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悦:“80后”说史明星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8 01: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悦:“80后”说史明星那些事儿




 2010年02月04日 作者:菡涵   来源:北京日报





  1.翻开书,我就能看到很多人的命运

  

  身为公务员,石悦平时不喝酒、不吸烟、不泡吧,惟一的业余爱好就是在家看书,看史书。“历史这个东西太深奥了。我无论身处在多小的房间里,只要翻开书,就觉得是在看大海。书里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所以,即使我坐在很小的房间里,也不会觉得孤独。这种乐趣是很多人无法想像的。”

  

  谈到为什么喜欢历史,石悦说:“每当翻开书,我就能看到很多人的命运。其实父母对我的教育基本上是比较懒的。他们不用带我去公园玩,一星期可能去一次,他们上班了就把我关在家里。由于被关得久了,我也就不太想出去了。我五岁上学,父亲送我《上下五千年》,在后来的7年里,我读了12遍《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起码让我弄明白朝代是怎么回事,但是它写得很粗,没有细节。到了初中,我出于虚荣心开始看二十四史,只因别人看不懂。”

  

  就这样,一个初中生从《史记》开始看,陆陆续续大概用了7年的时间读完了二十四史。石悦回顾自己当年从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明白了历史。“故事太简单了,会写故事的人一大把,但是懂历史的人很少。”

  

  多年来,石悦从不做读书笔记,每天只看两个小时,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过,历史书我是‘戏读’,当时看的全是有断句的横版,如果那时就看繁体竖版的话,肯定不会有现在的当年明月。”

  

  然而,让人们出乎意料的是,从小就喜欢历史的石悦,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却并没有填写历史专业,而是由父亲做主,填了法律专业。之所以没有选择历史系,石悦称是因为不好找工作。“还记得填写高考志愿时,是我爸跟我一起去的。我当时想,你只要不给我填写航天系就行,那玩意儿我实在没办法弄清楚,因为我数学特别差。”

  

  身为独生子女的石悦,从小就衣食无忧,顺顺当当,于是他不属于生活坎坷的寒门学子一类;跟着感觉走没有远大目标极具现实感,于是他也不属于豪情满怀的理想主义者一类。成长时期似乎没有什么精彩故事和特别优势的石悦就这样考上了大学。

  

  走进大学校门之后,石悦开始读明史。因为他觉得,“明史的史料最多,离我们又比较近。所以我一直在想,包括我看其他历史也很多,那我也可以写其他历史,都无所谓。但是,其实我看什么书,是延续了一个准则,那就是前进。”

  

  石悦说上大学时,他经常上自习到晚上11点多。“自己在教室自习,自习完了出去。那时候教室没有人了,路上也没有人了。我记得是秋天,晚上很冷,我就在路上往宿舍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哪怕是出去玩的人都回来了,只有我自己。那个时候,我感到一种无比的喜悦,我感到我在不断地向前进。”

  

  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然后是利益、钱,超越钱的是名望、权力,超越这些所有东西之上还有一样东西,就叫智慧。你到这个世界上来,应该有这样一个觉悟,就是你终究是要死的,无论多厉害,无论多牛,无论多么嚣张,都有终结的那一天。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做什么呢?不断地看书,懂得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狂喜。”

  

  石悦说自己上大学那几年,在外面吃饭的次数都能数得出来。“很多时候我也不怎么吃饭,很多人说我像神仙一样,找不到我这个人。其实,我就在教室里上自习,或者看书。每次同学们说,老好玩,老好玩,我真不觉得。我是一个被排斥的人,但是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知道我懂得越来越多。”

  

  然而,在象牙塔的几年里,石悦称自己其实看得最多的并不是历史,而是量子物理。“我没有间断过看历史,但是我也喜欢看量子物理。因为我记得看普兰克的一个传记,看到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上帝不扔色子(骰子)。然后,我就开始考量这个概念问题,包括量子物理里面的细致问题,包括很多学派等。我还看精神病学等书籍。”

  

  2.慢慢变成给别人写了,就应该写得好看

  

  从2005年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带动下,其他各种通俗讲史的节目和书大量出现。就在人们高呼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通俗说史的时代时,石悦喊着“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的口号,开始写明史。之所以决定写明史,只因“这个朝代我很熟悉,而且这个朝代有很多被人误解的地方”。

  

  石悦坦陈:“开始是给自己写的,慢慢地,就变成给别人写的了。我希望别人了解,希望得到共鸣和响应,还有承认。”

  

  2006年3月10日,这一天,石悦成为了“当年明月”。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的《临江仙》。这是一首伤感的怀念昔日恋人之作。而“当年明月”这个网名恰恰来自于此诗。

  

