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课:究竟为何而“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7 10:4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备课:究竟为何而“备”

  文|李玉民


  备课,教师来说,这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工作,是教师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也是最为基础的专业素养。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懂得,“教学的成功,85%源于课前的预设”(特级教师靳家彦),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很看重备课,那是源于“它是教学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战略’策划,‘战术’酝酿,是课堂运筹帷幄,决定学生万里发展的冲锋号”(《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从内容上的整体备课、单元备课到课时备课,从形式上的个体备课到集体备课、多次备课、个性化备课,从备课周期上的模块备课、学期备课到先周备课,从备课的成果上的教案、学案+教案到教学案一体化,等等,足见备课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份量,从实践中着着实实地印证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备课,无论多么强调和重视备课,毋庸讳言的是,我们的备课还停留在为教师“教”、为“怎样教好”而备。更有甚者,有不少的教师在实际操作上,将“备”课,演化成为“背”课。课上不能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不能恰当地利用生成,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很欣赏这个“备”字。备,这里的“备”显然是预备、准备之意。过去我们常讲,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然没错,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作用和价值。钻研教材、选择教法仍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我们必须要弄清的是,备课究竟为何而“备”?到底是为了教师的“教”、“教好”、“教得顺利”而备?还是为了学生的“学”、“学会”、“学得轻松”、“学会会学”而备?
  我认为,备课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备课的关键是为了如何帮助学生更加顺利、轻松地理解、把握和活化课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的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毫不例外,课堂教学必然要为学生的“学”有“备”而来。
  有专家说,“备课的实质就是对课程的理解”,教师备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标要求,厘清教材这一基本课程资源的重点、难点,规划教材的处理流程,策划如何使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由浅入深,设计如何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是对课程的整合、化繁为简,乃至再度开发的过程。那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为“学”而“备”呢?
  解读课标,为“学”定向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必须严加遵循的“纲领性”的文件。《课程标准》的表述,具有高度的概括、凝练、浓缩的特点。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把握,单纯依靠学生的力量是难以实现和完成的。教师在准备阶段,就有必要认真、反复地研读课标,揣摩其丰富的内涵,并使之细化、浅化、具体化,使之变得丰厚、丰满,分解成便于学生落实的细目。只有透彻理解其内涵,才能更加准确、科学地把握、组织、整合符合课标要求的课程资源,才能使教与学更加契合课标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诸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等,逗号前的表述,关键词多为“了解”、“知道”、“简述”、“列举”等,而逗号后的表述,关键词多是“理解”、“说明”、“认识”、“探讨”等,在能力层级上,显然后者为高位的概念,是对“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它实际上给学生界定了“学”的用力方向。
  钻研教材,为“学”定标
  备教材,无论何时都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中的一种,而且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钻进去”,还要“钻出来”。所谓“钻进去”即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既强调“钻”的深度,又要有“钻”的广度,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梳理和排查,吃透重点和难点,把握联系点和关键点,并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谋划实施策略;所谓“钻出来”,就是要求教师切实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操作性强的切合学生实际的三维目标,预设能引起学生“惊讶”和启迪思维的问题,预测问题解决的思维障碍点,要善于自问:根据课标要求,应该理解和掌握什么?应该确立怎样的三维目标?学生在重点问题的处理上已具备了哪些与之相关联的前提知识?围绕重点问题可以设计哪些问题?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方面的阻碍?怎样来点拨、疏导?应该经过一个怎样的探索过程?还可以选取哪些材料以丰富课程资源,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等等。而不是仅从我怎样教好这节课这一角度来备教材。
  把握学情,为“学”奠基
  传统备课中,也非常重视对学情的了解与分析,也即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更要强调把握学情。但不只是体现在口头上和文章中,应实实在在地成为“备”的重要内容。
  这里的学情,就是学生后继学习所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这是完成新任务的认知前提。“备”学生的过程,就是为“学”寻找铺垫。这个工作做得好,找得准,分析得到位,就能使“学”减缓坡度,找到合适的台阶。
  如,小学低年级的“单式统计表”就是学习“复式统计表”的认知前提。备课时,重点要思考的是:学生是否还记得单式统计表,是否还记得统计的过程,是否还会做数据的归类汇总,是否还记得单式统计应该注意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去根据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即设置一个怎样的具体情景,让学生按照观察从不同角度进行单式统计,从单式统计中发现相同的统计结果,确定怎样由这些反映不同角度的单式统计表组合在一起,怎样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组合中完成这一过程。这样的“备”,强调的就是想办法在单式统计与复式统计之间找到可以打通的道路,架设自主探究的桥梁。
  巧设问题,为“学”搭梯
  传统的备课,大多用心于课堂教学流程的整体设计,怎么导入,提问什么问题,如何讲述,怎样小结,如何板书,做哪些练习,等等,也有不少的老师关注到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以图通过设计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一步步理解文本,这较传统的备课已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问题的设置,出发点还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如在创新课评选中,一语文教师按照文本解读的思路和顺序,依次设计了30多个问题,学生按照老师的这些问题按部就班地进行,课上得很顺利,学生按照老师的预设思维也算深刻,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确实下足了功夫。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设计只是取代了老师的满堂灌,取代了老师的一言堂,最终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不过老师的“讲”变成了“问”而已。
  事实上,根本没必要设计那么周全的“层层叠叠”的问题,有的可以问,有的就没有问的价值,有的问题学生自己完全能自行解决。因此,备课时,我们要格外关注的是学生在哪个地方会产生问题,会提出什么问题,在诸如怎样从三角形和平行线的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角)的关系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之间,给学生架设起一座比较易于通过的桥梁,为学生“学”得顺利、“学”得深刻搭起思维的梯子。
  确定方法,为“学”铺路
  教育界普遍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被命名或没被命名的某某教学法多如繁星。特别是在备课阶段,老师们往往也非常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仅是为了教得顺畅,教得透彻,教得眉飞色舞,只关注教法,忽视指导学的研究,就是远远不够的了。虽也讲求在教案中写清了学法指导的项目,但缺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的指导,缺失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的指导,也是我们在备课中需要正视和重视的问题。我们关键是要在“备”中,确定引导学生解决由单式统计表怎样到复式统计表诸如此类的方法。唯有站在指导“学”的角度研究并确定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备课。
  使用手段,为“学”助力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当今的课堂也必不可少地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应当说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课程资源,一定程度上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这些现代手段也是“双刃剑”,使用得当,会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插上翅膀,反之,不仅束缚教师的手脚,也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一位语文老师讲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其中的景,蕴含的情,是何等的美啊!但当这位老师打开了制作精美而丰富的课件时,那种意境,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那种月光下的“柔柔的纱”,那种如梦的美景,岂是能用多媒体展示的?那种韵律,那种情怀,岂是多媒体所能承载的?
课堂上老师上下翻飞,手忙脚乱来点击鼠标,让“手段”捆住手脚,不是我们所愿;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声光电的展示中,失去想象,失却联想,也不是我们所想。因此,在“备”“手段”的时候,真的非常有必要掂量掂量,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的“学”,而不是为我们的“教”做嫁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04:58 , Processed in 0.0770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