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处于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随想十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3 18:3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处于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随想十则)

转帖

随想之一:语文似水

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语文似水!我看重的不在于课怎么上,要不要专门设语文课,而是要注意一位老师的说法:学语文,为什么必须局限于几本语文书呢?我们当语文老师的,千万要记住: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无论什么课程,它的传播手段依然是语言文字!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有义务,但是其它课程就没有了么?我们让学生读说明文,为什么?无非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科技领域的交流工具。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平时学习时就已经在接触的那些文字材料呢?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为什么不可以就是让学生直接阅读历史文献和人文著作呢?难道他们在读那些文章时,语文能力不会得到提高的么?--至此,我忽然悟出了于漪老师推荐的那套《美国语文》,它的编写的妙处或许就在这里!或许,有老师会反驳:照这个观点,语文是不是可以取消了?别急,语文不会取消,因为社会还需要它。这个“需要”已经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问题,而是要完成本来就应该由语文来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是什么?--启蒙阶段:唤醒人的语言潜能,养成基本的读写能力--义务教育:巩固、开发语言素养,熟练掌握本民族的语言(交际工具)--后义务教育:以文学为核心,关注人的灵魂。

随想之二:语文的融合性和进程性

这是我在一篇文章中讨论的问题,基本的要点是:--思考“语文”必须有一个参照点:社会为什么需要语文?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标志。语言实现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最基本的要求:“现时”的交流和沟通。人类对语言固定化的追求,书面语言等发明还实现了“历时”的交流和沟通。现代科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本能之一。因此,社会需要语文,本质上是基于人类这种唤醒、开发固有本能的需要。--“语文似水”,这是一种真正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是一种沟通的本领,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那就是“信息”能力。由此语文课的本质在于养成对“语文信息”的汲取、选择、处置的知识和能力。这里的“语文信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有效沟通为主要目标;以丰富精神为最终归宿。--学习语文具有“进程性”特点,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语文的要求不同,可以有:初级阶段:唤醒人类的语言本能;中级阶段:模拟生活应用以提升有效运用的本领;高级阶段:充分发挥语言的特色为人类发展服务。--学习语文具有“融合性”特点,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多样的,至少有:融于生活中的语文(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时时刻刻在听说读写,就在学习语文)、融于课程中的语文(学校开设的任何课程都用语言,本身就是学习语文)、融于实践中的语文(在工作中由于多种需要的读写)。根据这些认识,我们可以绘制出一个人“终身语文能力发展路径”,并由此确定我们语文教学实践“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

随想之三:融入课程和生活的语文

有人质疑--陆老师的意思好象是语文学到高中基本就没有什么需要“进程性”的东西学了。但是,大学开中文系的目的是什么?假如没有什么新东西要学了,大学语文岂不是浪费时间?我的应答--不对!不是没有什么东西学了,而是应该根据“模拟应用中熟练掌握”的原则,将语文学习融合进所有的课程和日常生活中!这个“融进所有学科”,可以分为三类:--融于科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以认识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世界为特征的学习。--融于人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史地政等社会学科,以认识人及其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社会为特征的学习。--融于精神关怀的学习,包含文学、哲学等学科,以注重于陶冶人们情操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为特征的学习。或许,有人会质疑:第二、三类为什么不能合成一类,现在对课程的处理不就是这样的么?我以为:这种“两分法”确实有它的道理,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关于现实社会发展认识已经越来越独立。而对于人的精神的关怀,也越来越突出。要说区别,第二类更“实在”些,而第三类或许更“虚”一些而已。如果这三类的划分可以接受,那么,语文的任务是什么,不就很清楚了么?所以,从生活对语文的需要出发来看待语文,我进一步提出“两种类型的阅读和写作”的观点,正好能讲清楚这个问题。

