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对性教育的主张:情性结合,以情带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4:1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对性教育的主张:情性结合,以情带性
王晓春

  我主张把性教育与爱情观教育捆绑起来进行,少搞单纯的性教育。其口号是:情性结合,以情带性。这可能比较符合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我国国情。
  中国人以谈性为耻,是封建思想长期压抑的结果。那些卫道士们特别强调人与禽兽之别,认为公然谈论性问题是“禽兽行”,然而他们自己却难免有儿女,有的甚至姬妾成群,而封建社会的最高代表――皇帝,则更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可见在中国古代,性是可做不可说的事情,必须口是心非,才算有道德。这充分说明了这种道德的虚伪性,难怪遭到了一切诚实和进步的人们的非议。就总体来说,我们仍然面临着性启蒙的艰巨任务。
  但是我想,这种强调人兽之别的思想也并不是绝对荒谬的,其中也有“真理的颗粒”,简单的全盘否定它大概是不行的。一种绝对没有一点道理的东西居然能够统治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上千年,说得通吗?恐怕说不通。
  性之于人,确实与动物有根本的区别。动物没有什么“性道德”之说,在动物那里,性是本能,只有性,没有情,即使某些高级动物有某种感情,它们的性与感情也是分离的,它们的性是由本能引起的,而不是由于爱情发动的,是非社会性的。电视剧里的动物爱情故事其实是一种拟人手法,动物自己并不知其所以然。人则不然,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性行为注定要以社会为背景,人的性行为是一种文化,而动物的性行为则不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我的一位朋友李汉生先生曾有一个精辟而幽默的说法,他说:“文化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比如吃饭本来只是为了饱肚子,把它弄复杂了,搞一大堆仪式,搞这菜系那菜系,就成了‘食文化’;盖房子本为避寒暑,把它弄复杂了,搞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就成了‘建筑文化’。如此等等。”
  性也是如此,人类进行性行为,也有一套复杂的程序,最突出的就是结婚仪式,那真是异彩纷呈,非婚姻的性行为起码也要有一个酝酿感情的过程。有陌生男女见面不分青红皂白就“动真格的”吗?那倒是简捷爽快,然而离动物的境界也就不远矣,但即使这样,他们恐怕也还是要找一个避人的地方,比起动物来,“公开性”要差多了。人毕竟是人。性不与情相结合,就只是生物性,而非社会性,非人性;性不与情相结合,就失去了文化。
  情是性的基础,情是性的背景,情是性的主导,情是性的守望者,情是性的裁判者。
  可见,古人强调人兽之别,还是有些道理的,他们只是走得太远了,他们不承认人是动物,以为人可以绝对摆脱动物性,硬要端着架子在动物面前假装清高,结果弄得自己很尴尬。但是如果我们硬要把人降低,与动物拉平,那会出现另一种尴尬的。
  在我们国家,至少到目前为止,恐怕“假装清高”和“谈性色变”还是主要危险,所以提倡性教育、普及性知识、批评封建意识是完全必要的。问题是如何顺利进行,如何减少阻力。我觉得,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与其直接从性知识入手,不如从社会性最强而又与性关系最密切的爱情观教育切入,情性结合,以情带性,这既符合性的实际地位,做起来也比较自然,好操作,容易被教师和家长接受,可以避免许多难堪。
  再说,一般地讲,孩子们的性意识,往往是由情带动起来的,或者是与情密不可分的。有些小学低年级学生,其实没有多少本来意义上的性意识,但是却开始男女生互相传小条,上面写着“我爱你”,中学生也是“你跟我好,我跟你好”地闹个不休,对多数孩子来说,直接涉及到性本身的东西占的比例并不算大。孩子们的性紧张,一般是由情感引起的;孩子们的性失误,也往往是由对感情的错误理解造成的,而不是由性知识缺乏造成的。如果没有失控的情感做先导,孩子一般是不会出现性错误的;只要孩子的感情比较健康,不失控,则即使他们没有多少性知识,也不会出现性失误。可见问题的关键在情感,而不在性知识的有无或多少,虽然正确的性知识可以起某种“安全阀”的作用。五、六十年代的孩子,性知识何其少也,但那时青少年的性罪错远比现在要少。道德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压抑人的健康情感,也可以拦住人的某些不健康情感。同样道理,性知识教育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健康的爱情观打头,同样可以起负作用。如今青少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对“爱”的理解十分混乱,从这里切入,联系到性知识加以讲解,可能是治本之道,而且教育的实效性会比较好。
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不是要培养性知识、性行为方面的行家里手,而是要使孩子们正确对待性,既然如此,性态度教育就比性知识教育重要,而性态度来源于爱情观,所以最好从情切入。这是我关于性教育的基本思路。
  以下是关于性教育的具体意见。
  1.抢在青春期之前,把基本的性知识告诉孩子。
