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古代的身份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19:4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古代的身份证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动漫版《清明上河图》里有一个细节:两名卫士在一条路口执勤,一位骑马的官员从身上摸出一金属小物件,于是顺利通过。这个金属小物件叫“鱼袋”,里面装的是“鱼符”。“鱼符”者,即符号、标记,它就是宋代官员的“身份证”。鱼符又称符牌,系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里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官职品位等内容。                       

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的高官所持鱼符,均用黄金所制,以显示身份之高贵;次之为银质;低级官员则为铜质了。

最早的身份证是在隋代开始出现的,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发给官员们的“鱼符”。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中记载,“凡在内府出入者贵贱皆悬牌,以别嫌疑”,说明此时拥有“身份证”者已日渐增多。因为它们通常挂在腰间,故又称腰牌。

古代还有一种称为“门券”的东西,也用来表明持有者的身份,就连出家人——和尚与尼姑,也有“身份证”,它叫“度牒”或“戒牒”。

中国古代不仅存在户籍制,同样也有证明身份的必要,所以有了“路引”、“门券”抑或“鱼符”、“牙牌”之类证明身份的腰牌。不过古代的“身份证”只是达官贵人和僧尼等人的专利或凭证,普通老百姓是无缘佩戴腰牌的。(谭秋)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20:24 , Processed in 0.1123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