随想之四:究竟什么是语文的性质

我对“语文”的性质的思考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其一,从社会为什么需要“语文”角度出发,思考“语文课”之所以可以在现代知识发展的激烈动荡中、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变迁中安身立命的原因。其二,从个体发展进程中“语文”扮演了什么角色出发,思考当“语文课”与成长着的个体接触后,会发生怎样的“裂变”,在学生人生发展不同阶段,这种“裂变”发生的不甚相同的可能性和边界条件是什么。显然,从以上两个基点出发,我不太赞成“工具论人文论”争执和“结合论”的看法,认为这种讨论已经过时了,因为,时代已经变化了,语文安身立命的条件已经变了,我们不能在一个虚无的基点上讨论问题,需要“与时俱进”!我强调要“种好一亩三分地”,不要老想着“反攻倒算”;我对那种几乎包罗一切的伪“语文味”观点的质疑;我强调要注意“两种类型的阅读和写作”组织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我对有的网友提出的母语教学过度强化“形式训练”教学思想的质疑;我提出在义务教育后阶段直到高中阶段,应该提倡“每个教师都应该是语文教师”的想法; …… 所有这些,包括这里给出的关于“语文课本质”的“一个定义四点认识”,我想基本体现了现阶段我对“语文”的基本认识。

随想之五:两种类型的阅读和写作一直在思考的这样一些问题: 1、语文新课标的本质和所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2、在全面实施新课标过程中,除了“应试困惑”之外,我们最为困惑和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在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和发达的今天,语文教学是不是还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教育生产力,真的与语文无关? 4、随着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教育生产力日益普及的今天,“阅读”和“写作”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语文”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 类似问题,还可以举出不少,其核心就是-- “在语文学科背景下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语文学科如何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我想,对这些的思考和破解,或许可以使我们对“语文”的认识更为深入!

语文教学,积重难返,上世纪九十年代那种气势也没有能够根本上转变,要知道:破,是痛快的,容易的;但立,更需要韧性的功夫!

语文教学之所以走到今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家都不肯承认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事实:时代变化了,社会对语文的要求--或者说是“语文”存在的理由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无论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还是教学实践一线的老师,都还没有真正认识!我们不少语文工作者(包括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要么“高举人文大旗”试图重温过去封建时代那种“大语文一统天下”的美梦,要么抱守长期信奉的“旧工具说”等待别人“拉兄弟一把”。殊不知,信息时代,天地已变,抱残守缺,出路有限!中国语文要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有新思维、走新路子!

——在现代信息文明的时代,“静静读、深深思”的阅读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文化精神的需求(亦就是我提及的第⑶类学科群)。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还有一种与此不同的阅读,正随着时代的步伐,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需要引起我们语文教学界的同行关注,那就是“为了生存需要”的阅读。信息化社会的背景,决定了这类阅读不可能“静静读”“深深思”,而是需要另一种读法。语文教学,我以为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由此,语文,可以分为:--为“有效率的交流”的阅读和写作,完成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阅读和表达”的任务。--为“学会鉴赏和艺术表达”的阅读和写作,完成适应“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任务。两者的任务不同,在选文、读写训练的思路和方法上必然是不同的。举例来说:同样是“写作”,前者强调“规范”,要求学生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议论文就必须三段式,写新闻,就必须中规中据。后者强调“多样”,完全可以“韩寒式”的天马行空。同样是“阅读”,前者强调“求同”,要求学生学会采用相应的方式理解,可以,也必须有标准答案。后者强调“发散”,提倡多角度思维,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我一直以为:现代语文教学界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课程教材上纠缠不休,就是因为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试试将这两种情况分开处置,情况又会如何?

如果考虑到前面提到的“进程性”“融合性”,结论又将如何?

