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做”还是“多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2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做”还是“多做”


张华清





学生作文到底是少做好,还是多做好?

梁启超先生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说“每学期作文次数至多两三次”“多做学生便要讨厌,或拿一个套子套来套去”。可见,他是提倡“少做”的。

读清代唐彪的《读书作文谱》,看到作者的观点是“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他举例说:“永叔有言,为文有三多:多读、多做、多商量也。”“永叔”就是欧阳修。曾有孙莘老问其写好文章的方法,欧阳修真诚回答:“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由此可知,唐彪是赞同欧阳永叔“多做”之论的。有俗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其实,我们也深知“熟能生巧”这一道理。“常做则机关熟,不常做则理路生”吗!

难道是梁任公先生错了吗?非也!

梁先生说:“我主张少做是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下次再做别一种文。如此便做一篇得一篇的好处。”原来,他的主张是集中精力搞突破,写一篇成一篇,写一种成一种。不要四处撒网,漫无边际,东一榔头西一锤。他讲的是实效。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毕竟是一项技艺,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没有一定的量,没有坚持不断的体验,恐很难奏效。而且,一学期“至多两三次”也是明显太少,就算是单独练习一种文体怕也不够。不过,梁先生是个聪明人,是体验深刻的人,他自有妙招,他说还有“补助法”,“使学生在课外随意做笔记,以为作文的补助”。同时,这种“笔记”,“比出题目自然得多”。今天理解梁先生所说的“笔记”,应是很广泛的练笔形式,其中主要的有日记。看看那些大作家、学问家,哪个不是日记“累累”呢!看来,课外常练笔对学生写作的确有好处。

那到底是该少做,还是多做呢?

其实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不能单纯以数量衡量、判断。这要看“做”的态度和“做”的质量。如果是应付式的不讲质量,即使“做”得再多,也不过是废品。这种“多”是要不得的,是害人的。若如此,真不如“少做”些见真功夫的文章。当然,要是在端正态度、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做”肯定比“少做”见效快。条件具备,那就“多多益善”!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一般要求一星期或两星期一次(省级教育部门多是要求一学期大作文6篇)。是少,是多?从教师批改方面说,是多了些;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看,确实少了。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教师一方面可采取多种批改方式,或面批、或选定一部分批、或全班共批、或小组互批、或学生自批……但无论哪种方式,不仅考虑省力,更要考虑时效。另一方面,在学生每周一次写作的基础上,教师多引导学生主动练笔,通过多种活动激励学生练笔热情;决不能把精力只用在那所谓的“一次”写作上。另外,从教科书编写上来看,作文练习往往是配合单元课文设计的。由于这种文选型的教材各单元之间往往缺乏必然的联系,这就导致各单元的写作设计难成系统,甚至前后不搭,各说各话;更显不出层次性、阶梯感。于是学生练习起来,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根本达不到梁启超先生所倡导的“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事实上,不少学生上初中几年,直到“毕业”也没将“一种文”做通呀!

这不能不是我们语文教师严肃面对的,这不能不是我们语文教师认真反思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3:05 , Processed in 0.0863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