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深度语文的思考和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3 18:0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深度语文的思考和讨论

徐同华

这两日,主持“全国一线教师成都行——东部小学语文一线名师研究性课堂战士几学术交流”活动。经历了头脑风暴,我们先后听取了干国祥老师执教的《鹬蚌相争》、张康桥老师执教的《九色鹿》、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以及武凤霞老师执教的《荔枝》,在他们以及窦桂梅老师与听众的对话交流中,我获益匪浅。



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主持人,我相对拥有更多的提问主导权,14日下午,康桥老师上课和窦桂梅老师评课以后,看见台下的老师没有提问,我就这一天温度和频率最高的“深度语文”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深度?”“深的是什么?”“谁深度?”“教师的深度与学生的深度如何协调?”“深度有没有边界?如果有边界,边界是什么?”“深度的载体和途径是什么?”蒙窦桂梅老师和江苏滨海实验小学的何校长赐教,很受启发。



一、关于“深什么”



“为什么要深度?”“深的是什么?”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实际上,只要回答了深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深度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深的是什么呢?我感觉他们在理解上是有差异的。铁皮鼓是高中教师,更多强调了教师的学养,强调必须传递给学生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科学知识,他由此批评康桥老师深得不够,并就课堂上学生没有学会倾听影响效果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康桥老师的课所展示的是对“灵魂”“伦理”“价值”的深度挖掘,在立定做人上深下去,作为小学教师,他很注重包装小学教师可以接受的外衣。而干国祥老师则重在探讨“可能性”方面很下工夫,力图在“可能性”的探讨过程给学生以思考的方法和生活的智慧……不同的个体因为不同的身份处境而对深度语文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丰富了“深度语文的内涵”。



就我看来,提出“深度语文”本质上是为着学生。什么是学生?林崇德教授讲:学生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生存需要适应,生活意味着在生存同时要活出意义、追求和价值。教师教学生什么,主要应该是教学生成人。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有三点基本认识: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活动,他最集中的表现是劳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体。我把“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体”换一个角度表达:“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体”。我个人认为,生物属性是基础,人要吃、喝、拉、撒、睡以及有性的需求;满足生物属性要求,教育必须教给人谋生的本领和能力;但仅仅有生物属性,并只追求生物体的需要满足,人不是人,是“畜生”。社会属性使人合群,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缺乏基本规范,学生就难以融入社会;满足社会属性的要求,教育必须传递基本的社会规范,使人社会化;但如果人仅仅满足社会规范的获得而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人又只是奴隶。精神属性是人的高贵性和内在品性,人因为有理想、有追求,向往自由以超越生物属性的局限和社会属性的羁绊而显得高贵;也正是人的精神属性和精神追求,使人具有创造性,社会不断进步,人性不断完善。从这种意义上,我们来思考“深度语文”的深,我个人认为,“深度语文”应该立足于培养更加完美的人,更加具有人性的人,使自己的学生更像真正意义上的人,在这种意义上求深才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二、关于“谁深”



关于“谁深”的问题,其逻辑链应该是:教师“深”——文本解读“深”——教学中师生对话和理解“深”——学生“深度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以能“深”,“广”是前提,只有深厚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生活阅历,才可能“深”。窦桂梅老师说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并说“读书是女人的美容霜”。



文本解读“深”为课堂教学的可能深度创造条件。但教师自身的深度和文本解读的深度并不必然应该成为教学的深度,教师的深度和对文本解读的深度甚至可能成为教师的“包袱”。我自己就常常犯这样的毛病,因为自己理解深、准备得精彩,这使自己在课堂上舍不得,舍不得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考虑生成少,牵着学生鼻子走;另外一种可能是照顾了学生和课堂上的生成,又不愿意丢掉自己的东西,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把教学时间拖得很长,不能按时下课,学生并不喜欢。这样看来,教师不仅要深,还要学会“舍得”——舍得自己预先设计的精彩,把精彩留给学生。说到这里,另外一句话冒了出来,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话:“你要教一无所有的学生,你要自己先成为一无所有的先生。”在这里提出这句话不是说教师越无知越好,而是说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深度和课堂深度的适度“落差”,当然,这种“落差”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状况——课堂上生成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教师理解和预设的东西。



还有一个问题,文本的深度解读和课堂上的深度对话还要看文本的属性和特点。有的文本“深度对话”可能很难,过于深度会导致“文本崇拜”和教学中的困难。武凤霞老师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己认为上课不成功,我不这样看。但我坐在学生旁边,感觉到了教学推进的困难,有没有这篇文章不宜深度解读的原因,我想这是可以与武老师讨论的。



