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破解农村教研难题的真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20:3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寻找破解农村教研难题的真方法
作者:房泽平 廖子渊 

发布时间:2011/8/19


近年来,校本教研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学校得到了广泛开展,对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作为基层教研部门的县区教研室,我们认真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难题,采取了务实有效的措施,引领区域内农村校本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的开展。


问题分析:三个难题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农村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着三大突出难题:


真实问题难发现。校本教研强调研究真实问题,即学校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实际而具体的问题。没有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校本教研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校本教研。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农村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强,反思能力有待提升,很难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


一是农村中小学大多地处偏远,与外界沟通甚少。虽说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但投入偏少、资金短缺等问题造成许多农村中小学上网条件较差,或不具备网络条件。同时,更有一些学校领导因担心教师“不务正业”,硬性规定不准教师上网。教师与新理念、新认识相距甚远,当然无法引发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发现不了自身的问题所在。


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数量受编制影响严重不足。例如,我区76处学区小学中,有1/3的学校教师人数在10人以下,有个别学校甚至只有6名教师。教师多学科兼课现象成为一种常态,再加上其他班务、校务工作,农村教师真可以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根本没时间去思考、发现问题。


全员参与难实现。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只有教师全员参与并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才能够达到校本教研的目的。然而,在现实的农村校本教研活动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原因除了教师的意识、习惯不到位外,更重要的是教研活动在组织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活动的计划性差,组织教研活动好似完成紧急任务:在正式活动前,不进行周密的布置安排,也不给教师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以致出现研讨课不知上什么课、主题研讨活动不知主题是什么等现象。很自然地,一些教师在互动阶段基本无话可说。再加上互动研讨时不平等、不民主,要么是校长讲话大家听,要么就是主讲人一讲到底。此外,在活动规模、具体时间安排上也存在着参与人数过多、时间过短等不合理问题。


激励措施难兑现。像其他的学校工作一样,校本教研也需要管理激励,以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但现实中,许多农村校长往往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同时,物质激励又受限于办学经费,往往很难落实。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19日第3版

应对措施:三项机制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构建了引领农村校本教研活动的三项机制。


调研会诊——发现问题机制


每学期在开学后第一个月内,区教研室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调研团队,对区域内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现场调研。除每次把调研情况与学校当场交流外,更重要的是在调研结束后,调研组成员集中精力对调研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区教研室再专门召集由各校校长参加的会议,对问题进行通报说明,并要求各校将调研发现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回校后发动教师围绕主问题来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同时,学校还要在规定时间内收集整理教师发现的问题,最终确定一个学期或学年校本教研要研究的问题。


调研会诊的实质是用问题来引发教师的思维活动,其目的是引领教师从“不疑”转向“有疑”。实践证明,这种机制有利于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反思能力,受到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欢迎。有位老教师曾感慨地说:“调研会诊的主问题激活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从‘熟视无睹’变为‘熟视有睹’,从‘只顾拉车’变为‘也要看路’。”


随机确定——人人参与机制


针对全员参与难落实的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的具体组织上放弃了原来的事前指定主讲人的做法。在每一次教研活动前,将具体活动主题、程序及要求等向参与教师讲明白、讲周全,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围绕主题、要求作准备。在人人都有较为充足准备的前提下,用抽签方式确定主讲人,接着再进行活动。这样,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都承担着任务,更好地发挥了任务的驱动作用,从而保证了互动交流的实效。


在实行这种机制时,我们还注意了两点:一是活动时间上给予保证,二是强调教研员、校长要以校本教研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民主、平等地与教师沟通交流。做到以上两点,可以有效确保参与教师有话“能”说,提高同伴互助的效果。


召开年会——激励推进机制


除了物质激励外,精神激励更能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在全区大力倡导实行教育教学年会制。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年会不仅是总结成绩,给人以信心的盛会,而且是展示教师风采,给人以激励的盛会。区级、乡镇级、学校级年会的定期召开,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平台,从而成为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长效机制。

教研整合:凝聚合力


实事求是地说,有些农村中小学受师资条件等限制,仅凭一校的力量很难正常开展校本教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优化整合为策略,以“相邻为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宗旨,又组建了两种形式的教研联合体。


一是帮扶式教研联合体。其着眼点在于充分发挥区域内优势学校的作用,实现以强带弱的目的。例如,我区的一中初中部(优质学校)与三中(农村中学)组成教研联合体,以城区中学的骨干师资力量,带领农村教师进行专业提升,充分发挥了城区学校的带动作用。而文昌街道区域内的3个教研联合体,则是在教育办的组织协调下,以街道内办学水平较高的3所小学为主导组建起来的。这种整合资源的方式,使每所小学都能正常开展基本的校本教研活动方式,实现了“相邻为伴、资源共享”的宗旨。


二是互补式教研联合体。农村中小学虽说整体办学水平有待提升,但也有不少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科课堂改革、课程发展及实施等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况且以农村中小学占主体的区、县,其城区优质学校毕竟为数不多,仅靠帮扶式教研联合体来提高农村校本教研水平并不现实。为此,我们又协调组织了区域内若干跨乡镇、街道的互补式教研联合体。如我区张夏、万德两镇的四校教研联合体。我们通过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将青杨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张夏中心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万德中心小学的导学练案一体化课堂改革,以及万南小学的艺体特色活动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校间的优势互补。


校际教研联合体的组建,形成了合力推动校本教研开展的局面,从而初步解决了农村中小学专业引领力量缺失和组织校本教研经验不足等现实问题,为农村校本教研的正常有效开展创造了条件。


农村校本教研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有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作为基层教研室,我们将沿着学习、调研、思考、实践、总结的路子继续走下去。


(作者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教研室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0:23 , Processed in 0.1170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