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刘铁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4 17: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亮我们的心灯:

寻求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刘铁芳




   我们行动的依据来源于理念,现实在理念中生成,理念赋予现实以和谐的形式,理念高于现实。理念高于现实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也就是强调作为心灵主体的能力。教育作为有灵魂的实践正在于教育实践主体内在理念的引领。理念高于行动,哲学思考的魅力,正在于启迪个人的内在理念,以理念引领个人的实践。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内心的理念之光。我们把自己的心灯点燃,可以照亮自己,可以照亮身边最贴近的人。虽然我们不足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历史上诸多的教育家们,他们的心灯照亮他们生逢的时代。回望现代中国教育的历史,那些杰出的心灵,王国维、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陶行知等等,他们的行动充满着人性的温情。他们的心灯摆在的合适的位置,被很多人看到了,正如《圣经》上说,“人点灯,不放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灯要放在台子上,才能照得更远。对于我们而言,要把灯摆在合适的位置,可能有很多偶然性,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心灯点亮。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杰出的先贤们点燃自己的心灯,赋予学校、教育以生动的精神。象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就是其中杰出的典范。学校的名字本身就是经亨颐等教育理念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承续与表达。春晖中学很多的建筑,同样深情地烙上了那些杰出的灵魂的印记。夏沔尊把自己的房子命名为平屋,就是认为自己是平凡的人。这正是他们的平凡之所在,他们做的是最平凡的事,但却是最不平凡的。他们就是在学校的命名、建筑的命名中,用自己的内在理念伸展出乌托邦的教育空间,他们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让我们明白,学校原来还可以如此这般地充满着生命的、文化的、理想的气质,一所简单的学校原来还可以洋溢着爱、美、自由。是他们,以个人杰出的灵魂改变了学校存在的本质,提升了学校存在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提升了那个时代的教育品质。他们那个时代难不难?难道不比我们今天难?但他们身在其中却弦歌不止,精神依然卓杰,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人才。学校的灵魂从何而来,来源于校长,教师,来源于蔡元培、胡适、经亨颐、夏沔尊、朱自清,来源他们内心,来自于他们高贵的灵魂。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尽管充满着令人眩目的各种成就,但繁华之中难以掩盖内在精神的贫困,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内心空洞的表演”,我们也早已习惯于生活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之中。我们经常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导致我们作为教育人内心的空洞,这种空间是难以用忙碌来填补的,我们的忙许多时候还在加重这种空洞。那么,我们凭什么来填补?就是爱,爱是基础性的质素,爱是填补内心空洞的最重要的尺度。爱有两种基本存在姿态,一种是无对象的爱,一种是具体的爱。我们更习惯于看得见爱,我们缺少的是超越性的爱,是不爱什么东西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它跟对象无关,它关涉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爱乃是显明我们作为积极的存在。爱有三种形式:溺爱,这是占有型的爱,始终把爱的对象置于个人的手掌心;放纵型的爱,其实就是不管;解放型的爱,是让他成为独立的自我,让他成为健全的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爱是至关重要的,在爱之上还有责任,在一个平庸的时代,我们需要担当我们自己的责任,而不是逃避,来显现自我对平庸的超越。
   我总在想,我们今天的教育需要学生的感动,惟其如此,教育才能贴近他们生命的深层;也需要我们自己感动,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其中。但仅有感动是不够的,感动后怎么办?要有健康的人生,成为健全的自我,感动而不能伤感,要展现人性的阳光的一面。这同样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那种东西是来源于人性自然。我们需要以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尽可能地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世界,给他们奠定阳光人生的基础。我一直记得安南说的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我们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时,更应该释放自我人性的力量。
   我们今天谈论日常教育生活的突破,现成体制下,突破的路径在哪里,起点又在哪里?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举起心灯,照亮自己,走出伤感的自我,走向阳光的自我。我们点燃心灯后怎么办?也许我们会被湮灭,但难道我们就不会在铁屋子中找到一片亮光?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生命的历险才足以体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性的尊严。有痛才有希望,这就是痛快。
   我们寻找个人教育实践的改造,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在我看来,很好的表达乃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所谓想大问题就是一定要从更大的视线中把握当代教育的生存问题,同时寻找这个时代教育的大的出路。我们都是在大教育的背景上来谈教育,要寻找更基本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症下药,我们今天的时代需要有大胸怀、大气魄。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行动,就只能做小事情,从小事着手,一点点改变课堂、改变学校、改变教育,比如说命名,学校宿舍名……我们学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教学楼可否起个优美的名字?所谓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改革的面愈大,遭遇的阻碍就越大。只有一点点绵延而进,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有真正的希望。恰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走在最后的乃是民族的真正的希望。因为真正的改革需要的乃是韧性的坚持。从日常生活的改善开始,把教育改革的出路落实到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今天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诅骂,而是建设,好比田里的禾苗,不是骂杂草长得多么茂盛,而是把苗长起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理念先于实践,宏大的理念一点点生长为实践的肌体。
   尽管我们在日常的教育行动中,会遭遇诸多的烦恼,但细心思量,教育乃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事业,因为教育乃是在呵护儿童生命世界的发展,促进健全生命的生长生成。当我们内心的阳光展开,我们一定会发现,立足生成成长的教育是多么的美好!教育工作虽然复杂,而不乏艰辛,但只要我们在理念的世界中找到诗意的阳光,从事教育就会成为一件多么幸福的心志之业。儿童生命世界的成长乃是人世间最崇高的事业,我们要用创意来点燃儿童生命世界的心灯,不是用眼睛来看世界,而是学会用心来看世界;不是教书,而是教育孩童。今天的教育改革应该立足于这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实践指向的究竟是眼睛、脑袋还是心灵,指向的是教书还是育人,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审慎的扣问。
   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人性的力量,我们就能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中找到突破的可能。把我们内心的教育之光传达给世界,传达给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当我们这么做时,感受到这种幸福时,跟别人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每天辛勤耕耘,充满劳绩,这个世界究竟谁会在意我们?但我们自己在意,我们生命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内心。也许,这就是我们反思日常教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我曾在个人的《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出版之时,写下这么一段话:
   “我深知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我也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在意你个人的思考与努力,但这是我内心的渴望,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点燃自己的心上之灯,不求照亮别人,但求温暖自己,照亮自我生命深处的虚空。
   “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一只辛勤采蜜的蜜蜂,不停地让自己保持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思考的张力,使自己常处于一种思考与写作的生命紧张之中。我常常忍不住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个世界究竟有谁会在意你的存在呢?
   “我突然明白,生命的意义原来就在自己不断的思考与创造之中。这不就是尼采所说的‘生命的生成与创造’么?”
   是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生成与创造。那么,请点燃自己的心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径,也照亮我们伸手可及的人们.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17:26:07 | 只看该作者
刘铁芳老师对教育的形上关怀/邝红军

