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三个词 念好三字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3 12:4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读三个词 念好三字经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谈

宜都市杨守敬小学 刘春林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我们必须站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解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解读三个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要从宏观上解读“语文综合性学习”,即为什么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引下、在课堂的多向互动中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经验,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所经历、理解、接受了的东西才能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教学要与学生的阅读经历、学习经历、生活经历等经验世界充分联系;课程是活动,是学习者通过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书本中心、学科知识中心,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的冰山原理也说明了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外显知识,是可以存在于书本的可以共享的公共产品,但它只是冰山一角。而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内隐知识却如海下山脉,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它是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存在,嵌入实践活动之中的。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开掘这座“海底宝藏”,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对社会全面进步产生重要作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爆炸的社会,但“爆炸”的只是“枝叶”,作为主干与根基的学生的态度和情感、能力与方法却会使“大树”“万古长青”。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培养这些综合素养的良好方式。

  其次,要从微观上解读“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握它的三大基本特性。

  “语文性”是它的基本要求。要通过综合实践性学习落实语文基本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促进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培养搜集与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语文味儿是它区别于其它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志。

  “综合实践性”是它的基本性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四个方面也是设计具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四条基本路径。

  “活动性”是它的基本形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动作是思想的根源,活动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从而增长实践能力,发展创新精神。

  念好三字经——新、实、特

  1. 新

  活动创意要新颖别致,紧跟时代气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现代科技发展。这些创意可以从教材安排中来,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来,可以从学生中来,也可以从教学刊物中来。到了高年级,应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形式要新鲜活泼,突出儿童情趣、生活情趣。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教研组或年级组的集体优势,创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共享,资料(含教具、学具、道具等)共用,成果共学(如学生成果互相观阅),降低教师精力、时间与所用材料等投入成本。

  2. 实

  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和年段特征。如一所小学,各年级都设语文表现课——故事会、朗诵会、课本剧表演、时事讨论课、演讲课、辩论课。一周一节,可形成梯次与系列。不符合学生年段实际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会加重学生甚至家长的身心负担。

  实践过程要实在。积累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如成语大擂台、古诗总动员、新闻40分等,要以激发兴趣并布置学生作大量的相关积累为起点,积累到一定的量再以活动课展示积累成果,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拓展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如参观、访问、办手抄报等要精心指导,不能采取只提要求不教方法的“放羊式”。主题探究式的活动周期长,牵涉面广,如社会调查等,要优化组合学生,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详尽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调整实践策略。语文综合实践的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的历练过程,是最锻炼人、发展人的。过程优结果必然优。

  有些要在课堂上走实。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在大的教学环节安排上宜粗不宜细,过多过花哨的活动则华而不实、杂而不深,学生浮光掠影,收获不大。在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上应“绿色渲染”,激励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主实践,让活动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师生和谐互动的智慧。

  效果要求有实效。有效性是教学的最大原则,考核评价是求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开学初教师要制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纳入学期教学整体设计之中,学校于期末可组成由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四方代表为成员的抽查小组,依照学生相互考核、教师普查、学校抽查的程序进行面对面的实践考核,评定等级,进行表彰。通过期末考核来促进任课教师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历练,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否则,一些语文教师就会因语文实践活动准备工作量大,一般不会书面出题考试而忽视它甚至完全放弃。

  3. 特

  语文特色。这是区别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概括起来主要是这四大方面——以课外阅读为主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写作为主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口语交际为主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在电视十分普及、网络日趋发达的现实社会中,加强以课外阅读为主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尤为重要与迫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是很有现实意义和战略眼光的。

  地方特色。各地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教师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地方特色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笔者所属的学校就在长江之滨,笔者曾多次带领学生观赏江边风景、吟诗作画、写作《江边小景》《雄伟的长江大桥》等,学生充分领略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情画意。又如大中城市网络普及,可开展网络化超文本阅读活动;而农村小学可用活“农”字经,在话农情、积农谚、干农活、写农事、观农景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体验、积累、实践,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师特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利用自身的语文特长,发挥个性特长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如擅长书法的就多组织书法系列实践活动,擅长写作的就多组织写作兴趣活动等等。教师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特长发展学生,有利于形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班级特色,也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湖北教育》2011年第4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12 , Processed in 0.0929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