随想之六:网络时代的语文

在网络信息技术回归学科、走进课堂的热潮中,争论最大的是语文学科,因为不少人认为,训练学生对于语言文本的阅读写作能力,本身就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能。当丰富漂亮的动画充斥语文课堂,当“复制·粘贴”成为学生写作的主要方式时,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提高能落实吗?学校开设的课程,如果从内容严谨性来分析,有两种类型:其一,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有严密的前后逻辑关系,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内容,是这类学科基本目标,这里,“工具”(无论是不是多媒体网络)是可以替换的手段,这些学科本身严谨的体系,足以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工具”的使用,只是为了提高效率。其二,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教学内容并不具备严格的逻辑顺序,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本身,只是掌握特定技能的凭借,不是学习的主要目标,在这里,“内容”反而成为可以替换的,而对“工具”本身的理解、掌握,却成为主要的任务。从我们接触到的材料看,在“学科信息化”的背景下,前者需要的是“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其中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后者则需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情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况,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语文学科显然属于后者。两种类型课程的这些差异,决定了“语文学科信息化”的特点。可见,问题并不在技术本身,在于语文教学观,在于怎样用。在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指导下,恰当地组合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之成为促进“两种阅读与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语文素养就是信息素养,语文能力就是信息能力,养成对“信息”的汲取、选择、处置的知识和能力,是语文课,特别是“中级阶段”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过去,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借助纸笔甚至于更原始的方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瞄准时代发展的方向,趁势而上,实现多少代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不仅正是时候,而且是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这就是我们认为“信息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的理由,也是“语文学科信息化”方案能够成立的依据

随想之七:网络时代语文教学的基本类型

我以为: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学,必须利用信息化的工具。但是,这种应用应该遵循“不可替代”的原则,因此,不是所有的语文学习类型都可以信息化。例如:写字、背诵等就很难“信息化”,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练习。 “语文学科信息化”基本类型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 经典阅读:主要是指阅读作为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积淀的内容的经典文本,即被称之为“原典作品”的材料。这里所说的“经典阅读”,不是指用图像等简单地用多媒体来演绎作品,也不仅仅是在“阅读经典”过程中用电子化手段提供的“经典文本”及全文检索系统,还要包括“电子工具书”、“理想的读者对作品解读范例”等在内的学习平台。 2、 有效沟通:主要指以社会生活需要为背景,学习、掌握人际之间有效交流沟通的知识和技能。这里,即包括有效地接受别人传递的信息,也包括输出自己的信息;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总之,在实际的使用中掌握有效交流沟通的本领,是这一类型的基本目标。 3、 广泛求知:主要是指根据“适度、有用”原则确定的、有助于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常识。这类学习,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性内容学习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随文学习”的要求决定了它更多的是渗透于其他三种类型的,但是我们不排斥在特定的情况下集中学习的必要性。 4、 公关发布:主要是指以策划、开展大型活动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开展的模拟或真实的活动,它完全可以和学生的主题班会等活动整合在一起开展。


随想之八:语文学科信息化的基本要素

应对网络时代语文,实现信息化是其必由之路。那么,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或者换一句话说:构成“语文学科信息化”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哪些呢?我想大致可以分成两类:情境、资源、策略为第一类,主要是构成“语文学科信息化”的细胞;对话、模仿、体验为第二类,主要是确保“语文学科信息化”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过程和手段。 1、 情境:包括“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两种。前者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甚至于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后者则是为了某种学习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事实或想象假设的场景。我们以为。在“语文学科信息化”方案中,“情境”要素具有引领学习开展和深入的作用,能否设计恰当的“情境”,可以说是“语文学科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2、 资源:包括“素材”、“范例”、“原典”三个方面。“素材”系指没有加工过的原始信息;“范例”系指理想的读者、作家语文读写实践的成果,它可以是经典作家的作品、评论,也可以是学生同辈群体的个案等;“原典”则是指最能代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公认的经典作品。我们以为,在“语文学科信息化”方案中,“资源”是确保学习成功重要环节。 3、 策略:至少包括“文本研读策略”、“情景模拟策略”、“问题求解策略”、“活动策划策略”等四个方面。我们以为,“策略”不仅应该是解决问题的程序,而且应该包括使这一程序得以实施的物质条件。在“语文学科信息化”方案中,我们“策略”的考虑,更多的是与“类型”相匹配的--也就是说:一种类型将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基本策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具体的操作只能用一种策略,在同一类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任务之间,也可以应用其他策略。 4、 对话:随着人们对语文本质认识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对话”是人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主要方式。其实“听说读写”不都是“对话”么?关于“对话”有广义的理解,也有狭义的理解,我们仅取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含义,它大致包括“倾听-回应”、“理解-反馈”这样两对行动特征;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多种形式。 5、 模仿: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规律”早已为人们所认可。仿形、仿骨、仿神,不仅是具体的模仿方式,也是从“模仿”到掌握的发展阶段。所谓“仿形”主要指对外在的表现形式的“模仿”,例如写作中将好词好句直接拿来应用;所谓“仿骨”主要是对形成外在表现形式的间架结构的“模仿”,例如写作中不再拘泥于好词好句,开始模仿精彩的情节等;所谓“仿神”主要表现为在“吃透”成功作品的精神实质之后的整体模仿。 6、 体验:主要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和应用过程的思维过程的记录和反思。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学生“日记”、“体会”“点评”等;其内容主要指向“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往往无法完全表达,但是通过口述或书面整理使其“显性化”,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随想之九: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形式