http://blog.cersp.com/56285/1389455.aspx

    没想到要写什么,但是,一定要求自己写点什么。至少,一定要记下一点什么。对于这样美好的交往和过程,我怕自己忘记。我希望能把这一些东西永远保存下来。
  我知道,除非我有一天神经坏死,不然,总不会忘记一些人和一些事的,或者说,我总是能够回忆下来一些人和事的。这些人和事当中,自然少不了刘铁芳老师。
  既然说不会忘,说总会想起来,可是,又怎么说怕忘记呢?我想,准确地说,我是怕忘记一些细节。在这方便,我吃过太多的亏,忘记了太多美好的人和事,特别是其中的细节。我总试图抓回一些东西,可是,终究因为年代久远,单靠我这大脑,是没有办法回想了。
  因为怕吃亏,所以懂得了珍藏。哪怕无法如愿以偿,至少可以留下一些回忆的线索。写下这个题目,在这样匆匆忙忙的“速记”之下,必定是无法对刘老师的思想进行回味的,因而我现在必须放下“思想溯源”的企图了。
  在火车上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晃荡之后,刘老师昨天上午抵达北师大。他说在火车上休息不好,我看他很是疲倦。每次见到刚从火车上下来的他,似乎总是看到一个没有休息好的人。我甚至怀疑,是不是任何现代的交通工具都会使他休息不好?是不是只有在岳麓山上,才能达到他精神的最佳状态?
  昨天中午答应给刘老师送去一份东西的。我不敢忘记,一直提醒着自己。今天下午去英东楼外文书库看书,到五点一刻钟,即下班时间才出来。立刻到复印部复印了那份三页纸的东西。事先并没有联系刘老师,便直接上了他的办公室。敲门,“请进”,推开门,刘老师果然在,满面春风,笑脸相迎,相印。
  刘老师把他的新书送了给我,那是又一本我想早日看到的他的书了。每次到宏途书店和淘书园看书,都会留意有没有刘老师的这本新书,可惜都没有看到。这次得到了,捧在手上,感觉非常好。这本《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封面设计很特别:一个思想者的头像几乎占满了整个封面,右手手指自然弯曲,托着一个思想的源泉。他的眼神实在是太忧郁了――那是一双“形上”的眼睛。
  晚餐过后,送刘老师到北太平桥,他便自己走回住处了。我折回到“盛世情”,“逛”了一通书架,没逗留多久,便穿过新街口外大街和“御马墩”,到“英东楼”下骑上自行车,返回了宿舍。从“盛世情”到“英东楼”的路上,我边走边翻看和浏览刘老师的文字。我希望找一个四周无人的幽静处读刘老师的书,可是终究不容易找到,所以只好回了宿舍。
  翻着,看着,“走走停停”,张文质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我却想说,读刘老师的著作,必须把自己变成“慢”的人,“贪多求快”的人是进不了他的文字的。文如其人,见字如见人,文品如人品,人品如文品。这本名为“教育讲演录”的著作,就是“形上”的彰显。篇篇必读,篇篇必细读,而且要品味和体会。
  夜深了,我却没有睡意。盯着书的封面,琢磨着“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的意蕴。我理解的刘老师的“形上”,用另一个词便是“超越”,包括超越功利、超越当下、超越私己、超越平庸、超越狭隘……一句话,超越“形下”!超越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一种追求……
  我有一种好奇心:刘老师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每次读刘老师的文字,都会试图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又得到一些答案。看着这本“教育讲演录”,前所未有的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在泥房子里读完小学的他,一个从穷乡村走出来的他,如今的知名教授,年轻博导,为什么不大谈特谈危房改造,为什么不讲教育的“现代化”,反而要“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 像一首歌的歌词说的那样,为什么“我却为何偏偏喜欢你”?
  形上的关怀意味着什么?它面对、针对和试图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将是我“阅读刘老师”时需要反复自问的问题。这必定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4:39 , Processed in 0.0604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