  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用当年明月这一网名,发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篇,《朱元璋卷》开始了。这些文章还有一个副标题——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并且,他在引言中写到:“我很喜欢历史,喜欢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回味,在我第一次接触历史的20年之后,我开始动笔,写给我自己,也写给所有喜爱历史的人。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仅此而已。”

  

  自此,白天上班,他是石悦,顺德海关公务员。晚上一回到家,当拿起笔写明朝的事儿的时候,他就是当年明月。“发表的时候不想用本名,因为不想扬名立万,也不想光宗耀祖。我一直觉得我是个代言人。我就用这个代言人的名字,说出一些我想说的话。”

  

  历史何其深远,爱好者甚众,而历史典籍对普通读者来说,的确有难度。一样是说史,但石悦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的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的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历史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很多认识石悦的人都说:“怎么也没想到,那些文字、那个笔体是你写的。”

  

  石悦成功从现实世界的公务员进入虚拟世界成为网络红人,还有了自称“明矾”的粉丝。面对每天都坐在电脑前等着看他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明矾”们,石悦交代说:“史书上的史实,我是没有能力质疑的,那我就在写法上突破。我努力使自己切身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想历史人物所想,这就是‘好看’的原因。”

  

  的确,《明朝那些事儿》写得有趣,易解,有剧情,有悬疑,有冷不防的幽默。即便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都不会有阅读障碍。

  

  于是,《明朝那些事儿》红了,当年明月红了,石悦红了。

  

  3.在历史写作方面,我只能算一“票友”

  

  柳传志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谈到自己与联想的未来,两次提到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最近看《明朝那些事儿》,觉得太妙了,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对比、参考,挖出很多深醒的道理。书里面说朱元璋,他就是想那种制度,以为那样的话,他的子孙后代都能接下去,怎么样,甚至把功臣都杀了。其实,这个事儿做了以后,还是做错了。所以,不能实现的事儿,那就不能实现,我大概能实现的就是到这个程度。”

  

  石悦让历史生动地说话了,并且给今天的人指明了方向。他在艰涩的史料中看透了几百年的兴衰荣辱、战争权谋……

  

  “有很多人说我写的是野史,但我可以说我写的绝对是正史。历史本来就不讨人喜欢,因为历史没有大团圆结局。因为戏谑,才能让人把历史从神台上请下来,拉近了看,这是技术,一本书凭技术是可以受欢迎的。而《明朝那些事儿》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明明是一本正史,却让人有野史的感觉。”石悦如此评价自己写的书,并坦言自己可能受到很多作家的影响,但是最喜欢的是余华和钱钟书。

  

  2008年,由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导演、石悦担任编剧的话剧《明》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话剧《明》改编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在石悦的笔下,这部话剧既是历史剧,又成了悬疑大片。在两个多小时的话剧中就能看完“明朝那些人和事儿”,这对于观众来说的确很新鲜。所以自首演开始,其票房是节节攀升,被誉为“让人轻松观看的历史大戏,一堂男人成王的选修课”。

  

  青年成名的石悦,已然成为很多年轻人励志的榜样。然而,成名之后,石悦仍然不想辞职,甘于作一名公务员。是大隐隐于市吗?“在历史写作方面,我只能算一‘票友’,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把兴趣变为职业就没意思了。写史是兴趣,公务员是职业。”

  

  其实,《明朝那些事儿》让他声名鹊起之前,石悦一直都是个毫不显山露水的人。有人曾给石悦总结,“应该懂的你完全不懂,不应该懂的你懂很多。”

  

  还记得上大学时,他第一次洗衣服,把洗衣粉倒在盆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问旁边的一个同学怎么办。“他看我很半天,说‘用手搓啊’,说完可能自觉说话的语气太生硬,于是又马上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哈哈。”还有一次,石悦晚上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宿舍门关上了,自己又没带钥匙,结果他就在门口等了三个小时,等到有人出来,他才进去。对此,石悦的解释很简单:“因为我不爱给人添麻烦。”

  

  大概一两年前,石悦终于发现,原来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觉得别人很奇怪,其实,“在别人眼里我才是怪异人”。“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中国科学院有一位专家,每次给别人送苹果,都送烂苹果。因为很早以前,别人送过一些苹果给他,那是困难时期,只有烂苹果。他觉得挺好吃,觉得这是很高的礼遇,所以后来他每次买了好苹果,也等它烂了之后再送给别人。我当时看了还笑,后来想想自己和他也差不多了。所以,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我确实要好好学习。”

  

  可能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年,石悦一直没什么朋友。可是,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我20岁考上了海关,在广东顺德海关缉私局法制科工作。当年全国只招5个人,大概是平均260个人里选拔一个,我就考上了。第一次拿工资好像就是6000元,生活毫无压力,基本上没有生活上的忧虑和各种情况。所以,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开心,经常扫视周围的人,有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懂得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在网络上一炮而红后,这位被领导评价为“比较沉默、不爱说话”的石悦,从原来的法制科调到了秘书科,随后还被提升为副主任科员。