另外,学生阅读的“精”和“广”有时也会存在矛盾,处理不好,也可能以“深”害“广”。



关于课堂上“深”的效益,我以为是深的智力对话,我在这里再抛出我的“陈芝麻烂谷子”:“教学效率=同学们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花费的时间”。



在这个公式中,分母“教学花费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在中小学,也就是40分钟或45分钟。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进行评估,或者试图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我们的着眼点应该在分子上,通过提高分子的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分子中,关注的对象首先指向学生,它充分体现了“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而不是看教师讲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教师活动精彩不精彩。



其次,应该将效率集中在学生的智力活动时间上。我很赞成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李希贵局长的观点,他认为:“我们现在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但不仅仅是归还时间的问题,核心应该是归还学生思维的过程。”我个人认为,除了体育等学科以外,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以心智活动为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学应该以引起和促进学生心智活动为教学活动起点,以追求心智水平提高为目标,教学是触动心灵,教学是发展智慧,其它活动设计和展开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主要目标。由此我们评估深度水平大会效益,就看它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对于课堂上是否是表面现象和形式主义,我们应该用是否引起和促进心智活动来鉴别。



第三,学生的智力活动前加上“紧张”予以限制,是对智力活动质量的保障。已有经验的简单再现和低水平重复不可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只有在“最近发展区”里活动,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里,才有可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教学有效益,体现在学生的智力活动有水平、有质量。



第四,“同学们”是强调对全体学生的关注或者对更多学生的关注。



三、关于“深度的边界”



关于“深度的边界”问题,我以为是有边界的。



最根本的边界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边界,《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中我请人仿做了一幅漫画:一个幼儿园的教师,大概刚和男朋友联系了,心里很得意,唱起了“郎啊,咱俩本是一条心”,可幼儿园的小朋友瞪大了惊疑的眼睛,因为他们不明白,老师怎么和“狼”一条心。当然这是漫画,但在教学中,如果我们不尊重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基础,我们就可能只是“郎啊,咱俩本是一条心”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



其次是学生适应社会化的边界,适应生存是所有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在走进社会生活前,学生必须首先理解和接受社会规范,这样传递社会规范就成了教育的基本责任。有基本规范和共同结论吗?我不否认真理的流动性和相对性,不主张知识崇拜。但我认为,从现实的角度,总存在约定俗成的东西,理解和接受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础;在多样化的背后,获得最优化的东西就可能赢得时间和机会。



第三个边界是为了实现人的精神追求而确定的边界,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教育寄托和表达着人类理想,教育有责任超越现实,引领社会进步和人类前进。所以对于武凤霞老师在《检阅》一课如此不遗余力的试图告诉学生:人(包括残疾人)的根本权利是对自己命运的选择权,我们不感激施舍的同情时,我对武老师充满敬意。由此想到教师在教学中什么东西不能“舍得”,那就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自由、民主、公正等基本的价值追求。



四、关于“途径和载体”



“途径”问题实际上在“谁深度”的问题上有所解说,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朋友们对途径的问题关注不够。我是赞成勒温说的“没有比最高明的理论更适于运用”的。但我同时认为,理念必须和路线、策略、方法结合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如果我的感受正确,这些朋友们就应该考虑在路线、策略、方法上给予更多关注。



“载体”的问题无非就是课程资源的问题,文本当然是首推的载体。在这里我就康桥老师的一个细节体会:



教材上有这样一节内容(可惜我手边没有教材,无法摘抄原文):在九色鹿救起调达后,调达不停地向九色鹿叩头,并表示要做九色鹿的奴仆,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不需要回报,只需要保密。在深度解读中,康桥老师感受到了此时的调达已经露出了不值得相信的品质,九色鹿已经开始为住处可能被泄露而担忧。在教学中,康桥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试图让学生深度理解这一点,我以为这是极好的。事实上,《论语》中有“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意为:子游做武城县的县宰。孔子说:“你在这个地方发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抄小道,不是公事,从不到我住的地方来。”在生活中,我们的经验是很多过于殷勤、轻易将自己的自由和承诺拱手让人的人并不值得信任。康桥老师的处理正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智慧,实现深度发展学生的目标。



但在具体处理上,我个人觉得康桥老师利用文本这一载体还显得不够。比如对调达表示忠心话语中的省略号和九色鹿“打断”调达的话中的“打断”利用和挖掘忽略了,所以在体现“深度”时有点脱离文本,其结论来得就显得不够自然。



