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的琴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2 13:4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命的琴弦

吴志翔

又是一个无法消遣的夜晚,又是坐到桌前,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图而烦躁不安,目光在书架上游移不定,随手抽出一本书,读不上几行,就搁下了。我觉得日子停留在原处,今天和昨天一模一样。我对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求闻达,只愿生活充实,多一点快乐,多一分情趣,因为在欲望的折磨和自身的匮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我说我认清了自己:我既不能弹出一串美妙的音乐,又不能研究出一项造福人类的成果,同样,也不能写出什么划时代的巨著。我没有天赋,太平庸,太寻常。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从前的理想,因为理想终究只是理想,如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为缥缈的未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的——为了未来必须失去现在!所以,我宁愿选择一种自在逍遥的生活方式。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我睡懒觉,看风景,听流行音乐,看闲书,瞎聊天,有时则据案枯坐无所事事直到一天时间悄悄溜走。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每晚躺到床上睡觉时,内心总冒出一阵阵无名的空虚。自愧自责的情绪使我入睡前的心境非常恶劣。没有一个晚上我不是忏悔着进入睡乡。如此这般,三番五次,忏悔成为自我惩罚,誓言则仅仅沦为仪式。

瞧,我不再执著,想自在生活,可是得到些什么呢?我解放了,我自由了,可我并未因此体会到生命的欢欣。我没有折磨自己,苦苦追求,没有向往通过奋斗获得什么,我不视“价值实现”为绝对价值,我似乎悟透了财富、知识、声誉、成就的空虚和脆弱,它们不过都是“古来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的东西而已。钱钟书先生有诗云:“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既然喜食人间烟火,既然热爱红尘亲切、人伦和美,那又何必学嫦娥奔月,过寂寞的生活呢?我们的很多追求都是不免如禅宗所谓“得鱼忘筌”,或者像蜂蝇往糊着窗纸的光明瞎闯,却不知道返身从门口走出一般。记得梁实秋和钱钟书都引用过这个禅宗讲义。从这个禅宗讲义的道理来看,皓首穷经做学问,或者殚精竭虑干事业,最终都免不了越来越偏离生命的本真。可是,我想明白了,也同样苦恼和厌倦了。

我有以前劳动时的体会: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被压得龇牙咧嘴,这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不幸的了。见人家在荫凉下休息,简直要生出恨!终于,我走到一棵树下,重重地歇下担子,一种突然解放的快感充溢了我的心。我倚在担子旁,懂得什么叫快慰和幸福。但是,这种时间何其少!闲坐在屋里,一事不干,有电视、有电扇、有吃有喝,我却感到无聊和疲惫。

懂了,为什么劳动不仅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权利!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哪个更难忍受?有的人把轻松看作受罪,有的人视重压为人生苦难,并不能一概而论。叔本华说过,人生如钟摆,总是在厌倦和疲惫中摆动。欲望没有满足,拼命去追求,是疲惫的;欲望满足以后,却只有厌倦,因为欲是无穷的,不会到头,所以便继续追逐。人是这样地为“欲”所累,摆来摆去,永无真幸福。有的人“欲”淡,有的人“欲”强,因此也便有不同程度的幸福和痛苦。譬如我就不该强捺下欲望之蛇,否则,心中的大片空白,靠什么来填补呢?更何况,区区我辈,放弃执著,享受生活,这差不多是一种奢望——其实也是一种欲,只是它更其感官化而已。平庸散淡的生活本身并不可厌,如果来之不易的话。而现在,得之快,则倦也快;得之易,则倦也易。生命之重,给人疲惫;生命之轻,给人倦怠。生命之重,咬咬牙,之后是美丽瞬间;生命之轻,则将何以承受?就像琴弦,只有绷紧了,才能弹奏出动人的音乐。人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肩上有分量,他才会想到站起来,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面对着人生,正实践着人生;他只有在重压之下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黑格尔曾说:“只有挫折、风浪才能见出一个人的威力。”而古罗马诗人鲁克烈斯这样写道:“如果没有森林的阻挡,大风必定早早地失去它的力量。”有多少人,在轻与重之间徘徊,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我不断前行,复又折回,反反复复。”

我努力过,也放弃过,现在应该明智许多。我不是个耽于安逸的人,安逸是苦。而我为自我放纵所找的任何理由无不是懒惰的托辞,是自我安慰罢了。我宁做跋涉长途中的流浪汉,也不愿做一个苍白岁月的寄生者。印度佛教典籍《经集》中有关于“执著”的两段话,一段是魔鬼说的,一段是世尊说的。魔鬼说:“执著是快乐。”世尊说:“执著是痛苦。”我竟不幸与魔鬼同调,悲哉也乎!还是借韩愈之口来表明我复杂的心迹吧:“悔心怠心往往如水沤石火乍生还灭……匹似转磨之驴,忽而顿足不进,引吭高鸣,独抒其气,旋复贴耳踏陈迹也。”

在人生之旅中,总得有个理想,有个目标,有个吸引你走人生路的金苹果,哪怕它是虚幻的,也要把它当真。作家史铁生有篇著名的小说《命若琴弦》,讲了一老一小两个瞎子的故事。两个瞎子以弹琴为生,老瞎子珍藏着一张“药方”,可以使两眼重见光明。“药方”的药引很奇特——1000根亲手弹断的琴弦。一辈子下来,他弹断了1000根弦,却发现师傅留下的所谓“药方”只是一张白纸……老瞎子很快死去了,临死前,他把“药方”传给小瞎子,说自己记错了数,药引应该是1200根断弦。就这样,小瞎子将继续走老瞎子的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9:45 , Processed in 0.0610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