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背景下的几种读书的形式
苏大附中 邵统亮
教师的范读。当前语文教学不重视读书,不要读书,把不读书当作一种时尚,好多年来我们在课堂上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了,尤其是听不到老师的范读了。原因是老师怕耽误了 学生探讨交流的互动的时间而把读书的时间侵占了,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的失误。其实老师的范读有很大的作用和力量,通过老师的范读可以孕情,可以造势,可以营造氛围,进而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据西南联大的学生回忆,当的闻一多在那里教书,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自己的读,把学生引领进入一个如痴如醉的境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那种读书的劲头,也会让人过目不忘,过耳入心。特级教师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默读在我们语文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其实默读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方式。它是一种体味的过程、揣摩的过程、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默读也是个人领悟、把握文本以进入多重对话解读文本的过程。学生在默读时凝神专注、心无旁骛,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也是最有利于学生体验的。教师在学生默读前应该提出明确的默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一读、二画、三咀嚼来解词、析句、会文;通过比较、思辩、领悟,使学生逐步积累语感。
齐读。这种读书方式多是教师在课堂最喜欢采用的,目的在于造成一种声势,隐含着老师对课堂的控制权,恰恰是以老师的教为主体,而不是学生的学为主体。齐读所造成的“声势”,只是一种课堂的虚空热闹和喧嚣,而这种热闹和喧嚣的实质又恰恰是学生个性化解读的丢失。当然有的时候课堂气氛有些沉默了,来一次“全班的大合唱”也可以调节课堂的节奏,振奋学生的精神状态,这样的一种齐读也没有必要一概否定。
机读。随着多媒体的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名家的朗读,配乐朗读的“机读”频频走入课堂。很多老师用这种“机读”来代替自己。原因在于,一是这些朗读确实比自己的朗读要好得多,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语文教师不是朗读专家无法望其项背;二是有些老师朗读的基本功不过关,可以用“机读”来遮丑。其实,相比较机读来,教师的朗读更亲切,更有感染力,更有助于把学生带入文本,当然教师的朗读也要有一番很好的训练。在上海一次公开课教学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担任评委,在评课的过程中,他用山东普通话朗诵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曾激起全场长久的掌声。
朗读。朗读,能使学生反复"触摸"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受其潜移默化,在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这样,大脑对语言的反映自然也就更快、更准、更敏感,而省略了过多的分析,推断。所以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与陈硕士》朱熹说,朗读时“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种形式的读书,可以在晨读课上,也可以学生独处时,课堂上运用一般是在自由状态下,不带功利目标地读。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读,都要做到“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只有美读了,语感才能潜移默化,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