  

  如今,刚刚加入中国作协的石悦在同龄人中可以说真的是很有名了。作为一个非历史学专业人士,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却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明史学家毛佩琦写序,并且对其书的评价非常高。书的销量更是节节攀高,连石悦本人也说出乎意料。

  

  “我记得,第一次,出版商跟我说:‘你的书已经50万册了。’我说:‘那是什么意思呢?’他说:‘50万册的意思就是五年内像你这种书不会超过五本。’后来,到了400万册的时候,他告诉我:‘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你这个书的销量可以排到前20名了。’”



  一位同事至今还在感慨:“真是没有想到,他就是当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进海关,几年来他绝对默默无闻。平时习惯独来独往,书不离手,思维独特,说话总让人莫明其妙。没想到,有这般能耐!”



  4.批阅历史的同时,学会更加看透自己



  虽然《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风格嬉笑怒骂,用了很多时尚元素和流行语汇去描述历史,但其内容却绝不是所谓的戏说。为此,石悦需要查找上千种史料,包括古本、笔记以及杂谈等。读者读得轻松,他写得却一点也不轻松。“史料浩如烟海,但是更加浩如烟海的,不是史料,而是历史的看法。如果不掌握史料,就不可能拥有历史的观点。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看法。”



  为了使自己也能得到放松,石悦称自己每天坐车最喜欢看漫画,“放松一下,脑袋太紧张,看漫画也是一种思考。”谈到思考,石悦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特别可怜。就是别人可以有一种状态叫做不想事儿,但是这种人没有这种状态,他无时无刻总要想点事儿才高兴。我大概就属于这种人。不是我有意地要去想事儿,而是我不想事儿就觉得特难过。”



  当被问及“在你眼里,历史和故事的区别是什么”?石悦说:“我觉得历史很狡猾。其实记录的史官有很多话想讲,然而他不告诉你,结尾有评论,但很多不是真心话。我懂得的秘诀就是感同身受。我从历史中看到的是痛苦、挣扎、悲伤、追悔莫及,看到的是情绪。它不是故事,是真的,这就是历史的秘密。所以,我自己承担了这些历史沉重感,但是我又希望大家明白,让大家理解,所以我用了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讲述。写得幽默的不是历史,幽默的只是我。”



  今天,“80后”作家,尤其是网络作家已经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对现实有很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他们不会树立不切实际的宏伟目标,但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着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更加注重自我的个性与空间,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现在,石悦在海关总署缉私局政治部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写三四个小时,周一到周五写,周六、周日找材料。



  就在前不久,石悦作客《艺术人生》节目,当主持人请石悦写出,刚刚过去的2009年内心最强烈最深刻感受的关键词时,石悦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认识”二字,这令主持人以及在场的观众颇感意外。他对此解释道:“认识自己。”



  其实对于石悦而言,2009年是与以往不同的,因为他经历了一次肾结石手术。经过这一次病痛之后,他从中体会到的人生哲理就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



  “很多人太过高地看待自己,原因就在于他平时听了太多吹捧他的话。我认为,如果有一个人说你很厉害、很棒,你会很高兴;如果有两个人说,你还会很高兴;但是如果有3个人说了,你可能会怀疑,我没什么呀,这3个人是不是合起伙来整我呢?当有1000个人说,你就会深信不疑。而人往往就是在这时候变成傻子的,就是在这时候变愚蠢的。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哪?不在于你飘起来,而在于如果飘起来,你总有一天要落地的。所以,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石悦说。



  而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2009年石悦的心情,那就是红色。石悦说:“每次看到红色的时候,我就觉得它是一种向前的颜色。我记得在《明朝那些事儿》的后记里面,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我要跟自己说,这个世界很美好,很光明,很有希望’。但是这句话不要在你特别高兴的时候说,要在你对这个世界感到很绝望、很灰暗、很阴沉、很没有希望的时候说。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赵本山曾说他每次膨胀的时候,就会跑回老家的小山村里看两眼。而石悦称自己每次膨胀的时候,就去看历史书。“在历史面前,很多事情都是过眼云烟。我一直庆幸自己直到目前还能够比较看清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没事儿写点东西的人。”当人们在纷纷议论这位畅销书作家能挣多少钱的时候,石悦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不想名留青史,也不想永远大红大紫。三年前,我就说过我不会一直红下去,也不想一直红下去。”



  石悦,这个“80后”说史明星在批阅历史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也看得更加透彻。(菡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3:30 , Processed in 0.1127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