我不是教语文的,虽然我是这批朋友中年龄最大的,但我是向他们学习的。作为学习者,我又强调我是来学习的,而不是来接受教育的。所以我希望在批判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我感谢这些朋友和这次活动促使我思考了这些问题,并感谢他们在我思考这些问题时所提供的指导和帮助。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8:06:57 | 只看该作者
深度语文”语文需慎行

秦时月



我来自成都边缘区县——金堂,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于8月14——15日有幸观摩了“全国一线名师成都行”献课及研讨活动,首次接触“深度语文”这一概念。其间,认真聆听了干国祥、张康桥、窦桂梅、武凤霞四位老师所上公开课和报告,受益匪浅。并引发了了一些思考,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现逐一陈述如后,欢迎各位、尤其是光临过活动现场的专家、名师和同仁指正。我想,“深度语文”不应仅仅停留文本的“深度解读”,不应仅仅追求“深度课堂”,还应包括深度思考和深度讨论。

介于15日现场对话话筒故障,我非常愿意重复我当日的发言要点:

一、对于教师:“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描写萧远山与慕容博在少林寺藏经楼精彩打斗一节,借扫地老僧之口指出:少林寺的武学七十二项绝技,必须与佛经一起参悟和修炼。否则,一定走火入魔。借用这个隐喻,很能表达我对“深度语文”立场:深度语文,需要深厚的“内功”作支撑,否则,定将走火入魔。这个“内功”,一是指宽厚的文学底蕴;二是指纯熟的教学技艺。应该说,承担观摩课的四位老师文学上的修养非常高,属精英范围,令我等汗颜。然而教学技能、技巧、策略的修炼水平不同,却导致“深度解读”的课堂效果迥异。窦老师属于内外兼修型,以致炉火纯青,课堂效益上乘。其他三位,或由于不是长期战斗在教学一线特别是小学教学一线;或是一味追求预设的“深度”以求新求异,背上了“深度”的包袱而不能驾轻就熟,陷于繁琐分析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导致课堂教学败走“麦城”(武老师语)。




结论:“深度语文”需要深厚的内功修为作基础。成语说“深入浅出”,“深入”是一个境界,“浅出”则是另一个更高的境界。“以简驭繁”“化腐朽为神奇”指的就是第二种境界。遗憾的是,很多精英往往止于第一个境界。真正的大师级“名师”就寥寥了。




二、对于学生:别揠苗助长。




人是自然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阅读于人而言,是一项精神生活;读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就是一次精神的历险。既然是历险,旅途就不会仅仅是一片坦途,还会有激流、险滩、暗礁、旋涡……以辩证法的观点来看,阅读的过程越是艰辛乃至艰险,阅读的体验也就越丰富,阅读的结果也就越深刻,就越有阅读的兴趣和动力。然而,“深度阅读”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心智正在发育且尚未健全的儿童,怎样引导他们平安度过阅读过程中上述险境,只“历险”而不“冒险”,这是每一位致力于“深度语文”的教师应深思的!




先举课外一个真实的例子。某老师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始读《红楼梦》,甚入迷,其母窃喜。月余读毕,该女掩书谓其母黯然曰:“其实,人活着没什么意思……”母大惊,忙花上大量时间进行心理疏导。




再说本次课堂上的一个细节。张老师在《九色鹿》一课教学中,立意为“拯救灵魂”。末了,呈现西方哲人的一句话:“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最后排一位胖乎乎的女孩迷惘地询问:“老师,‘人的一半是天使’,这句我们明白。可为什么说‘人的一半是魔鬼’,我们不懂!”第二天(15日),张老师在回答听课老师质疑“深度解读如何尊重孩子的童心”时,张老师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真不知张老师如何看待上述孩子对哲理诗句的富有哲理地质询(有点拗口吧)。




结论:深度,应“深”而“有度”。物极必反,文本解读切不可为了求新求异而钻牛角尖,忽略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人生阅历和接受能力。否则,“深度课堂”就有卖弄教师解析文本技艺如何高超之嫌。润物无声,育人无痕,教师对文本深刻而独到的解读应含而不露,让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含英咀华,自我感悟,自我生成,如窦老师的课——这真是语文教学的上乘境界啊!




三、对于文本:别曲解本意,微言大义。




承上述第二点言,对文本解读过于追求深,难免失之于偏。语文课堂越想创新,就越求助于文本解读的另辟蹊径,意图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何其难哉!“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文学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何必非得把每篇文章解读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正切切”?




