺藤摸瓜,考证“鳴”字本来是鸡在叫,不是鸟叫,而且是公鸡。有意思。他又说起自己养鸡的事,考证鸡笼鸡罩的本意。

流沙河“自幼喜学认字,到中年才想起应该认个清楚明白。”于是历四十年研究汉字,伏案三年写出此书。我读《流沙河认字》,好像凭空捡了大便宜。好多作者都说感谢读者花费时间金钱阅读他的书,我看倒是读者该感谢作者。都云作者痴,流沙河自问自答,“认得那么清,有何益处?我的确答不出,但我坚信西哲之言有趣必有益。”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34 , Processed in 0.2086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