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应该与所处的时代的教育生产力的特征相吻合。“语文学科信息化”不可能超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教育生产力”的特征,根据我们的经验,与这种教育生产力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大致有三个要点: 1、 合作学习:每一个时代“教育生产力”的代表--技术手段的特征将决定教学的组织形式。网络信息技术具有海量的信息、超越时空的交互手段等等特征。这些特征指向“个别化”的学习。当然,这里的“个别化”与“农业文明”的“个别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依赖于群体、依赖于社会的“个别化”。融“个别化”与“班级化”两者之长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适合于这种“教育生产力”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 2、 单元推进:与班级授课制相适应的是“课”“课时”的概念,即有一定时间长度和空间限制的教学。为了适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人们必须根据事先约定的“时间长度”,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切分成若干块进行讲授;受到空间条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人们更多地依赖语言描述来传递知识。超文本、超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出现,至少从技术层面上突破了不得不采用的“课”“课时”的限制。学习将真正实现“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因境而异”。提供给学习者的是“单元式”的学习包。这种学习,必然突破“课”“课时”的桎梏。 3、 课题聚焦:课题来源于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具有很强的情境性,但又会呈现“无序化”。通过对“问题”作一系列筛选、辨别和陈述的过程,使其变为可以操作、解决的“课题”,这个过程可以促使学习者的思路更明确、更有序。在这个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一道道“槛”,学习者需要去“选择”、去“破解”。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多方面的素质,都将接受磨练。而这个整个过程,不就是“学习”的过程么

随想之十:学会分析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任务:语文教学的前提

上述所有要素的“整合”和“设计”,离不开一个最为关键的前提,就是对于“学习内容”、“学习者”和“学习任务”的分析和描述。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于“语文学科信息化”方案,除了“学习内容”的分析和描述可以相对稳定之外,“学习者”和“学习任务”的分析只能提出相应的建议,必须有具体应用某一方案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 学习内容分析--学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其一,按照“知识点”或可以提供的学习资源(如课文等)来聚焦;其二,可以根据“课题”的需要来聚焦。对于前者,教师们一般比较熟悉,不必赘言。对于后者,随着“问题的提出”和逐步“清晰化”,“学什么”是在“课题”形成过程中确定的,这里,可以是“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也可以是“教师引领、学生模仿”。 2、 学习者分析--谁来学。由于“学习者”既是一个群体的概念,也是一个个体的概念;学习者对学习的需求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学习者的目的往往也各有差异……这些特征,为分析学习者带来难题。但是,我们不妨抓住“入门条件”和“替代方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这里“入门条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课题化了学习内容,确定最起码的“入门条件”,达不到的,先走“替代方案”。 3、 学习任务分析--怎么学。“学习任务”实际上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根据我们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任何一项学习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基础性目标”、“伴随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类。“基础性目标”是实施该项学习活动必须要达到的,属于该项学习特有的最终应该达成的目标,只要是参加这项学习的人都应掌握的目标;“伴随性目标”则是因参与此项学习活动必须涉及到但又有缺陷的人弥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这类目标主要针对那些存在这些缺陷的人;“表现性目标”因人而异,是由某一方面特殊要求的人应实现的目标。依据对“学习内容”“学习者”的认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三类目标的具体构成,整个方案就算完成,可以实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11:30 , Processed in 0.0747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