有人(大概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是通过文本的解读,达到编者(教材编写人员)、读者(教师和学生)和作者心灵互通、三位一体。由于时空隔距,条件限制(又有多少老师能亲自走访文本的作者,探寻此文的写作意图?),真的很难弄清作家写作的本意。何况阅读本身就是建构性的。作家余秋雨说(大意):我把自己懂了的交给课堂,去告诉学生;把不懂得的交给学术,去研究;把懵懵懂懂的交给散文,去表达。作家尚且如此,读者(尤其对小学生而言)何必超越作者?




内蒙古教研室的丁培忠老师99年来成都作《论语文的十大关系》发言中指出:不要说吃透文本,能把教材理解正确,都很了不起。这句话对我们解读教材真是一种警醒。解读文本时,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不能忽略,那就是教材的编者。我们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凭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歪曲、取代编者的基本价值主张。还有一点,应妥善处理好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尊重学生个性理解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简单地以教师的认识取代学生的感悟,片面求同。




结论:文本的“深度解读”是建基于正确理解教材、保证基本价值取向之上的。既要与作者、编者在认识上保持一致,又希图读出新意来——“吃透”教材也是一种境界啊!




敝地敝人,见识浅薄,个人观点,敬请指正。对“深度语文”还有一些观点和困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若有回应,必定奉上,以就教于各位方家。(若需引用,请注明出处;若需用稿,请与联系)




初来乍到,不妥之处,敬请海涵。

述三点是从纵向的角度予以提请注意,现从横向的角度谈谈看法。

四、深度课堂的频率问题讨论


在成都研讨会上,干国祥老师和张康桥老师不约而同地提到(大意):深度语文,以一贯之;长此以往,学生受益匪浅。这里提出一个深度语文课堂教学频率问题:“长此以往”,是否指每节课或日常的语文课都这么追求深度呢?

先再现研讨会一个花絮。14日,干老师在上完《鹬蚌相争》后的报告中提出:“……如果一个学生持续感动一周,将有可能变成白痴……”此言一出,遭到包括我在内的部分听课老师的质疑。第二天,聆听了窦桂梅老师上的《秋天的怀念》一课后,恍然大悟,真如现场某人言“听干老师一席话,头顶打了个洞”之感:干老师真是先知先觉,有预见性!我的理解:这句话是针对窦老师这样的课说的。

一分为二地看,首先指出干老师的话略有偏颇。理性和感性(感动)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是相依相存的,对某个问题理性认识越深,情越切,深度理解,并不排斥深度感动。不能为了强调“理性”,而排斥感性。

其次,干老师的话对深度语文是非常好的警示。其一,从逻辑上讲,“深度”是相对于“浅表”而存在的,没有“浅表”的体验,也就没有“深度”的体验,事物总是有比较才有甑别的。如果“深度”长时期维持在一个水平上,就不成其为“深度”了。古语说“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过于频繁的“深度课堂”,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其二,承上述第二点言,学生(儿童)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如果过早、过度沉迷于思辨和感动当中,尤其在持续地强化之下,某部分儿童真的有可能不能自拔而导致精神的“走火入魔”,这是人作为精神的存在,智慧生物的使然。君不见,多少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所以,“如果一个学生持续感动一周,将有可能变成白痴”并不是危言耸听,“深度解读”还是应基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好。

结论:“深度课堂”于同一个班级,应注意频率,不宜过于密集。如果说像窦老师这样精品课是一顿精神大餐的话,长期享用这样的大餐真的会“宠坏”学生原本粗糙的、什么都能消化的“胃”。也许,公开课(精品课)与家常课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五、深度语文:拓宽视域,避免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深度语文倡导的“深度”、“温度”、“落差”,把视域局限在文本意义的解读上。教师的眼光不自觉地只停留在文本意义的理解上,从而容易忽视小学启蒙语文的另一项重大任务——习得和发展语言。顾及到文章的内在的意义阐发,而失去对语言形式训练的观照。从而导致语文课堂只看到繁琐的分析、理解,而看不到字词句段的语言训练。干老师、张老师、吴老师的课就很有代表性。这里就回到了语文教学讨论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如何处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深度语文”(仅指成都研讨会上看到的三节课)对人文性的探询走向了极致,顾及到了此(人文),而忽视了彼(工具),应引起重视。

结论:语文教学的上乘境界就是在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之间寻求平衡,保持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小学、乃至初中都应如此,高中应当另论)窦老师的课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20 , Processed in 0.06571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