  我主张把最基本的性知识抢在孩子情窦初开之前告诉孩子。幼儿时期和小学低年级,是破除孩子性神秘的较好时机。男女性器官的区别,男孩为什么站着撒尿,女孩为什么蹲着撒尿,男孩为什么不能进女厕所,孩子是怎样生出来的,什么叫结婚等等,这些问题,幼儿几乎都会向家长提出。趁这个机会,家长或者幼儿园老师可以直接把它说清楚。因为孩子尚未懂事,反倒可以大鸣大放地讲。这个时期,父母洗澡不要回避孩子,家中也可以挂裸体画(当然是比较有品味的名画,不是黄色作品),甚至孩子们在游泳的时候也可以统统光屁溜,让男孩女孩习惯他们性器官的差别,不以为神秘。这样,他们长大,想入非非的情况就会少得多。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2.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后――以爱情教育带动性教育。
  孩子一到小学高年级,谈性反而比较麻烦了。有人主张索性开性教育课,我对此另有看法,我不主张公开挂“性教育”的牌子,因为那样做,至少在近些年内,可能引起孩子的骚动和家长的不满。我主张挂“青春期教育课”,或者“情感教育课”,或者“爱情观教育课”的牌子,把性教育包含在其中,也就是说,在情感问题涉及到性的时候,就讲一讲。在爱情观的教育中,要强调爱情的精神方面,对爱情问题性的一面,既不回避,也不强调,点到为止。这样,就突出了性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性。
  3.在躲不开性问题的时候,我主张以性道德、性安全教育带动性知识教育,少搞单纯的自然科学的那种性知识教育。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有同学给你递小条,要和你“交朋友”,你应该如何处理?有同学在校门口拦住你,硬要你陪他去吃饭,你怎么办?异性同学拥抱你,你怎么办?异性同学对你动手动脚,你怎么办?异性同学提出和你接吻,你怎么办?异性同学请你看录像,突然出现了黄色镜头,你怎么办?异性同学要留你在家里过夜,你怎么办?在同学讨论时,教师可以抓住适当时机,谈谈轻率的性接触可能产生的后果,增强学生的性安全意识。
这种性教育的基调是:性是正常的,不是肮脏的,但性也有危险,要认真负责地对待性。性当然还有美好的一面,对此,教育者不必多说,但也不要否认,不要贬低。
    4.关于性知识,多用媒体教育方式,少用人际交流方式;关于爱情的教育,多用人际沟通方式。
    但是,毕竟有些性知识是必须让青春期的孩子知道的,比如月经问题,遗精问题,手淫问题,性梦问题,孩子对自己性器官的担心问题等等,老师讲又不大方便,我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看材料,不讨论。最好弄一些杂志,或者复印一些有关文章来给他们看,看完就收回。如果孩子有问题,可以让他去找医生。在时间安排方面,最好早一点,我觉得小学高年级就可以让孩子看一些材料,否则这种教育就可能滞后,遭到孩子们的嘲笑。
    5.少而精,速战速决。
    无论是爱情观教育,还是性教育,都不搞持久战,不要讲太多,因为学校毕竟不是“爱情快乐老家”,也不是“婚姻介绍所”,学生有更主要的学习任务。不要形成或者助长“经常谈论性”的风气,当然,也不要生拦硬堵。性教育在学校,应该是积极防御性质的,常识性质的。更多的性知识,应该等孩子们长大,自己到社会上去学习,基础教育没有这方面“深造”的任务。
    6.性教育要从孩子遇到的问题出发,反对学科式的性教育。
    我不大赞成把性教育变成一个学科,一章一节地、循序渐进地学,更不同意考试。我主张从孩子们实际面临的问题出发,把性知识体系打碎,变成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咨询。性教育应该是实用型的,不应该是学院式的。
    7.当务之急是家长和教师的性教育“补课”。
    其实现在最需要性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和教师,因为他们小时候没有受过正常的性教育,他们很容易保持当年落后的性态度:神秘化,犯罪感,封闭主义,性过敏,过分的戒心等等,甚至还有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孩子们正常的性意识萌动和性紧张现象看成资产阶级思想的。家长和教师的这些错误的性态度,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有些孩子被封闭刺激得更加好奇,忍不住去偷尝禁果;有些孩子本来只是正常交往,家长教师疑神疑鬼,胡乱批评,结果弄假成真,逼孩子入早恋之境;有些孩子表面不得不装做正经,背后却另搞一套,出了事把大家都吓一大跳;有些孩子则出于逆反心理,以公开谈论性问题、当众亲昵为时髦,走向性放纵;也有些特别听话的孩子,竟会成为“性盲”,长大了连谈恋爱害怕,以为接个吻就会怀孕……
  所以要进行性教育,前提是端正教师和家长的性态度,否则性教育到他们手里,或者实际上被取消,或者变成“狼来了”教育,或者一带而过,或者成为难堪的一幕。端正家长教师性态度的工作,难度比教育学生还要大。我发现教育界许多人谈论性教育,都是在孩子身上作文章,很少有人强调教育家长和教师的,这恐怕没抓住根本。性的问题,主要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一个氛围问题,家庭和学校必须有一种正常的对待性的氛围。要营造这种氛围,关键是调整家长和教师的性态度。电视上出现接吻的镜头,家长立刻在孩子面前做恶心状,学生看言情小说,教师马上怀疑孩子“有问题”,在这种气氛下,性教育是很难有积极效果的。家长和教师的性教育“补课”,学校应该组织,例如推荐或者发放一些材料,组织有关专家讲课等等。
  http://blog.cersp.com/7899026/1168603.asp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3:32 , Processed in 0.0563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